绿林网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精选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精选

《施特劳斯的路标》是一本由刘小枫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一):负能量爆发

刘小枫《施特劳斯的路标》

1,啰嗦。同个问题反复论述,正面也谈,反面也详谈,篇幅拖沓,令人疲惫

2,掉书袋。只要论及某个著名哲人,关于别人论述其思想的观点喷涌而出。引经据典,有时多是无谓的扩充,引得多了,也跑偏了,绕了一圈回来,读者也忘了之前在说什么。逻辑不畅,至少衔接不理想。

3,对重点词没有界定好自己的理解。无关内容大篇幅论述,而重点的词,比如符号、德性、物性、神话等哲学领域含义颇丰的词,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有时候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作者怎么看,怎么界定自己的理解,往往关系到他之后论述的内涵,这是读者理解作者的关键点,而作者却只是把这些概念说出来,不加说明,是不敢显露自己的看法,还是自己也不能概括好自己的看法?

4,不说人话。隐晦的用词,狗屁不通的句式,是因为翻译问题没处理好,还是有意与读者拉开距离?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还是说人话的,而这本却让人难以下咽。其实,中国不少当代哲学作品都有这个毛病,不好好说话,硬是把西方本来好懂的东西搞得非常艰涩,假装高大上,翻译的作品有时也落此巢臼,导致哲学越来越边缘化。何必呢?读读同时代的美国思想家麦金泰尓的书,多么流畅好懂,深入浅出,国内多少人可以有这发挥?恐怕有时不是力不能逮,而是故作深沉。可悲。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二):刘小枫误读了海德格尔?

刘在其《施特劳斯的路标》第163页最后一段对海氏似有严重的误读。

刘认为“海德格尔试图阐明:’洞穴’才是’无蔽状态’,真理的根据在’洞穴’中…”,这是把被海德格尔批评的观点视为海德格尔自己的观点了。

海氏批评了柏拉图的真理观的“两义性”(海德格尔文集《路标》,商务,2016,p268),并指出,由柏拉图的两义性真理观,导致了后来的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尼采等整个西方哲学,不是把真理理解为无蔽,而是把真理的本质视同“看”的正确性,视同看到、知觉、思想、陈述的“符合”事实。海氏认为,这不能通达真理,“任何一种把无蔽状态之本质建立在’理性’、’精神’、’思维’、’逻各斯’(Logos)、某种’主体性’之上并且加以论证的尝试,向来都不可能拯救无蔽状态的本质。因为……本质,在这里还没有得到充分追问。”

当然需要指出,刘对海德格尔《路标》文本这段的误读,并未影响接着的刘的结论。但后面对海氏政治哲学的论述,是另外的问题了,虽然还是基于前面的误读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从海德格尔上面的观点看,海氏似乎确实在述说着神学、启示真理或无蔽状态。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三):中心思想

哎,真是蛮啰嗦的一本书啊,终于看完了。

压缩成2万字应该可以写成一篇还算精悍的论文,然而却写了这么长...

所谓“政治哲学”,真是很误导的说法啊。和通常所说的政治学、政治哲学想去太远了,毋宁是一种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只是强调在个人与国家(城邦)的关系中来考量。

中心思想归纳起来,真是无甚高论啊——

1. 人分为哲人和常人,或曰圣贤与小人;

2. 哲人与常人有难以逾越的鸿沟,从常人到哲学,不仅需要深入学习古典,还要经历一次(信念的)飞跃(conversion);

3. 哲人不信神。

4. 常人应该信神,唯如此才能维护道德善恶。

5. 为了保卫国家(城邦),哲人须克制自己不攻击宗教、迷信,以维护世风良俗。

6. 于是哲人有两套言说:显白(exoteric)的和隐微的(esoteric),前者 for 常人,后者 for 预备圣贤。

(完)

真是好简陋的思想啊。比起佛教的了义、不了义,简直弱爆了有木有?

翻来覆去就这些。那么为什么写这么长呢?是因为刘小枫用了一种奇怪的写法,即:不是提供他思想的最后所得,而是把他的整个思想过程记录下来了。一步步推进,不停地自问自答,因此节奏慢得可怕。

不过当然,言说的价值不能仅用“中心思想”来完全涵盖,一些局部的讲法还是有意思、有启发的。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四):施特劳斯笔下的哲人-一幅漫画肖像

施特劳斯笔下的哲人,在非常形象的意义上可以形容为一个“地下工作者”。由于任何政治社会就其为“洞穴”而言总是不完美的,已经走出“洞穴”的哲人出于自我保护永不会以真实面目示人。哲人在政治社会中的生存因此就像地下工作者生活在敌占区,他的公开身份可以是教师、职员、商贩,甚至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宪兵等等。他从不说真话,以免不小心泄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他不得不说真话的时候,他会小心使用一套编码。但是哲人没有上级领导,因此也就没有内部使用的规定密码本;任何一位潜在的哲人在阅读哲人的著作时,就必须把自己设想成是国家安全局的秘密警察,面对一部经典著作的“字里行间”必须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放过任何的细节。尽管如此,在得不到密码本的情况下,总没法肯定“真理”是否真正得到了破译。我们在小说、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是,随着“解放”的来临,地下工作者恢复了真实的身份。然而政治社会的“洞穴”永远没有解放的那一天,因此哲人就是永远的“地下工作者”。这给未来的潜在哲人带来了一个大麻烦;他永远没法确定自己是否已经真正同哲人接上了关系,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放弃哲学本身,不停地琢磨如何同哲人对上暗号。这样一来,施特劳斯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就呈现为如下的景象:跟地下工作者一样,哲人的沉思根本上是对任何政治“洞穴”的颠覆。不同的地方在于,哲人不愿意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这还不单单是为了自我保护;涉及“做”哲学这件事,与合格的“地下工作者”相比,哲人似乎在情感上有所“变节”,对给予自己安身的政治社会心存感激,并因此手下留情。哲人沉思了一个又一个颠覆方案,但从没想过也不允许任何人予以实施;哲学因此就是作为“永远的地下工作者”的哲人永恒地自娱自乐的“密谋”,而其中一个并非微不足道的乐趣,无疑来自给未来的潜在哲人编制永远找不到足以确证破解程序的密码。

《施特劳斯的路标》读后感(五):【转】高山奎:施特劳斯与中国问题——兼论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缘起、实践效应及其评价

【作者简介】高山奎,男,1979年4月生,黑龙江汤原人。2011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13年9月—2014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师大哲学范式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著有《思绪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翻译:谢帕德《施特劳斯与流亡政治学 : 一个政治哲人的锻成》(华夏出版社,201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