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哲人03》的读后感大全

《新哲人03》的读后感大全

《新哲人03》是一本由澳大利亚新哲人编辑部著作,中信出版社·24小时工作室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1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哲人03》读后感(一):脑子里满是占有,让人无法活得高尚且自由

封面上硕大的“新哲人”三个字或许会把大多数没有翻阅过它的人唬住,因为提及哲学大家脑海中最先闪现的一定是深奥、晦涩、难以琢磨等让人秒生困惑和难以产生共鸣的固有印象,更不要提是带有哲学二字的书籍了,谁会那么的与自己过不去自寻苦恼呢?但是如若你恰好翻阅过它,便又会惊喜于它的呈现形式和对主题各个角度深层次的描写,杂志书以它特有的风格让文字内容不再如此“规整”和让人容易走神。每篇文章简短却不片面,既专业又富含韵味与引发思考,为我们抛出了一个又一个不易觉察的话题切入点,又以短篇幅点到即止,留下自行思考的空间。

本期是此系列书的第三本,以当今消费为话题展开探讨。以这个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进行哲学式发问,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哲学不为人所熟知的两面性,即除去抽象和形而上之外,饱含具象和讽刺的另一面。to be or not to be , 哈姆雷特似的追问让我们意识到它的不简单,买和消费这两个看似是同一件事情,但却又有着逐渐的不同和范围增大的特效。通读全书你就会发现,买东西这件小事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买与获取之间竟还夹杂着如此大的关联和影响。物品和人性、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囤积欲与哲学思考等等等等都会朝我们走来,试图还原我们一个清醒的认知。

很高兴此类书关注的是“哲学问题”而不是“哲学家的问题”,不然我也一定会被劝退回一开始所说的哲学固有印象当中去。不断涌现和投入其中的学者们坚持不懈的付诸努力,重返哲学问题,这些与生命体验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的问题,让普通读者不再望而生畏,也走向探索的通道,让我们一同领略思考的快感。

书中穿插的各风格插图同样精彩,以直白且精准的图画勾勒出了文字所要表达或难以表达出的精髓,让我们一眼便能点头“懂你的意思”,这是杂志所特有的魅力,如果没了它的辅佐,文字只是段落,阅读的轻松感将无从说起。

总之,只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与琢磨的书,倒不是说文章内容有多么的深奥和大意,但对于几乎从未深入思考一个具象问题的人来说,它有着某种不可见牵引和引导,这或许是我离哲学最近的一次。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本书主题的回应“如果你老是坐着看书,那就不怎么消费了”。

《新哲人03》读后感(二):用杂志、用最贴近大众的品味,介绍关于物品、关于消费的哲学问题

《新哲人》是一本杂志,杂志就没有书籍的那种正式和学术,特别是对于像哲学这样的专业内容。如果我们去阅读专业的哲学书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阅读不进去,那诘拗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辨,往往让人望而却步。但杂志,它退出了书籍的严肃性,以更贴近大众的眼光而讲述着严肃的学术问题,内容也更加生动有趣,主题也越来越接地气。

《新哲人》是由澳大利亚新哲人编辑部编撰,而引入中国已经是第三本。这一本讨论的问题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识的问题,就是关于我们人类和物品的关系、我们和物质世界的交换问题,也就是关于“买,还是不买?”的问题,是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物质世界的问题。

消费,对于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一种必须行为,而更多附加了很多其他的职能。物质也不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生存需求,也有了其他附带的价值,而这一本《新哲人:买还是不买?》就从各种各样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着关于消费这一永恒的话题。

首先,看一下我们可能深有体会,但又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的数据。毕竟这本杂志也是用数据来说话,里面有大量的统计学数据。全球家庭服装鞋类总开支,2015年为2.29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98万亿美元。用我们熟悉的、最直观的数据就是每年全世界要生产230亿双鞋,折合每人每年三双以上。而统计显示几乎20%的澳大利亚女性每四周购置一双鞋,美国每个人(含儿童)每年要购置7.5双鞋。那我们中国人呢?虽然这上面没有统计中国的数字,但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消费行为,也一定是向这个目标在迈进者。

如此多的购买行为,一定不完全是必须行为,我们穿不了如此多的鞋,而它们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沦为垃圾。但我们为什么要买呢?购买行为更多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在蒂姆·卡瑟的文章《活在物质世界中》,作者认为“我们的价值体系或实现目标所投入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以物质主义的价值为导向”,简单的说,也就是我们的幸福更多是以物质的占有为目标的。这就导致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也有着不断升级的趋势。

但我们占有了这些物质之后,就真的能够幸福吗?恰恰相反,当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作为人生唯一目标的话,也就是作者所认为的物质主义时,反而会带来负面因素,反而让人找不到幸福的根源。越是追求,越是满足,最终反而会陷入虚无,追求物质没有上限,这就会让我们陷入欲壑难填之中。 但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消费又是刺激经济的重要指标,而只有维持着消费,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才能更加高效、有益,这本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对于任何个人来说,社会都在不断的鼓励着消费,也维持着快速消费的机制。而且物质也无疑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各样需求,让人类生活的更加舒适安逸。

对于物质,对于消费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充满了悖论,消费也就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那我们怎么办呢?维持我们正常的消费,但有不为物欲所左右,认清有关物质对于人类的本质属性,让我们跳出物欲的陷阱,让物品就是物品,让物品只能为我们所用但不能左右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让这本《新哲人:买还是不买?》带我们对于物品属性、消费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吧。

《新哲人03》读后感(三):买还是不买,做主的可能不是你自己

一说起哲学,很多人都会想到经典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或是“我思故我在”、“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等等高深莫测的名言。总之在一般人的心里,哲学研究的都是些形而上学的东西,离我们十分遥远。

但其实,哲学研究的内容深挖下去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哲学能够告诉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以及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等等。为了让哲学更接地气,让更多的人了解哲学,2013年创立的新哲人编辑部陆续出版了以生活相关主题的杂志书《新哲人》。最新的这一期也就是第三期《新哲人》以买还是不买作为主题,探讨了一番消费时代里我们和物的关系。

直播间里不断地响起“OMG,买它买它”,购物网站接连不断的推出各种满减促销活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了一篇又一篇的种草笔记。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催促着我们去购物。

是的,我们如今正处在一个名为消费社会的时代,消费是我们如今社会的根基,是让世界运转的动力。

我们世界堆积着丰富的商品,而后整个社会都在想尽办法地激活人们的购买欲。

那些时时刻刻包围着人们的广告就正在用社会示范加威胁途径来激活我们的购买欲,不信你看“你不够好是因为你很难闻、你不够美,或你还没证明自己成功了”,“如果买下这个商品,你就可以变得更好看,更惹人爱,更成功”。

生活在这个时代,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宣传洗脑,我们最终终于奔波在了买买买的道路上,倒也无需羞愧,毕竟消费是这个时代的法则。

更何况,在我们人类的基因深处,本就潜藏着永不满足的渴望。这种渴望让人类不断进化,成了万物之主,而今这种渴望也促使人们不断的追求更好的生活,促使人们不断的进取奋斗。我们当然也要容忍这种渴望带来的副作用,按照安东尼娅的说法就是“好物两个半”。

“好物两个半”的意思是,经济学家在1978和1994年对美国公众进行了一项调研,结果发现,在人们拥有的和迫切渴望的物品数量之间,这16年来,差距一直稳定在两个半。人们总是差那两个半的好东西,而且似乎永远如此。

这可能就是我们买了又买的原因吧,就像大家都说的那样,女人的衣橱里总是缺一件衣服。既然有所缺,那就必须要满足,买买买自然成了必要的结果。

买买买之后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拥有了超过我们需要范围的东西。于是乎很多人又开始推崇起了断舍离、极简主义。不过不是每个人做到断舍离,能够舍弃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研究指出,大约有5%的人有某种形式的囤积行为。

少量的囤积还可以说是防患未然,然而一旦到了囤积癖的程度,囤积就会让人变得衰弱、孤立。物品在这个时候就成了负担,不仅不能让人获得满足,反而会阻挡人们得到幸福。

所以,我们在这个物品极度丰富,且拥有相当程度的购买欲望和多种多样购物方式的时代里,把握好人和物的关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不可能脱离物品存在,但我们也不能让物品消耗我们的生命、占据我们的生活,不能让物品超出它“应守的本份”。

这当中的界限并非每个人都同样清晰分明,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探寻自己的内心。而非一股脑的跟风断舍离、极简主义等等。

而且断舍离和极简主义其实也属于消费主义的一部分,消费主义鼓励人们买下东西,也鼓励我们从之前买下的物品、符号、身份中脱离,以便替换、更新新的潮流。

总之,买或是不买简直可以比拟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作为一个现代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我们必做的功课。

《新哲人03》读后感(四):世界阻止不了疯狂的买买买

进入2022年,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实体经济哀嚎一片。但航运业却是红利大好。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2022年长荣海运向员工发放40倍月薪的年终奖后,其员工还将收到一笔高额奖金。

疫情让经济指数延缓,但人类买买买的冲动却是停不下来。航运业逆势大涨,正好说明了人类购物欲望从未消停过,战场只是从线下转到线上,从本地跨入全球。

为什么人类喜欢买买买?本来,只要基本的吃穿住行就可以很好地生存,然而像买钻戒、给游戏充值、不断更换手机......这些购买行为已经超出了生存所需的范畴。

有人思考过这些购买之下我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社会需求是什么?如果把买买买放进哲学世界,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新一期的《新哲人》03期正好选择了这样的话题:买,还是不买?

《NewPhilosopher》是在2013年在澳大利亚创办的期刊,它致力于探索过往和当代思想家关于如何过上更充实的生活的哲学思想。旨在引导读者选择更快乐、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中信出版社近期把它引入中国,并命名为《新哲人》,除了本期探索人与物的关系外,还出版了

新哲人01:我是个现代人,我需要平衡

新哲人02:谁吃了你的脑子?

应该说每本都是精品,很有新意,期刊虽由多篇稿件组成,但全刊能自成体系,博古论今,围绕主题,用新颖的视角去诠释所关注的问题。

回到本期,关于买买买:从先哲对购买的态度到新兴哲学家有趣的视角,从各种购买现象中找寻哲学答案到生命中物品的意义。

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购买行为,而看完本刊,也许你能更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这也是本刊存在的最大意义。

试着跟随《新哲人03》去思考以下问题:

艺术的形式高于功能

不论是小孩的钢琴课,还是年终为了表演参加的舞蹈培训。这些消费价格不低。然而大多数人最终没有成为艺术家或音乐人。相对于艺术本身,更多的人只是在消费艺术的形式,而忘记了艺术的内涵。

传统商业每年流失1.9万亿美元的背后

荒废的商业建筑背后,是网络购物的兴起。手机上点点点等于买买买的日子很方便。女人看男人有时不再看银行里的存款,可能更在乎他某宝上的余额,或是男方是否愿意帮她清空购物车。

房子的烦恼 跨过物质看生活的本质

有此人认为在没有车房之前不要谈理想。然而更多的人发现有了车房后谈的理想不再是纯粹的理想。当你拥有大房子,却遇到相爱之人远去,最后住着大房子才发现住的是个寂寞。

有温度的物品

买来的物品也会讲故事。人与物相处的时光,会储存在物品中。最好的例子是搬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当我们搬家或是大扫除时,翻出来的玩具里有你或小孩的童年时光,有相爱的痕迹,有忘记了的尘封往事......

如果非要在旧物中找寻“买”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买家分为囤积者与收藏家。两者的区别是囤积者只在乎买的形式,收藏家则想着物的本质。多数人常在两者之间摇摆。最好的例子是“爱书者”去书店,总会带回来几本他“需要”的书,最后发现又不是那么需要。

有一种消费叫炫耀性消费,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为“面子”花钱往往被认为物超所值。结婚定更高档的酒楼、同学聚会开更好的车。

与此对比最好的反例是难民对物品的选择。一位阿富汗的难民逃难到其它国家,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最珍贵的东西是一盒磁带,上面录有家乡的歌。只有听到熟悉的音乐,他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自己是谁。

最后用《新哲人》03中的一个小故事结束本文,一条狗叼着肉走过桥,看到水中的自己,它觉得水里还有一块肉,于是张开嘴去咬,结果是自己嘴里的肉掉到水里,最后是什么也没得到。

贪婪才是买买买的原罪,而买买买才是大气变暖的根本!我们需要什么?《新哲人》03期没有答案,但你能思考到这个问题,已是有所得,这就可以啦。

《新哲人03》读后感(五):死了都要买~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在人与人接触最广泛、人口流动最频繁的部分,消费,被最为充分的当作一种提升声望的手段,以及被最为坚持地当作一种体面因素。(引自书籍《新哲人》)

没有需求,生产商们也要创造需求。

瘦吗?健身房和瘦脂餐在等你。

健康吗?保健品和维生素在等你。

交际吗?各类华丽包装和礼品在等你。

充实自己吗?兴趣班、网课和各式书籍在等你。

还活着吗?房子、车子和墓地在等你。

导致死了都要消费,何况活着。心中永不满足,拥有的东西抛之脑后,继续渴求还未拥有的东西是现代消费主义社会永不停歇的源泉。

这次看到《新哲人》勾起了久远的回忆,还记得中学时候看的《读者》《看天下》《飒漫画》等,虽然不记得书中内容,但至今对杂志的名字念念不忘。

看到这期讨论的主题是“买,还是不买?”想到刚刚过去的春节买了许多一时吃不完、用不完的东西。不过肯定还是买,只是有适当的买。因为在看到这个主题时已经表明了我的行为。买这本书来看这个主题下不同人的看法与分享。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循环中消费一下子占比了太多呀。

想到这里,突然联想到墓地,这真是人死了都要继续消费的真实啊。之前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感觉离去世还很遥远,然后就去查证了一下。原来墓地现在的价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并且买的墓地不是永久所有权,只是几十年的使用权。到期之后如果没有续费就会被挖出来,重新洒向大海或陆地,最后仅仅留下一条被记录的信息……这样的话死后当大体老师倒也不错了。

看到书中统计的每年生产230亿双鞋,其中规模排名第一的制鞋厂商竟然隶属中国:每年生产126亿双。不得不联想到这资源消耗力度也是太过了。

线条利落、装饰趋无、舍杂乱而求简洁、且首要突出功能性—这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少即是多”。(引自书籍《新哲人》)

想到前一段时间风靡的“断舍离”,实施“断舍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东西还是慢慢变多。住所的东西永远都没有达到最简状态。曾想过一个最简单房间只有一个灯和一扇门,除此一无所有。

但想要生活的舒适,冬暖夏凉的空调必不可少,用于联系外界或者娱乐学习的手机、充电线还有充电的地方也不可少,睡觉所需的被子和床也不可少,需要补充水分的饮水机或者水杯也不可少,舒缓心情的绿植和窗户也不可少,用于五谷轮回的厕所更是不可少……还没有算上吹风机、洗手液、洗发露、沐浴露等东西,这样一通算下来东西已是不少。

舍去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只追求最简的话,幕天席地便是最佳的状态。可享受了现代生活的便捷,谁又能真正做到苦行僧状态呢?这样想来追求所谓的简洁或者繁华的装设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仅仅保持最基本的几样东西,但是消耗完日常所需品之后,仍要持续购买。最后谁又能忍得住真正的不消费呢?

贴近生活,展开哲学思考,运用哲学思维提升生活品质,这大概也是所谓“新”之所在。(引自书籍《新哲人》)

在“买,还是不买?”的主题下通过18位撰稿人不同的叙述,结合色彩斑斓的照片、统计的生产消费数据、以及有趣的漫画探讨了消费背后更深层次的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