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哲人01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哲人01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哲人01》是一本由澳大利亚新哲人编辑部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140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哲人01》读后感(一):尽显人文关怀的一本哲学书

《新哲人》这本书,致力于探寻如何寻求生活中的平衡,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必要而又重要的。 在我们提出“平衡”这一概念的同时,现代人中的大多数或许是处于“失衡”状态的。相信每一个处于现代社会高速运转中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我们每天忙碌如陀螺,几乎找不出一点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虽然已经这么忙了,可是另一方面,我们的内心却又陷入莫大的空虚感中。 我的同事小秋和我同时入职,相比较我佛系的工作态度,她努力甚至拼命试着工作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她想要的。仅仅三年,小秋就获得了“县最美教师”、“县学科带头人”、“市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周围的大多数同事都对她羡慕的不得了。就是这样看起来前途似锦的一个人,却在去年秋天跳楼自杀了!对于小邱的选择,我无比震惊,一个如此优秀的人,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后来得知,她是因不堪重负,逐渐患上了抑郁症。真没想到一个人平静的外表下,竟掩藏着惊涛骇浪的心理活动。 一个人的精力只有这么多,当你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时,难免陷入顾此失彼的状况。所以时常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当生活处于混乱时,好好的沉思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记住,要多从长远考虑。 《新哲人》从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出发,分析了“平衡”较之于现代人的重要,以及告诉你如何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失衡”现象。

《新哲人01》读后感(二):维持平衡,需要一种努力

《新哲人》作为一系列哲学入门的MOOK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并很乐意介绍给他人,就像我现在这样。

首先,在MOOK的形式下,不会让读者被传统哲学类书籍章节设计复杂,层层递进的框架所排斥。因为一方面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环境下,搞哲学,探真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用”的,而像课本一样冗长,晦涩的一些哲学书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全书结构严谨,逻辑前后联系紧密的哲学书非常不适合一些阅读间隔较长的读者,当他们距离一段时间后去读一本书的第三章时,会被前两章所介绍的一系列已经忘掉的新名词所困扰,无奈且抱着认真的态度下,回头再从第一章读起,可是本次久违的阅读时间已结束,如此循环几次。。。会在遗憾和满怀信心中选一本新书开启下一次循环。然而在MOOK的排版下,一篇文章中包含必要的背景介绍和概念解释,就会减少读者这方面的压力,独立且篇幅较短的文章即使作为睡前读物也是恰到好处的。

《新哲人》作为入门向的续物,用一系列生活化的故事,当下社会存在的矛盾向人们阐示其实哲学离每个人很近,并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指导生活。同时又介绍了历史上哲学家如庄子,老子以及现代科学中量子力学对平衡这概念的不同解读,给人以新的思考。同时,本书在选稿时采用了多方的视角去审视同一个问题,在讨论中体现3本书的主题:平衡。因为不同的哲学家所述的不同观点间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平衡。

平衡对于自己,是一种自律,当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时其实也是一种偷懒,逃避甚至是自私的,因为这个人所在意的只有那一件事;平衡对于他人,是一种包容,当接受与自己对立的观点存在时,需要包容,而在这份包容的冷静下,会让自己真正成长;平衡对于社会,是一种平等,稳定,在平等的基石下会建立稳定,稳定会创造有序,有序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新哲人01》读后感(三):有底气的平衡,要扎根价值多元论

有底气的平衡,要扎根价值多元论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平衡”的重要性,在某投资机构写给孩子的绘本《什么是价值》中,“价值”被比喻为滑雪,“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平衡”,可谓“教育从娃娃抓起”了。这一切凸显了时代的一个病症:越来越不平衡,不仅是贫富失衡,个体的时间、精力配置也失衡,更可怕的是,我们意识到了失衡的危害,在特殊年代,为了生存、晋升不得不牺牲身体健康的时候,也没有人觉得失衡有什么危害。澳大利亚的思想家群体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本《新哲人》的杂志上,专门讨论了“平衡”问题,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小鬼子在思想市场的前卫,讨论这个话题时,是8年前的2013年,而我们2021年才译介过来,确实体现了一定的滞后性。

每个人眼中的平衡是不一样的,在平衡问题上,也很难形成共识,只能说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本期《新哲人》从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平衡,但能够感受到其中标准的不同,甚至是古今的不同,作者群里甚至有中国的老子、庄子,似乎有些矛盾,但这背后正好体现了一种动态平衡,进而根基于哲学基础——价值多元主义,价值的多元性、彼此间的不可化约。

我们的不平衡,其实都是用一种价值去侵犯了另一种价值,很多人为了职场上的晋升加班,就是职场的价值替代了健康的价值、陪伴的价值,看似进行了化约,但后果却在后面,比如熬夜的病,就算升了处长,病不会自动好,错失的亲情也回不来了,道理并不难,但会面对不同的洗脑,就像书中《乌有乡消息》中所讲“我们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也被语言、阶级和文化的网络塑造着,为其所缚,又与其相融”。所以,想要平衡,一定要时刻坚守多元主义的哲学观,当一种价值过度侵犯一种价值时,就要保持警惕,尤其是有人忽悠你放弃一种价值的时候,就一定要保持基本的警惕,要做好一定的评估,尤其是长远的评估,不然,失去平衡的,可能就是你了。

哲学,不一定解决实际问题,但却能够提供一种通往健康生活的道路,哲学也没必要非要飘在星空,象《新哲人》这样思考生活,也是一种创新。

期待《新哲人》第2期尽快翻译过来。

《新哲人01》读后感(四):让我们来聊聊平衡

“平衡”——《新哲人》汉语版第一期的标题。虽然这个词看上去并不难理解,但它的涵义和所涉及的领域可能远比我们了解的深远和广泛。正如心理学家李松蔚所言:哲学是古老的、抽象的、形而上的、思辨的,却也是先锋的、具象的、刺激的、迷人的。哲学并不解决任何问题,但同时又试图解决每个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和宇宙的问题,它看似与生活无关,但其实又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平衡"也是一样,它首先可能代表的正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一种洞察和启示的力量与方法,在本书的序言中,它所指的正是哲学这种思考方法本身;当然,它也是我们熟知的身体的平衡、心灵平衡、理智的中庸、宇宙的阴阳、社会的性别、伦理道德、政治格局等等一系列大平衡;更是涉及艺术的比例和谐、账户中出入差额、一次保持稳定避免跌落的动作等等细节与具象的平衡。如此看来,平衡无处不在,我们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平衡,也在不知不觉中寻求和努力保持着这些平衡。

《新哲人》作为一本MOOK(杂志书),首先做到了别出心裁,书中选取文章的篇幅大多短小精悍,叙述切入点细致入微。比如《不要再做“母亲”》讲的是女性的身份平衡;而《刚刚好的一天》,则是讲备受人们关注的时间分配问题。其次,本期的选题“平衡”也做到了涵盖时间广泛而久远,涉及空间幽深而广袤。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思考,到历史长河中人们对自身及世界的认知,历史、政治、社会、情感、生活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寻找到了与之相关的话题与证据。

不过,稍有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书中的插图设计。除了一些历史、实物、人物照片之外,绝大多数插图都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略,色彩饱和度过高更是令人感到一定的“视觉冲击”,却生发不出任何图文并茂的美感。当然,这应该是引用国外原版的插图,此种感受也只是个人感受而已,或许外国读者恰巧喜欢这种风格也不一定。

《新哲人》2013年创刊于澳大利亚,主编赞·博格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编辑、撰稿人为来自哲学、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专家、大家。而这本杂志书也被《纽约邮报》列为六本“让你思考的杂志”之一。闲暇之余,随手翻阅,思考一些哲学,寻找一些平衡,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和乐趣。希望《新哲人》能为读者们带来更多有趣、有益、有深度的哲学话题,让更多的朋友发现哲学的精彩与魅力。

《新哲人01》读后感(五):我是杂志不是书

作为一本杂志是基本合格的,不要把它当成书,或所谓的杂志书,不然一定会失望。

编辑部同时运营风格一致的《女性》(womankind)杂志,看得出来是想走思想性读物、轻学术的严肃路线,主打哲学。在浮躁的碎片阅读时代,这种尝试无疑值得肯定和发扬。从事实来看,这种尝试可谓初战告捷。据悉尼大学的报告,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000家新闻机构发行,并在书店、机场、咖啡馆、熟食店、艺术画廊、精品店和博物馆发行。”根据 Facebook 的数据,截至2015年,《新哲人》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哲学杂志,在全球拥有1万多批发商。每期都围绕一个哲学主题,并以一位知识分子的采访为特色。乔姆斯基、丹尼尔 · 丹尼特、托马斯 · 皮克提、简 · 古道尔、卡洛 · 罗维利、里基 · 杰维斯、约翰 · 塞尔、彼得 · 辛格、安妮塔 · l · 艾伦、里奥 · 布拉迪、卢西亚诺 · 弗洛里迪、大卫 · 伍德和大卫 · 查尔莫斯(Noam Chomsky,Daniel Dennett, Thomas Piketty, Jane Goodall, Carlo Rovelli, Ricky Gervais, John Searle, Peter Singer, Anita L. Allen, Leo Braudy, Luciano Floridi, David Wood, and David Chalmers.)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都曾接受过采访。2017年和2019年,韩文版和沙特版相继问世。

这本《我是个现代人,我需要平衡》大概是中文版的首次尝试吧。没有看过原版,打开手中这本中文版,乍看目录,我以为将迎来《纽约客》般的阅读体验,然而,读着读着,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萌芽》,新概念时代的《萌芽》。尤其是最后刊出的“新哲人”作家奖的获奖作品,简直不能更像。关于“平衡”的这些文章似乎并无内在逻辑或某些匠心独运的设计,而是把公平、平等、公正、甚至正义都网罗其中,试图呈现一幅博大精深的景象。另外,插图排版都有提升空间。

最后看到封底写着:“这本杂志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第三条居然是“法国航空公司航班和商务休息室均提供《新哲人》”。颇为无语,这难道不是在自降身价吗?法国航空是个什么玩意?然鹅,转念一想,在飞机上能有这本书打发时间的话,真是很不错的体验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