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精选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精选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9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一):安娜卡列尼娜绝逼的天蝎座

首先,她非常真实。她是一个真性情的女人。她不堪忍受虚伪的丈夫,和情人公开关系,在赛马会上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惊了四座。上流社会人人偷情,但只是偷,只有安娜和丈夫挑明了婚外恋还生了女儿。因为在于,天蝎独有的真性情。

其次,天蝎喜欢走极端,一不小心就是毁灭自己。天蝎的守护星座是冥王星。安娜的出场第一次见到沃伦斯基的时候,具有一种死亡的美。最后的结局也是卧轨自杀。因为天蝎没有灰色地带,如果得不到他的爱情,就情愿毁灭自己

三 、衣着外貌。这位少妇喜欢黑色的衣服。这是天蝎的颜色。而且她魅惑的熟妇之美完全打败了小白兔KITTY。令人联想到天蝎性感成熟,气质超群。

四、多疑以及嫉妒心。从她和沃伦斯基后期可以明显见到,这些争吵几乎来源于此。

BTW,沃伦斯基的热烈追逐和后期的冷漠,让我相信他或许是白羊男。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二):向死而生

命只在呼吸之间,而灵却绵延不绝。

生命脆弱得让人恍惚,随便什么意外都可以击中。柏拉图说,人人都得了一种无可救药的病,它的名字就叫死亡。也许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虚浮的鼓噪的假象才会被剥离,露出生命的本质。好像真的是这样,人无论走多少步,都在走向坟墓。

在讲《安娜•卡列宁娜》之前,我早已经忘了故事的所有细枝末节,只记得大概的故事情节。也忘了是不是安娜跟弗伦斯基说的,有死亡撑腰的人从来都是天下无敌的。爱情一直是安娜的生命,可是当情欲无法成功转化为爱情,那么它最容易走向它最为惧怕的死亡。“当她穿过人群向头等候车室走去的时候,她逐渐回想起自己的处境的全部详情和她的犹豫不决的计划。于是,希望和绝望又轮流在旧伤口上刺痛她痛苦万状的,可怕的跳动的心灵的伤处。”对于爱情失望的安娜,她不能忍受这个失败,这让她感到耻辱,可是她的高傲不能容许这般耻辱的存在,于是她只能终结了自己。

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她以这样一个悲剧的镜头结束,列文却是以喜剧结束。小说的最后列文终于明白了善就是上帝,行善就是救赎。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三):伤痛何止一点点

这本厚厚的书,我从去年年末开始读的,居然读了一年

我非常不喜欢列宁的相关段落,所以每每读到他的事情总是看不下去。

可是到全文完的时候,发现谢尔盖是托尔斯泰,可能作者的生活事件就给了谢尔盖,而列文的思想,其实是他真实的思想。

每一个女人眼里都有一个安娜卡列尼娜。她喜欢黑衣服,丰满魅惑。美丽但是忧伤,她真实,走极端没有灰色地带。她想摆脱封建婚姻的枷锁,然而当时的俄国上流社会偷情的事情可不少,却见不得把婚外情摆到聚光灯下。“坐在你的旁边也是一种耻辱”天呢,这是怎样的羞辱。

第一次可以离婚的时候,安娜不愿意,因为她舍不得孩子。第二次她 真的要离异,然而卡列宁一口回绝,因为安娜的命运掌握在那个装神弄鬼的法国人手里。多么愚昧的时期啊。不过当今的天朝可好不到哪里去。

安娜最后走向了铁轨,可惜是这个结尾人人都知道。如果我事先不知道这些,会不会非常震撼呢?所有的一切让她毁灭了,这虚伪的罪恶的社会,舆论,孩子的别离,沃伦斯基的冷漠。

当社会允许见到沃伦斯基却拒绝安娜,争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她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爱情上,而这个男人平心而论是有责任感的,在她非常不讲理的时候还是愿意好意相劝,只不过任何一个男人的耐心都会在争吵中消磨。最后的桥段他要去战场上送死,没有比这更好方式刚能提现这个男人的英雄主义和深情了。

列文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而活?其实没有必要探寻这个真理,超出了我们的理智范围。真理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有些人他们生来就是领导,活着就是为带领国家。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衣着光鲜娱乐大家,成为话题。

而大多数的人活着就是跑龙套的,出生长大,一般般的家境。读个学校,大学毕业,没有背景,找一份一般般的工作。在舆论的压力下找个不讨厌的爱人,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为父母送终,老了再带带孙子。

所以我们为什么活着,不在于你今天的思考,而在于你今天做了什么,为你的人生做了什么选择。

当今社会的剩女其实是非常真实的,因为她们不屈从于社会舆论,不急于为嫁而嫁。为觅金龟胥也好,喜欢单身也好,等待真爱也好。

为她们点个大大的赞吧。生活是自己的,我们只想活出真实的自己,做快乐的人。

最后,说一点宗教问题。上帝是否存在。

上帝存在否没办法用唯物主义考证。他存在于愿信人的心里。作为一种向善的力量,让人们名正言顺的宽容与行善以及督促人们加入他们(即教会)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其实作用是一样的,就是凝聚及劝导人们宽容及行善,至于在危机时祈祷,无非是人们对于奇迹的渴求,这种幻象用上帝这个形象来具体化了。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四):18年的第二十四&三十二本书➡️《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并不是以安娜·卡列尼娜开场。故事源于一场家庭危机,这场危机的主角是奥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多莉。奥勃朗斯基是莫斯科的一位公爵,他有了外遇并且被妻子知道了。此时,安娜登场了,她作为奥勃朗斯基的妹妹调和着哥哥和嫂子的关系。

应该说奥勃朗斯基和多莉在婚姻之初是相爱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拉开了距离。多莉一直在生孩子,在抚养孩子和家务事里沉沦,憔悴而苍老。而她的丈夫奥勃朗斯基在外工作,每日与外界保持近距离的接触和沟通,与时俱进,加之他自由主义的思想,对家庭缺乏爱和责任。他们的矛盾来源于成长的不同步,一个大踏步前进,一个原地不动,这极容易导致一场悲剧。

再看安娜,她出场便充分显现出她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她聊天的话题总离不开她的儿子,远离儿子的她总会有一丝惆怅。而另一面的她,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也令人想要一探究竟:她看到他是心中萌生出一种快慰与惧怕的奇怪感情;他看到她时脸上露出像是羞愧与惊恐的神色。他们初次见面就遇到有人卧轨自杀,或许是一种暗示,暗示着那是一条通向死亡的不归路,但爱情让安娜失去了理智。

她和卡列宁年龄悬殊,心智成熟度也不同。可以说安娜嫁给卡列宁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而卡列宁却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中青年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天与地的差别,一个纯净如一张白纸,一个练达如父如兄。这样的两个人共同生活八年,安娜的心智在慢慢成熟,她逐渐懂得了她所向往的爱情卡列宁不能给她。应该说她走进婚姻嫁给卡列宁时,她不懂爱情,等她懂了,却为时已晚。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儿子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而卡列宁对年轻貌美的妻子感觉很满足,他并不要求他的妻子与他能灵魂相通,只要能满足他的情欲、给他生儿育女,带出去有面子就可以了。能不能有共同语言对于卡列宁来说不重要,至于妻子安娜的内心感受如何,他也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政治的角逐、权力的争夺。

从爱情和婚姻的角度看,安娜和卡列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只要外界条件具备,即可生变。于是,安娜的婚外恋发生了。婚外恋的过程,总是当事人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内在的心理冲突的过程;这种“心理冲突”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时而使人进入一个痴迷梦幻的神奇世界,时而又把人带入阴郁绝望的“罪恶”之渊。

《安娜·卡列尼娜》写到第二部第十一章,安娜外遇的初恋阶段方才收了笔。托尔斯泰在这里要表达的是外遇中“情欲”与“代价”的关系问题。

对安娜来说,她此刻所体验到的东西,更多的是代价感:她与伏伦斯基的爱情,是不可能的,可怕的,至多只是“更使人神往的幸福的理想”;伏伦斯基的吻,使她既喜悦,又羞愧和恐惧:“一切都完了,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这种精神上被剥得一丝不挂的羞愧感、这种为之付出可怕的代价的可憎感,使她受不了。

而对于伏伦斯基来说,此刻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情欲的满足。这差不多整整一年来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欲望,代替了他以前的一切欲望。此刻,这一欲望得到了满足。由于伏伦斯基没有安娜那么多的心理负担,他的爱可以为所欲为,带着一股狂暴劲儿,就像一名凶手看到被他夺去生命的尸体时那样,享用“谋杀”的成果。由此,托尔斯泰戏谑而略带讽刺地比喻说: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初恋,就是被伏伦斯基“夺去生命的尸体”。

随着小说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另一对主线人物:列文和吉提,在经历了一方求婚失败,一方失恋的艰难开局后,一个回农场潜心研究农业,亲自务农修炼身心,一个在国外疗养院静心疗养,寻找精神的解脱。

我对吉提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在疗养院中获得的人生思考:她并不摒弃她所了解到的一切,但是她懂了,她原以为自己想做怎样的人就会成为那样的人,其实,那是自我欺骗。她如梦初醒,觉得要保持她想达到的那种崇高境界而又不做作和夸耀,那是多么困难。她还感到,她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悲伤、疾病和垂死的人们,是多么难耐。她为了爱这个世界所作的努力又是多么令她痛苦。

另一方面,我非常认可列文对劳动的看法。他认为劳动就是酬报本身,为谁劳动,劳动的成果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微不足道。劳动使他开始发生变化,使他感到愉快。在劳动过程中,他有时都会忘记自己在做什么,只觉得轻松愉快,这或许就是劳动带给人的精神放松。

列文与吉提终于

列文与吉提终于在第五部喜结连理,他的爱情与安娜的爱情看似一喜一悲,实则有着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摆脱某种束缚。安娜的束缚是冰冷的丈夫与枷锁般的婚姻,而列文的束缚则是独身的孤独。除此之外,他们对于爱情同样勇敢,都明晰而直接地传达了爱意。但他们却有不同的结局,列文在爱情与婚姻中获得了自我的成熟,而安娜却从爱情禁锢中挣扎得遍体鳞伤。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三个主要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都已经走出了不再为温饱而奋斗的层面,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当面包有了,人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没有爱情的就会去寻找爱情,没有激情的就会去寻求刺激,感觉生活平淡的就会拔出一撮撮的鸡毛,让生活变得乱七八糟。在物质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人们的关注点会转向精神的层面。平淡的生活如同一锅温水,他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再慢慢加热的温水里不知不觉地走向了死亡。

可见,衣食无忧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是一副慢性自杀的毒药。当人们生病的时候,更喜欢疗效好见效快的药物,而不喜欢疗效慢时间长但对身体危害小的药物。我们的灵魂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不知安放在何处。这个问题或许也是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的终极追问。

安娜的灵魂在优渥的生活中无处安放,只好借助于爱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但或许好的爱情并不是从对方身上寻找安全感,而是让你由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两个人的强大,彼此相互拥有,但又相互人格独立,彼此给对方留有私人空间,即亲密又有间。

读毕《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安娜不禁让我联想起毛姆《面纱》里的女主人公凯蒂,她们都深陷爱情无法自拔,她们都对自由有些深刻的自我诠释,她们也都在所谓的爱情,情人的自私虚伪面前头破血流,自我毁灭。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列文,喜欢他的直率与坦诚,喜欢他直面自己的内心,喜欢他永不停息的自我思考,尤其喜欢他的这一段话:我将照旧地对车夫伊凡生气,我将照旧地争论,我将不适时地说出我的思想,在我的心灵的至圣之处和别人甚至和我妻子之间将照旧地有一垛墙,我将照旧地为我的恐怖而责备她,并且懊悔这个,我将照旧地不能凭理性明白我为什么祈祷,却还是祈祷——但现在我的生命,我整个的生命,和我会遭遇的一切的事无关,时时刻刻,不但不像从前那样没有意义,而且有了无疑的善的意义,这是我有权力放在生活里的!”

「任何困境都有出路。」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读后感(五):记安娜卡列尼娜

浮冰下的深河

人的生活就像安排在江面浮冰上的一场筵席,当冰面仍然冻结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觉这场筵席是在坚实的地面上进行着,并将永远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只有当冰面澌溶、开裂的时候,人才仿佛忽然发现,原来生活的基础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实安稳,一直以来的平稳不过是十分偶然的假象,冰面下面深不可测、波涛汹涌的深河才是人生的真相。而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深河会以什么样的面目暴露于你的面前,当它向你展示出它的面目和颠覆一切的力量的时候,你或者闭上眼不去看它,从此以后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继续过去的生活,或者被它的深不见底的秘密吸引,被它的力量抓住,裹挟进生命的洪流中。

安娜的这场婚外情发生之前,故事中每个人物的生活似乎都这样在浮冰上按着既定的轨道进行着。多莉和奥伯朗斯基的婚姻危机是安娜这场巨变发生的前奏。多莉和奥伯朗斯基恋爱结婚,门当户对,生养了一群孩子,在多莉发现丈夫写给法国芭蕾舞女演员的情书,丈夫的婚外情曝光之前,她也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坚实、安稳、幸福的。正因为习惯了浮冰,把浮冰当作了岩石来依靠和信任,当脚下的地面澌裂分开,暴露出下面黑暗的深渊的时候,多莉才会如此气愤、伤心和恐惧。安娜的兄嫂的这场婚姻危机只是意外地在冰面上翘起了一条缝而已,危机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即便如此,多莉和奥伯朗斯基的亲密和信任还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安娜要面对的是比一场小小的风流韵事大得多的力量,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合力打开了封冻的冰面,释放出的是潜藏于生命本质中的巨大的神秘的力量,这股力量一旦攫住了她,任凭她怎样挣扎也不能挣脱,只好臣服于它,被它拖入深河之中,最终被洪流吞没,毁灭。有人认为这是爱情,安娜是作了爱情的牺牲。我不这么认为。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更多的是情欲的吸引,其本质是从深河中喷涌而出的神秘的力量。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吸引甚至不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和有意识的行为,而是被这股君临于他们之上的力量操纵的结果。

托尔斯泰讲了一个流畅,合理,世俗生活的种种人情细节和心理活动都细腻生动的故事。它流畅合理到我们会误以为问题在故事中就能得到解释。安娜为什么会爱上沃伦斯基?因为沃伦斯基英俊潇洒,贵族派头十足,富有魅力,而她自己的婚姻生活不仅虚伪,而且冰冷僵硬得如同地下的冰窖。沃伦斯基为什么会爱上安娜?因为安娜不仅有罕见的美貌,而且有着迷人的风度和谈吐,他们会相爱似乎是很自然的事。而安娜为什么会在与沃伦斯基的关系中越陷越深,他们的爱情为什么会出现裂痕,最后安娜为什么会陷入狂热的嫉妒和疑心病中,以至走投无路,葬身于车轮下呢?因为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他不愿意和安娜离婚导致安娜不能和沃伦斯基获得合法的婚姻关系,因为上流社会的道德压力和隔离态度,因为来自沃伦斯基家庭的抵制和阻挠等等。从这些表面的事情上故事的核心矛盾和问题也可以得到解释。然而这只是事情最表面的那一层现象。我不是说现象就不重要,生活本就是一个整体,冰面依托于下面的河流,河面会结冰来保证人们的生活基本平稳,总体能持续下去也是必须的,它们不能分开。可是现象不能代替本质,开始这一段婚外情的是情欲的力量,最终摧毁了这段关系,同时摧毁了安娜的生命的也是情欲的力量。

冰面一旦开裂,当你被下面的深邃,瑰丽,不可测的神秘和前所未有的“活着”的快感吸引住的时候,就再也不可能逃脱它的掌控。对于安娜而言,破涛汹涌的深河不是外在于她的东西,而是居住在她身体和灵魂里,甚至就是她自己。生命的原力是人之所以活着的根本,它使人有活力,有欲望,对生活抱有战斗和求取的精神,因为它的不满足而激发起人的活性。但这股需要不断吞食,不断被满足的力又是很危险的。它在人的一生中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它虽然是生命的养料,但不断的耗竭、消逝、转化才是它自然的规律。不幸的是,安娜在各方面都是一个出色的女性,这使得她对生命的欲望和期许更多,但命运把她糊里糊涂地送进了一段不合适的婚姻里。经过了婚姻和家庭,尤其是养育孩子的经历的洗礼,安娜本应该更加习惯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但未被满足和消耗的力不可避免地抓住了她。魏宁格在《性与性格》中把女性分为母亲型和妓女型(作者声称这两个都是中性词,但鉴于此书整个就是一对女性的高级黑,所以大家想怎么理解就自便吧)。这不仅是女性身上同时共存的不同性质,也是女性一生中不同阶段的两个主题。在没有结婚生育的时候,女性更偏向于妓女型,这个时候女性更多地是为自己考虑,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这时作为个体的生命力更强,还处在一种生长的状态。结婚,尤其是生育孩子之后,母亲型的人格会盖过妓女型的人格,这时养育孩子的需要超过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体的力处在平静的,渐渐衰歇的状态。安娜的不幸恰恰在于她被这两种力撕扯,两边势均力敌,而她必须在其中作出选择,不论她选择哪一边,都注定会是悲剧。

完全的人的悲剧

情欲是一种难以归入某个范畴的东西。它完全是人性的,不高不低,正好和人相当。爱情是高于人的,它带有灵魂和神性的要求,也带有生活所赋予的厚重质感。单纯的欲望又是低于人的,它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不具有持久性和操纵性。情欲却难以解释,它混杂了很多种需要,但分不清哪一种需要才是主导,可又似乎离了其中哪一种都不能成立。它要求得很多,却又什么都不能承担。相比爱情和欲望,它的力量既暴虐又持久,又因为它本质上纯粹是“人”的,所以也格外脆弱,神秘。

回到安娜与沃伦斯基关系发展的几个关键的结点上来看他们这段感情的本质,会发现在合情合理的可解性下面隐含着巨大的神秘的不可解性,就像一个无从探寻的黑洞在把他们往里面吸。安娜和沃伦斯基初次相遇相识的几个情景都隐约笼罩着这股神秘力量的阴影。他们在火车站初次见面,沃伦斯基就被安娜深深地吸引住了。吸引他的难道只是美貌吗?不是。沃伦斯基既不是纯情青年,也不是浪荡的登徒子,他不会单纯拜倒在美女的脚下,也没有对一个贵妇抱着游戏亵玩的轻浮态度。吸引他的是安娜身上隐隐浮现的那种恶魔般的神采和魅力,那是超临于外貌和身体美之上的一种力量。沃伦斯基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并被它震撼了,几乎立刻就臣服于这股力量的脚下。这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居住在安娜的身体里,不仅男性能感觉到,就连不经世事,天真单纯的吉提也察觉到了。只不过吉提看不清这股力量的面目,只是单纯地感觉到安娜的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既粲然可叹,又凛然可畏。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关系不是沃伦斯基单方面追求的结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沃伦斯基对安娜一见钟情,紧追不舍是因为安娜身上魔鬼般的魅力本身就在默默地回应着他。安娜的理智在回避事情,试图阻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但那股力量遇到了沃伦斯基这个媒介,找到了释放的出口,安娜的理智在这股力量面前没过两个回合就彻底战败了。

自此之后,安娜的人生就不受控了。开始的时候,安娜的魅力完全是不自觉的,她没有使用这种力量的意识,她甚至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一开始她好像没太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怎么一回事,毕竟上流社会贵妇们的风流韵事也并不鲜见,像沃伦斯基的堂姐贝特西不就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暧昧对象吗。可是安娜和沃伦斯基之间的事不是两人各自生活的闲来无事,锦上添花,饱暖思淫欲的装饰品,而是最后一定会把两人烧尽的大火。全书就是在描写这个烧毁的过程,中间的种种事情不论大小都是窜升的火苗,直到最后彻底烧光时轰隆倒地的那一声响。标志她被完全烧尽的就是她与列文的唯一一次会面。这时的安娜被嫉妒、疑心、缺乏安全感搞得惶惶不可终日,她渴望抓住任何一点东西来填补她的信心。她有意识地施展自己的魅力,对列文卖弄风情(虽然是很优雅得体的),就是想看看自己还是否“有效”。一旦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安娜就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她已经什么都不剩,只剩下情欲的无尽的需索了。烧尽并不等于死亡,安娜的自杀实则是她的人格、自尊心、原本的自己燃烧殆尽之后的残骸。

人生之虚妄与意义的共存

我一直觉得托尔斯泰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是一个伊凡式的人物。但他和伊凡的相同之处不仅在于他们都从理智上接受了上帝不存在,接受了人不过是猴子的后代,还在于他也为此而痛苦,而且他的痛苦和迷惑远甚于一般欧化的俄罗斯人。失去了上帝意味着失去了意义和准则,托尔斯泰不能接受这种真空状态,但他也不能接受用欧洲思想来填补失去上帝后留下的那个空位。因此他用自己强烈的道德意识来填补这个空缺。既然上帝不能给人订立法则了,那我们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提升自己吧。可是别以为这样他就平静了,他还是在不停的挣扎,挣扎于他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为了填补空位而加之于人生上的道德要求。从他对安娜,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双重态度上可以窥见他心里这两股相互拉扯的力量。

安娜毫无疑问是值得同情的,她的经历充分说明了爱情、婚姻、家庭这些本来应该充满神性的字眼的虚妄。她和沃伦斯基的爱情只不过是情欲的吸引,若是拿托尔斯泰在他其他谈爱情和婚姻的中篇小说中露骨到刻薄的批评来映照,她的这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简直是荒诞的笑话。而她和卡列宁缔结的那一段被她丈夫称为“神圣”的婚姻,追根溯源不过是在无奈之中受人撺掇的半推半就。可是这些能怪安娜吗,甚至能怪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吗?不能。因为托尔斯泰一边冷眼看,一边又热烈的同情。卡列宁用以挽回安娜的理由是他们已经在上帝面前缔结了神圣的婚姻,这固然是他冷漠、刻板、乏味性格的最佳写照,可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又忍不住想也许托尔斯泰也正是这么认为的。婚姻一旦缔结,家庭一旦组成,成员就有了忠于它,维护它的职责,这与其说是上帝的要求,不如说是托尔斯泰道德的要求。可是道德的高地站不了一会儿就要面临真实的人生了。真实的人生就是安娜被情欲的力量攫获了,尽管它不符合任何的社会道德,个人准则甚至是个人意愿,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被它裹挟、操纵,直到毁灭。它给当事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可是却什么都没有成就,因为它本来就什么也不是。可是这痛苦难道不应该被同情,这毁灭不应该被叹息吗?托尔斯泰一方面知道其“虚妄”,他深刻地理解和同情这种虚妄,可他又对这种虚妄发出冷嘲;另一方面他也渴望和要求一种“意义”,可这种“意义”是上帝约定的吗,又不是,它不过是虚妄的真相暴露之后人生的某种升华和转移。

多莉在小说中常常扮演着安娜的参照系的角色,她的家庭问题是安娜外遇的前奏,安娜与沃伦斯基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又时隐时现着多利的眼光。一般大家拿列文和吉提的健康、美好的婚姻爱情来和安娜的爱情对照,却很少注意到多莉的这条线索。多莉和奥伯朗斯基除了起到沟通安娜—沃伦斯基和列文—吉提这两条全书主线的作用外,另一个作用是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安娜的情感经历和心理状态。和安娜不同的是,多莉是一个被繁杂生活消耗得很厉害的女人。她有好几个孩子,个个都要她操心照顾。丈夫根本不管家里的事,只管在外面花天酒地,花钱大手大脚。家里经济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奥博朗斯基却只知道卖产业,卖还不会卖个好价钱。多莉要担心家庭经济情况,要担心孩子的教育和前程,要管理家中各种杂务,就这样,还被丈夫背叛。在得知丈夫的风流事的时候,生活向她露出了后面的黑洞,多莉的自尊心和个人主体性在长久的遗忘和沉睡之后爆发了,她强烈地感到被生活欺骗了,凭什么她不可以只顾自己快活,她也想为自己而活。因此当多利得知安娜的婚外情的时候,她非但没有怪罪安娜,反而是羡慕她,佩服她。虽然她知道安娜这么做是不对的,但她能理解她。可是多利已经是一个完全的“母亲”,丈夫的背叛虽然沉重的打击了她,摧毁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生活也充实造就了一个新的她,“母亲”这个角色使她艰难地吞下了被丈夫背叛的屈辱,继续生活。可以说安娜的道路是多利理想的、欣羡的另一条路,安娜也是多利理想中的另一个自己。

多莉是一个最“中间”,“现实”的人物。我认为小说中和安娜—沃伦斯基形成生活和道德对照的不是吉提和列文,而是多莉。作为女性的对照就更是如此了。爱情、婚姻的理想在她这里已经破灭了,可她在生活中找到了另一种意义。她生活得并不光鲜体面,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管家婆”,没有人疯狂地迷恋她,和她谈要死要活的恋爱,她也坐不上漂亮的四轮马车在乡间奔驰,更不可能有闲钱和闲情去买看上去很朴素但实际上贵得要死的衣服。多莉与安娜在乡间再次碰面的时候,一开始她也羡慕光彩照人的安娜。可是和安娜相处几日之后她便受不了了,因为她感觉到了在这样的幸福下面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她迫不及待地从安娜那儿逃走,回到她嘈杂、琐碎却真实的生活中去。

《安娜卡列尼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同时具有解剖刀式的冷静冷酷和俯瞰人生的悲天悯人情怀,而这不仅仅是作者的艺术功力和水平,还是他世界观、人生观的自然流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