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拉尼亚读后感1000字

乌拉尼亚读后感1000字

《乌拉尼亚》是一本由[法] 勒克莱齐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拉尼亚》读后感(一):天上最辽阔的是虚空

你观察天空的时候,总是在寻找星星,确没有看见黑暗。我不懂,他解释说:就算你用望远镜看扫成千上万的星星,天上最辽阔,最真实的,确实黑暗,是虚空。

这是贾迪一个对拉法埃尔的教诲。我想他是在教诲整个人类,我们太像孩子了。太多时候,我们被一时的,一点的闪亮吸引,甚至是迷恋,以至于忘掉了其他的一切...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和社会,只有把自己放到静谧的深处里,才能看得那光亮以外浩渺

《乌拉尼亚》读后感(二):欧陆风情

桌上有一本新书《乌拉尼亚》,我有几次将它看成了《乌发碧眼》。作者:勒克拉齐奥,Le Clezio,e字头上还有一个向右上方行进的斜杠,看起来像一个纯正、优质的法国餐厅的名字。随手翻开第14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她说爱是人每天都要经历的,它会改变,会转移,会回归。”

“她说一个人可以同时爱着几个人,爱着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只动物或一株植物。”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秘密。”

嗯……好纯正的欧陆风情,如一杯加了上好肉桂粉的卡布奇诺,味道好极了!再向前后翻一翻,原来这一节讲的是一个少年的性启蒙。看起来他是遇到了仙女,不是狐狸精也不是鬼,是真真切切的天堂里的仙女,并且这仙女也不打算给他留下一双儿女,让他担着担子去银河系寻找。她只是来启蒙的,她给他看嫉妒草。

“十六岁那年,我离开了坎波斯,出去闯世界。我终于把嫉妒草给吐了出来,心里只剩下对奥蒂的爱。”

遥想我苦闷彷徨,无处可去的十六岁,自卑感从两个膝盖处直升上来,那种站在希腊像、罗马柱、高尚社区铁门外面流口水的特殊自卑感。乌乌乌拉尼亚,我怎么没想到,还曾经以为泸沽湖就是乌托邦。我还是缺乏想象力。

《乌拉尼亚》读后感(三):ОКНО 天镜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本书后就想起新近学的俄语单词“窗户”,但是我更愿意将其翻译成“天镜”,就像拉法埃尔在信中提及到“mirar el cielo ”,仰望天空的节日。俄语中的这个词颇为奇特,不仅仅是窗户,还是冰面上突然下沉现出水影的冰窟窿,还是云层中微微透出光亮的晴天。这本书,给我就是这么一个单纯如单纯词的印象。

原本坎波斯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切都是幻象。可是只有达利娅和达尼埃尔还在坚信。彩虹村一直从未消失,即使它们什么也没有留下。事情如此明显,只要你相信的,就一定存在着。

相比于书中的男性主人公,书中的女性角色更让书页熠熠生辉。

奥蒂,迎风飘扬着头发的奥蒂,美得如洛神的奥蒂。一直坚强地领导着整个团队,一直给所有人以支持和希望,大概就是那个永恒之女性。无论是作为母亲、爱人还是女儿,她都是那个给人温暖的爱人。

莉莉,泻湖的莉莉,小小的柔软的女孩。一直顺从一直颠沛流离。后来,那个男孩带你走了吗?

书页里的故事,间断的跳跃,琢磨不透。

忽而想起苏东坡自我安慰时的那句“云破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谁还在抬头看天空呢?不,天空已经开始了它的逃遁,所以我们是找不到彩虹村的。只能在“天镜”里看见内心的希望。

《乌拉尼亚》读后感(四):乌拉尼亚

章节与标题 本书每一章的标题比较有意思,大部分是上一章最后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语,或者本章第一句话开头的词语,偶尔也有不符合的,所以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来说还是有点不够完美。 传说与现实 乌拉尼亚是我想象中的乌托邦的名字,实际中的叫坎波斯,关于这个坎波斯的现状我都是从一个偶遇的年轻人,自称坎波斯的居民的拉法埃尔听到和读到的,甚至还有一封自称参事的信,关于坎波斯的过去,我是从坎波斯围墙外面的类似看门人身份的人听到的。现实中的坎波斯,我只看到一群被赶走的像难民一样的流浪汉或者嬉皮士,坎波斯里一片破败的景象,根本不像听说到的那样,也可能对于流浪者来说,他们的天堂就是这样。 朗波里奥与坎波斯 朗波里奥与坎波斯有明显的对照关系,一个相当于托马斯为学者创建的乌拉尼亚,一个相当于参事为流浪者创建的乌拉尼亚,人类学家们的背叛,可以对应着被赶走,最后朗波里奥变成了知识中心,坎波斯消失得不留痕迹。某种意义上,墨西哥边境的美国,对于莉莉也可以是乌拉尼亚。 集体流浪 流浪、逃难或者到处走动是作者比较喜欢用的一个主题,我作为地理学家,要到处走动,所以走到了红灯区,走到了坎波斯,走到了潟湖的莉莉的家等等。坎波斯的彩虹民族被赶出坎波斯,去往“希望”中的岛屿,是为集体流浪或逃难。 弱势群体与社会意义 作者说不想借此批评墨西哥,也不想赋予社会意义,虽然发生在墨西哥,其实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弱势群体在文明社会中只是需要清理的障碍物。至于坎波斯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重要,它总会存在的,比如最后达莉娅收留流浪儿的家。

《乌拉尼亚》读后感(五):这到底是呼唤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

在法语联盟的图书馆遇见这本书。一开始被书的简介而吸引,看了前面几页颇有感觉,以至于结束法盟学习后的两个月里一直对这本书念念不忘。之后在大学的图书馆也惊喜地借到了这本书,但后面读得很快,有点食鸡肋的感觉。

“我”生于战争年代,在和平年代工作并遇到从乌托邦出来的小伙子,跟随他的来历“我”去到这个乌托邦探索,继而发现原来这片乌托邦正要被城市发展的资本势力所摧毁。于是乎乌托邦的子民开始了迁徙,他们分散于世界各地,有的在寻找建立新的乌托邦,有的选择学习城市社会生活。

整体来讲,这是一部关于一个乌托邦建立、运行、维护和消亡的编年史。“我”旅行中的故事、遇到的人、得到的启发穿插其中,“我”作为这个乌托邦最后的观察者,向这个世界介绍这个曾经存在且辉煌过的集体。

故事很平淡,就连作者对乌托邦的态度也很晦涩,似乎是刻意留余地给各位读者去讨论故事中的各个因素。私以为,此乌托邦虽然精神上是富足的,但同时忽略了现实物质中支撑人类生存的必要性。它的教育方式是原始且裸露的,口口相传的教育方式,如果传授者刻意在教条中添油加醋便会使得被传授人误入歧途,这很考验人的天性。人类可以在精神上获得净土,但现实中的净土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有社会就有矛盾与冲突,而矛盾与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净土的乌托邦是社会发展的反向力量,为实现社会全体人类的自由发展社会必须发展,因此乌托邦也是不可能存在。

可惜的是,整本书中作者都没有提出自己到底是是呼唤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的观点。与我个人来讲,还是挺想听听作者关于乌托邦的见解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