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精选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精选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是一本由赵一凡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一):转别人的

1,赵一凡的长处在于以通俗笔法来写理论,把思想史写成

了一部江湖传奇,比较吸引人,也比较好玩 2,在理论上,书里的创见很少,理解得也不

见的多么深入,要真正地了解理论,不能以此为准 3,无论怎样,读二手的东西不能替代

原著的阅读,看了玩无所谓,但要正经对待则需要额外的认真。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二):此书有花架子的嫌疑

说个大概的印象,以后慢慢找证据。

本书靠说几句“老黑”“老胡”等等所谓的江湖术语,来给人一个表面的似乎通俗的印象,其实那些“黑话”只是浮在表面上,是兜圈子时用的,一接触到实际的文论核心,就语焉不详,走马观花一下,就走为上策了。感觉作者没有短兵相接的本事,在外围酣战半天,擂鼓齐鸣,呼喊震天,煞是好看,到往里面突的时候,就露出怯意,无心恋战了。

和张隆溪那本《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相比,此书过于花哨,没有张的内功深。

把问题说清楚才是最关键的,不在于说些什么漂亮话!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三):如何成为一个学问家

如何成为一个学问家?

首先,你要圈定研究范围,要不就是从人出发,研究人的灵魂与肉体;要不就是从人与世界出发,研究人与外界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等要素的联系与影响;要不就是从世界本身出发,研究这世界中的阶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一系列命题。

其次,你要善于创造新词汇,将你所要研究的目标用新的词语再现出来,比如人的灵魂与肉体听起来太俗了,笛卡尔说这是我思与我在;黑格尔说这是思维与存在;海德格尔则说你们的这些都太俗啦,听我的,要用Ereignis。又比如同样分析权力,福柯在权力分析中指出肉体刑罚和心灵规训;阿尔都塞延伸到刑罚和规训的施加者,并将整套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分为利萨斯和意萨斯;布迪厄说,这种分类太粗啦,我还要细化,于是区分了四种资本,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又提出了一个象征资本、象征力量的概念。又比如:有关研究的各个领域,学问家们觉得领域这词太过笼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心中的想法,于是,福柯说,我研究知识,那就来一个知识场;阿尔都塞说,我喜欢问题域;布迪厄说,我还有一个新词呢,场域。其实都差不多,可是,学问家怎么也得把普罗大众绕晕,不然怎么显得有学问呢。

再次,你要学会分析前辈们的学说,从故纸堆中找出前人的研究结论。要不就针对前人的结论,批判,然后创建自己的;要不就看看前人哪些地方说的不错,顺着前人的思路继续研究,并且将前人的成果拿过来,佐证自己的研究;要不就看看前人因为时代等因素的局限性,哪些地方没有研究到,另辟蹊径,自行开发一片研究疆土。如果能够达到这最后一种境界,那么恭喜你,离大学问家不远啦。

粗粗啃完《西方文论讲稿》两册,晕头转向之余的一点小戏谑哈。

这两本书很不错,实在可以拿来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文论补充教材。因其全面介绍西方新学,读完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而且,里面介绍的流派人物众多,对于写论文的研究生而言,总能找到一个自己心仪的继续加以阅读。

不过,不太喜欢书中出现的中西文化比较,即西方有什么理论,转而到我们以前的学问家里找,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表达。找到了,说明我们也有;找不到,说明我们没有。So what?除了有和没有的结论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四):书摘(to be continued)

-1-

➡️ P015 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叙事危机(马克思):

社会安定有助于叙事传统形成,而强权统治会压制民众语言欲望,引发叙事危机。

—— 那强权统治的安定社会呢?是不是就是琐碎叙事呢?

➡️ 016 文艺是左派抵制资本整合的最后阵地……理性蜕变成工具理性,技术上升为统治原则,文化工业加剧了精神生活萎缩:它窒息天才,压抑反叛,继而强使语言庸俗化,引诱文艺向商品衰败。(阿多诺)

➡️ 016 现代主义乃一场表征危机(Crisis of Representatin),它证明现代人不再是知识中心。语言自身混沌不明,词语意义更是滑动的游戏。(德里达)

语言形式就变成了我们批判现代主义的主要标准:【1】颠覆传统叙事。【2】题材上追求新奇怪诞。【3】结构上支离破碎。

➡️ 018 Aura vs Kitsch (本雅明)

现代派作品逐渐放弃它原有的的文艺再现功能,转而顺应资本主义的文化再生产规律,即被纳入一个消费社会的宏大系统。

➡️ 023 宗教将亡,自会给艺术留下遗嘱,让它去拯救宗教的核心,即神话。(尼采)

➡️ 024 工具行为和价值行为,同属于理性行为,可它俩偏偏截然对立……工具行为讲究效益,追求利润;价值行为不计成败,只认道德义务。(韦伯)

➡️ 027 现代性并不仅仅以变为荣,它的本性是要张扬一种彻底无情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2-

➡️ 035 若以现代主义的标准衡量,《洛丽塔》完美实现了福楼拜百年前的艺术梦想:“我但愿能写一本至美至真到虚幻的书,它将不靠任何外在之物,全由自身灵气凝为一体,就像地球悬浮于太空,几乎没有主题,或主题隐匿不见。——我确信艺术的未来在于那个方向。

➡️ 038 捍卫感觉(New Sensibility) (桑塔格)

➡️ 040 后现代作品貌似狂人呓语,可它在骨子里,却珍藏一种返璞归真的梦想。(哈桑Ihab Hassan)

➡️ 041 后现代作品多采用“侦探小说的逆反模式”:它们不再追索疑案、揭示真相、提供惩恶扬善的老式结局,反而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恣意嘲弄读者对于人生的确定信念。(斯班诺斯 William V. Spanos)

-3-

➡️ 049 资本主义崛起后,诚挚(Sincerus)不断贬值,让位于真实(Authenteo)。(屈瑞林 Lionel Trilling)

➡️ 053 譬如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在他看来均有“恋母弑父”的潜在欲望。根据后结构心理分析,此乃一种语言障碍:即儿子心中的“父亲符号”,不幸发生了易位——它由大活人(具体所指),变成了某种压迫象征(抽象所指)。

人们所谓的后现代经验,正来自语言符号的断裂易位(德里达称之为“延异”)。(拉康)

➡️ 057 科学自有一股“忘却的力量”:它一旦脱出叙事母体,便要大肆倾吞扩张,并以自身的标准,不断地去否定前者。叙事忍辱负重,百般退让,科学却愈发认定它没有根据,只配给妇女和儿童享用。(尼采)

-4-

➡️ 067 所谓知识欲望,应该归结于占有和征服的欲望。它向往理解一切事物,向往把世上万物都变得实际、有用、可资剥削。它具有反美学的本质,其价值观念仅仅重视那些可以衡量、测定和算计的东西。(尼采)

➡️ 067 人为了获得自由,而努力成为自身的暴君。(尼采)

➡️ 070 古希腊的真理(Aletheia),原有遗忘于去蔽之义。西方人把它读作确定真理,这就忘记了古人本意。

➡️ 071 他越是把自己的主体当作一切存在者的标准,他就越发迷误得厉害。(海德格尔)

➡️ 077 语言是契约,个人由此进入合同。(拉康)

➡️ 078 一切都是阐释。认识这一点,并不妨碍人们产生新的思想价值,它只会刺激更多、更新的阐释。(尼采)

-5-

➡️ 084 资本主义一向以变革为本。当它发展到“能以技术而非恐怖征服社会,并把机器变成组织社会最有效的政治工具”时,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从此,技术理性变成政治理性,或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

➡️ 096 法文里,权力(Pouvoir)和知识(Savoir)分享词根voir,意为看见、知道。它好比一条心理纽带,把权力知识融为一体。

➡️ 104 何谓后现代?即知识分子不再相信令人神往的理性蓝、英雄主角了。(利奥塔)

-6-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读后感(五):【读品•游戏文学】范昀:围城中的“小世界”

“西方文论”是门很暧昧的学问,它是我的本行专业,因此感同身受。业余时间兼课,我也给学生上“西方文论”,从柏拉图一直讲到德里达。这门课内容丰富,千奇百怪,我讲的来劲,学生也听得高兴。但有时还是免不了疑惑:西方文论到底是什么?在讲柏拉图、康德还有海德格尔时,我会觉得从中截取出来所谓的文论,似乎只是别人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康德可不是为了研究文艺才来写《判断力批判》的,同样海德格尔写《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尽是真理和存在,跟文艺其实不搭界;同样,在讲后结构主义、后殖民批评还有解构主义的时候,我又会觉得这些理论家在乎的根本不是文学,而是审美意识形态,说白了,就是政治。有人可以把劳伦斯小说解读为女性主义政治,也有人可把《情感教育》说成是权力场的斗争,尤其到了二十世纪,除了像英美新批评这样的纯批评之外,真正为文学而理论的,似乎越来越罕见了。

刚看到赵一凡的《西方文论讲稿》时,我有些吃惊。先看目录,发现他竟是从“后现代史话”开讲的,以往的那些古典文论难道都不需要了?再看到的是书后的“西方文论必读经典书目”,列的人物和书单都是最最当下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算是最古典了,光福柯的书就列了四册,后现代的红人巴特、德里达、詹姆逊自然不在话下,非常的后现代!

赵的书确实很有个性,或许是上课讲稿的原因,它跟正统西方文论的体例不太一样。他并非一个个流派讲下来,有的也讲的很少,有的干脆只提下名字。作者讲西方文论有自己的套路和想法。他就想突出文论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反现代性”。纵观整个西方文论史,不能说所有的理论都带这种观念,但绝大多数确实如此,尤其是后现代的文化批评,很是让西方保守派头疼,哈罗德•布鲁姆把他们称作“怨恨学派”,赵先生豁达多了,则称他们为“新学”。

最令我好奇的是,这些晦涩的理论他究竟怎么讲。我读下来有一个感受:赵的书突出了文论的文化性,削弱了它的文学性,让文论回到了它应有的问题意识和文化语境。据说西方比较文学系经常训练学生用各种理论(如解释学、女性主义、解构批评、精神分析等)来分析同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作为纯粹的思维训练,当然无可厚非,但若将此作为文学批评的正道,那是很危险的。这会导致有人一招理论在手,任何文本都不怕的境地。手中一把手术刀,竟能肆无忌惮地解剖。理论家可以用脑不用心,没有文学感受也可进行文学批评,甚至不读作品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十年前批判红楼梦的场景,既好笑又让人觉得恐惧。赵对文论的定位是相当合适的:“文论并非西洋福音,而是一种畸变产物”。学文论,既不要轻率拒斥,但也无需顶礼膜拜,当红宝书读。读文论好比旅游,大可走马观花,领略下山岳之势,鉴别下珍禽异兽。

此外,另还有个感受,这也是我对该作不太满意的地方。作者对文论是有自己的评价的,但这种评价在宏观上多,在微观上少。比如在谈到结构主义革命时,他说:“难道革命一无好处?有的。它的最大好处,就是大量有关语言结构与解构的问题,被揭露、被争论、被延伸、被推至新的高度与深度。”我觉得这一表述尽管有理,但又觉得过于空泛。这些新学尽管很是红火,但红火并不代表他们具有真正的价值。新学的问题在于,它们每每将革命的目标寄托于主体的解放,但却忽略了主体解放思想得以传播的政治自由前提。他们常常还要为自己标新立异的理论贴上个反西方中心论的伟大标签。有时候,不客气的说,他们在虚张声势批判“大政治”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实现了他们名利双收的小政治。

这里并非有意攻击后现代理论家,他们之中不乏真诚严肃的学者。但这个群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近期出版的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直观地道破了理论家们的心灵猥琐和空虚。而更早之前出版的戴维•洛奇的《小世界》,那更是一部当代西方知识分子丑态百出的群像画:“小世界”中的文学教授们,每人各操一门绝活,你有精神分析,我有解释学,国际会议月月都有,空中旅行已成家常便饭,这月伊斯坦布尔,下月加利福尼亚。会场上各自搬弄术语,痛斥资本主义的万恶,会场外男欢女爱,惬意生活。我也看到,赵先生在讲课中也会经常扯扯这些牛人的八卦,我觉得这不单单是八卦,知人论世,本是学问的正途。

毫无疑问,此作的开阔视野超越了目前绝大多数国内文论教材。其写法亦别具匠心,古色古香,有说书人的味道,把西方文论的各路武功一一尽数,无论“名门正派”还是“歪门邪道”。在读这本讲稿前,好友送我张隆溪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此作短小精悍,字字珠玑,能将如此复杂晦涩的学问讲述地何等通透,实在见出功底。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而且正好形成。读到后记,才得知他们俩同出于钱钟书门下。老师的影响确实潜移默化,早在八十年代,就引领他们见识了西方“小世界”中的山岳态势。钱先生的《围城》也比洛奇的书要写的早,其中的道理他们自然明白,西方文论也就是个小世界。当然,跑进“小世界”中去走走,看看,增长点见识,也没什么不好,但要是理论学多了,学偏了,冷不丁写出篇类似《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接受美学》这样的文章来,那就太吓人了。

赵一凡著:《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三联书店,2007年10月,36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