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格拉底的智慧经典读后感有感

苏格拉底的智慧经典读后感有感

《苏格拉底的智慧》是一本由28.00元著作,228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07-9,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格拉底的智慧》读后感(一):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太少了

公元前的人就有了这样的智慧,再看看身边的人大部分紧绷的神经,可见,这几千年来人类的自身修养上毫无进步。

书不在手边,凭记忆摘录几句

1.对身体最好的宠爱就是煅炼

2.人生下来就具有智慧,我只是个智慧的助产婆

3.需求越少的人越容易幸福

。。。

《苏格拉底的智慧》读后感(二):永放光芒的大家智慧

不知为什么,在眼花缭乱的书籍中,我拿起这本的《苏格拉底的智慧》。或许草黄的书皮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或许苏格拉底在我心中已有神圣的背影,抑或是在满脑子都是文字和符号充溢的时候,渴望一种智慧来弥补某种缺失。

在和平而宁静的今天,作为一名尚有几分稚嫩的少年,对于那些抽象而深邃的问题的思考,听起来似乎有些做作。我也确信我没有而且不可能把圣人遗留的沉淀几千年的精神思想品读到如何透彻的地步,但我仍然兴致盎然地一遍遍地翻看,品味着着历久弥香的精华。这种精华,就是苏格拉底对哲学的思考、对幸福的思考、对真理的思考、对教育的思考以及对死亡的思考。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著名古希腊哲学家,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这些早已熟知的名字让我怀着敬畏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那些名字、那些人物、那些教化哲学解读,一切都是如此遥远和陌生。然而,当我越来越多地翻开这本书时,觉得那些似乎罩者迷雾的东西并非遥不可及,也许这种想法太愚拙。但起初的神圣和敬畏确实已烟消云散,而已化为涓涓细流般的教诲,静静地在心底流过。

更加令我震撼和崇敬的是苏格拉底为真理和正义饮鸩而亡,他以一场浩大的审判把自己送到了死神面前。他的死亡是神秘的,仿佛是一次道德与法律的合谋,留给后人无限的思考。

我不知如何把感受到的东西一一说出,因为我觉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部经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总觉得,苏格拉底的智慧宛如浩淼无垠的星空,有无数颗璀璨如珍珠似的星星闪闪发光。当你伫立在这片灿烂的星空下,你总有一种欣赏每颗星的冲动和渴望。

重新翻阅着一张张镌刻着真理的草黄纸页,顿感亲切有加。正如于丹教授所说:“《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在于教我们如何过上理想中的快乐的生活。”而《苏格拉底的智慧》的价值在于教你用真理,武装自己走上幸福之路。

略发感慨,只表达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苏格拉底的智慧》读后感(三):古希腊“最高尚、最伟大”的人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老师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了雅典的民主本质,明白了群众的无知,柏氏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图开始,人类开始有大学制度了。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苏格拉底还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更多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0958801000bzx.htm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