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碧山08的读后感大全

碧山08的读后感大全

《碧山08》是一本由左靖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山08》读后感(一):反智的自我感动和田园诗臆想

- 如果不是所谓“化学农业”大幅提高了农业产出,释放了农村的劳动力,最起码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无从谈起;

- 不用化肥,又没有充足的农家肥,减产是必然的;不用农药,最获益的是各类杂草昆虫,减产更是必然的。愿你们和各类原生态的动植物一起体验生命的大和谐。

- 以所谓“有机农业”的效率是否能够支持目前的庞大人口?所有鼓吹的文章都不提数量,只说所谓“有机”的质量和所谓“永续”,是有意回避,还是“肉糜甚好何须五谷”? 种植了一些蔬菜和经济作物,涉及主粮了吗?问个简单的问题,依照这些作者鼓吹的所谓有机农业,农业产出能够支持的人口数量是多少?说得极端一点,全球农业都有机了,产量回到19世纪去,该谁?人都饿死完,你们还永续个P。

- 农业在某些城市伪中产看来,可能和中医类似,门槛很低,凡是略能识文断字的都敢说上两句,做媒体的也敢对转基因的专业领域发表宏论。不谈农业科技和生物工程,反而鼓吹这种退化的农耕方式,难道最终刀耕火种才算天人合一?

- 你们既反对转基因,又抵制化肥农药,却还要自己面前五谷丰登果蔬飘香,怕不是要几十户农家来供养你一人?算你三口之家,就要食邑百户了,照照镜子,您哪位?见过特供食品么?

- 爱好自我陶醉的人,常常把个人的简单审美需求置于更多人的生存需求之上。拜托,自己吃饱了,也别觉得他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碧山08》读后感(二):《碧山:永续农耕》:寻找当代传统农业的底气

农业耕种对于中国这个农业人口众多的传统农业大国来说,是极为重大的议题,同时,“永续”一词中跨越时间的意味似乎也预示着沉重。这本以“永续农耕“作为标题的书,似乎天生让人有些担忧,会不会令人一头栽进厚重的农耕历史文化中,陷入无措的乡愁。而封面图片上一张摄于80年代的农人操作着农机的大图,黑白的色彩缺失,让这担忧显得更加有道理了些。

不过,翻开此书就能发现,编者要传达的与这个预设是截然相反的,书中记录的是现代人对于农耕传统文化的积极思考,以详实的研究或是真切感受为读者一点点地蚕食传统农业及传统农业衍生出的文化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每一篇都有不同的作者,每位作者带来他或她的一点点见解,每一篇的独立使得本书像是先秦诸子的散文集子,也使得此书在读完后不觉厚重,只觉得轻松可爱、引人思绪翩飞。

此书虽是诸多作者的作品集合在一起,但其神却从未散,编者仍成功地用这些互相之间看似没有逻辑关系的文字,表达出了他在卷首语中提出的问题,也成功地用这些回答明显的不完整性启发着读者进一步去思考,去实践。尤其是第一卷《专题》,对于“永续农耕”这个实践性的概念,选取了6个从事生态农业者的心路历程及其实践、探索的成果作为案例,生动地刻划新时代农人的面貌。

编者提到,乡村建设和返乡青年都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关注和想象的大多不在农耕上。这好比是苦心建造一座空中楼阁。作者问:离开农耕的乡村建设还是乡村建设吗?再深入一层,没有新时代的农民、他们体验以及他们所承担的文化的复杂性,也就不会形成他们正在摸索的具有创新性的新农耕文化。而这种新农耕文化最终将赋予传统农耕文化不盲从于现代商业文化的引领性与底气。

那编者为何有这样的底气在做这样的提问与回答?因为编者左靖本身也是一个返乡计划的实践者。在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副教授的他,在2011年联合艺术家欧宁在安徽黟县一个叫“碧山”的村庄创建“碧山共同体”,探索知识分子离城返乡,承接本世纪初以来的乡村建设事业。他们通过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践行互助精神,减低在城市中盛行的对公共服务的依赖,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奉献才智,重新赋予农村活力。在这几年间,他们将村内一幢徽派建筑老宅精心修葺,打造成一个集图书馆、展览、乡村议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也借鉴国外先例,举办了“碧山丰年祭”等活动。几年来,“理农馆”“碧山计划”的账号在微博上的关注者颇多,也吸引了许多人前往碧山一探究竟。《碧山》系列书籍就是基于”碧山计划的实践而出版的。

在《碧山:永续农耕》之前,《碧山》系列已经在与《中国国家地理》、中信出版社的合作下连续出了7本,每一本都围绕一个设定的主题探讨。这个系列更像是一种杂志,符合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杂志书”(Mook)的定义。而由此产生的连续性与内容形式的多样性独具魅力。“永续农耕”这一辑里面除了上文提到的《专题》,还有《行动民艺》《乡土建筑教育与保护》《读影》《品书》等卷,有介绍民间技艺,概述村庄古今历史的,有书评、影评,还刊登有画作、摄影作品和诗歌,可谓琳琅满目。

除此之外,本书还是一件凝聚了编者诸多心思的艺术品。书中的目录、所有的大小标题,都使用将清代木活字进行简化处理后的字体,还有从右向左书写的目录、巧妙运用的清雅嫩绿色内页,都让人无比期待《碧山》的下一辑,以及再下一辑。

《碧山08》读后感(三):读后记

看这本书,是因为对有机农业感兴趣。而对有机农业感兴趣却是由于对自然生活的兴趣。前几年的某一天在某县城,突然意识到在城市里生活连双脚踏在土地上的机会都很少很少。日复一日坐在办公室里,在中央空调下,热天都冻得发抖。这让我开始思考我的非常不健康的城市生活,开始对户外劳作感兴趣,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农场。而时下的新宠就是有机农场。在微博上关注了相关的一些账号,然后就发现了这本书。

一直以来也想找这样一本书,有对国内有机农业的大致介绍。这本《碧山》08的主题是永续农业,所谓永续,是让土地一直保有生产的活力,我觉得也可理解为可持续发展,也是让生活中的消耗和所需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书中所介绍的农场和农人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还有台湾、日本、法国、澳村等。也不仅仅介绍农业,还有乡村建设和手工业。

看第一篇文章《逆流返乡路》,心想,哦,这是纪录片式的描述。如之前看过的徐童的纪录片,文字、画面不精致,但是有很真实的气息。它不是探讨永续农业的细扣字句的严肃书籍,而是农人的日常写真。于是再继续看时心中坦然不少。

书中所提的农人几乎都是在城市生活后选择返乡务农或在城市里经营农场,是对现代生活有所体验和思考后的主动选择。我想有机农人追求的不仅仅是通过农业与土地、自然连结,而且是对健康和负责任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但是目前有机农业的运作方式还是小众的,反机械化的。种植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手工化,销售模式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社区支持农业”,以销售双方的信任为基础,消费者和农人共同承担风险,农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在这些文章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澳洲的“”食品森林“,它给我的感觉是已经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一块经营了25年的15公顷的土地,通过摸索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建立起生物多样化的种植和放养模式,自己设计房屋和供水系统,能量捕获系统,还有永续课程和认证。用文中的话来说,“应有尽有”。让人羡慕。

一直觉得,人与自然或者土地之间的互动很重要,就像树和土地的关系。只有当树根深深扎进土地,参天大树才会长成。人也应该对自然有更深的理解,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类才能长存。这大概也是一种永续的概念。

而乡村建设中的手工业和有机农业有很多共同点,乡村建设是学者参与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城市人带着对社会的反思参与进来的建设,他们给乡村带来很多新鲜的概念,但又希望不破坏和改变属于乡村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和运作传统,并希望把这些习俗和运作方式尽可能地记录和保存下来。我就很喜欢书中那篇《生水塘乡间匠事》。作者是建筑史和建筑考古学的留德博士,研究中国木拱桥。她跑到浙江生水塘村驻扎了一个多月,和木拱桥师傅一起建造一座桥。有意思的是,乡人们把作者即当作师傅也当做客人。作者戏称自己从纸上匠偶尔跑下纸面,也在工地和师傅们学起了抡斧子。她在木桥的东家家里,同吃共住。文章语调轻松诙谐,看着生动有趣。曾问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想法,她说了一个词,传统。我想传统在城市里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中国在乡村。有时希望乡村发展得慢一点,以后很多东西还有地方可寻。

以前看书,对耕读家庭的生活方式很是向往。偶尔回乡下,还能看到乡间家庭祠堂牌匾上的耕读传家。希望有朝一日,我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停留在纸上,也能走下纸面去实践。

还有,这本书的印刷和排版都还不错。在字体的选择上也可看出出版人的用心。里面还有一篇讲宋体字的形成与发展的文章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