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精选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精选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是一本由[英] 约翰•多诺霍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一):宽恕的荣光

昔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犹太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即使现在,有谁谈论文学?记录下最后的一阵挛痛,这就是一切。”对于一场战争最热烈的纪念莫过于此,文学诞生于死亡的阵痛,它是死者的遗迹、生者的哀歌,它将生命从转瞬即逝拯救至不朽,它为所有人留下了一份可供凭悼的记忆。

作为世纪文睿出品的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约翰•多诺霍(英)的《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从标题就足以抓人眼球,这是一个与国际象棋有关的故事,以象棋为引线,穿越了生死、宽恕、信仰与人性等一切战争相关的母题。约翰用他独特的、直浅简洁的行文风格,讲述了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一桩陈年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没有拯救人类、没有结束战争,更没有改变世界,他唯一想告诉我们的,大约只有如何宽恕——宽恕自己。

尽管每一个章节标题都是一场以象棋专业术语命名的生死攸关的攻防战,但是实际上,无论你对国际象棋是否有所了解,都可以深深进入这个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错的故事。它将会以棋局为媒介,带着读者从1962年的阿姆斯特丹国际象棋锦标赛上,穿越时空回到1944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个死亡的湿漉漉的黑色花瓣所洒满的集中营中,展现黑白的棋盘如何在时光轴上劈出道路,人性的火种如何在扭曲狰狞的泥淖中熠熠生辉,以及生而为敌的不同阵营的人们,如何在枪炮与鲜血之中绽放出一朵用信念与友谊浇灌出的玫瑰。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二):战争与人性

一谈起二战史总绕不开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其实关于集中营的话题又绕不开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由纳粹德国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下令修建集中营,也是纳粹德国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小说已国际象棋为媒介带领读者穿越到1944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战争总是残酷的,今年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平是这个世界每个人所期盼的,人性是光辉的,恶人也会有善的一面,善人也有恶的一面,好人和坏人永远都是无法相对的,更多的是要善于反思,对于曾经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坚持铭记在心,纳粹德国反犹搞宗族灭绝,日军在我们中华大地的种种恶行,我们不能遗忘,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大卫视都在播抗日剧,虽然很少关注这类片子,但过度的意淫只会让人觉得反感,德国总理的华沙世纪之跪,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勇于承认过错让今天的德国从新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二战过去70年,大环境趋于稳定,局部地区的动荡依然存在,战争的残酷不是我们所能体会的。

一场战争往往会影响几代人,但我们相信人性的光辉总是存在的,二战中的纳粹德国也出现了很多热血的军官,想阻止希特勒的疯狂,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三):二战的党卫军人

谈起二战,很多人都会想起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对于纳粹都是厌恶和憎恨。我之前对纳粹都是一种很模糊的理解,认为当时德国的大多数人都是纳粹主义者,是反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看了这本书,我对二战时候的党卫军人有了一种另外的认识。

绝大多数党卫军人不能说是纳粹主义者,因为他们在宣誓效忠纳粹党和元首时,并不知道希特勒的野心,只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加入党卫军,为国征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正直善良的公民,而军人服从上级指令是一种天职,绝大部分战死疆场的德国军人,至死都认为自己是在为国家效力。他们的大部分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阻碍过对犹太人的无情屠杀,只有少部分纳粹狂热分子才以虐待和屠杀为乐。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抗战的时候,国民党内部的军人也是绝大多数都是想为国效力的爱国人士,只是迫于军人的无条件服从命令而与共产党交战,当初加入国民党也是心怀爱国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党卫军人跟国民党军人也是有相似的地方,不能因为小部分的战争狂热分子而把大部分的正直善良的人予以批判。

对于二战的党卫军人,不能统一以纳粹进行称呼,应该根据其思想和行为予以区分。对于犹太人无情虐待和屠杀的纳税行为,是要批判和抗议,但对于大部分爱国的党卫军人,还是要给予相应的尊重。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四):棋子和生命的博弈

文/海蓝蒲雨

奥斯维辛毒气室。所有的犹太人都被迫脱光,排队走进一间密闭的房间,黑暗一下子笼罩了所有人,孩子的哭泣声、女人的害怕声,悉悉索索所有的声音都被黑暗吞噬,一束光亮照亮了黑暗,有一些粉尘似的物质落了下来,接着黑暗又笼罩起来。人们发现这些都是毒气,开始发疯般狂奔到门口,拍打着坚硬无比的大门。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屋顶,哭喊声、尖叫声、救命声声声不绝于耳。很快,声音销声匿迹了。带着防毒面具的党卫军们开始收拾起这些尸体来。

奥斯维辛集中营。一碗干净见底的稀汤,一块又黑又小的面包,每日如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进行劳作。日益消瘦,沉重的步伐无法拖动孱弱的身体,每一步都带着死亡的气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者语言,换取的可能是一顿无可辩驳的鞭打或者暴揍,随时都要保持镇定,以防止回应的哪一句话丢掉性命。你无法想象,在奥斯维辛度过每一夜的晚上都不知道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生存,成为行尸走肉的人们寄予希望的唯一支撑。

单薄宽大的囚衣挡不住凛冽的寒风,又黑又小的面包兜不住胃袋的空虚和饥饿,突如其来的疾病尾随着死亡的脚步,谁也不曾想到某一天会出现在甄选名单上彻底的“消失”。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如影影绰绰的鬼魅一般让人措不及防。

埃米尔和其他所有的人们一样,活在这种人间地狱中,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直到听说了那个让人振奋的消息——能够下一盘象棋。在压抑的生活中,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他的命运随着象棋的移动而显露出强劲局势来。一场与党卫军博弈的棋局彻底让他声名大噪起来,“不可战胜”的头衔传遍了集中营。所有犹太人关注起来,原来不可战胜的纳粹们竟然是能够被击败的,这个消息犹如龙卷风一般席卷开来……

当过往与现实的交叉相互辉映的时候,埃米尔开拓的种种棋局将这种不可思议却异常真实的故事推送到我们面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随棋子每一次的移动,去缅怀这段无法忘却的历史。

国际象棋大赛,埃米尔再次与麦斯纳重逢,并且一而再地回忆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悲惨的过去,他被迫回忆着这些惨痛却无法抹去的过往,埃米尔也从麦斯纳口中了解了一些不知晓的事情,一场心灵的救赎解放了他们,也让沉重的枷锁释放开来。

战争是残酷的,人性是无法泯灭的。不曾想到,一颗小小的象棋背后隐藏着多少渴望活着走出的欲望,夹杂着党卫军的敌意、傲慢和自大,所有人都在窥探棋子带来的光明,伴随着衍生出各种卑劣的行径,却依然无法掩盖出人性发出的光芒。

布拉克利用埃米尔战胜党卫军的棋局,掀起了一场犹太人保全自己下注的拍卖会,等待着战争结束坐拥着大笔财富。

胡斯泰克为了自己能够赢得棋局的胜利,兴师动众地抓获了埃米尔的妻子罗莎准备要挟他,并打算让埃米尔灰飞烟灭。

埃米尔的朋友伊夫斯成为了保护对象,送到了厨房工作——他和另外两名犹太人偷偷拿出一些黑面包来救济快饿死的犹太人。

麦纳斯在得知胡斯泰克一些列行动的时候,立即出手帮助了埃米尔的妻子,甚至被扣上了“犹太同情者”的帽子。

埃登穆勒在面对胡斯泰克威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掏出枪对着那颗顽固的脑袋,以保全埃米尔。

在滚滚的历史画卷中,这些闪亮的人性不会因为时间的过往而消逝,会随着曾经的硝烟如空气般普及开来。这些人们会被人永远铭记,为了和平和未来。

当血和肉铸成的历史,当泪和恨凿出的真相,如一列轰隆隆响彻心扉的列车驶入每个人的心门。这段瞩目并且震惊世人的历史也让所有人敬畏不已,那些无辜的犹太人们,那些惨死的孩子老人们,那些被战争折磨而死去的战士们,他们都因一场灰飞烟灭的战争卷入其中,铸成了一个悲壮的历史,成为无法抹去的哀痛。

每一次人们在说起奥斯维斯的时候,都是带着敬畏之心,唯恐去惊醒了在历史中沉睡的冤魂们,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叩响和平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奥斯维斯的上空。

历史虽已远去,仍须铭记在心。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读后感(五):对于战争,人类应该思考些什么

人们对于二战中纳粹的罪行往往都归结于希特勒和他的政治目的,在战争结束后的德国,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思是深刻和客观的,他们觉得仅将罪责推向几位大人物,是为参与其中的大众开脱责任。德国作家古多•克诺普就写了一本《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披露出希特勒执政时期德国年青人如何陷入纳粹主义的狂热,从历史角度而言德国在低迷之中盼来了希特勒激励人心的政治梦想,这位元首把他的政治梦想包装成全民梦想推广给德国,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便对民众洗脑、欺骗,令这些热血激昂的年青人产生了麻木的习惯性的服从,在政治包装和大力的宣传下,成为一名军人几乎成了人们的向往。

约翰•多诺霍在《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中通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内几个人物个人命运浮沉的表现,揭示出政治背景与战争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仅用“影响”会让人觉得忽视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但战争的发起与参与甚至是目的都是围绕着人类展开的,但如果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战争的黑暗,那就无需进行文学的处理,直接将冰冷的事实公诸于众即可,但在这本书中多诺霍想要表达的是现在的我们对那场战争、那个环境的反思。

翻译这本书的文泽尔先生,其本身就是一位旅居德国的作家,创作经验与德国生活体验让他对这本书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在译序中谈论的观点与克诺普在书中的观点相近,同时又显得非常客观。文泽尔在他的序文中还为读者指出了多诺霍写作的真实意图,这并不是为纳粹暴行的辩解,在本质上是对事实的谴责与批评;作者用文学的方式,将几种主流的观点通过小说人物围绕着奥斯维辛进行思考与表达。

如果人们只对奥斯维辛进行反思,而忽略了人类在其它地方上的暴行,那这种反思就不是客观的,是感性的片面的。人们知道后来苏联人解放了奥斯维辛,但正是在他们解放奥斯维辛的前后共50年的时间,苏联同样也有集中营的存在,直到1973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发表了《古拉格群岛》,苏联古拉格集中营才走入公众的视野。两者之间不同的是,奥斯维辛的出现主要目的是针对犹太人,而苏联古拉格集中营针对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异见人士。

从人类社会学而言,“政治”始终没有一个能令众人信服的定义,就如“政治哲学”中对于“正义”也同样没有绝对的标准。政见不合而遭受到的打压,本身而言就是政治对于正义的曲解,这样的政权包装的再完美,也终会有真相败露的时候。所以希特勒即使混淆、控制了人们的思维,用强权鼓噪起的狂热,其背后也会有冷静与觉醒。

如多诺霍在书中29章《瑞高钢琴》描写了1944年7月21日当人们听闻希特勒遇刺的各种反应。在历史上的1944年的7月20日确实曾发生了希特勒遇刺事件――瓦尔基里行动,这是源于德军内部有计划地组织针对元首的暗杀夺权行动,就如多诺霍用需要逻辑与思考的国际象棋来贯穿整个故事一样,对于希特勒的刺杀则象征着纳粹政权的穷途末路。克诺普的书中就写着战后德国人回忆年轻的纳粹时代时这样说:“我们从来没有学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为了帮助弱者。那时认为弱者的生活是没有生存价值的。”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按其观点进行理解,在主次关系下战争是顺应政治而出现的,这就意味着从古至今战争从来都被当权者视为一种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每场战争的发起,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当权者的狼子野心,从这个问题所延伸出来的思考是人类到底应该要痛恨战争,还是要痛恨政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