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的读后感大全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的读后感大全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是一本由雪漠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79,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读后感(一):光明火炬

修习的前二年求灌顶无数,持咒无数,却难得清境,更难生起妙用。得阅此书,便觉酣畅淋漓、无比痛苦、简单质朴的语言,道尽了藏传佛法的伟大、修证之妙、见地之高超。下册问答,更解了我修学过程中许久未曾解开的迷团。

强烈推荐!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读后感(二):关乎信仰

关乎信仰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9623377/note/228204897/

《无死的金刚心》神奇在哪里?

http://site.douban.com/widget/forum/9134681/discussion/47749959/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读后感(三):让网络承载善美 http://www.douban.com/event/17032620/

一个孩子心里的善与爱,是他终身受益的营养。记得一位美国著名文化人在老的时候被问及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成就,他取出一张小时候的照片:他站在躺在椅子上的腿受伤小伙伴旁边,为他读一本书。。

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他人为我们付出更多,感恩!

让网络承载善美

http://www.douban.com/event/17032620/

北京光明大手印读书会第22期:让网络承载善美

——谈谈学习与实践大手印文化

时间: 8月12日 14:30 - 16:30

地点: 北京 海淀区 苏州街慧海莲邦茶艺馆

费用: 免费

Mercy is now

http://www.xuemo.cn/show.asp?id=3574

翻译:强小菲

校正:魏宣光

一个没有受到人间污染的婴儿,对母亲那种灿烂的笑,被称为“赤子之心”。不是因为妈妈有多少钱他才笑,不是因为爸爸要给他遗产他才笑,也不是因为这个世界要给他职称他才笑。他快乐他就笑。每个人类都有这样一个本来的心,因为我们的贪婪、欲望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肮脏,越来越污垢。没有了面对母亲一般的赤子之心。

这个婴儿有上一代的基因,有上一代的灵魂,但是它有了一个新的生命体。这个新的生命体必须有一种适合这个时代的新的形式、新的哲学、新的礼仪,更甚至是新的体验。

http://www.xuemo.cn/show.asp?id=3581

我们的标准是:你自己是不是证悟了空性?是不是破除了执著?是不是离苦得乐?是不是得到了一种大自在?是不是有了一种大菩提心?等等。我的妹妹经常能看到金光闪闪的弥勒佛朝她微笑,但她并没有比我更智慧,她仍然充满了烦恼,充满了痛苦,充满了贪婪。所以说,即使修到看到本尊也不是成就。时下,一些号称成就师的所谓上师,大多贪、嗔、痴、慢、妒俱足。

我们的目的是离苦得乐,消除分别心。要永远记住,人类的所有烦恼源于分别心和执著。你富有,我贫穷,我痛苦;你美丽,我丑陋,我苦恼;你对他好,对我不好,我生气……烦恼的起源,就是分别心。大与小的分别,高与下的分别,名利的分别,一切缘于分别心。因为有了分别心,才产生了执著;因为有了执著,才产生了愚昧;因为有了愚昧,就产生了贪、嗔、痴、慢、妒。因为有了贪、嗔、痴、慢、妒,烦恼不尽,于是有了妄想;有了妄想,于是产生了六道轮回。一切源于分别心。

http://fo.ifeng.com/tupian/renwu/detail_2012_08/08/16638398_0.shtml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读后感(四):千年的寻觅

面对被历史尘封的许多风景,我常常泪流满面。当然,我的泪跟我的真诚一样,常常渗入我公之于世的书里。写长篇小说《大漠祭》(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多年中,我常常在梦中痛哭。我幽灵般游荡在尘世上,随处可见苦难的农民,我每每在梦中哭醒。写长篇小说《猎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时亦然。不要笑话我的脆弱,因为我明明发现那苦难的深厚。这苦难,只有在他们的心灵变得明白起来时才会消失。而叫心灵的明白或叫观念的转变,是世上最艰巨的工程。从人类诞生之日至今,就有无数的智者穷一生心力,去宣扬真理。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智者们的布道史,但人类的上空依然密布着贪婪、愚昧、嗔恨的乌云。你只要一开电视,那搅天的血污就会扎疼你清醒的眼眸

那情绪就像太阳下的雪花一样,很快就消融了,而你却执着了这个情绪一辈子。所有你执着的这些东西,本质上并不存在,只是我们自己觉得它存在,所以就执着它。当我们明白它并不存在的时候,你就会放下它。

千年的寻觅

――献给香巴葛举

●雪漠

仿佛,已有千年,

焦渴的心灵总在期盼。

期盼一缕清风,吹去我心头的热恼。

期盼一份智慧,洗去我无明的云翳。

期盼斩断生老病死的绳索,

期盼彼岸的生命新绿。

我曾无休止地呼唤,

旷野里响彻我无助的哭泣,

黯哑的嗓门撕裂了,

一口口血,

吐自焦裂的心。

但我无法驾驭心灵的马车,

犹如一个孩子,溺在水中,

却无力挣出愚痴。

沿着漫长的时空邃道,

我苦苦寻觅。

我历炼汉唐的繁华,

我沐浴明清的烟雨,

生命的扁舟,

在生死中飘泊不已。

岁月的大风强劲地吹来,

吹走我一个个躯体,

却掠不去灵魂的寻觅。

谁能告诉我生命的真相?

谁能揭开死亡的秘密?

谁教我挣出命运的轮回?

谁带我找到灵魂的净土?

我一次次喊破了嗓门,

可回答我的,只有死寂。

人海茫茫,

却打捞不出,

我那双寻觅的眸子。

耳旁只有瑟瑟的秋风,

眼前只有无常的足迹。

我一次次死去,一次次再生,

扮演着尘世上所有的角色,

生生死死,无休无止,

忽尔牛,忽尔马,忽尔猪,

可无法摆脱命运的磨盘,

没人能告诉我,

哪儿是灵魂的出路?

我无助地哭泣,在天大地大的黑洞里,

何处是我的归宿?

我看不到黎明的天光,

望不到一丝儿希冀,

得不到一缕缕温馨,

我不知道,命运会将我带向何处?

生时,不知谁是我?

死后,不知我是谁?

我拚命地挣呀挣呀,

总也挣不脱比鱼网还坚韧的业力。

在那个命运的管子里,

我忽尔姓张,忽尔姓李,

忽尔是男,忽尔成女,

灵魂如风,

飘忽来去,

焦渴的呼唤布满了血丝。

九天之颠,

印满我搜寻的眼眸。

直到有一天,

我你相遇在那个夏日。

记得不,我的上师?

那个寻常的夏日并不寻常,

清风徐来,绿影摇曵,

佛光吹落了智慧的桂子,

莲花就种入我的心底。

我明白,那寻常之中的不寻常,

我寻了千年呀,上师。

我踏破了五百双铁鞋,

才寻来,那短暂而永恒的相聚。

从此,我的生命才有了意义,

从此,我不再是无助的个体,

我眼中的世界多了色彩,

我有了灵魂守候的净土。

我知道,万物有漏,精神永恒;

我知道,黄金有价,师恩无比;

我知道,你是超越轮回的大舰;

我知道,你是解除痛苦的甘露。

生命可失,

可上师,我再也不愿失去。

我在黎明的曙光中打坐,

我在深夜的宁静里禅思,

眼前老晃着师尊的音容,

心头老响着你传的咒子,

是的,我很苦,

但我愿坐破一千个蒲团,

因为,耳旁老响着你的念叨:

“还有众生父母……”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全二卷)》读后感(五):自觉的灵、大手印传承的第一人:萨罗诃(Saraha)

萨罗诃(Saraha,又译沙罗诃、萨乐和、萨日哈、萨惹哈等)这个名字,在汉译佛经中搜索不到,我国汉传佛教的学者通常也不了解此人。但是,在印度中世纪佛教史上,这个名字就难以回避。在我国藏文典籍中,萨罗诃一名经常被提到。现存与萨罗诃相关的资料,除印度、尼泊尔等地有少量发现外,主要存在于藏文典籍之中。关于萨罗诃的生平,没有确切资料。

萨罗诃生于东印度一个叫拉吉尼(Rajni)的地方,当时那里的王公名字叫旃陀罗波罗(Candrapala)。也有材料说他的出生地在摩揭陀东部瓦拉纳西的一个叫做索纳瓦提的地方。他出生于一个婆罗门家庭,小时候的名字叫做罗睺罗跋陀罗(Rahulabhadra)。他自幼就对佛教有特殊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日益强烈。终于,他从内心接受了佛教,但由于出生在印度婆罗门家庭,他要面临很多障碍。于是,他白天穿婆罗门的衣服,晚上穿佛教徒的衣服。他后来到中印度去接受了佛教的教诲,在那烂陀寺成为佛教比丘,后来又成为那烂陀的上座阿阇梨。

受佛教“平等”思想的影响,他成了反对婆罗门文化和种姓歧视的先锋。他从卖酒种姓妇女的手中接过酒来喝,后来又与一个低种姓的土著女孩结为瑜伽修行伙伴。这个瑜伽女出身于制作箭的种姓,15岁上成为他的追随者,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从这时起,他的名字变成了“萨罗诃”,意思是“做箭人”。西藏有多幅唐卡中绘有萨罗诃的形象:手中持箭,身边还有瑜伽女陪伴。后来,萨罗诃在金刚乘的怛多罗修炼中掌握了要领,获得了成就,被认为是最早的“悉陀”(Siddha,成就者),因而也获得了“巴多”(Pada,该词有脚、行等意,此处可理解为“有德行者”)的头衔,被习惯地称为萨罗诃巴(Sarahapa)。他周游过很多地方。

萨罗诃巴的作品据说有32种之多,但最可靠的是他的《双行诗库》(Dohakosha)和修行诗(carya)。萨罗诃巴的《双行诗库》和修行诗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下列三方面要点和特征。

(一)以佛教立场反对宗教形式主义

萨罗诃巴在《双行诗库》的开头就宣布:

婆罗门只读经籍,却不知个中玄机;

持拘舍拘舍,浇水培土,家中祭祀又何益?(拘舍,梵文kusha,印度教徒祭祀用的圣草。)

如此修行无所成,只怕烟熏毁眼睛;

出家持三根棍绳,游走如孤雁空行。

殊不知都是虚妄,虚妄界执迷不醒。

诗中,萨罗诃巴对婆罗门教予以讥讽,对婆罗门教的一些修行方式,如吉祥草祭及出家修行等提出批评,认为那不过是执迷不悟。这既是他“众生平等”思想的体现,也是他对印度教形式主义修行方式的否定。同样,他对耆那教的修行也予以嘲笑和否定:

若持麈尾能解脱,孔雀毛掸最先得。

若吃剩饭获知识,象马都会成智者。

萨罗诃说,

区区斋戒中,不见有解脱;去掉表面行,才得最胜果。

萨罗诃巴反对形式主义修行方式,认为那不过是表面文章,是吃别人的残羹剩饭,不可能达到获得解脱的最高目的。

(二)以佛教立场主张“悲空”

一般认为,佛教金刚乘的理论依托于佛教哲学。萨罗诃巴正是如此,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看待世界,并根据世间的诸般迷惑而采取积极的针对措施。他认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世俗,而在于心,在于修心。

看看触触嗅嗅听听,在世间漂摇流动;

排出毒害要行动,要保持心的洁净。

这个“心”(citta)就是菩提心,就是空心,就是慈悲心。在萨罗诃巴看来,期望摆脱轮回和期望得到涅槃都是痛苦,只有将“慈悲”和“空”结合起来才是最佳修行途径。他认为,不同时修炼慈悲和空,瑜伽是没有意义的:

放弃慈悲去修空,最胜道路不能行。

慈悲本是一种状态,无它轮回千万生。

修空同时修慈悲,必能获入涅槃境。

萨罗诃巴悲空兼修的思想,是依托于佛教哲学的。在依托佛教思想的同时,他也为自己的理论作了铺垫。

(三)以金刚乘立场提出“自然修行”

萨罗诃巴认为,既然世界的纷扰和困惑不能回避,那么,就需要面对。如何面对,如何排解,它需要怎样的态度和修行方式呢?需要抱着“自然修行”的态度,采取“易行瑜伽”的行为方式,去修炼“大手印”(mahamudra)的“悉地”(siddhi,成就),去体验“大乐”(mahasukha)。

1.自然(sahaja)

应当说,“易行”只是诸多译法的一种。其梵文为sahaja。有人将它译为“俱生”,从词源学上讲,词根saha是共同、一起的意思,而ja是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俱生”。从字面看,这也许符合原意。但悉陀们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该词的。sahaja一词还有很多意思,如天然、自然、简单、容易等。它另一个意思是自然、天然,所以也有人把它翻译为自然,指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观世态度。佛教金刚乘中主张和从事这一修法的派别,被称为易行乘(sahajayana,或自然乘)。

萨罗诃巴诗中有:

哎,世间香气迷惑者,要朝易行方向靠;

心似气流在躁动,易行心态要树牢。

他又说:

身体为船心作篙,舵是上师有教导。

稳心掌舵用力划,别的方法难达到。

人的小船任飘摇,纯洁易行路一条。

所谓自然,是一种现世的修行。萨罗诃巴明确指出,出家修行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修心:

居家好,莫林居,处处都有最高识;

恒久长远是菩提,何处轮回与圆寂?

菩提不在此和彼,最高秘密想仔细;

心地清洁是正事,不断净修常维持。

萨罗诃巴的意思很清楚,所谓涅槃是与生命相分离的身后事,菩提与生命紧密相连,在此岸并且只在此岸。自然就是这种“在此岸并只在此岸”的修行,即重现世而轻来生。

2.易行瑜伽

我们弄明白了“易行”的意思,就可以知道“易行瑜伽”(sahajayoga)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自然的结合”,即一种顺其自然的修行方式。

在萨罗诃巴看来,“易行瑜伽”(sahajayoga)是修炼的最高阶段,通过这个途径,才能从“二”(dvaita)融合为“不二”(advaita)。物质世界都表现为两重特征,法与我、佛与我、悲与空、智与行,等等。只有这种成双成对的紧密结合,才是正确道路和法门,才能实现解脱的愿望。

他说:莲花宝石是财富,冷酷无情得不到。

诗中,“冷酷无情”是指自我状态。“莲花”(padma)和“宝石”(mani,即摩尼宝,此处指金刚石)都具有象征意义。我们知道,密教信徒心目中无限神秘而又威力无比的“六字真言”本来说的就是莲花和宝石,但其寓意,可指宇宙间万物融会、阴阳相成。

3.大手印

相传,萨罗诃巴是大手印修行方法的首创者。那么,大手印是什么?大手印(mahamudra)的修法,“手印”(mudra)一词,本来是姿势、手势的意思。其实,按字面解,大手印就是大姿势。大手印悉地(siddhi,成就)的获得,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获得。其秘密就在于与自然的交合。萨罗诃巴认为,通过这种修行,就可以产生无差别的“不二”感悟,就能达到一个最高境界。那么,这个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呢?他说:

那里无心无息无日无月,要净心,萨罗诃说:

无开始无中间无终结,无轮回无涅槃之境界;

是最高境界之大喜乐,无他人和自己的分别。

这种无差别的“不二”境界,也是“大喜乐”(mahasukha,即大乐)的境界。神秘的修行变成了“顺其自然之乐”(sahajananda,即天然之乐)。萨罗诃巴还提出:

受缚沉迷者,八方苦奔波;

解脱沉迷者,安稳家中坐;

哎,女伴哟,放弃执着吧,

要想求安稳,只有这样做。

一方面是要放弃对世俗的执着和对解脱的执着,另一方面也要放弃对享乐的执着:

享乐尽情莫沉迷,开河取水莫沉溺。

诗中,享乐一词梵文vishya。只有不沉迷、不执着,才能达到“大乐”的境地。他又说:

得成最大乐,无弃无所得。

意思是说,要成就大乐,就要有所放弃,才会有所收获。须要放弃的是过分的迷恋和执着,而获得的是大乐——最高知识,即菩提。

在佛教史上,在西藏的传说中,萨罗诃巴被认为是大手印传承的第一人。而在印度,他不仅被认为是“最初的悉陀”,还有人说他是“第二佛陀”。罗睺罗先生就说过:“萨罗诃巴是新语言和新诗韵时代的最初诗人。不仅如此,作为圣徒——悉陀传统的最初悉陀,他也是以神秘主义方式指示新方向的人。也许人们并不夸张地把他称为第二佛陀。”易行乘(sahaja)由他开启,。萨罗诃巴是印度佛教史发展到金刚乘阶段的重要人物。他坚持了佛教的立场,依托大乘理论,使金刚乘无上瑜伽的大手印修法公开化,并予以推广传播。他积极提倡和宣扬了“易行”理论,有力地推动了易行乘的发展和传播。藏文资料中把他说成是大乘空宗大师龙树的老师。萨罗诃的一些诗歌在印度中世纪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