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腔北调读后感精选

南腔北调读后感精选

《南腔北调》是一本由郑子宁著作,海峡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腔北调》读后感(一):社会发展的活化石:方言

《南腔北调 方言里的中国》,作者郑子宁。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方言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着。在许多韩剧里,塑造非常豪爽的人物的时候,都会让他们说一口釜山话,大约是因为釜山话说起来向上扬,有一种慷慨激昂之感,说话的人语速稍微一加快,就很有戏剧效果。

不过要说到方言的丰富多彩,估计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比不上中国,南腔北调4个字,只不过是对方言的一个基础概括,我们国家方言不仅种类多,而且变化曲折,估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掌握我国的所有方言。 郑子宁先生的这本《南腔北调》,就选择了方言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远上寒山石径xia的读法有没有问题?”“hu建人为什么发不出F这个音?”这样的小问题有31个。 作者从这些小问句引发清浊、卷舌、腭化、声调、尖团、鼻音、轻唇化、元音等八大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设置互相有牵连的一些小问题,一个接一个往深处挖掘,专业学习者尽可以跟着它们顺藤摸瓜。 如果读者并没有打算在语言学方面步步深入也没关系,每一个小问题的前世今生,搞明白了,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比如作者对鞋的读音追根溯源,就让人有一种侦探般的快乐。 作者先讲了个小笑话,引出了鞋的方言读音“hai”,然后梳理了一下读这个音的区域,这个区域挺让我震惊的,我一直以为这个读法是陕北话,因为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穿了一双红鞋子,被淘气的男同学,用陕北信天游嘲笑了我两天,当时他选用的句子就是:“打你个小妹妹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hai。”没想到的是,这种读音从南到北,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到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有大片区域的人都这样读,这个方言的广度真的是超出了我的认知。作者还提到甚至越南的汉字音里,这个字也读hai。 接着作者给我们梳理了一下这个读音的来历,作者运用了王璞的《国音京音对照表》中保留的比一般俗音更古老的读书音xiai,继续往前翻找,发现了元代的时候《中原音韵》中,x还可以溯源为s和h,而“鞋”还读作hiai,后来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那个紧跟着声母的小“i”,由于读起来不太顺口,渐渐地被取消,顺着这条线下来的hiai就只留下了“hai”这个音。 原来我们刚才所提到的那么多的省,他们的方言中存在着“hai子”这个音只是因为他们保存了一些古音。

这种古音保存的现象在各地肯定都会存在着。在我的老家洛阳的一些山区,就保存着把小菜叫做“就吃”的习俗,这个“就”是“靠近”的意思,是“就”相对比较古老的意思。 看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意识到我们国家非常的大,各个地方发展也不平衡,方言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就是我国各地发展的一种活化石,对研究我国的历史进程有着相对的辅助作用。

《南腔北调》读后感(二):这本书适合搞个有声版本

前两天,我在看综艺《打卡吧!吃货团》第二季的时候,有两段印象尤为深刻:

一是两位潮州阿姨合唱《七样羹》,另外则是潮州市餐饮协会会长张生先生对韩公宴的介绍。在了解不少美食知识的同时,也听到了地道的潮汕话和潮普(确实有点难懂

作为一个拥有以一己之力把身边人口音都带跑偏的超能力的东北人,我一直对各地方言很感兴趣。刚上大学的时候,甚至整个宿舍都在尝试纠正一位南方室友的n、l不分。

郑子宁老师的这本《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将31个大家熟悉的趣味话题分成八大板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深挖各地语言习惯背后的历史故事,既学到了不少有趣的新知识,也可以在语言流变中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普通话中,有23个声母,39个韵母,4种声调,理论上可以构成23*39*4=3588种组合,然而现实使用的数量却还不到一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普通话中存在着b、d、g、j、zh、z配上带鼻音的an、an、in、ing等的第二声的一大类音节组合空缺,究其源头,在于古汉语的清浊问题上:普通话的阳平基本都来自于古代的浊音,即如今送气的声母。以清浊切入,自然引出古代字母体系乃至不同语系的特征,语言前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速成河南话,读这一章内容的时候,真的很难不出声:作者提到,我们只需要记住12431这串数字,也就是说普通话的第1声读成第2声,第2声读成第4声,以此类推。同理,四川话便是第1声不变,剩下的遵循2342原则,大家不妨一试。

此外,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前后鼻音、n、l不分,“胡建”等问题都在书中有所展开,特别是还了解到“胭脂”一词在古代竟是错别字,它的根源要追溯到匈奴“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支山盛产的焉支花正是红色染料的重要来源

这本书正如前面所说,是从现象入手,提出生活中常见的方言问题,进一步剖析背后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了不少语言迷思,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非常适合刚刚接触方言文化的读者阅读。

读完这本,很想继续系统了解不同语系的发展演变和关联,比如东三省自北向南语言差别就是很明显的。我在和西南地区的朋友聊天时,也会发现南北的相通之处,后来发现西南官话是被划分在北方方言里的,这背后的故事想来也值得一讲。

这些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而方言作为不同地域特征蕞直观的体现,其研究价值自然很高。了解我们自己的独特乡音,能对其他地域的方言形成略知一二,亦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传承。

《南腔北调》读后感(三):语音辨识中的趣味

内容很有趣,尽管只从中接收到最多三四成,但是还是读得很愉快。推荐一读。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解决了我很多之前的疑惑,同时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首先是在上次读完《拼音小史》的基础上,更“复合”地感受到了语音的辨识这个问题研究的进程。在中古时代的中国,对语音的准确辨识和标注并不是迫切的需求,所以直到隋朝才有了《切韵》的成书——“向来论难,疑处悉尽,……,我辈数人,定则定矣。”而语音准确辨识并不能涵盖语音随时间和地域变化的演变,因而经典如《切韵》,也会被晚唐人李涪(因为存在对语音的不同认识)而认为《切韵》并不权威,然后大开地图炮。直到明朝人陈第,才首次明确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明确指出语音存在演变。但从能够指出到能够确证,也需要机遇。清雍正年间的段玉裁虽然洞视了“直”“脂”“之”三个在中古时期已难做区分的上古韵部,但无缘得遇区分“直”“脂”的福州话加以印证,在机遇上就不如外交家汪荣宝幸运。正是书中散落着的这些故事,让人切实地感受到了语音的辨识的“进程”:从沟通的需要到观念的革新,再到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的因素接连在这个问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次是多了一些“技术上”的认识。比如多音字和形声字。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强调/介绍的更多的是通假字,但读得过程中感受到多音字和形声字也多有妙处。在提到多音字之前,必须先分享一下之前看到的一则介绍繁简体字转化的例句——

这对例句简明地揭示了繁简体字之间多对一的关系。其实对于多音字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壳”。沿着河北本土源流的qiao的读音留在了“地壳”、“金蝉脱壳”等词中,而ke的读音则“攫取了口语的地位”。而在“血”中,则是xue为南方读音,xie为北方读音。可能是“多音字”的概念对我们来说过于“先验”了,以至于我们从未在意过它们为什么会“多音”,但实际上细究下去,大多有语音演变和合并的缘由。对于多音字如是,对于形声字则可能恰恰相反。尽管很早就被教过汉字中兼有象形、形声、会意字,但之前很少留意。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认识,留意到的“霓”和“儿”,“父”和“爸”,“波”和“皮”,只会徒增困扰。从书中介绍和推断来看,这些字在某些最初确实有着接近甚至相同的读音,但随着后续的语音演变渐行渐远。

此外,在方言方面也多有收获,首先是解决了一直以来的一大好奇——“入声到底是什么?”尽管对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顺序早已熟记,但是不能解决对“入声”的难以想象。在作者详加介绍之后,至少在文本上有所认识(语音上没听过,确实还是不了解,这也涉及到这本书其实非常适合做一本有声书的讨论)。二是对“方言”有了更细粒度的认识,之前只拿“前后鼻音”、“平翘舌音”、w和h、h和f 这些发音差别来玩梗,但读完全书之后感到不同地域的方言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几组发音差异的区别,而是各式语音演变路径的不同结果。而通过对这些不同的演变路径的对比,再加上其他文字材料互为印证,则可以推断出不同时代各地语音的原貌,既神奇又有趣(想到这里,也就不觉得不分in/ing和en/eng有什么尴尬的了~)。同时这些演变路径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交通),所以并不沿特定单一因素“扩散式”排布,进而也难以以上述单一差别如“平翘舌音”概括(玩梗会继续,但认识有加深)。另外就是,小时候对保护和留存方言有关注,现在看作者在书中提及的方言琳琅满目,也就不担心了。

P.S. 看书还是需要一点机缘。明明在19年就标了《胭脂与焉支》,但先看完了这本。这本加《拼音小史》基本满足了我的好奇,可能短期都不会再读类似的书了。

P.P.S. 后浪难得出了一本好书……

P.P.P.S. 这样来说,现代人写古体诗分不分平仄完全无所谓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