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懂自己的脆弱的读后感大全

看懂自己的脆弱的读后感大全

《看懂自己的脆弱》是一本由冰千里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自己的脆弱》读后感(一):古人云:三岁定八十

人的“内在小孩子”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即使到了70岁,80岁,这个小孩子依然存在。

关于晚上做梦,那怕是白日梦,也是与自己“内在的小孩”息息相关,可以记录下来。

导致我们痛苦的原因之一:内在孩子的恐惧,曾经小时候得不到的认同和育养者的谩骂;建立缓冲空间:找到“自已说得算的空间”,独自享受孤独,去跑步去阅读;上帝的视角,用第三只眼睛观察和记录自己。

放空自己: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人们之所以痛苦是通过不断的做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当达不到欲望的时候就痛苦,其实我们“内在的小孩”,非常原始,非常简单,只是人类的发展,将其复杂化了。

我崇拜的一种状态:先去竞争,去经历纠缠和痛苦,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最后回归到什么都不做的状态,而不是把小山村当成整个世界。

《看懂自己的脆弱》读后感(二):找到你的内在小孩

我们时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消息:中年人在自己的车里默默的吸烟而不回家;年轻人在路上走着,突然因为某件事情崩溃而大哭狂奔。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感受得到人内心的脆弱。所谓的坚强在自己内心的脆弱面前不堪一击。我们如何看懂自己的脆弱,在心理学家冰千里的新著《看懂自己的脆弱》中,可以找到答案。

本书冰千里是知名心理咨询师,畅销心理学图书作家,冰千里心理工作室创办人。对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心灵书写、孤独等心理学领域有深入研究。代表作有《解锁亲密关系:爱为何会伤人》《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等多部著作,而《看懂自己的脆弱》就是他的最新力作。

脆弱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冰千里看来,其实与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内在小孩息息相关。我们的内在中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空间,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就是所称的内在小孩。无论年纪多大,人的内心中都可能存在内心小孩。即便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内心中真正的内在小孩的年龄可能仍还处于青春期。 冰千里在书中指出:“对于内在小孩,用三句话来做个总结:首先,内在小孩指的是有创伤性经历的各种情绪体验的结合;其次,内在小孩是由于成长早期不恰当的养育关系形成的;最后,若一个人的内在小孩是受伤的状态,他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没办法活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上面那段话高度概括了内在小孩的本质。脆弱的来源就是内在小孩,他是负面情绪的一个总载体。探寻我们心中的内在小孩是我们心灵成长的第一步。由第二点可知,内在小孩和原生家庭及童年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还是原生家庭的养育影响,这就与原生家庭相关研究领域相联系,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扩展阅读。这些就形成了我们实实在在的真实状态,而这种状态和内在小孩健康还是受伤息息相关。 我们首先要做的还是识别自己内心中内在小孩的类型。是被忽视的内在小孩、被捆绑的内在小孩,还是被虐待的内在小孩。当我们了解其类型后,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整,滋养我们的内在小孩。进行心灵书写和记录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内在,实现自己的心灵成长,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抵达平静。

《看懂自己的脆弱》读后感(三):自救指南——《看懂自己的脆弱》

每个人的成长都遭受过痛苦,这是不可避免也是每个人逃不开的磨难。

最近有时间读了冰千里的一本书,关于作者,我想凡是关注心理健康的朋友都会了解,所以便不再详细介绍。

现代社会,或许是人们的学识增长了,也可能是扭曲的社会压力造成了大家的反思,有不少人都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时候去书店买书,在“心理”栏下往往会站着不少捧着书在读的年轻人。而我就是这大部队中的一位,至于我读心理的原因,应该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仅是想要开导自己。

我现在三十出头,自觉心理问题一大堆,像我这样心里都是事的人估计还有很多,这显然不是进入社会后才“一蹴而就”的“成绩”,可这些事放在父母那一辈人的眼里,他们就觉得咱们准是够吃够喝好日子下惯出来的“臭毛病”。

按他们的惯用思维,让你们饿上两天不吃饭,看你还有没有这些穷心事。

得嘞,要探讨这个问题就有点跑远了。话回正题,我大概是在懂事起就知道自己很多心里的感受是不能说给父母或别人听的。

它们可能是委屈、也可能是愤怒、更可能是嫉妒,总之按书里的话来说,它们属于普世价值观下负面的情绪,由于长久见不得光所以憋在心里成了每个人都会有的不能示人的“阴暗面”。

但人在社会行走,是得展现正能量的。可“阴暗面”又客观存在,又是无他,我们只能矛盾的压着心里真实的想法,做出一些或者许多违背本心的事,久而久之,这些被积压的“东西”便会导致我们出现痛苦的情绪。

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根据冰千里老师的这本书整理出的个人看法。

回到书本,作者认为我们每个成年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

关于内在小孩的概念,作者认为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类似于童心,第二种理解来自荣格的理论——儿童原型,即“人们在于遇事时会展现出来的特定心理模式”。第三种理解,就是这本书里所要说的,人们内心的脆弱与创伤。

作者认为,人从出生起就在遭受“创伤性体验”,所谓“创伤性体验”就是人在经历了一系列创伤以后(特别是早年经历),内心某些敏感、无助、脆弱、幼稚、痛苦的部分被保留下来。这种理解通常讲内在小孩称为“内心真实的自我”。

我们只有学会如何正确的面对内心的“小孩”,才能解放与疗愈自己。

书中,作者把这一过程总的就四个部分做了详细的解析,这种近乎是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与“自己”和解的方法,很难让读者会在读完整本书后没有收获。

最后,我们每个人心理的堆积如同俗语里的三尺寒冰,它是常年累月的结果,同样想要融化它也不能着急。

只不过我相信,跟着这本书的方法一点点去实践去改变,更甚至是把这些当做是日常的一个习惯,总有那么一天,我内在的“小孩”会被重塑,会被疗愈!

《看懂自己的脆弱》读后感(四):《看懂自己的脆弱》|从觉察到觉醒,看懂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违心地迎合别人,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会感到不好意思? 为什么我们会一再试探伴侣的真心,因此做出各种各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为什么我们在意识上很想努力奋斗,但不知为何又各种拖延、低效率? 著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在《看懂自己的脆弱》这本书中提到,我们一切行为或情绪的根源,都是因为内心住着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内在小孩在用他认为最好的方式保护着我们。

什么是内在小孩呢?他的到来,是因为我们成长早期的生命体验被迫害,因此产生了许多创伤。这种创伤更多地是由亲密关系中不当的教养方式引起的。 内在小孩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显露;也可能会隐藏起来,在某个角落默默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但他不会消失。所以,我们要主动找寻他、关注他,然后重塑他、滋养他,这样我们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变得强大而慈悲。

这本书从方方面面地为我们解读,怎样才能与内在小孩建立联系并和解,其中有多条令人深思的金句,比方说关于亲子关系的金句: 1、亲子间的爱是单向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像水往低处流,不能够倒流。 2、世间大部分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但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3、100分的妈妈对孩子过于控制,0分的妈妈对孩子过于忽视,这两种都会给孩子带来创伤体验。 4、温尼科特提出:让孩子遭遇"恰到好处的挫折",以及让你自己成为"足够好的母亲"。 前面讲过,我们的内在小孩大多都是由于成长早期,不当的教养方式引起的,因此对亲子关系的思考,既有利于分析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各成员的角色关系,帮助我们找到内在小孩受创的根源;也有助于我们在现有家庭中,认清自己的角色,让错位的家庭关系归位,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足够好的父母呢? 首先,我们不必去满足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需要,也就是父母没有必要越界,替他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次,我们的需求要优先满足,不能为了满足孩子去牺牲自己的需求。当然,我们更不能让孩子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第三,父爱/母爱缺失的家庭,要让父亲/母亲回归,夫妻间的矛盾不要牵扯到孩子身上。 只有父、母、子,这三个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形成一个稳固的正三角,父母双方在三角形底部的两端,平衡且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才能稳固的托起孩子。才能避免或减少他们在童年遭受创伤,形成那个孤独、脆弱、敏感的内在小孩。 以上所述,只是讲了这本书知识体系中的一隅。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以及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读完这本书,突然就能理解自己了,而且会对自己感到心疼。这本书带我们走过"从觉察到觉醒,从看懂自己到治愈自己"这条漫长而坚定的路。 最后,用作者的一句话结尾: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看懂自己的脆弱》读后感(五):把自己的内在小孩形象化,通过内在小孩理解、安慰并疗愈自我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脆弱,这种脆弱可能让我们悲伤、失望,让我们内疚,羞耻,让我们恐惧、怨恨,它们就是让我们感受着生活的苦痛,让我们不快乐。 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的这本书《看懂自己的脆弱》,用一个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内在小孩,来给我们的人生以重新梳理,通过对于内在小孩儿的理解、重塑和滋养,改善自己的内在状态,改变我们的认知,让我们重新体会生活的美好。

那么冰千里提到的内在小孩儿到底是什么呢?他给出的定义是我们生命中所形成的脆弱和创伤,但更可以是一种我们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心理状态。 我们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表现往往会有背离,外在表现更多是一种功能自我,而这是在各种社会规范下的自我修复。如果功能自我和内在自我相背离的话,自我就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就会不快乐。怎么认识到自己的内在自我呢?怎样修复内在自我和外在表现的背离呢?这就是冰千里内在小孩登场的时候了。 作者首先帮我们分析了内在小孩是怎样形成的,这里作者给出了先天、集体意识、文化背景和养育环境四个因素。而内心小孩受到伤害更可能是由养育环境决定。

这里所说的养育环境,包括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因素,来自于成长中各种有意或者无意的伤害,而这都会在个人的内心中留下烙印。他们中的一些也就成了阻碍我们身心成长的因素,就会让我们的内心小孩受到伤害。 比如小时候妈妈一句无意的语言,就有可能成了打击孩子自尊心伤害的来源,那不仅仅是因为孩子敏感的神经,更多是一种成长的误伤。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生活中“60分的妈妈”就已经是很好的养育者。 内在小孩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心理特征,承受着更多成长的创伤,那我们怎么给他以最好的疗愈呢?首先我们要让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冰千里给我们的建议就是先把自己的内在小孩画出来,不需要绘画技巧,不需要仔细思考,就是随心所欲的把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具象化,也许他并不可爱,也许他还有着各种小情绪,也许他甚至都不完整,但这正是内心中真实的自己。

内在小孩画出来之后,就是为了疗愈他,倾听他的声音、安抚他的情绪,允许他各种负面的宣泄,支持他的行为,并告诉他,曾经的伤害都不是他的错。 内在小孩的重塑和和滋养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完成的。在这本书《看懂自己的脆弱》中,冰千里给我们具体描述了几种不太成熟的内在小孩的状态,识别他们所处的不同阶段,通过重新对他们进行认知,通过各种心理技巧让内在小孩不断疗愈、不断壮大 ,让强大后的内在小孩和现实中的自己重新建立连接,改善脆弱的自我,改变我们不快乐的现状,让现实中的自我也得以良好的安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