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威尼斯》读后感1000字

《威尼斯》读后感1000字

《威尼斯》是一本由[美] 弗雷德里克·C.莱恩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元,页数:5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威尼斯》读后感(一):威尼斯,蔚蓝色的华丽梦境

对威尼斯心生向往,源于童年在教科书上看到它建立在水上,人们出行用尖尖的皮划艇,新奇又有趣,水面散热对于怕热的我来说可以说是理想国度了。而以威尼斯为中信建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很陌生了。弗雷德里克.C.莱恩所写的《威尼斯 海洋共和国》不仅被《美国历史评论》称为“所有语种的书籍之中极其优秀的单卷本威尼斯史”,也通过全书九部分共三十章的内容从海权的建立、zhengti的发展与改变、航海革命的兴衰、zhanzheng的更迭、艺术风格的汇集与发展等方面,在读者面前呈现了威尼斯共和国从萌芽到全盛时期乃至衰亡的历程。读之跌宕起伏,众多历史杰出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对于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实在不容错过。

对于中世纪的西方来说,“文艺复兴”是不能跳过的词汇,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而对于威尼斯而言,十五世纪早期是其转向西方的开始--尽管此时它与东方的联系过于紧密,无法完全中断或突然中断,但是从艺术和科学领域可以明显看出威尼斯的变化,杰出建筑圣马可教堂建筑风格的转变就是最佳诠释之一。

圣马可教堂作为威尼斯最著名的建筑,可以说是城市的地标,同时也是其所处文化的名片。在最初建造的一千年里,圣马可教堂从内部装饰到外部轮廓都是典型的拜占庭式(这种风格继承的是罗马风格,但它的主要中心在君士坦丁堡,因此被称为拜占庭风格),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航海民族的文化特征--出自威尼斯金匠之手的宝物轻便而美丽,使得黄金ji坛屏熠熠生辉。与航海民族一样热爱轻便的还有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让他们形成了将贵重财物加工成便于携带的珠宝的习惯,往往一个家庭的财富都集中在家中女性身上,就如同墙面上闪闪发光的轻薄装饰,成为自身文化的注脚。

然而在罗马风格和哥特风格的影响下,圣马可教堂的装饰也加入了新鲜的血液,装饰风格也从单一鲜明向多种风格融合发展。西面入口建造的拱门上雕刻了展示自然主义风格的人物,从表现shengjing故事到展示渔民、铁匠乃至与木料有关的职业:木匠等(对于威尼斯来说船既是内部的交通工具,也是对外沟通交流的摇篮,同时木料的出口也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因此木料对于威尼斯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表现了建筑分格的演变;府邸建筑早期的圆拱被尖拱取代。这种变化是不知不觉间进行的,而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形成了威尼斯的艺术风格。

与海洋密切相关的国度,自然离不开航海;而航海,自古以来就与冒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威尼斯是航海大发现的参与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些重要的探险家是威尼斯人,收集并系统化地理信息也走在前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地图上。从某知名热血漫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幅标记准确的航海地图对于一只船队来说是最宝贵额财产,没有之一。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五世纪的葡萄牙人虽然成了航海领域的领导者,但他们的海图不是用到损坏,就是为了保密而销毁。因为在此时,海图的目的地就等于是真金白银的财富,流失海图就是把财富拱手让人。虽然葡萄牙人的做法在现在来看令人不敢苟同,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却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将财富拱手让人呢?

在制作更准确,更详实的航海图的同时,威尼斯人按照传统继续绘制世界地图。后者的绘制就难度来说要远大于前者:对于不容易到达或者始终没有到达,只能从书本上了解的地区将其落实到图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更是浓缩,整合的过程。早期的世界地图受客观因素影响存在知识性的差错是必然的,但正是由于绘图者的不断努力与坚持不懈地不断修正,才能最终绘制出正确的世界地图。所有在此过程中付出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

探险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冒险精神与充沛的体力,还有资金上的支持。冒险家们往往需要向资助者描绘梦想之地的未知与遍地的财富,才能让资助者持续不断地为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听上去很像彼时彼刻的天使投资人。不管方法怎样,过程几何,冒险家们带着双方的梦想上路,有时成功,有时再也没有回到初始的地方。

亚洲,因为《马可 波罗游记》成为了许多冒险家的目的地。为了能够获得航海出行的可能,各路冒险家可谓各显神通,其中约翰.卡伯特和塞巴斯蒂安.卡伯特虽然与威尼斯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却在海洋发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挑战权威,或者打破神话,是成为新神话的最佳方式。约翰.卡伯特不相信哥伦布带回的土著和战利品真的来自富有的东方国度,但对方成功远航归来的事实激发了他的野心--他想做到哥伦布声称做到而实际没有完成的事。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英王亨利七世,并取得了一些布里斯托尔商人的支持(此时英格兰西部的水手在冰岛附近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捕捞生涯,不过度声张的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竞争对手发现渔场的可能)。在王室的特权准许和商人的资助下,约翰驾驶着以自己妻子命名(其为威尼斯人)的船向未知的地方航行,并成功地横渡大西洋登陆纽芬兰岛。

就在他率领更大规模的探险队出发之后,他却再也没有归来。而他的儿子塞巴斯蒂安,一个出生在威尼斯的威尼斯人,却极少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故乡上,甚至在晚年对外宣称自己是出生在英国的英国人--无论如何,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父子与海洋的故事还是威尼斯航海冒险历程的一部分,直到今天还被我们翻阅。

《威尼斯》读后感(二):《威尼斯》:碧波荡漾、风情万种的“亚得里亚海明珠”

两个世纪以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曾借《摇曳在水上的浪漫》一诗来表达其对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浓浓眷恋。

诗曰:“很多很多年之后,当我变得很老很老,说不动话,也走不动路的时候,我会让我的儿孙们把我送回威尼斯,在圣马可广场的某个角落里摆一把摇摇椅,身边是温暖如水一样透明的阳光,头顶上空有淡彩色羽毛的鸽群飞过。我微笑,我沉睡。在我永不醒来的梦境中,我会回到那些辉煌的年代,看到那些金子一般的人群。”

令人费解的是,水城威尼斯的起源没有留下任何确切的官方文字记录。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只能通过多名历史学家引用的证据来试图揭开这座古老帝国的面纱……

关于威尼斯,关于那座著名的叹息桥,世代流传着一个浪漫而凄美的传说。

始建于1603年的叹息桥是威尼斯现存著名景点之一,用时下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网红打卡地”,它是古时由威尼斯法院向监狱押送囚犯的必经之途,因桥上死囚经过时发出的叹息声而得名。

很多很多年以前,一名死囚走过这座桥时,请求狱警允许他坐在窗子前看最后一眼。

然而就是这一眼却让他发现桥下的船上一男一女在热吻,女子很眼熟,正是他的恋人。

于是,这名死囚疯狂地撞向厚厚的大理石制造的花窗,窗子没有撞坏,空余一摊触目惊心的鲜血和一具悲愤的尸体。

遗憾的是,鲜血很快便会凝固,不会滴下桥,尖锐的吼声也传不出去,就算能够传出去,沉浸在热吻中的女人此时也不可能听见。

当血迹洗净,悲惨的故事也早已被人遗忘,那一声重重的叹息也成为了永恒的历史。

叹息桥

后来,人们相信,每当有情侣在桥下接吻,爱情就会被定格为永恒。

时至今日,人们虽然很难体会犯人们临终前的心情,却依然可以站在叹息桥上俯瞰整个威尼斯共和国昔日的辉煌。

这座传说中由上帝的眼泪幻化的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由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组成,117条水道纵横交叉,穿插着200条运河,由400多座桥梁连接起来。

在生性浪漫的欧洲人眼中,碧波荡漾的威尼斯,就如同风情万种的维纳斯一般,一颦一笑皆有着难以言说的美。

一直以来,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C.莱恩专注于研究威尼斯共和国及其航海活动,在其所著《威尼斯:海洋共和国》一书中,通过对威尼斯政治、经济、金融、航海、贸易、人口、宗教、手工业、文化艺术、建筑、外交等多方面的诠释,让读者得以一窥千年前的威尼斯。

作为因海而生、由海而兴的商业帝国,书中将大部分篇幅放在了威尼斯的航海与贸易上。

这是因为,经商天赋是铭刻在当时每一位威尼斯公民骨子里的烙印。正是这种不可复制的天赋使得威尼斯商人通过投资十字军、与政府合作等方式一度称霸地中海。

也就是说,他们的眼界绝不仅仅局限于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吝啬鬼夏洛克通过高利贷放债这种不法手段来积累财富,就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现实中被犹太人放了高利贷的威尼斯人,一定会在被追债前就已收到元老会或总督府的传唤。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正是威尼斯完善的社会保障及风控,极大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稳定,同时也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即便千年以来,威尼斯从未出现过如同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一样富可敌国、一家独大的家族,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元老会和总督府监管下的威尼斯各项贸易几乎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持续增长,尤其在投资十字军的决策上更加鲜明地显现出威尼斯人精准独到的投资眼光。

除此之外,中世纪的威尼斯还见证了欧洲宗教与世俗势力之间不断的斗争。威尼斯看似选择了中立的对外政策,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从本质上来说,商人的天性在于追逐利益最大化。书中讲道,在威尼斯共和国形成的整个过程中,毋庸置疑,商业动机最为重要。

事实上,由于航海贸易的特殊性,使得威尼斯人最是懂得如何在风雨飘摇中保护自己的贸易网络。

这是因为,倘若教皇或者国王派的任意一方占据了压倒性优势,都会对威尼斯人数代以来创建的“商业帝国”构成致命的威胁。

其次,由于战争因素导致的在国际贸易上的劣势也是所有威尼斯商人的共识。

圣马可广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项投资即便亏损也要在别的领域弥补回来,譬如威尼斯对位于东地中海要冲的塞浦路斯王国的掌控,这也直接造成了塞浦路斯女王卡特琳娜的悲剧。

另一方面,威尼斯总督或者元老会常常会做出牵制强势一方的决议,为弱势的一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很多时候也会出面调停双方争执,比如他们就曾出面力劝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达成和解。

我们再来看宗教方面,作为天主教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威尼斯军队不仅参与了整个十字军东征过程中的大部分战役,同时也为欧洲军队提供物资运输和远程汇兑的帮助,这也是书中多次强调的威尼斯对于十字军的投资。正是由于该项投资取得的巨大成功,才使得威尼斯的辉煌达到了顶峰。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21世纪,今天的威尼斯早已失去昔日地中海霸主的荣光,这座当年的欧洲经济强国,“亚得里亚海明珠”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要依赖于发达的旅游业。

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今天的威尼斯人能够继承先人骨子里优秀的商业基因,延续昔日商业帝国的繁荣,或许今天的威尼斯会是另外一种面貌吧?至少绝不会是如今这般只能依靠披萨、彩色吹制琉璃、圣马可广场和叹息桥来吸引游客……

《威尼斯》读后感(三):千年共和国的美丽与哀愁

不同于我们普通读者眼中的威尼斯,历史学家们在回溯威尼斯的历史时,更注重的是它独立共和国的身份,而不是一个隶属于意大利的城邦。

恰如英国历史学家诺里奇在另一本著作《威尼斯史》中所说,在多数时候,威尼斯从未将自己当做是意大利的一部分。

上述说法可以在威尼斯编年史家的记述中得到证实,他们声称威尼斯从最开始就是自由和独立的。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美国历史学家莱恩教授在这本《威尼斯》中为我们呈现了更多的细节。

尽管威尼斯在公元1000年以前的历史漫漶不清,但关于威尼斯的起源,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早的威尼斯人,是从其他地方逃难来的移民。

在本书中,莱恩指出,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开启了大陆城镇难民到威尼斯的进程。但在那个时候,威尼斯还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威尼斯的第一任总督是一位拜占庭帝国的官员。

但拜占庭帝国对威尼斯的宗主权没有延续太长时间,威尼斯随后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威尼斯人“断然拒绝”承认威尼斯隶属于任何一个国王。

或许从独立开始,威尼斯与其他意大利城邦就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彼时,中世纪晚期的其他意大利城邦在名义上承认皇帝或教皇的统治权,但威尼斯人并没有寻求这样的最高权威去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

威尼斯这种独立特性与它独特的地形也不无关联,坐落于潟(xi,四声)湖中心的威尼斯占尽了地理优势的便利,同时还培养出了威尼斯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大支柱——航海与贸易。

航海是本书论述的焦点,同时也是威尼斯上千年历史的焦点,第一代威尼斯人从建城之初就敏锐地发现了海洋的价值,并在此后上千年充分利用了这种价值。恰如莱恩在本书中所说,“威尼斯的基本政策是保持对海洋的控制”。

从某种程度上说,航海塑造了威尼斯。这并非夸张,《威尼斯》中多次透露出了这种观点,威尼斯利用船只和海员获得了威尼斯湾的统治地位,成为一个殖民帝国,先在国际贸易中心处于领先席位,后来又发现了手工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机会。

由此可见,威尼斯取得的种种成就,几乎都扎根于航海事业。当然,为了成为“亚得里亚海女王”,成为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中间人,威尼斯始终在不断拼搏,本书中详细记叙了威尼斯在拼搏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付出的代价。

尽管威尼斯在地理优势方面得天独厚,但事实上它并没有从最开始就成为亚得里亚海的领头羊,甚至在公元千年前,“他们的这一角色显得相对被动。”

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来源于威尼斯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丰富的木材供应刺激了威尼斯的造船业。

另一个因素则是奴隶贸易。当威尼斯人将贸易事业扩张向海外的时候,他们发现奴隶贸易和木材出口都可以带来可靠的商机,于是在9世纪,奴隶贸易几乎和盐业、渔业一样成为了威尼斯商业的支柱,威尼斯成了奴隶贸易的中心。

由此带来的大量贵金属成为了威尼斯海外扩张的重要资本,威尼斯逐渐把潟湖到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之间的贸易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在公元第二个千年的开局,威尼斯延续了之前的成就,并借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达到了一个高潮。本书作者莱恩教授认为,威尼斯在1204年通过参与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而成为了一个帝国。

由这次东征建立起来的殖民帝国给威尼斯的商人们带来了大量的贸易机会,新的贸易活动由威尼斯船只运载,并且威尼斯船舶禁止在亚得里亚海除威尼斯之外的港口卸货。莱恩认为,这一措施是威尼斯成为该地区与其他地区间联系的唯一中心所迈出的最重要一步。

威尼斯成为了“海湾之王”。

但这并不意味着威尼斯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在威尼斯上千年的历史中,它从没有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危机时刻存在。

在13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为了保持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和热内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中,威尼斯和热内亚主要展开了四次战争,《威尼斯》详细记述了这四次战争的细节,威尼斯和热内亚各有胜负,威尼斯取得了最后一次战争的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除了与热内亚的战争,14世纪中期爆发的黑死病也让威尼斯的境遇雪上加霜。根据莱恩的讲述,1347-1349年爆发的黑死病使威尼斯人口减少了大约一半,而且在此后黑死病一次次地卷土重来,阻止人口完全恢复。

黑死病导致所有领域的劳动力都出现了短缺,包括威尼斯的根基领域——航海,威尼斯陷入了海员短缺的窘境。

为了补充人口,威尼斯也曾做出努力,采用各种手段来吸引移民。但这些举措并没能恢复威尼斯航海活动的繁荣,因为移民主要来自于意大利的内陆地区,他们并不是来从事航海工作的。

莱恩教授在本书中因此说道,威尼斯再也不会像13世纪那样是一个以航海活动为主的国家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威尼斯还将有多次繁荣的机会,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威尼斯依旧可以作为顶级的海上强国与他国竞争,但它的力量越来越依赖于工匠和商人的财富,而不是庞大的船舶储备和本国的海员。

尽管代价惨痛,但威尼斯最终还是取得了对热内亚的胜利。然而从后续历史来看,威尼斯的这场胜利也埋下了它之后衰落的伏笔。再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威尼斯还与米兰、奥斯曼帝国展开了多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威尼斯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声誉。

15世纪之后,土耳其人成了威尼斯最大的威胁,或许也可以说是当时整个欧洲的威胁。

威尼斯没能在与土耳其人的战争中占到便宜,但令人惊讶的是,在15世纪,威尼斯依旧维持了自身的地位,甚至实现了在大陆上的扩张。这一成就所依赖的并非是威尼斯的军事实力,而更多的是威尼斯的外交手段。出色的外交策略弥补了威尼斯在军事上的短板。

但威尼斯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依旧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新世界的发现,威尼斯在新世界的竞争中很难胜出。

当时间线进入16世纪之后,威尼斯的对手陡然变多了,它再也无法维持自己海上强国的地位了。在西方,英国、法国、西班牙,乃至于和意大利同样处于分裂的德意志,成为了欧洲的四个主要力量;在东方,威尼斯的老对手奥斯曼帝国依旧雄踞。

恰如莱恩所说,情况比威尼斯已意识到的要更加凶险。

但与我们通常认知不同的是,在发现新世界的探险过程中,威尼斯并非是全程的旁观者。作为过去几个世纪的航海霸主,威尼斯也参与了这次航海大发现。

莱恩教授在《威尼斯》中详细叙述了威尼斯探险家们的故事,这一点经常被人们忽略。

在地理大发现中,探险家们通过航海技术探索新世界,威尼斯人也参与了这一过程。这一点其实并不令人意外,诚如莱恩所说,威尼斯在海洋民族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威尼斯作为“世界市场”,在收集并系统化地理信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探索新世界的过程中,威尼斯人参与其中,但从来都不是主角,这大概也是他们被忽视的原因。

新世界带来的贸易机会从方方面面冲击了威尼斯的贸易体系,但如果认为在这场冲击中威尼斯只是被动的一方,那显然是对威尼斯的低估。

为了全面呈现航海大发现给威尼斯带来的影响,莱恩教授在《威尼斯》中对威尼斯的经济进行了全面审视,进而来对航海大发现的影响做出不偏不倚的评判。

航海大发现影响了威尼斯的多个贸易领域,包括香料贸易、食糖贸易以及染料贸易等。

但同时航海大发现带来的经济普遍增长,也给威尼斯提供了新的机会,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扩大了威尼斯的手工业市场。

威尼斯的传统工业从中受益,比如玻璃业;新的手工业也开始生根,比如印刷业;威尼斯还首次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手工业分支——毛纺业的主要中心之一。

从上述种种来看,在航海大发现带来的冲击中,威尼斯再一次调整了过来,保持了她作为领先商业中心的地位,甚至实现了再次繁荣。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16世纪之后,威尼斯作为海上强国的声誉彻底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威尼斯的传统优势的没落,或许也在昭示着威尼斯共和国的没落。

在接下里的两个世纪,威尼斯的政治影响力持续下降(但其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影响力反而在上升),尽管威尼斯成功抵御了土耳其人的进攻,保卫了她亚得里亚海领主的地位;但在面对新兴欧洲强国的崛起时,威尼斯再也无力回天,甚至就连谨慎的外交策略也无法让威尼斯共和国独善其身,丧钟已然敲响。

在威尼斯共和国最后几十年时间里,威尼斯更加严格地坚持中立,中立是它在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战争中一向采取的态度。

或许威尼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自身存在感以谋求生路,所以莱恩在书中才会写道,18世纪的威尼斯被誉为欧洲最快乐、最无足轻重的首都。

但这种快乐没能延续到19世纪,而是在18世纪最后几年戛然而止,一同戛然而止的还有威尼斯作为独立共和国的历史。

1797年,拿破仑专横地为威尼斯共和国敲响了丧钟,并系统地掠夺了威尼斯。

此后威尼斯像是一份礼物一样被几经转手,一直到1866年,威尼斯与意大利统一,重获自由。

而那个延续千年的威尼斯共和国,彻底成为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作为意大利城邦的威尼斯。

但在历史学家的笔下,威尼斯共和国从未过去,学者们在历史长河中打捞共和国的过去——兴盛与衰落,美丽与哀愁——并试图给当下以启示,就像莱恩教授在这本《威尼斯》中所做的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