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症之后读后感1000字

重症之后读后感1000字

《重症之后》是一本由[加] 丹妮拉·拉玛斯著作,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症之后》读后感(一):心怀希望,步履不停的生死场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钟南山

之前一口气阅读完湛庐出版的阿图•葛文德的四部曲著作,还推荐给了很多朋友。前阶段也刚阅读了斯蒂芬·韦斯塔比的《打开一颗心》,李文丰《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和陈拙主编的《白色记事簿》等书籍,了解到ICU里那些鲜为人知的医患生死场故事,自己也曾经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加上最近不小心摔伤了脚板,对这种有温度的医学社科书籍更加情有独钟。看到湛庐出版了丹妮拉·拉玛斯(Daniela Lamas)这本《重症之后》,毫不犹豫地果断入手,阅读完之后,对人性和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生存的勇气和热爱生活的动力。

本书的作者为肺科和ICU的医者丹妮拉·拉玛斯,她在此书里以冷静克制的笔触和有温度的医学人文关怀,深刻而严谨地记录了危重症治疗患者的生死场困境,探讨生命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富有人道主义的慈悲精神与人文主义的温暖情怀。

引用《三体》里的一句话:“我们来过,就该留下一些什么,让这短暂而渺小的一生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不畏惧死亡的花甲老人范·肖万(Van Chauvin)与电动心脏的故事,让我特别触动,他失去了移植心脏的选择,并没有为此一蹶不振,他选择了另一种繁琐的VAD心跳,另一种活法,要生存,更要生活。阅读这个故事时,我一度担心他出现斯蒂芬·韦斯塔比《打开一颗心》里面那个用电池维系生命,拥有机械心脏的彼得的悲剧故事,还好范总是冷静处理出现的危急情况,坚持热爱生活,享受生命。他提到VAD时说:“现在,它就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携带它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就是这样,你明白吧。”白天用电池供电,晚上则将装置插到墙上充电,以这种方式度过余生。他将一直以这种方式活下去,直到他生病,或者有什么东西坏了,无法修复为止。在面对一系列无法预料最终结果的方案时,有些人可能不会选择这条路,但是范选了。“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生活在恐惧中,那我还不如死掉,所以我愿意冒险。我心目中的生活,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如果人工心脏坏了,那我就倒下了。如果断电了,那我也会倒下。但是我没工夫去担心这些事情。”

范·肖万积极向上,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亲历ICU之后,对苦难的体悟则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生存只是一个起始选项。在极端对立的生与死之间,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和相应的结局。”

善意是最大的救赎,接受不完美,面对不可知。生存之外,每个选择都有其意义,相信医学奇迹,相信科学,同时也要接受医学的局限性,不忘告诫自己像作者那样要对单薄脆弱的生命永远保持谦卑,以虔诚之心为噩运者祈福。

《重症之后》读后感(二):重症之后,也有不同的结局

人自生下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往死亡的路,这是不可避免又无可奈何的事。如果生命在结束之前,遭遇重症,人应该选择无止境的医治下去,还是选择有尊严的度过余生?

如果面对这个问题,你没有答案,那就先读一读加拿大重症监护科医生丹妮拉·拉玛斯的《重症之后》吧!在本书中,丹妮拉以克制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危重症治疗后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些真实的案例中,有人离开ICU并没有好转,有人需要依靠VAD维持生命,有人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他们在离开ICU之后生活质量参差不齐,心态也不一样。通过这些真实案例,我们似乎可以更好的了解重症治疗的意义与价值,也可以在不幸面临重症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丹妮拉是一位医生,医生的天职似乎就是救人,只要能够将病人救活就是成功,曾经的丹妮拉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她遭到一位病人的拒绝治疗,要求出院,她还在困惑对方怎么能不治疗了呢!后来,她才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位病人的经历,原来这位病人是为了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到最后,哪怕时日无多。也是从这里,丹妮拉才意识到所谓的成功与失败似乎不能一概而论,“在极端对立的生与死之间,还有许许多多的选择和相应的结局”。

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结局,而人生病的程度一旦达到危重症程度,情况就比较严峻了。这个时候是继续治疗,还是保守治疗,需要病人及其家属做明智的抉择。所谓慢性危重症,顾名思义,就是苟延残喘、不得解脱。这也就意味着,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也不能如同正常人一样生活,他们也许需要依靠呼吸机、VAD、ECMO等生存下去,而这样的生活或许是令人痛苦不堪的,甚至是看不到希望的。

从书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ICU出来的病人,有不同的结局。有的病人,脱离ICU,并没有迎来生的机会,很快死亡;有的病人,需要一直依靠呼吸机才能活下去,拔了呼吸机就会死去;有的病人,可以自主的活着,只是生活质量堪忧。

当然,也有例外,这还要看病人的心态。比如书中提到的心脏病人范·肖万,他接受手术维持住生命,但是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十分麻烦,需要定时更换电池,一直在等待心脏移植的他最后被告知取消资格。按理说,这个消息直接切断了范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可能性,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不能接受,可是范居然从心底接受了。对于他的名字从移植名单取消这件事,他如是说:“这是他们做过最好的事。那时候,已经到了我的生活被他们控制的地步,我就像是他们的所有物。我不喜欢成为任何人的所有物。现在我可以真正活着了。” 自那之后,他与家人放松下来,开始专注自己的生活了。

如此心态实在是令人佩服,但也是最好的选择。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的生活质量变得高了。事实上,在面对重症时,人的心态的确很重要,本书中就有超出预期寿命15年的患者,病人的心态一样很好。

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生病,更别说重症,但是我们没法预测未来,我们也更没法预测亲人们的未来。如果一旦有不幸发生,《重症之后》的确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在艰难的抉择面前,究竟应该怎么做,是不计后果的救治,还是选择另外一种心态活着?而那些依靠呼吸机活着的人,是真的活着吗?认清救治的价值与意义,或许我们可以更好的活着。

《重症之后》读后感(三):让人敬畏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呢?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癌症的书本,不免觉得内心有些沉重。比起《癌症简史》、《极简医学史》、《癌症传》这些, 似乎当我看《最好的告别》、《当呼吸化作空气》、《重症之后》更加让我无法释怀。那种从心底就无法舒展的那口呼吸,就已经能让我无法承受。

生老病死这个话题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尤其是病死这两个话题,总是会让你我感到很无力,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尤其是看到身边一些人陷入这种痛苦之中。关于《重症之后》这本书,是一本让读者深入了解危重症救治、反思技术发展的医学人文经典之作。

重症之后

评价人数不足

[加] 丹妮拉·拉玛斯 / 2022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还从医生的专业视角记录了许多患者的真实经历,等器官捐献的母亲频频失望,丧失记忆的他,这些人的治疗过程由作者记录下来。虽然现在的医疗技术足够发达,数多医学奇迹也从ICU里面走出来,但是重症之后的康复过程也很需要病患与家人的格外关心,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一生能抵抗多少次重症的打击?由重症开启的“风烛残年”模式究竟有多沉重?”更没有人进一步思考:“由健康过渡到疾苦,再下滑到‘苟延残喘’的境遇时,身心如何适应?”

从时间点来看,ICU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汇集所,还是人性、财富的分离器。在家人、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从重症监护室走出来的那一刻无论是逐渐康复,还是带病苟延残喘,他们内心都需要足够强大,除了身体上的不适之外,还需要做好自我内心建设。

总是迎来送往的职业,可以说作为医生,他们也需要自我内心建设,往往有些人他们可以拉回来,当有些“失手”就会成为他们自责的因素,如果一直在这样的情绪下生活,也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不得不说,作为医生,他们要面对的真的很多很多...

那些家属的质疑,那些病患期许的眼神,那些来自自我内心的拷问等等,这些无形的压力让作为重症患者的医生一直都需要自我治愈,如果他们无法做到,内心积压的那些压力无法转移,对他们本身来说也会损害自我的身心。

去考虑患者的身心,为患者考虑未来的生活,衡量治疗的利弊等,这都是作为医生需要面对的;而作为家属除了精心照顾患者之外,还需要起到积极作用;患者除了需要积极配合治疗,还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做好自我内心梳理。

当我看到焦急等待器官配型的母亲的时候,总能切身感觉到她的频频失望。前段日子看的《亲爱的小孩》也是这样的一个设定,女儿得了白血病,需要找到适配的骨髓,但是久久等到的骨髓捐献者却在手术前一天告知不捐了,看着女儿殷切的小脸,问着:“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呀?”当时的女主是有多绝望啊!其实一直都很想去国家骨髓库去做记录,但是一直都害怕,但或许做个记录,哪天或许真的能救一个小生命呢?

虽说我们最终都会殊途同归,但是,但是我们也应该珍惜现今活着的每一天,不是吗?生存之外,每个选择都有其意义。让人敬畏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