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精选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精选

《这就是生物(全9册)》是一本由米莱童书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4.4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一):好一本生物科普

好家伙,我只能说好家伙!这是我在收到这套《这就是生物》时,拆开包裹的第一个反应。虽然很久之前听朋友PUA推荐同系列的《这就是物理》,虽然我一直心心念念。但还没来得及读。反倒是先读了这套新出版的《这就是生物》!在阅读之后,让我对《这就是物理》有了更为深刻的期待。读过之后,我同时很希望出版方能出全整个《这就是XXX》系列!

国内针对儿童出版的科普读物不少,但是据我所知能做到适应年龄段这么广,单科内容覆盖面全这种程度的儿童科普书籍并不多见!曾经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让我获益匪浅了,没想到的是《这就是生物》着实让我感到惊艳,我也十分期待着以后能够见到《这就是化学》、《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数学》等等的书籍。

说一说重点吧,虽然朋友推荐过《这就是物理》,但是因为一直没读过,所以虽然我对《这就是生物》怀揣着希望,但是同时又没有抱多大的期望,我本来是打算给孩子讲完这套书的,能够让才几岁的孩子能对生物有个了解就行了。但是在我和孩子一起阅读第一本分册“细胞”的时候,我和孩子就都被迷住了。我是被内容迷住了——原来生物知识还能这么讲;我的女儿则是被漫画迷住了。简简单单的概括一下,红胖子游记。通过漫画的方式将生物知识融合进来,手法不能说新奇,但是系统讲解生物知识的漫画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内容非常全面,九册图书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体、基因这些知识都包括了进来,在我上学的那个时候,有些内容在以前都属于高中的知识了,能让孩子早早的接触到这些知识面,早早培养自己的兴趣面,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意向情愿,孩子以后想学什么还得看他自己,我只能说帮助孩子寻找到兴趣!

为什么我喜欢这套书?作为一个已经过而立之年的人,我想起来第一次接触生物知识的时候,那还是上初中时候才从细胞开始学起的。可是我当时就被吸引住了,没想到在看不见的空气中也有着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我以为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是我又是很多个体组成的,在我的身体里还有这其他的生命……这么说吧。每天晚上给孩子讲述《这就是生物》里的内容的时候,我就像把自己曾经最喜欢的生物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同时还陪伴了孩子!喜欢这套书,孩子很感兴趣的更多的是漫画不在于知识,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我自己喜欢这套书!如果以后在有《这就是XXX》同系列,我还会为孩子准备着。

这本书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书籍中的生理知识和性知识少了一些,虽然我家的孩子还小,还没有到接触这些内容的时候,但是现在我就在纠结以后怎么去和她们讲这些方面的东西,如果书中能在丰富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帮助教育家长难以启齿的内容,那就更完美了。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二):关于生物的那些事儿,孩子们应该掌握

在生物这个名词的定义上,早期的科学家们称为博物学,后来随着生物的不断发现和分类,最终定义为生物学。

我们如今在书中学习到的生物知识都是由无数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发展而来的。孟得尔从观察豌豆的实验中发现遗传的定律,为遗传因子理论奠定了框架基础;达尔文从观察鸟类和食蚁兽的进化中得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大自然进化原理;巴斯德利用鹅颈瓶装置肉汤观察,发现空气中有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从而发现细菌。这些经典的实例都证实了生物知识是从生活中观察发现的,因此可以说,学好生物,要从观察生活开始。

《这就是生物(全9册)》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诞生的。这是一套专门针对孩子而设计出版的生物学启蒙科普漫画书,全书分为《生命从细胞开始》《器官里的奇妙旅行》《上天入海寻踪生命》《生命延续的故事》《破解基因的密码》《地球生态需要保护》《生物技术的魔法时刻》《身边的生物调查时刻》《超级病毒之战》,可以说囊括了包括细胞、器官、组织、植物、动物、微生物、生殖、遗传、生态、生物技术、生物调查等有关生物学的方方面面。读了这套书,你会发现:生物的世界不仅有趣,而且是了不起的存在。

一直以来,生物都与我们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生物里的大类微生物来说吧,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凭借经验发酵食物和酿造美酒,从那时起,微生物就开始丰富我们的餐桌了。

但微生物造成的疾病也一直威胁着人类。因为病原体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所以对先人们来说,这一定是一种可怕的威胁吧。当时的人们认为,酿造、发酵是神灵对人类的眷顾,疾病则是触怒神灵的结果,是妖魔鬼怪作祟。如果古人知道心中的神灵、鬼怪的真实面目原来是这么微小的生物的话,他们会做何感想呢?尽管人类从发现这些微生物的身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60多年,但在生物领域中,依然有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可以说,生物是个令人着迷而又玄妙的领域。

生物几乎无处不在。在各种场合、各种我们意识不到的时刻,生物或是为我们人类工作,或是给我们带来麻烦。通过这套读物,能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包括生物的好处和坏处,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

作为一套入门级科普读物,《这就是生物(全9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介绍了生物学的历史与发展,与疾病及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各方面的应用,如果整个生物学是一个食堂,那么这套绘本就像是一个大菜单,无论你对其中哪一个话题感兴趣,想深入了解,都可以找到相关的科普知识进行阅读学习。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三):认识生命,保护生态,从现在开始做起

《这就是生物》是由米莱童书著绘的一套非常适合6至12岁孩子阅读的生物学启蒙科普漫画书。其中的几个关键词,“生物”点明了这套书的主题;“科普”说明了这本书的基本内容的权威性,是在讲科学知识,不是在“戏说”“乱说”;“漫画”正好切中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书的阅读样式。等这几个关键词“凑”到了一起,又将迸发出多强大的力量呢?

在绘本界,素以凯迪克大奖、德国绘本大奖、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英国格林威大奖、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最为权威,得奖的作家以及作品都深受欢迎。虽然《这就是生物》还没有得这些大奖,却丝毫不会影响到这套书的真正价值。

在开启阅读之前,首先有必要看一下“生物”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生物就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或者正如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感知的那样,像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这些都属于生物。

《这就是生物》一共包括9册,分别为《生命从细胞开始》《器官里的奇妙旅行》《上天入海寻踪生命》《生命延续的故事》《破解基因的密码》《地球生态需要保护》《生物技术的魔法时刻》《身边的生物调查时刻》《超级病毒之战》。每一册具体都讲了些什么内容,从书的名字大概就可略知一二。需要再三明确的一点是,虽然这套书说最适合的阅读对象基本是上小学的孩子,但其中的不少知识,恐怕超出了6至12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大学生甚至是家长都未必非常清楚,所以如果有些许碎片化的时间,最好是放下架子,静下心来看一看这套书,了解一下它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奇妙的生物学知识。

说起生物,其实并不会有人感到陌生,因为人自己就是生物的一分子,身边的生物或者生命现象也处处可见。但其实,这些“处处可见”的生物,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信很多人都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毕竟,生物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其实也只是近300年的事情。但是因为包括人在内,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实在是紧密之至,很多的生物不仅能够为人类所用,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强大。

人类曾经“无知者无畏”,觉得自己已经脱离了动物范围,高高居于其他生物之下,而且借助工具的力量拥有了改天换地的本领。但其实,对于地球这个生物共同体而言,人类的产生、延续只是包含于地球诸多生物或者说生命现象之中的一部分。而人类的未来究竟要向、能向何处而去,如果只讲人类自己,而不联系到其他的生物,那不仅是万万不可能的,同时更是非常有害的想法!

正如《这就是生物》的“序言”中所说的,人类既要“认识自然、探究自然”,更需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和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所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就是尽快认识生命、保护生态,并且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做起,这才是负责任的正确态度和行动。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四):老师们都拍手叫绝的生物漫画长什么样

忙碌生活间隙,最近迷上了童书。

一当然是因为童书一般为了符合儿童认知规律,风格治愈且画风温暖绝美,可读性和欣赏性都很强。二自然也是因为自己所教的学生主要是小学到初中的孩子们,时不时读一读孩子们在看的书,能帮助我快速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喜好,另外也方便我推荐课外阅读。

就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了一套生物漫画书,拿到手就忍不住一口气一本一本读完。这个系列漫画就是—《这就是生物》。

这套书由米莱童书出版,不了解童书的小伙伴可能对米莱童书不太了解。它出版的童书,无论是科普书还是历史类书籍,基本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

要么颜值超级高,翻开就让人移不开眼,实不相瞒这也是我本人喜欢童书的主要原因。但米莱童书的画风并不单纯只是为了提高颜值,有心者不难发现它的视觉语言使用艺术恨是巧妙,除了提升美感更重要的是拓展知识,这才是优质童书之所以优质的关键点之一。

另外,米莱童书的选题和构思都比较新颖巧妙。

阅读过一定量它出版的书以后就会发现,它擅长把一些大人不知道如何生动有趣向孩子们介绍的枯燥学科知识,通过漫画的方式极富趣味地呈现出来,我认为这能很好弥补我们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的不足。

说到这里,如果你认为它只能当一本闲书阅读的话,那你可能小瞧它了。虽然作为老师,我个人不推荐孩子们做太多功利性阅读,但是这本书神奇的地方是,它还能很好作为课内学科知识的补充,不信你听我说。

首先咱们看看创作团队。这套漫画的知识脚本提供团队是来自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中生物老师、北京市西城区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张可文老师。如果从创作团队你还没看出来门道,那我不妨更直白告诉你,这套书包含了80%的初中生物知识。

这套书的知识点选择高度贴合校内生物学习要求,整套书完全符合生物教纲要求,按照三个维度展开:宏观上包括了细胞以上的内容,微观上包括了细胞及细胞以下的内容,另外还有实验部分的内容,对初中生物比较了解的小伙伴读到这里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正好是生物书要求掌握的内容。

那么是不是说这样专业性极强的科普漫画,就不太适合小朋友阅读,只适合初高中的学生呢?也不尽然。

这套漫画的讲述方式非常有意思,共分9册(其中一本是番外),每册书中都会出现一个主要拟人角色,包括动物细胞、基因、细菌、病毒、植物细胞、受精卵、真菌、种子。以拟人化角色的方式,通过游历、冒险等方式展开每册书的内容,而这恰好是儿童最喜欢的故事讲述方式之一。

更让我惊喜的是,每册书读到最后都会非常贴心地附上一份小测试,及时检测本册内容是否掌握。虽说与教学过程中特地为教学目的设计的练习题没有可比性,但作为一套科普读物能有这个检测意识,已经很让我眼前一亮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漫画前5册内容比较基础,与初中生物知识点高度重合,后3册属于拓展部分,你会发现它包含了高中部分考点知识。而番外其实也暗含了不少有意思的生物知识,等待读者挖掘。

暑假即将到来,接下来该给孩子读什么书,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就是生物(全9册)》读后感(五):有了这套生物启蒙书,终于不用担心孩子学不懂生物了

假如你带孩子到小河边玩,他看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生命,在这样的刺激下,孩子变成了“提问机”,他问你,妈妈,为什么河有时候是绿的,有时候是灰的?你会怎么回答?

假如孩子在水边玩,孩子看到地上的一层苔藓问,爸爸,这些苔藓能吃吗?你会怎么回答?

假如孩子拿着放大镜,在水边看到了能生吞动物的水螅,问你为什么这种动物都不用咀嚼,你会怎么解释?

我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去郊游,还是在家普普通通的一天,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充斥着各种为什么,作为父母,有的时候我们能回答,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回答不了,因为很多问题我们小时候也许也想到过,但没有探索到具体的答案,长大之后,我们又很少再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庆幸的是,现在的图书资源比较丰富,只要孩子想了解的知识,多半还是能在书里找到答案的。最近我收了一套书叫《这就是生物》,本来是给孩子的,但我却看得出了神。

看的过程中,我在思考,如果我小时候有这套书,大概就不会感觉初中生物那么难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很有趣,但知识层面可一点都不浅,能把复杂的事情讲得让七八岁的孩子都能听懂,这是需要很多经验和智慧的。

出版这套书的团队米莱童书,是专门给3-14岁儿童提供高品质读物的品牌,前几年很多家长都买过的《这就是物理》《这就是化学》都是他家出版的童书,在我看来他们以孩子的角度,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到未知的世界,是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的。

但你丝毫不用担心书本身的专业性,因为这套书是经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苏都莫日根教授审阅过的,他在序言里说:如果你对身边的动植物、生物现象感兴趣,这套书能解答你大部分的疑问。

确实如此,这套书,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细胞到基因,从微观到宏观,会给阅读者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视角,在不丧失趣味性的前提下,拓宽了孩子的思维方式。

再回到开头的几个问题,就是这套书中的《上天入海寻踪生命》中的知识,河水之所以有时候绿,有时候灰,是因为春天的时候,藻类植物会大量繁殖,所以会比较绿。

而苔藓显然是不能吃的,苔藓之所以长在潮湿的地方,是因为它的叶子只有薄薄一层细胞,很脆弱,一晒就死了。另外苔藓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检测到环境里的有毒气体,如果一个地方苔藓生活不了,说明环境就不是很好。

最后一个问题,在水边发现那种可以生吞动物的水螅,是肛肠动物,它的身体本身就是消化腔,跟人的肠道的功能一样,可以用来消化食物。除了水螅,水木、珊瑚虫也都是腔肠动物。之后利用联想法,介绍了另一种没有肛门的扁形动物,涡虫。

每本书都用故事的方式切入,孩子可以跟着虚拟的主角一起去探索,不知不觉就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

虽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在大街上自由奔跑,不能再像以前放养了,有点可怜,但他们也有幸福的地方,有很多玩具可以玩,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有很多好的童书可以读,因为人这一辈子重要的课题是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而阅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独处方式。

况且这套童书还能给孩子初中后学生物打下一些基础,哪怕只是种下一颗生命好奇心的种子,也非常值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