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感100字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感100字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是一本由叶琛著作,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6,页数:1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感(一):不只是抒情 ——读叶琛诗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

收到叶琛寄来的诗集,正是一个雨天。幽蓝柔软的封皮,像极了叶琛的语言风格。“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不知为何让我想起木心的“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多么孤独,又多么任性呵。文字就像一把钥匙,往往只消那么一句,轻轻一声,门就开了。这被打开的门,一头通往读者,一头通往作者。只消那么一句,就让你想走向那条长长的廊道,窥探更多的隐秘。

叶琛的诗歌于我而言,大概是像一个花园。初走进时,阳光柔和地照着一些小花小草。他绝不亏待这些寻常花草,领你俯身细细去看,与你讲余晖里豆荚的爆裂,三月长高的浅草,泽地里得意的水芹,蜻蜓在草间繁殖……“多么日常的景象呵/只是恰好被我轻轻触碰。好像多余的事物/忽然被提及”。他目光温柔,细言慢语,脚步轻盈。

然而你随他身后再往深处走,却发现这绝不是一个只会风和日丽的园子。他在这里隐藏了原始幽暗的密林、荒野。“忍住潮湿,忍住生长/忍住无辜地诉说——/我河流般长长的寻找”。他早已了然,“有些事物,一旦提及,便是毁灭”。我站在这幻境间,一时竟无法分辨真实的气象。

“推开时光侧门,你会发现那只花瓶/最大的获得是蒙尘”。熟悉不过的画面,谁不曾见过这只花瓶。或许,这只蒙尘的花瓶竟是每个人自己。叶琛用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随手描摩出来。可是再细品,最大的获得——最大的获得是蒙尘。每一个历经世事的人看到这样的句子,心头都免不了微微一颤。诗歌仿若延伸的触手,细若游丝,却出其不意地精准抚慰每一个孤单的旅人。

拿在手里薄薄一本诗集,却收纳了一百多首诗。这个从庆元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如今与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努力生活,努力写作,把苦难化作热爱。我想象那一千多个长夜里,诗人怎样独自站立在暗夜的窗口,行走在清晨的山间,与世界、与自己交谈、和解,吟诵出这些浪漫诗句。“山色空茫。寂静像一列没有尾巴的火车/从我身体上的缺口缓缓驶过/我要为时间两侧的平静,守住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如一无所有的空旷”。

我以为,叶琛是用抒情的方式思考。他用柔软的语句掩藏起坚硬的思考,用敦厚的面孔掩藏起锋利的内心。“我已经准备好了碎裂/把手伸进每一条冰冷的裂纹/都像是在拼凑,另一个自己”。他试图以诗歌温暖自己、安抚自己,试图在诗歌中以一种缓慢的、平和的节奏释放自己。

叶琛无疑是擅用诗歌技巧的高手,而我却在这样唯美清新的阅读中产生了不满足感,仿佛这一行行细腻词句的背后,隐藏着的那个野性灵魂随时要挣脱出来。

初始吸引我的,是叶琛温和的叙事、散发着绿色柔光的诗句。可是我却开始隐隐期待,有朝一日,叶琛抛弃他最擅长的抒情语言——那一层柔和的光突然消散,他不再收敛,痛快地将自己的苦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疾风骤雨之中。我期待他与这个世界的正面交锋,我期待那样的叶琛。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感(二):深山有诗来——读叶琛《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有感/管朝涛

辛丑年入春以来,每一场雨都连绵不绝,大有拼命弥补一下去年冬季干旱的劲头。收到叶琛寄来的诗集,已经是一个半月之前。快递到达的那一天,我随手拆开揣进了行囊里。出发时,窗外小雨淅沥,街边行道树上的枝头贪婪地吸吮着初春雨露;汽车轧碎了如镜一般的积水,扬起一阵水花落到了行道边绿化带丛中。

新的一年里,我持续在各地奔波出差,路上偶得闲暇,可以读叶琛的诗歌。读一本新书,不像是开工时的大摆龙门,领导致辞;亦或是完工时的张灯结彩,大摆筵席那样具备仪式感。文字就是这样,适合随时随地伸手便取,适合在任何时间阅读,然后攫取你想要的滋养直达心灵,她会在安静中发酵。

“我爱他乡的旅店/钟声、脚步声/仿佛我抛出的送别/仿佛挂在风口的暮晚上/我知道/有些事物/一旦提及……”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读到这首诗时,我正落脚在广州北站边上的酒店。人在旅途中,脑海总是会翻出以往的片段。2003年冬季,我带着对社会的憧憬,从军营走到社会,得到朋友的来信前往人生工作第一站广州,在这里误入传销窝点,经历了走上社会的当头一棒。逃走的时候,顾不得携带随身物品,深夜里狼狈不堪地冲上前往家乡的最后一班火车。这一晃又是十七年。再入岭南,发现昔日二十四小时熙熙攘攘的广州北站,如今在夜晚只有寂静的街区。广场正中央上方的大时钟在雨水冲刷下,下面挂了一道道暗黑色的水渍。

入夜,进站的火车汽笛声长鸣,撕裂了夜的寂静;酒店里,文字像一道有力的水柱,冲刷着我的心底,泛起一阵阵水花,淘尽了曾经的不安与恐惧。

“近山近水/我与故土/一场短暂的欢会/是那么的粗略/那么简陋/却又那么顺畅地打开内心/偏僻处的广阔蓝天。”

我是一个纯正山野出身的人,所有关于土地的一切辛劳、欢愉、痛苦、美丽都逃不过我的双眼。人生前二十年,我的足迹没有离开那片土地。二十年后,我在各座城市中辗转,置身于五彩斑斓的世界,也见过诸多光怪陆离。林立的钢筋水泥城中,我历练过,也见证过许多事——这些都无法填补城市中不能回望故乡的空虚。亲近故土是欢愉的,或许也是隐痛的。字里行间,都是我们对土地的留恋。

“是我的农民父亲/他明辨是非善恶……他是热爱的:金黄色的南瓜;金黄色的玉米/金黄色的黄昏以及黄昏下那缕飘扬的炊烟……”

叶琛用最原始的语言来书写他的父亲。我不知道他的父亲看了诗歌后会怎样?我记得,我写好了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发给《新民晚报》被刊用了之后,父亲戴着老花镜仔细地咀嚼着样刊上每一个文字,不安和惶恐写在他的脸上。或许他认为:他的锄头和汗水,应当写进土地里;而我认为:我和叶琛,我们的父亲任所经历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值得用源自内心的文字去铭记。

南下广州、西进鄱阳湖、北上保定……风驰电掣的高铁、浮云朵朵的天空、觥筹交错之后栖息的旅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历时一个月的旅途,兜兜转转一大圈回到浙江后恰逢清明回乡。细雨蒙蒙中,路边鹅绒色的枝头叶在微风中摇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肆意的开着。我把这本看完的诗集插在了父亲在二十多年前给我做的木制书架中,让她和那些我阅读过的文字待在一起。

青风过石岭,深山有诗来。

2021-04-1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感(三):于无声处听惊雷———叶琛《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王秀才摩西

与叶琛的初次见面,是他来到我上班的小厨房餐厅吃饭,并且把菜吃个精光,这是对厨师最好的赞誉。秀才人情一本书,临走的时候,他送了一本诗集给我——《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说来也应景,那天晚上淅淅沥沥下了一场雨,雨声中我于窗前静坐,翻读起这些诗句来。

“雪落下来/一个人,讳莫如深的幽暗/纷纷扬扬。”这种极具疏离感的孤独,拉近了我和诗人的心灵感知。因为我们是老乡,离省城最偏远的一个山城——庆元。而诗中的“落”字,恰是来自唐宋古音的活化石庆元方言,在庆元方言中它有四个调、八个音。很多动词和形容词比普通话的表达能力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具有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些音会变调,让语言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落”字的语义和语境,在此时,仿佛是母语遗落的种子生出的两个“我”。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因生活的需要而居无定所,又都渴望一个稳定的居所。

进入子时,夜已深、雨未歇。读着叶琛的诗作,思绪在心里一圈圈荡漾开来,由远而近:

“母亲/那些瞬间的暗淡,溃败都醒了/你的衰老开始有了着落。”“不到年龄/怎知年龄所到之事/你这样说时风不止雨不歇/破败的土屋里/我看到一个人被生活挤压的消瘦……”

没有华丽的词藻,寥寥几行,叶琛那颗敏感的心却把母亲的命运、无奈和隐忍清晰地勾勒,跃然纸上。忽已发现,夺眶而出的眼泪滴落在书本上。身为人子,他乡远行而不能膝下侍奉尽孝;身为人父,异乡奋斗打拼而不能日日陪伴……

举目远眺,偌大的城市里,只有路灯格外明亮。雨声依旧淅沥,这不禁把我的思绪也拉回到故乡的母亲身边。我的母亲是从广东远嫁到庆元的,一辈子过着简简单单、捉襟见肘的日子。小时候家里兄弟多,加之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九山半水的那个环境里,生活的窘境可想而知。记得有一次家里断粮,母亲早早起来,就去村里一户人家借米下锅。温热的稀粥,母亲却不舍得喝一口,她总是说给几个娃吃,孩子们要长身体。还记得有一次,山洪爆发,家里仅有的几亩水田,被大量滑落的泥石填满,大部分水田就这样被天灾无情地摧毁。面对这番情景,我们兄弟几个和父亲几个都痛哭流泪,唯有母亲镇定自若。她说,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水田被淹没了,但我们的信心不能被淹没。在母亲的教诲下,我们兄弟几个撸起裤腿齐上阵,投入到狼藉一片的水田里去了。

还记得小时候,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我小学毕业就想不继续升学了。但母亲坚决要我继续读书,她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坚持。读初一的时候,没钱交学费,我又一度想放弃,而母亲毅然决然要我坚持。面对学费,母亲拉下脸面,去求一个在学校里当会计的亲戚作担保,未曾想到却被无情拒绝。那天,我看见母亲蹲在门外的墙根,默默流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流泪。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我能体会到母亲当时的心情,那种无奈与绝望,但是站起来,母亲又擦干眼泪,呈现给我的永远是那张对生活充满热爱的脸。

“一个国度的清澈、干净和没有阴谋/成了我身体里的一面湖水。三月的人间太亮了/风穿过玻璃吹进来,像一句人间美好的诗词/击中我的后背。”诗中,有门、窗户、人和国度、人间。这其实正是大和小的共存,对峙与碰撞。对于我们同属于漂泊者来说,又有什么能被美好击中后背呢?正是诗人身体力行的一种感知方式,通过事实的触摸,感受到他乡生活的艰难,感知命运的沉重,为此想方设法以诗歌的形式填补内心的创伤。但值得庆幸的是,诗人并不由此失去信心和希望,反之,正是他的热爱,让诗意的温暖在纸上不停溢出。

诗歌《桥边》,诗人和流水的对峙与共存,更让我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愿忘,也更让我们对真正地美好事物的渴望和仰望。诗歌《梦的净地》《在河边》等篇目,让人倍感知到他一直坚持着对事物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炽热之心,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感动的,真诚的,纯正的那一面。

因为有了共鸣,就越发喜欢叶琛的诗。《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成了我的床头诗,一本治愈生活隐痛的诗集。从故乡到他乡,从他乡再到故乡,叶琛那一颗敏感而又睿智的心,总能把一粒细沙,一滴雨露,一阵清风,化成诗。这些诗又仿佛是无声处的一声惊雷,响彻我们似曾相识的命运。

《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读后感(四):向内的审视与向外的探寻(诗歌评论)——读叶琛诗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

诗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刚印出来,诗人叶琛就给我邮寄了一本。我读得很认真,也读得很仔细。逐字逐句的读,一首一首的品。那些震颤人心的诗句,那些过目难忘的诗句,那些引起灵魂共鸣的诗句,我都用红笔勾勒出来,细细赏析。叶琛的诗歌中有一股静气,从叙述的层次可以看得出来,这股静气是诗人在用诗意的泉水一点一点颐养而来;叶琛的诗歌中还有一股雅气,没有“下半身”的恶俗,也没有市井气息的调侃,有的只是老老实实的抒情,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性情流露;叶琛的诗歌还有一股才气,吟诵诗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里的诗句,让我这个写诗的同行都惊叹这些灵动的诗句是如何构思出来的,没有天赋和才华做支撑,断然写不出那些震颤人心的佳句。

我和叶琛神交已久也算深交已久,叶琛的人品和文品俱佳。他博客上贴出来的每一首诗我都细读过,而他每次写出新作都会让我看一看,提提意见和建议。他写诗,始终胸怀谦卑之心去追求诗意的营造,且记下那些引起内心颤动的诗思,对于“淳朴”、“善良”、“纯洁”这些单词的感悟,他又多了一份敏感与体悟。所以,每次读叶琛的诗,我都会像感受人性之美带来生命律动的感觉那样,闭目体味诗人笔下营造出来的愁绪和怅惘。读叶琛的诗,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一个又一个画面,在乡下,在山野,在泉边,在溪流之中,那些美好而又纯真的少年情怀,那些良善而又温暖的亲人的关怀。在浙西南的丽水市,诗人叶琛安静地写诗,孤独地思考,深沉的感悟,借诗歌来传情达意,让生命之美的神秘感和神圣感,跃然纸上。

诗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是诗人的第二本诗集,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年版,精选了诗人创作的158首诗作。开篇第一首诗便是我最喜爱的《豆荚》,尤其是最后一节:“我们站在了一起/用一次爆裂相互挤压着。土屋的一角/余辉正裹挟一粒轻尘/从后窗进来/那么准确地找到我们堆放多年的孤独”,借“豆荚”这个意象来升华自己的思考,诗人的情思与乡愁,在豆荚炸裂的瞬间回归情感的源头。诗人流泉说,心中有家,乡愁就是游子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在诗人眼里,这小小的“豆荚”不仅仅是对故乡的回望,同时也是对自身经历的检点——它“叙述着成熟的经历:缓慢、丰饶与残缺”。诗歌语言陈述的纯情而流畅,写出了生存的困境,也写出了对自由的向往,其实,更多的是写出了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反思。

已故诗评家陈超曾说,单就情感经验的提供而言,好的诗歌,或启人心智,或给人安慰,或让人活得更自觉;或抚慰你,使你觉得生命的困境是难以逾越的,我们不必再自我折磨。但所有这些指标背后,还有一个总指标,就是作者必得是一个有性情的、有语言才能的、有趣的人。无论表达什么,诗,首先要吸引人看下去,得有活力和趣味。无趣的诗,读几行就会厌倦,用不着读完。

叶琛的诗,是能够让我一首接一首往下读的。看这首和诗集同名的诗作《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窗外,有雨在下/多么松弛的寂静//天灰蒙蒙的/窗檐下,以及稍远一点/低处的树枝上/透明的水滴随时准备消失//俯在窗边/我独自收拾了一会儿内心的起伏/收拾漂泊岁月里/那些莫名的忧伤//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一种喊不出的缄默/湿漉漉的”,《诗刊》下半月刊2019年9月号的“银河”栏目曾刊发此诗作。这首诗回归了古典的美感,其诗题就值得细细玩味——“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拟人化的陈设,让诗歌的意境从题眼里就能读到不一样的美感和诗趣。而诗人在诗歌语言上的锤炼,以及苦心营造的氛围,借雨景渲染的情趣,都让整首诗达到了独特美感的完美艺术呈现。诗歌语言不陈旧,有诗人的思索,有对美好感觉的共振,是一首好诗。

诗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就是“孤独”,可见诗人对于“孤独”的理解是用全身心的投入来达成诗意的置换。我和叶琛同龄,诗人诗歌中所描写的人和景,词与物,都是我所熟悉的。所表达的情感,抒发的思绪,也能和我达成共振。我想说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变革转型的时代,诗歌所要完成的使命和精神上的诉求,诗人到底如何书写,才能触摸到那份令人痴迷的虚无。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跋涉,而不能到达。我曾跟随叶琛去过他的故乡,丽水市下辖的庆元县,那个山坳里的小县城,宁谧、安静;也曾在庆元的山涧漫步,感受到那份令人动容至落泪的劳作与辛酸。我曾写下一篇散文《庆元的早晨》,记述过那份真情与感受,发表在《浙江作家》杂志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

回到诗集中来,再看这首《黄豆之夜》:“我在意象中摸到一粒饱满的豆子/我看着它,它光洁,它炙热/它在我的注视中燃烧如火焰/我这样珍惜着它滚烫的释放/我颂扬着它体内,那条流经村庄的河流/河边,时间汹涌/父亲举起衰老的皱纹,像是举起/丰盛的果实/我接近它的贫瘠,它一生的美丽/一颗黄豆的一生,多么晴朗/一颗黄豆的一生,在一次深刻的坠落中/展开。入夜了,我看见/一粒豆子收紧一切,寂静中/粗糙的身体裹起金黄的内心”,其实,“黄豆的一生”更像是“父亲的一生”,这是一首探讨“宿命”的诗作。我读《黄豆之夜》,就像在看一部黑白电影里的某一个片段,在远与近,大与小,疏与密的层层叠叠中,感受那份沧桑与怀想。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令人惊叹的。而悲悯情怀以及对父亲一生的感叹与亲情的体悟,又让人忍不住去叹息。叶琛在写作上的诗意化处理,很高明,他没有直抒胸臆式的呐喊,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接近,在古老的画面上留下一些人性的光辉在上面。“父亲举起衰老的皱纹,像是举起/丰盛的果实”,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得出来,诗人对于父亲命运的思考,是理性的审视,和感性的漫溢。“宿命”是诗歌创作中的永恒话题。《黄豆之夜》,诗人写得不动声色,在宿命之痛的阴影下,写出了生命疼痛的张力。而且,诗人的思维,总是在寻找可以宣泄的窗口,“一粒豆子收紧一切,寂静中/粗糙的身体裹起金黄的内心”,更像是一种轮回的圆满。细细品咂,那生活的百般滋味,越来越让人感慨与叹息。

通读诗集《窗外的雨都是我的听众》,叶琛在用“向内的审视”来解决内心的守望与孤独,在叙事的时候,节制、冷峻,能够抵达内心世界的繁复,隐喻在节奏的变幻里得到巧妙地转换;“向外的探寻”则是诘问与探索,不断突破自己,突破叙述的陷阱,突破语言的陈旧,达成新的层次的创新。力求“语言陌生化”,力求画面感带来的蓬勃的冲击力。

诗人芦苇岸评价叶琛的诗,他细小的爱与广大的心,透过诗行,那么蓬勃有力。面对诗歌,他交出了贵重的词语,也交出了纯净的心灵。相信他一旦加大诗思的力度,跳出固有的抒写习惯,丰富创作手法,丰盈内在感受,充分彰显“见微知著”的能力,一定会气象万千。

我则要说,叶琛是在借助诗歌的抒情以此达到精神还乡。身居都市,却无时无刻不在流连乡野,悲悯的情怀需要安放,归家的愁绪需要寄托。诗人的诗作就是对家园千呼万唤的依恋。叶琛在诗歌写作上已经迈了一个很大的步子,他依旧在调整,依旧在用灵感呼唤诗意,在用瞬间绽放的思绪和最好的词语搭配,完成一首诗的命题。叶琛的诗歌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是绵延的山峦投下层层山影,诠释思念的多重和情感力度的契合。叶琛在用动静相宜的姿势去观察生活,感悟诗意,他的诗歌,更像是一次对命运抗争的回应。我能够听见他诗歌语言中的纯真回音,带有某种宿命的呼喊。

刊发于《浙江作家》2020年8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