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美术五千年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美术五千年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美术五千年》是一本由杨琪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美术五千年》读后感(一):笔墨所不到的表现力——就是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美术是门古老的艺术,在史前时代已有产生,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美术的独特传统与体系。随着杨琪教授通俗幽默的语言,五千年恢宏的画卷徐徐展开,这里有古老岩画上“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后母戊鼎的威严,阿房宫的壮丽,汉代画像砖的稚拙,魏晋《洛神赋图》的真情,隋唐《江山雪霁图》的平静,五代十国《韩熙载夜宴图》的纸醉金迷,宋代《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元代《江岸望山图》的荒寒,明代《水墨花卉图》的狂逸,清朝《孔雀竹石图》的悲愤,近代《风雨鸡鸣》的不屈。 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就是“活”的生命;。中国古人说,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流转、生生不息的生命。所以,绘画就是要表现活的生命,绘画的灵魂、笔墨所不到的表现力——就是中国人的“心灵”。神,指事物之内涵,精神气质和气韵。苏轼曾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没有“形”的支架,“神”无处依附。 中国传统画家也常常带着政治的、哲学的和社会的寓意。社会混乱残酷的年代,绘画就会转向“人”、“内心”;异族统治的年代,就会转向山水及道德(花鸟画);繁荣的朝代,工笔画及人物画会得到重视与发展。 中国哲学影响了中国绘画,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抒情、重意境。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使绘画“空寂”,以物传情,在“卧游”与“畅神”中感受“道”的境界;佛家心灵的解放让绘画无拘无束,不求形似;儒家伦理美学的影响更多在道德的劝诫。儒释道的道理,归根结底就是——做一个灵魂纯净的好人。 最后,反观现代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教育西化的倾向,我们要如何在包容与同化中坚持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美术五千年》读后感(二):这本书颜值满满!干货满满!都给我去看!

“中国人是以生命的精神看待大千世界的,中国的山水画,不论是深山飞瀑、苍松古木还是幽涧深潭,都不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的死物,而是活泼泼的生命”

这是前言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后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莫名的感动。我想起每次在博物馆看到陈列的艺术品,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彩陶、先秦时代的青铜器、秦汉时代的雕塑还是隋唐时代的绘画、书法等,都能让我肃然起敬。

我能从那些艺术品中感受到穿越空间、经受时间沉淀下来的生命之光。我不禁想起记录片中的一句台词“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而今凝望着你,我们依旧在思索这一切的意义”

这本书是中国人审美语言,记载着24个朝代、50位名家、300幅传世画作。构筑我们华夏文明五千年的风雅传承。它根据时间线,带我们理清中国美术的风格演变、技法严格、题材变迁等脉络,还解析了历代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追求。

看到书中关于敦煌佛教故事画这一章,便将回忆拉回我去敦煌的那段记忆里。第一次看到莫高窟的壁画,真可谓是目不暇接。虽然壁画的颜色逐渐剥落,但是残存的色彩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绚丽的色彩,给人一种视觉震撼感。色彩的饱和和对比恰到好处,尤其喜欢看飞天,线条优美,人物塑造得婀娜多姿,舞动的衣袖和巾带仿佛能感受到空气在流动,一种飘逸的灵动感。

这本书中记载的是敦煌第254窟壁画《萨埵太子以身饲虎》,这幅画在一个画面中表现了许多故事情节,并以山林图案作为分隔点,色调悲壮而沉郁,人物与虎的造型修长优美。整幅壁画表现了佛教平等、博爱的主张:为拯救众生而甘愿牺牲自己。

还有被皇/位耽误的天才艺术家:宋徽宗。宋代是中国美术史上发展、创新的繁盛期。陈寅格说“华夏民族之文化,隶属千载之进程,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个时期的绘画手法、意境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而且在徽宗的带领下,民间绘画也得到了发展。

这本书里记载的这些作品,我们或多或少都在博物馆、展览馆甚至书本中都有见过,我们在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的时候,是否有深入了解过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技艺手法等等?还是说只单纯像在公园赏花一般,只看起美艳迷人的一面?

《中国美术五千年》读后感(三):美术入门|我们的美术不止“只此青绿”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群舞《只此青绿》登上央视虎年春晚,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营造跨越千年的梦境,激活了观众心里的传统文化基因。绝美群舞选自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灵感来源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此卷出自北宋画家王希孟之手,以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谈及美术,我们通常觉得隔行如隔山。中国的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东方乃至世界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它镌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以“只此青绿”为切入点,走进中国美术的殿堂。对于许多非美术专业人士来说,《中国美术五千年》是极好的入门版本,可以把它当作中国艺术史的第一课。

美术并不只是绘画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通过24朝,50位大师,300幅经典名作,以朝代为轴,从史前到近代展现了中国美术产生、演变、成熟;涉及多品类作品:岩画、陶器纹样、宫廷画、山水画、人物画、风俗画、花鸟画……内容丰富,一言难尽

美术植根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演变

中国美术的诞生与中国文明的诞生一脉传承。中国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根植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随着文化观念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秦朝的“大”汉代的“孝”,每个朝代的美术都有自己的鲜明,但是却一脉相承从不割裂。

中国璀璨美术背后展现的是我们的文化内核

中国美术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文化和人文精神,已成为中国人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的最佳表现形式。中国美术是中国文化在漫长的笔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美术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本《中国美术五千年》不仅可以作为入门读物,也是佐证史实的有力证据,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历史的一种新视角。我们中国美术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一部文明史,一部思想史,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理由!

《中国美术五千年》读后感(四):太惊艳了,中国曾是世界审美天花板!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当我读过《中国美术五千年》这本书后,更是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

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大学教授50年教学成果集于一册,带你去蹭一堂清华美术课。

***24朝,50位大师,300幅经典名作,构建上下五千年风雅传承

***多幅名作以高清大尺幅呈现,重要部分增加细节图。更附带同朝代作品尺寸对比图。

***封面古朴质感,轻巧透明,展开为一幅双面精美海报,极尽古典之美。

书中着重讲述了几幅传世名画: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江山壮阔,细致绚丽;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曲尽其妙,洋洋大观;……

中国几千年的美术创造,传承有序、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温暖的阳光下,翻开这本书,随着生动灵巧的语言,相映成趣的正史野史,清美杨琪教授将中国绘画史为你娓娓道来。

通过回顾历史,探寻画家的思想变化和创作轨迹,指引我们感悟到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一位位大师背景剖析、一幅幅作品细致解析,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重要艺术价值的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共情了大师们纯洁善良的情感。

与其他艺术一样,中国美术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从情感表达而言,中国美术分为三个阶段“追求形似——以形写神——心画”

从成长道路上看,画家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师法本心”

从画种变化上看,主题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初创——繁荣——衰败”

对比东西方绘画追求,西方绘画讲究的是“真”是真实世界,中国绘画讲究的“真”,是心灵世界。西方绘画求”形似”,中国绘画求“神似”,因此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精髓。

闲适时捧起这样汇集了艺术、审美、专业于一体的小书,会让我们自豪于大师取得的成就,更让这段时光也洒满温柔和自信。

《中国美术五千年》读后感(五):中国美术的五千年,是风雅传承的五千年

中国绘画的显著特殊就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影响了中国绘画,中国绘画的终极目的就是教人做一个灵hun纯净的好人。

盘点一下推荐这本《中国美术五千年》的几大理由:

▶️多面解读中华美术之美,读懂中国人的审美语言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丰盛多姿,不同朝代都有各自时期的独特审美。是宫廷侍女画的错彩镂金之美,也是水墨山水画的芙蓉出水之美;是皇家宫殿的雄壮之美,也是文人墨卷的含蓄之美。不管是何种美,都非常符合当时的主流审美。

▶️系统梳理中华美术五千年的历程

本书按照时间线讲述24个朝代的美术发展全脉络,既有宏观的历史背景,也有名家的生平事迹,沉浸式巡览中国美术史的全貌。以朝代为轴,从史前讲述到近代,涉及了青铜器、陶器纹画、壁画、宫廷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多样的艺术作品。

▶️览尽名家名作,随意翻开就是一幅经典

书中收录了50位流畅百世的美术名家,有我们熟知的:王维、顾恺之、唐伯虎、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等等。并且解读了300幅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女士箴图》《簪花仕女图》《五牛图》《历代帝王图》等。如果想搞懂中国美术的历史,这本书就可带我们了解五千年的辉煌成就。

▶️清华大学美院教授写给大众的美术通识本

杨琪教授深入研究中西方艺术史数年,致力于向大众普及艺术之美,《中国美术五千年》就是杨琪教授写给大众的美术通识本,可作为学习中国美术史的入门课本。

▶️图文结合、装帧精良,悉心珍藏中国艺术之美

高清图片和详实文字介绍的结合,让我们能够更加沉浸式欣赏色彩、线条、构图和意蕴。硬壳精装本,让这本书更加精美,再加之我前文提到的绝美护封,更加还原古典中国的意蕴。

翻开《中国美术五千年》感知中国美术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