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精选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精选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是一本由黄卫 著 / 黄缨童 绘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2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一):科普爱好者必读

讲述中国古代气候观测和测量科技在世界气象科技史上的先进性为主,并观想当时的历史及人物背景,以视觉系统设计科技信息图展现测风神器“相风铜乌”,古代测量雨量的工具天池盆、圆罂,从“琴弦测湿”到“挂炭天平”再到“鹿筋吸湿”等各种观测和测量风、雨、雷电、温度、湿度和古气象台等的装置和科技。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二):一本既小众又大众的科普读物

花了几个晚上阅读,此书内容详实,插图丰富,版面设计开放灵活,里面很多时间节点的整理本就很费心思,作者又选择了直观美观的信息图来呈现这些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资料,《一只早飞千年的鸟》真是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

这是一本既小众又大众的科普读物。小众是因为气象科普图书较少,大众是这本书创新性地把难懂的知识降维到了读者看得懂且喜闻乐见的程度。

客观地说,这本书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里面有些内容还是较专业,对读者的知识面有要求。但是,相信即使暂时看不懂那些专业的知识,也能从诗情画意(对,书里引用了很多古文、古诗词),绘声绘色(书里的图太多了,尤为难得是主要是作者自己画的),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气象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

说到文字与插图的配合,可能是原有资料的稀缺,有几个介绍,如塔楼的防雷针设计,原件的配图不够清楚,或没有充分放大。当然在后面的原理图中有部分阐述

全书最后一部分北京古观象台8大观测仪器的描述相当丰富,配图也精美,这样比较前面部分就弱些。虽然都是天文类,但是从节气入手解释,也可以理解。

读完书的感受是中国的历史太久远,可保留的东西太多,反而又失去很多啊

相比西方,中国的技术都是传承的,而不是形成标准流行的,跟现代社会基准不相符,似乎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就像欧洲,关于避雷的实验一出,西方各地各国都会自己动手,于是,有了改进、推进、革新。温度计也是一样。

期待这些对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的挖掘与可视化普及,对今日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提升带来新的启发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三):还有下一只早飞的鸟就在那儿

中国古代对于气象的观测能有多大成就呢?飞越千年的鸟会是美学意义大于科学测量价值吗?抱着疑惑和好奇,翻开这本书。但也由此觉得如果不与别人比较,你永远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优秀。

书中从风、雨、雷、湿度、温度、气象几个方面层层展开,有中国古代的探索发现,更有与西方的横向对照,由此只能感叹:中国的实用学中也许正蕴藏着未被系统总结的科学性!我们需要自主地发现中国,以古鉴今,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原来古代屋脊两头的龙头,鱼尾铜瓦不仅是装饰或具某种图腾意义,它们竟然也有避雷针的功能。而这种避雷设施在中国古代也竟然不单是一种,有寺庙顶部的针形,有建筑内部避免跨步电压的悬空立柱。雷电成为中国人共存的一部分内容,我们用礼仪去消解对于雷电的恐惧,雷雨天不出门,在家潜心静坐降低人身安全风险,也给我们以安定的力量。我们也以实用逻辑为导向,依据经验总结创造有避雷功能的住所。中国人的含蓄内敛中隐藏着全面而系统的考量,由古时民间谚语可窥见一二。西方人也有对于雷电的记录,但内容更加详细;他们同样有对雷电的探索,不过也实验过程更详尽,发明创造者的署名更醒目且不吝惜地被载入史册。

我们明明也做了相同的事情并且成就很高,为什么总是被埋没和隐藏?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最后一集,也有爱书的人们与前人对话,发掘我们自己的历史。这个过程真教人快乐与热血澎湃着。也许这无名的涪陵石鱼中还有很多无名的故事有待我们找寻,但如今它早已沉没。但我们还有千万甚至更多先辈们的宝藏,亟待保护、科学地发掘和展示给大众,我们也是中华儿女,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深深扎根中国大地。

也许我们还会发现下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谁知道呢?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四):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一本宝藏好书

小孩喜爱读《三国演义》,对小说中的情节如数家珍,尤其喜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从6岁读到10岁,忽然自顾自悟出一个道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天气、气候变化了如指掌,所以打赢了好多仗。接着便转而研究起了《三国演义》中的“气象战”,“草船借箭”自不必说,另找出了好多案例向我“扫盲”,譬如:

在渭水河畔,曹军在西凉骑兵的往来冲击下,连吃败仗。于是乎,构筑营垒对抗对方骑兵成了曹军的当务之急。但因河边尽是沙土,曹军筑城异常艰难,“随筑随塌”。最终,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曹操命人朝土上浇水,令水与土被牢牢地冻结在一起。

当樊城在“威震华夏”的关羽大军围攻之下岌岌可危时,曹操派出大将于禁南下增援。但因这位宿将不懂军事地理,没有及时察觉到连续淫雨所带来的危害。结果,其麾下的“七军”被大水冲得七零八落;在这方面,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表现并未比于禁强多少。他曾为了“避暑”下令部队进入长江两岸的密林中,结果被陆逊打了一个“火烧连营”七百里。

......

当然,小孩抛出的核心问题便是:古人没有天气预报,怎么预测天气变化。妈妈在利用仅有的、贫乏的古代气象学资讯向小孩讲解时,不免有些心虚,要知道,现在的小朋友思维广度之广、思维深度之深,有时令大人招架不住。幸亏,我盼来了这本《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小孩拿到手便快速读了起来,线装书读起来十分方便,夏日炎炎,小孩把书摊在地板上,一边啃西瓜,一边翻书,每隔几分钟便来汇报一下:“妈妈,风字原来和凤凰有一些联系的”、“妈妈,原来测量雨量是这么做啊”......看着小孩收获满满的样子,这本书也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加入了探测《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之旅。

典雅的装帧设计自不必说,序言中已经大加赞赏,书籍排版设计中最值得赞赏的是别具一格的“思维导图”,每一幅图,皆是美的享受。书中出现了大量的文物图片、古代文字图解、仪器结构图,乃至每一页的文字排版,都透露出作者、绘者在制作本书时的精益求精,对美感有无限追求的态度,令读者读来十分享受。

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仅是勤劳勇敢,更是拥有无限的智慧。自我们幼时读书接触的科技知识,几乎皆是西方近现代的科技研究成果,而今天,我甚至羡慕我的孩子,他在年幼时,便从这本《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书中,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在气象科技方面的智慧结晶,我相信,从这本书中,他会燃起强烈的自豪感。近年来,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又渐渐引起了民众的热爱,如若搭配这本书享用,一定会更加满足。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读后感(五):一只飞回古代天文学的鸟儿,飞回古老的气象算法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可以满足你对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的好奇心。《一只早飞千年的鸟》这本书的读者群定位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爱好者、地球及气象科学的爱好者,科技和设计的爱好者。你是其中之一吗?《一只早飞千年的鸟》是以讲述中国古代气候观测和测量科技在世界气象科技史上的先进性为主,并观想当时的历史及人物背景,以视觉系统设计科技信息图展现测风神器“相风铜乌”,古代测量雨量的工具天池盆、圆罂,从“琴弦测湿”到“挂炭天平”再到“鹿筋吸湿”等各种观测和测量风、雨、雷电、温度、湿度和古气象台等的装置和科技。

花了几个晚上阅读,此书内容详实,插图丰富,版面设计开放灵活,里面很多时间节点的整理本就很费心思,作者又选择了直观美观的信息图来呈现这些好不容易整理出来的资料。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真是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

这是一本既小众又大众的科普读物。小众是因为气象科普图书较少,大众是这本书创新性地把难懂的知识降维到了读者看得懂且喜闻乐见的程度。

客观地说,这本书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里面有些内容还是较专业,对读者的知识面有要求。但是,相信即使暂时看不懂那些专业的知识,也能从诗情画意(对,书里引用了很多古文、古诗词),绘声绘色(书里的图太多了,尤为难得是主要是作者自己画的),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气象科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

说到文字与插图的配合,可能是原有资料的稀缺,有几个介绍,如塔楼的防雷针设计,原件的配图不够清楚,或没有充分放大。当然在后面的原理图中有部分阐述。

全书最后一部分北京古观象台8大观测仪器的描述相当丰富,配图也精美,这样比较前面部分就弱些。虽然都是天文类,但是从节气入手解释,也可以理解。

读完书的感受是中国的历史太久远,可保留的东西太多,反而又失去很多啊。相比西方,中国的技术都是传承的,而不是形成标准流行的,跟现代社会基准不相符,似乎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就像欧洲,关于避雷的实验一出,西方各地各国都会自己动手,于是,有了改进、推进、革新。温度计也是一样。

期待这些对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的挖掘与可视化普及,对今日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提升带来新的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