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助推2.0读后感精选

助推2.0读后感精选

《助推2.0》是一本由[美] 卡斯·R.桑斯坦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9.9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助推2.0》读后感(一):《助推2.0》:微小扰动引发巨大变化

是什么引发了社会的改变?也许只是一个街边随处可见的交通警示语,或是新闻刚刚披露的一条信息,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可能引发最大的变化,而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助推”的原理。 《助推2.0》的作者是卡斯·R.桑斯坦是哈佛大学法院教授,我们曾经分享过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噪声》:揭示人类判断中的行为缺陷。在本书中,桑斯坦教授依然是从行为科学入手,探讨了助推对于我们生活的改变,以及一些看似微小的扰动是如何引发巨大变化的。助推作为一种保留选择的干预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选择,在书中,作者列举了十种重要的助推方法,分别是:默认规则、简化、社会规范的使用、增加易用性和便利性、警示和图示或其他方式、激发执行意图、预先承诺策略、提醒、告知人们过去所做选择的本质与后果。全书共分16章,虽未构成一个整体叙述,但将它们与助推之间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引发了对于助推这一干预措施的思考。 助推是一种保障选择的干预措施,由行为科学提供信息,可以极大地影响人们的选择。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1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助推2.0》读后感(二):烧脑的偏好逆转现象

本文是桑斯坦《助推》系列的倒数第二篇,讨论一个之前一直有感觉,但始终讲不清楚的问题。

首先介绍下,有三种评估候选项的方法。

1. 单独评估。给你一本书,问这本书好吗?其实很难评价。因为缺乏相关信息,该选项的某些特征很难在孤立状态下得到有效评估,这些特征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很难评价。因此,一些特征会被忽视,另一些则会被凸显,最后往往是凭感觉在做判断。生活中大部分都是单独评估。

2. 联合评估。给你两本书,问你哪本更好?其实也很难评价,但是相对于单独评估,似乎容易一些。我们会找到两本书的某个共性,针对单一因素或部分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此时,我们更关注两个选项之间的差别,无论这些差别是否真有意义。许多时候,联合评估会导致人们高度关注某个不太重要的特征。

3. 全局评估。给你一堆书,一套评价标准和很多时间,让你可以坐下来对所有选项的所有相关特征进行评估。现实中,我们无法做到全局评估,只能做到对多个选项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桑斯坦抛开不现实、不常见的全局评价,重点比较单独评估和联合评估,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里,行为科学有个不太友好的发现,即「对选项进行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时会出现偏好逆转」。比如说,

字典A:20万个词条,封皮损坏,其他地方像新的一样。字典B:10万个词条,像新的一样。

单独评估时,人们愿意为字典B支付更多的钱,但如果联合评估,人们却会为字典A支付更多钱。

据说,在很多领域中都会出现联合评估与单独评估之间的偏好逆转。用比较抽象的话说:如果一个选项具有一些特征X,而这些特征在单独评估中很难得到评估,但在联合评估中更容易得到评估;在单独评估中特征Y会占主导地位(可评估性方面),并且在联合评估中特征X会被认为比特征Y更重要,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偏好逆转。

对于单独评估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信息的不完整;对于联合评估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对于某个特征的聚焦。在单独评估中,人们会做出情绪化的判断,而在联合评估中,他们的判断更加审慎(尽管两者均有可能导致犯错)。甚至在思维实验电车难题和天桥难题中,单独评估时人们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联合评估时则会给出相同答案。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情绪偏好主导单独评估,认知偏差主导联合评估。

此外,伯纳特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对缺点的歧视会在单独评估中发生,而对优点的关注则在联合评估中占主导地位。

无论是在单独评估还是在联合评估中,卖方都能操纵选择者,并且操纵的设计现在应该很清楚了。

在单独评估中,挑战在于向选择者展示可评估的特征,即好的特征,如字典完好无损的封皮;同时向他们展示一个无法评估的特征,即不那么好的特征,如0.01%的总谐波失真。

在联合评估中,挑战在于要允许选择者在某个具有显著重要性的方面进行简单的对比,即使那些方面的差异对于经验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影响很少或根本没有影响。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卖方也可以通过操控信息来影响选择框架。单独评估时,大小组合以暗示缺点微不足道,联合评估时大小比较以凸显优点无与伦比。《细节》一书里有许多相关讨论。

此外,卖方可以故意增加不太吸引人的选项C,从而使人们的偏好从选项A转移到选项B。他们可以利用比较效应,鼓励选择者选择更贵的选项。政治候选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政治选举中,展示大烂人可以让烂人看起来没有那么烂。

最后,我始终认为不存在纯粹的单独评估,每个单独评估都要跟其他在场和不在场的实体或想象中记忆中的选项比较,所以只有时间轴上前后比较的串联评估,和空间轴上横向比较的并联评估。因此,我们作为被选项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要考虑的应该是到底该先出场,还是后出场,或者跟他人同时出场。

出场顺序将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巴拉巴西在他的《成功定律》里讨论了这个问题。

最后,我不知道你看明白了没有,能否做到学会后举一反三,反正我是不明觉厉了,单独评估和联合评估之间的偏好逆转太好玩了。如果你看明白了,欢迎在留言区提供你的实践应用案例。

《助推2.0》读后感(三):康德人与边沁人

假如我们发现了两个新的人类物种,他们分别为「康德人」和「边沁人」。假设「康德人」远比智人(即现代人类)更加情绪化,而「边沁人」则正好相反。同时,假设神经系统科学家发现「康德人」和「边沁人」都有着独特的大脑构造,「康德人」有高度发达的情感系统,但认知系统先天欠发达;相反,「边沁人」则有着高度发达的认知系统,且比智人发达得多。就像他们各自的名称一样,「康德人」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更具义务论倾向,而「边沁人」则是完全的结果论主义者。

上述文字是桑斯坦在《助推2.0》中的有趣比喻,是他对现有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结论的寓言化表达。本文接纳之,下面以「康德人」指代强调行为的过程正义的义务论者,「边沁人」指代强调行为的结果正义的结果论者,展开我们的讨论。

面对纷繁复杂的伦理、道德与法律问题,康德人与边沁人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这里略过让人头大的哲学和法律讨论,使用最简单粗暴的矩阵分析,从场景出发快速梳理其中逻辑。

第一类场景,行为兼顾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时,康德人和边沁人都会予以支持。比如说,一个人的孩子被坏人抓走了,他就找到警察和律师,通过合法方式帮助自己找到并要回了孩子。对于这种正确的行为和理想的结果,康德人和边沁人都会找到各自想要的东西来予以肯定,彼此之间不会相互攻击。

第二类场景,行为过程不正义、结果也不正义时,康德人和边沁人都会予以批评。比如说,前文那个父亲一时兴起,持刀砍伤坏人,但没抢回孩子。对于这种错误的行为和糟糕的结果,康德人和边沁人会从不同视角切入,找到各自的靶子做出批评。相对而言,康德人会更有话说,因为他可以把不理想的结果归因于不正确的行为,因而强调自己的观点。

第三类场景,行为过程不正义、结果正义的时候,康德人反对,边沁人支持,矛盾出现。比如说,那个父亲持刀攻击了坏人,成功抢回了孩子。在康德人看来,这种做法不可取,所以行为也不可取。但在边沁人看来,如果结果是好的,行为就是好的。

第四类场景,行为过程正义、结果不正义的时候,康德人支持,边沁人反对,分歧出现。比如说,那个父亲使用合法手段去要回孩子,但是最后失败了。在康德人看来,这是正确的选择,结果不好也没办法。但在边沁人看来,结果不好,你方法再正确又有什么意义。

综上可见,康德人和边沁人的主要分歧在第三类和第四类场景。

那么出现分歧时,作为旁观者且利益不相干的第三方群众,也就是我们这些智人会如何看呢?我们会纠结,因为我们智人都是半康德人和半边沁人纠结的合体,兼有义务论者和结果论者的倾向。

桑斯坦指出,近年来的行为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证明,义务论倾向与情绪系统驱动的直觉启发有关,属于无意识的、自动加工的系统1;结果论倾向则与认知系统的计算理性有关,属于有意识的、控制加工的系统2。康德人和边沁人的矛盾,归根结底是情绪直觉和认知计算的矛盾。

由于神经系统中的情绪系统先于认知系统进化和激活,所以面对复杂问题时,兼顾两套系统的智人,往往是直觉先给出情绪评价(行为对不对),计算再给出认知判断(结果好不好)。

对于第三类场景,智人作为旁观者,首先会觉得行为不对,然后会觉得结果很好,可以接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合理化,最后接纳这一行为及其评判。最终,只要行为成本不要高得过分离谱,多数人都会接受边沁人的观点,同时又不反对康德人的论断。

对于第四类场景,智人作为旁观者,首先会觉得行为正确,然后会觉得结果不好,有点惋惜。然后,努力对不理想的结果进行合理化,争取接纳这一行为及其评判。因为多数智人相信并支持「公平世界假设」,他们希望看到因果报应,好人能有好报,努力能有回报。

事实上,主要是因为置身事外,情感无关、利益无关,所以智人会努力同时接纳康德人和边沁人的立场,尽管两者明显存在分歧矛盾。但是,如果情感相关、利益相关,就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景象。

哲学家们准备了电车难题和天桥困境两个思维实验,来帮助我们智人更好地自我认识。

先看电车难题。请试想一下现在有一辆行进中的有轨电车,而它的前方有5个人,如果有轨电车继续向前行驶的话,一定会有人因此丧命。现在可以通过扳动扳手将有轨电车引向另一个行驶方向,但这一方向上也有1个人。而牺牲这个人的生命可以拯救另一个方向上的其他5个人,你会怎么做?大多数的智人会选择扳动扳手。

再看天桥困境。这个案例的情况与上一个有一点不同:唯一可以拯救那5个人的办法就是从天桥上推1个陌生人下去,让这个人挡在铁轨上来阻止电车继续行驶,也就是说用这个陌生人的生命来换取另外5个人的生命。大多数智人的选择是不去推这个陌生人。

电车难题和天桥困境,本质上都是1命换5命的选择,唯一区别的场景行为表述不同带来的情绪系统激活程度不同。前者操控机器来间接杀人,情绪系统有限激活,认知系统可以有效计算,轻松得出杀1人以救5人的边沁人选择。后者亲自动手直接杀人,情绪系统过度激活,认知系统无法进行计算,做出不杀1人以救5人的康德人选择。

神经科学研究证明,与电车难题相比,大脑中的情感区域在思考天桥困境问题时显得更为活跃。天桥困境优先激活了大脑中包括杏仁体在内的情感区域;相反,电车难题则主要提高了大脑中的认知控制和工作记忆区域的活跃度。其他的核磁共振研究也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深受情感钝化困扰的额颞叶痴呆患者面对天桥困境时,会更多地倾向于采取行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主管社会情感的区域,如同情、羞愧和内疚。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受损的受试者在实验中显示出了更大的功利主义倾向。情绪系统受损的人,可以成为更好的边沁人。另外,认知过载也会干扰智人的理性计算。

若要调和情绪和认知的矛盾,必须意志参与,做出自由选择,抑制情绪以支持认知判断,或者重构认知以协调情绪评价。不管是哪一种,都要付出努力,有所作为。但诚如我们在前一篇文章《自由的段位》中所讨论的,多数人在这种时候,会选择逃避自由,退行为一个低阶无为者。

如果眼前真有一辆电车即将撞上人,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智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瞬间情绪过载、认知过载,完全僵住,无法行动,最后做不出选择,电车直接撞向5人。即便部分智人没有僵住,他们也不敢做出杀人的决断。

说到这里,功利主义者桑斯坦显然更多地公开批评诉诸情感直觉的康德人,暗暗肯定那些讲究认知计算的边沁人。不过,狡猾的他又使用辩证法,强调道:「受情绪驱使的边沁人的直觉未必就是错的,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情绪会导致人们犯错。」

中国人古代有句话叫「本情以正褒贬,穷理以定赏罚」,桑斯坦似乎在用科学方法解释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对桑斯坦研究的评判,情感上包容,认知上批判。

首先,许多时候情绪直觉会带来好结果,康德人和边沁人没矛盾。「尽管义务论判断是无意识的、情绪化的,但也可能会产生正确的结果。」

其次,即便情绪直觉认可的正确行为带来了不好的结果,康德人的情绪系统也会驱使认知系统做好重新解释,确保情绪和认知最终协调统一。「与其说义务论哲学是道德推理,倒不如说是在道德合理化方面的更大范围的尝试。」

最后,「在回答某些问题或遇到某些情况时,人们的瞬时直觉反应是正确的,而长时间的思考可能会造成错误」。相对于当前看得到的行为而言,未来的结果往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过度思考的结果未必就是好的。许多时候,不稳定的现实世界遵循心理学家吉仁泽所谓「少即是多」的简单经验原则。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说服你去做康德人或是边沁人,而是希望你做一个智人,去关注、了解和思考义务论和结果论的矛盾,努力认识自己,促成自身情绪与认知的对立统一。唯有如此,你才不会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简单采取单一极端立场,退化为桑斯坦笔下的康德人和边沁人。

微信公众号: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