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明的比较读后感精选

文明的比较读后感精选

《文明的比较》是一本由[英]艾伦·麦克法兰著作,精装出版的2022-1图书,本书定价:23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的比较》读后感(一):太有现实意义!在复杂环境中,理解文明的差异

文明可以是被理解的,如果能做到尊重彼此的差异,不同的文明和国家也可以成为彼此的朋友。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动荡、多极的世界里,一处起涟漪,处处是波澜。 拥有不同文化和历史烙印的人们所组成的社群正在世界各地形成。尝试了解如何应对这种情形,并应当抱有多少宽容,是我们的时代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当我们目睹了从北非到阿富汗这些地带的Z体无可挽救地接连崩溃,看到东欧边境冲突的危局,真切地感到我们这些人正处于一次旧秩序大解体的时代。 而另一方面,我们生处的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24小时直播报道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市场、时尚领域还是政治舞台上,所有事情都在以光速前进。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 不同于古代四大文明,本书作者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

尽管我很不能理解作者把日本也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与另外三种文明相提并论。在我看来,日本的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当然,作者在书中自然也提到了这种历史关联性,但最终两个国家却走向了不同的制度体系,在作者的分析和探究之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讲。 面对不同文明的共存,探索冲突与和谐之间的平衡,显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里,作者做了2种比喻还挺有意思: 以树作比喻。中国就像银杏,日本是竹子,欧洲就是欧洲栗树,英语文化圈则为橡树。强迫一棵树变成另一棵树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它们共存。因此,世界作为一个不被过度干预的森林,有其合理的共存模式。 把和谐的隐喻想象成音乐和声,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的旋律,但融合起来就能成就一曲和谐且相互丰富的韵律。 理解文明可以减少恐惧和无知,或许还可以令这个我们还要生活数个世纪、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的世界变得更趋和谐。

《文明的比较》读后感(二):太有现实意义!在复杂环境中,理解文明的差异

文明可以是被理解的,如果能做到尊重彼此的差异,不同的文明和国家也可以成为彼此的朋友。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动荡、多极的世界里,一处起涟漪,处处是波澜。 拥有不同文化和历史烙印的人们所组成的社群正在世界各地形成。尝试了解如何应对这种情形,并应当抱有多少宽容,是我们的时代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当我们目睹了从北非到阿富汗这些地带的Z体无可挽救地接连崩溃,看到东欧边境冲突的危局,真切地感到我们这些人正处于一次旧秩序大解体的时代。 而另一方面,我们生处的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24小时直播报道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市场、时尚领域还是政治舞台上,所有事情都在以光速前进。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 不同于古代四大文明,本书作者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

尽管我很不能理解作者把日本也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与另外三种文明相提并论。在我看来,日本的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当然,作者在书中自然也提到了这种历史关联性,但最终两个国家却走向了不同的制度体系,在作者的分析和探究之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讲。 面对不同文明的共存,探索冲突与和谐之间的平衡,显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里,作者做了2种比喻还挺有意思: 以树作比喻。中国就像银杏,日本是竹子,欧洲就是欧洲栗树,英语文化圈则为橡树。强迫一棵树变成另一棵树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它们共存。因此,世界作为一个不被过度干预的森林,有其合理的共存模式。 把和谐的隐喻想象成音乐和声,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的旋律,但融合起来就能成就一曲和谐且相互丰富的韵律。 理解文明可以减少恐惧和无知,或许还可以令这个我们还要生活数个世纪、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的世界变得更趋和谐。

《文明的比较》读后感(三):多元文化环境下,求同存异的前提

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身处的世界俨然已是一个「地球村」,各种文明的轨迹交织在一起,形成奇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可是,行走在其中的你我他,却总因为自身历史文化背景所塑造的「狭隘」认知,而迷失了双眼,形成较单薄的世界观,看不清其他文明的多元世界。但,也有一些人,穿梭在不同文明之间,观察各文明的异同处,努力让我们看到这个多元的世界,比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在《文明的比较》为我们展现的四大文明的异同。

封面

《文明的比较》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面向中国读者而写的,一本基于人文层面的通俗文化文明史著作。在这本书中,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将他阅读、旅行及跨文化交往中长期观察所积累的阅历,融入其研究中,就汉语文化圈、日本文化圈、欧洲文化圈以及英语文化圈等四种文明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透过四种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径,将它们共通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一 一点出,诱着我们思考:该如何欣赏对方的优点、又该如何避开可能产生的摩擦,真正做到面对多元文化时的求同存异。

文化圈的根源分析

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与他的祖先一样,出生在英国殖民地阿萨姆,并在5岁时被送回英国,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英国人。这样的经历,决定了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无法在一个封闭式的文化圈内成长。某种角度上讲,这也让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更能客观地观察各种文化圈,包括他生活了20年的英语文化圈。

当然,作为一本面向中国读者而写的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在《文明的比较》的开篇,先讲述十六次中国之旅给他留下的印象,并跟随这些印象的足迹,对汉语文化圈进行详细且深层次结构的探究。随后,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以同样的方式对日本文化圈、欧洲文化圈,以及他熟悉的英语文化圈,都进行探究与解读;其中,包括各文化圈的起源、民族、制度、文化以及诸多局限之处。

文明的差异与包容

汉语文化圈与日本文化圈,欧洲文化圈与英语文化圈,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与联系。无论是在第一章各文化圈的介绍分析,还是在第二章各细项类别的解析,艾伦·麦克法兰教授都非常重视展开「对比」解说,特别是其他文化圈与汉语文化圈的比较及说明。通过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四种文明之间的差异:比如日本与英国的岛国心理,比如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如各文化圈中的社会等级设定......

随着「地球村」的日益缩小,人口大规模流动、思想技术和物质文化的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各文明交汇之处,产生抗拒、恐慌甚至被威胁等情绪。这些情绪的滋生,非常不利于多元化文明的融汇。所以,急需我们在充分认识文明差异的基础上,适当地舒缓甚至化解这些情绪。正如我们的老祖宗一样,海纳百川包容外来文化,通过教育、贸易、群居、通婚等方式,把其他文化圈的人们以及处于各文化圈边缘位置的外来者(比如蒙古人、比如女真人)变成「自己人」。

目录

这段时间,我看了一些海外学者解读中华文化的书籍,但这类书籍大部分成书于早年,局限性非常地明显。而这本《文明的比较》则写于2018年之后,无论是观察角度、还是观察的广度与深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都比他的前人们拥有更为强大的优势。当然,作为一位外来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获取的知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对这四大文明的解读与把控,已属非常难得!虽然,书中有些内容,我无法苟同,但仍然非常喜欢这本书:喜欢作者笔触下真实与鲜活,也喜欢他展开对比分析时的客观与中立(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但更重要的是,阅读的同时我也扫除了不少知识盲区。非常高兴遇到这本书,更由衷期待阅读更多这类书!

《文明的比较》读后感(四):文明的比较|互鉴文明,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

提到英国式幽默,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憨豆先生的经典表情,还有他在剧中靠“丰富的肢体动作”和“变化多端的表情”呈现出来的表演。与美国式的说话很满、很夸张之后的捧腹大笑比起来,英国式只是点到为止的“莞尔”,一切尽在不言中。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文明的比较》一书中写道:

幽默是化解矛盾、冲突、痛苦和哀伤的一种方式。英国人素来以用妙语“你必须笑”来面对困境而文明于世。他们手里经常端着一杯无处不在的茶,嘲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嘲笑自己国家的君主、首相、纨绔子弟甚至是主教。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热爱自嘲。有人认为,除了工业制度、资本主义、英语文学、英式法律等之外,我们还应该把英式幽默和自嘲视为欧洲大陆这一微不足道的岛屿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这只是作者艾伦·麦克法兰在《文明的比较》中讨论的英语文化圈中的一个特点,汉语文化圈、日本文化圈、欧洲文化圈以及英国文化圈还有很多这样的属于各个文明的特点。

01 理解文明

麦克法兰认为选择现在写这本书有诸多原因,它们都表明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首先,中国正在显著并且飞速地发展——现象级的改变在他当年的考察旅行中就已经发生了,这些改变标志着中国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因为中国正在并且将要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

其次,中国以外的人经常对中国持有一种病态的、过时的态度。他们中的大多数鲜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但偏激不实的报道和对中国成功日益所增加的恐惧混合着,扭曲了他们仅知道的那一点事实。甚至在那些邻国中,特别是日本,经常歪曲中国历史,对中国人民抱有偏见。目前,这种矛盾和对立正被好战的美国式立场所激化。

这本书是麦克法兰一次尽己所能展示这四种文明全貌的尝试。麦克法兰将他从英国,然后通过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到日本,最后到中国的所有经历和阅读编织在了一起。作者以一个更全球化的视角去看待从孟德斯鸠到福泽谕吉的政治哲学,也对19世纪90年代“野蛮战争”中的英国和日本进行深刻比较。

麦克法兰认为文明不等同于帝国,因为一种文明并不总是被一个中央政权所维系,但属于同一文明的人却是由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意识形态以及各种习俗和文化特征所联系的。这使生长在一种文明下的人们会产生叫作“我们”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相对于其他文明时,是具有排他性的。中国人、日本人、欧洲人乃至英语文化圈中的人们,都是一种“我们”的意思。随着通信技术种类的多样化,形态、文化与身份已遍布在政治分化的各洲,我们有理由认为文明才是在这个星球上起主导作用的主要单位。基于这种认识,为了世界的未来,我们应给予文明足够的重视。

有人提出,这是一系列根深蒂固的阶级意识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这种由未经深思的想法、身体力行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所构成的混合体,从童年起便塑造着我们。而这些倾向通常是看不见的,只是在宗教、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智力及其他形式体系中留下它们的痕迹。这些“思想的习惯”和感受藏匿于日常生活的表面之下。一旦有更清晰的规则,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世界。

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所在的世界太熟悉了以至于过起了不经审视的生活,我们往往不会回过头来看看,也就不会明白我们为何做这些事,以及我们如何成为我们。正所谓鱼不知水,鸟不知天,只有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才会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一切。

02 互鉴文明,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

作者艾伦·麦克法兰认为可以以树作为比喻,观察这四种文明:

中国就像它的代表植物——银杏。银杏是一种“活化石”,非常坚韧。它的叶子结构很简单,繁殖系统却非常强有力(通过种子和气根)。它同时具有古老和崭新的特征。这是一个大自然的奇迹,它古老而持久的特性恰如中国。

日本就像竹子。竹子随风弯曲,但几乎不可能折断。它成功的部分原因也来自繁殖系统——通过地下形成的根或茎,每一个新的竹子都成长于另一个竹子的根,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群体,就像日本社会一样。

欧洲文化圈可以用欧洲栗树(又称甜栗树或西班牙栗树)来代表,这种树在地中海和更北的地方都很茂盛。外表多刺危险,一旦打开,里面装满了营养丰富的坚果,也就是所谓的“穷人的面包”。

英语文化圈可以用橡树来代表。长寿而坚固的橡树被用在教堂和船只上,这些事物保证了英格兰的自由,但也实现了剥削他人而建立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强迫一棵树变成另一棵树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它们共存。因此,世界作为一个不被过度干预的森林,有其合理的共存模式。

《文明的比较》是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

我们可以通过纵向的历史镜鉴和横向的文明互鉴,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并热爱我们的文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