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100字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100字

《意识的解释》是一本由[美] 丹尼尔·丹尼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元,页数:6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一):意识的解释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最大的优势大概是人会思考,有意识。动物当然也能够思考,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是相比而言,人的大脑似乎在功能方面强大许多。那么所谓的意识,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最近我读了《意识的解释》这本书,这本书通过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和理论,结合精巧的思想实验和严谨的逻辑推演,作者给出了属于自己的回答。

关于意识从何而来,在更久远的过去,更多的或许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讨论的。之所以去探讨这个问题,其本质上还是在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迷思。后来随着医学,生物学,脑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人们又开始从这些方面来探寻意识。

每个人都是意识的经验主体、知觉和感觉的享有者,痛苦的承受者、观念的思考者和意识的沉思者,对我们来说,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或确定的吗?这看来不可否认,但意识本身到底是这个世界中的什么东西?这个物质世界中的生物个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意识神秘,就神秘在这里。

人们在通过多个角度来寻求一个准确的答案,在未来人们是否能够从生物学上确定意识的产生的具体位置呢?这一些问题的争论上,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能够明确的说明“它是什么”,而却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它不是什么”。而现在人们所真正的关键在于意识是如何运作的。

在这本书中,在对以笛卡儿为代表的身心二元论者进行批判后,作者丹尼特显然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意识究竟是什么?答案就是他的多重草稿模型。

所谓身心二元论认为,心智不同于大脑,它不是由普通物质组成,而是由某种其他的特别材料组成的......在脑中有一个特殊的中心,信息从输入到输出,会有一个分水岭。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分水岭就像一扇门,跨越一扇门,意识就从门内来到了门外,或者从门外进入到了门内。

而在作者的理论中认为,按照多重草稿模型,各种各样的知觉能在大脑中完成,靠的就是对感觉输入并行、多轨道的诠释和细化过程。进入神经系统的信息处在连续的“编辑修改状态”中。

在编辑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内容增添、结合、校正与重写都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发生。我们实际经验到的,不是感官的刺激,而是感官信息经过加工和编辑后的结果。

在大脑中有非常多份草稿,这些草稿是互相竞争的,而竞争的结果则决定哪些内容会被意识发现。

对于这种理论,我个人觉得有些超出我的认知,在科学上如何来验证这种理论呢?

但与此同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也许这种模型,这种表达更加接近于真实的情况。

关于意识的解释,相信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不管是在生物学角度,还是神经科学角度。对于意识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思考不一样的观点。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二):意识是被解释出来的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意识”这两个字,早已对它十分习惯,不是哲学专业的人也不会去深究其中深意。然而,哲学家们一直都在探索意识的秘密,意识应该怎么解释呢?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释,曾经布洛克给出的意识二分法拥有很多支持者。可是在丹尼尔·丹尼特看来,人们之所以支持布洛克的理论是因为很多人错误地将意识活动所负载的语义内容的丰富程度之间的差别解读为现象意识与切入意识之间的差别。

在《意识的解释》这本书中,作者丹尼尔·丹尼特提出了意识产生的“多重草稿”理论,向传统的“笛卡儿剧场”理论发起了挑战。

首先看一看笛卡尔剧场理论是什么意思。

笛卡尔认为身体是物质实体,心灵是精神实体,两者是不一样的。一个非物质性的“心灵”和一个物质性的“身体”通过松果体互动。大脑接受躯体感官输入的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松果体将信息发给非物质性的“心灵”。“心灵”进行思考和推理,并决定要做什么,然后在通过松果体向大脑发送信号,指挥躯体以恰当的方式执行行动,这就是著名的身心二元论。

曾经很多人对此认可,可是丹尼特却对此进行了反驳,他提出了著名的“多重草稿模型”。至于“多重草稿模型”,一句话解释的话,“意识是多重草稿相互竞争之后的结果。”

具体可以拆解为四个问题及其答案。大脑中数百亿个神经元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形成草稿;草稿有很多份,只不过有些处于激活状态,有些处于沉默状态,多重草稿模型是并行的,多个路径同时以不同的速度加工;多重草稿模型以“群魔混战”的竞争方式,获胜的“草稿”被看见,其他草稿消失;多重草稿模型中,不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随时都有可能有一份“草稿”从无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

基于“多重草稿模型”,丹尼特讨论了意识如何产生。他借用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相关概念,将人类意识产生看作是一个从基因到模因的一层层进化选择的过程,这也是他著名的“机器人叛乱”思想实验。

丹尼特在本书开头提到:意识是被解释出来的,没有解释,就没有意识。如果我们按照作者分分析,认同“多重草稿模型”,那么就可以理解他为何这样说。因为哪一些草稿会胜出,取决于哪一些草稿会成为“探究”的内容对象,而“探究”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解释活动。如果我们将胜出的草稿视为“被意识到的手稿”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意识的确是被解释出来的。

《意识的解释》并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哲学书,也许意识本身就是很难解释的吧。但通过作者的“多重草稿模型”似乎能明白他的意思,只是,这依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读起来或许会更容易理解吧!

《意识的解释》读后感(三):《意识的解释》:原来意识是 “七国混战”的产物

《意识的解释》:原来意识是 “七国混战”的产物

思衣谷

美国认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美国塔夫茨大学哲学教授丹尼尔•丹尼特最近推出了心理学的新书《意识的解释》。作者是获奖无数的,如获得伊拉斯谟奖、让•尼科德奖等奖,他的作品还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决选名单,可见他在认知和心理、哲学的人文科学领域的绝对的翘楚。这本书最大的意思是他提出了意识产生的“多重草稿”理论,向传统的“笛卡儿剧场”理论发起了挑战。

此书是引用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和理论,结合精巧的思想实验和严谨的逻辑推演,作者认为意识并不是“撰写好”的单一剧本在大脑某个部位的“剧场”里有序上演的产物,大脑中也不存在观看这种“剧目”并加以诠释的观众(“笛卡儿剧场”理论)。相反,作者认为意识是从并行撰写中的众多版本的“草稿”里脱颖而出的,是一场“群魔混战”的产物,各种片段交替执行高级功能,意识便在其间浮沉。

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意识的问题和方法。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知道现代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狭义意识概念则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简而言之,意识就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一种觉察活动。而在作者的这本关于意识的解释中,意识就是解释活动的产物。这里不仅谈到了意识的神秘性,心智素材的魅力,作者也以明智的学识和深度理论和客观事实以及经验解释了为什么二元论会失势。作者也借着这本书向传统的“笛卡儿剧场”理论发起了挑战。

另外,在第三章关于现象学部分,作者就提到了现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对外部世界的经验之谈,如景色、声源、气味和感觉等;第二是对纯内在世界的经验,如内在身影,回忆,想法,还有预感,而其中的预感就如陈奕迅唱的《预感》,唱道“有一种预感想挽回太难,对你还有无可救药的期盼”这里的预感自然就是现象学的内在经验了。还有第三种是对情绪与感受的经验,如就是我们的情感了,如喜怒哀乐、焦虑、悔恨、嘲讽、敬畏和冷静。

之后在第四章就是谈到了现象学的方法,如就讲到了以第一人称复数、第三人称视角、异现象学的方法等方法去论述而来这种现象学,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拉斐尔和他们的同时一道制造出了机器人沙克,作者就是以机器人沙克它对人的某种心理学特征做了特别逼真的模拟,它就是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思维的某种可能性。

来到第二部分心智的经验性理论,其中的重头戏就是讲到了多重草稿 vs 笛卡儿剧场。我们知道笛卡尔的伟大在于心物二元论,这种二元论的根本论据是指人是由"心灵"和"肉体"两部份所组成,与唯物主义强调"一个人的肉体就是它的全部"这种论据相对立,超自然预设不可证伪。

而所谓的笛卡儿剧场是一种隐喻,是说笛卡儿的理论是:一个人要对某个东西有意识,从感官传来的信息就必须到达这个站点,松果体在这里促成了一种特别的、魔力般的互动,即人的物质性大脑与非物质心智之间的互动。这就是笛卡儿剧场,是二元论的说法。

而在这里作者发起了这种二元论的挑战,认为人的知觉或者说意识是由多重草稿的意识组成的。而按照多重草稿模型,各种各样的知觉(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或心智活动)能在大脑中完成,靠的就是平行的、多轨道的、对感觉输入的诠释和细化过程。

此外,在这个重磅的环节,作者也提到了奥威尔式修改与斯大林修改。其中就提到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对负责真理的部门进行了叫人倒抽凉气的描写:它们忙碌地改写历史,让所有后来的人都无法接触真实的过去,那么,就让我们把这类后经验的记忆污染或者记忆修改称之为奥威尔修改,这是一种愚弄后人的方式,而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斯大林修改,这种修改是充斥着假冒证据。这两种都是起到起到误导作用的档案,从而延伸出了多重草稿型的基本含义:如果一个人想要确定大脑中的加工过程在什么时候是意识的时刻,就只能任意做出决定。从而说明了作者关于人类意识的解释为:如果我们将胜出的草稿作为被意识到手稿,那么就意味着意识就是被解释出来的产物。

再之后就谈到了意识的演化,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要数自动刺激的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发明。这里作者就以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和理论来说明 了意识与习惯的关系,其中比较有趣的介绍就提到了《自私的基因》,其中谈到的是智人,这个物种的大脑能给弥母提供掩体,也能为弥母提供传递媒介的交流习惯,这就说明习惯与意识的关系,喜欢那句:一个学者只是一个图书馆制造另外一个图书馆的方式,这就是从学者工具方法论和习惯性说明了人,或者智人的意识习惯问题。

再之后我们可以读到第九章的人类心智之架构,就是从人工智能的 研究和理论说明了意识的架构,其中在乔伊机器的力量中,我们可以读到了马尔的三个层次分析理论,计算层、算法层、实现层,从而延伸出了作者关于意识中含有意向立场、设计立场和物理立场的三位一体的结构。

而来到第三部分是关于意识的哲学问题。其中在常识心理学的问题上,作者就说到了一句非常有趣口号:如果我不能自言自语,我就不会有办法知道我在想什么。这就说明了常识心理学的自我意识很重要。另外也谈到感质化的这个概念,是与主观性有关——黄色怎么就是黄色,绿色怎么就是绿色?而在最后第十三章的自我的实在中,就抛出了意识得到解释,还是遭到消解?这样的疑问,而答案自然是意识是得到解释的,而绝不会被消解的。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们更为了解意识的存在,原来意识是被解释出来的,没有解释,就是没有意识。而意识是从并行撰写中的众多版本的“草稿”里脱颖而出的,是一场“七国混战”“群魔混战”的产物,各种片段交替执行高级功能,最终使得胜出的“草稿”就是成为了意识的手稿了,从而形成意识的概念,从而才能让意识会在人世间浮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