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米拉的猜想的读后感大全

米拉的猜想的读后感大全

《米拉的猜想》是一本由[英] 安格斯·班克罗夫特 / [英] 拉尔夫·费弗尔著作,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一):摘抄

最重要的不是呈现出最佳印象,即在印象的层面上保持最佳状态。人们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呈现出正确的印象—即对于其角色来说最为正确的印象。我们很难逃离被置身于角色中的命运,无论是被制度还是被人们所约束。如果人们希望你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你会发现自己就表现得大大咧咧,除非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对自己有着强大的信仰。 社会学利用情感来诠释社会。某些情感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必需品。比如说,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促进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性别角色和身份是社会化的、同样也是被演绎的,因此我们永远也不会清晰地知道如何变得更加阴柔或是阳刚,因为我们一直在不断地重新创造着这些身份。每种身份都是一个本不存在原件的副本。性别角色在仪式中、习惯中、对话中以及许许多多的社会现实中被演绎,而这并不需要任何的生物学事实作为基础。

长大成人的过程就包括我们以他人的期待看待自己。学着用这种方式反思自身和其他人是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公民的关键所在。这赋予了人们随着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表现和表现不同自我的能力。人们借此在外部刻画自身。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二):译后记:接受一些社会学的熏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交稿早在年初,但在这一年里,我对于译后记完全没有思路。就像着手翻译这本书时一样,想法很多,却迟迟落不下一字。随着这场疫情的阴云逐渐退散,我也终于能静下心来为这次翻译工作总结收官了。

本书不是一本学科专著,它虚构了引人入胜的故事,但理论部分依然瓷实严谨 。正如前言提到的,作者的写作灵感来源于挪威作家乔斯坦· 贾德的小说《苏菲的世界》,所以,他们选择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法来引出理论。相信读者一定会对其中的某些部分产生共鸣,无论是理论还是故事情节,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

对于我个人而言,译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得益于两位作者老师对于社会学重要思想的精彩诠释;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而翻看相关著作、查看过往作品,也是我最快乐的学习体验。期间,我不止一次重读一篇令我触动深刻的文章—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017 年在香港大学发表的有关公共社会学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了将社会学的知识生产带入公共领域的必要性,并指出社会学的知识生产应该能够让更多人从中受益。这与本书的主旨不谋而合。

我相信,接受一些社会学的熏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更有趣的是,每个人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来审视这些知识,会让知识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与此同时,社会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实践中保持热情和好奇,让我们以更精确、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社会中的“ 变与不变”,鼓舞我们探索更广阔的未知。

在这里,感谢编辑与师友的支持,感谢父母的陪伴和督促。最后,欢迎各位读者对本书翻译中不准确或者含混之处批评指正,也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收获未曾预料的欢欣。

金芳旭

2020 岁末于爱丁堡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三):非常“社会学”的社会学之旅

有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说法,哲学始于惊奇。因为对世界和事物感到惊奇,因而开始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开始追求智慧,于是便有了哲学。那么社会学始于什么呢?或许便如同这本书的书名"米拉的猜想"那样告诉我们的,社会学始于一定的猜想, 对生活的猜想吧。按照科学研究的范式来说,有了猜想,接下来的便是着手试验,进行证明,如果证明猜想是正确的,那么便称为一条公理,如果证明错误,那么便再进行一次猜想,直到验明为止。

社会学也常常被称为社会科学,那么它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科学研究的准则。关于社会学的具体做些什么,对“社会学”这三个字望文生义的人自然觉得它就是研究社会。但我们知道,一种东西愈是深入,便愈是难以厘清它最核心的东西。在米拉的社会学之旅中,她便发现,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结构的学科,然而另有一些社会学家却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所能做的或所遇到的事情的意义的学科。而最糟糕的是,这两者往往是不可兼顾的。

就像有一些哲学家想要追求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诠释世界、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有最终的法则来解释宇宙一样,人们或许以为社会学也会有一个万全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的结构、人类的行动,但种种尝试都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必然会导致失败。在这场社会学之旅中,每一站的旅途中,米拉都发觉眼前的理论能够解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到了下一站,米拉发现,上一站的理论似乎突然显得陈旧且部分地失效起来了。所以很可能我们只能期待具体真理,而无法乞求一个普遍真理。

这本书被誉为社会学版的《苏菲的世界》,在写法上也的确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在《苏菲的世界》中,苏菲所在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因此苏菲用来观察的视角也受到了影响。在《米拉的猜想》中,米拉的父亲因为金融案件背负丑闻,这使得米拉也受到牵连,不得已用着虚假的身份生活在大学里。可以说,米拉用来探究社会学的视角,其实也受到了这个虚假身份的影响。在许多次关于社会强加于个人的影响的探究中,米拉都试图以当前的理论为自己的父亲赋予反抗者的角色。可以说,这也是米拉自身想要回归正常的努力,是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管理的行为,同时也将自己的生活不断地用不同的眼镜来观察与衡量。

虽然社会学不会有普遍真理,但它有一个类似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的开篇理论。在第一章,米拉就告诉她的亲戚们,这个理论叫做“现代性”,并且它不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理论,甚而是一个模糊的、两义的理论,米拉的社会学从这个地方起步,也预示了后来的种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与怀疑。就像宇宙大爆炸影响了一切,现代性这个理论所代表的含义也渗透着人们的生活。米拉从自己的生活入手,去不断地进行观察、猜想与验证,反思具体生活情景中的“正常”与“错误”,是一条非常“社会学”的进路。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四):“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米拉的猜想》读后感

拿到此书前就已经了解到这并不是一本社会学的学科专著,全书以大学生米拉与其周围亲人、朋友的相处和对话展开了社会学的论述。它被称为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因为她同样遵循了一种上可追溯到苏格拉底式对话的形式来阐述观点和激发思考,我觉得这个形式最大的好处是它使用了对话语境中的反驳、怀疑、追问等等行为同频了读者在面对那些既定社会学理论的质疑,它为我们提供了对于理论质疑的声音,这恰恰赞美了哲学及社科理论引人思考、求知的传统。 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脉络清晰的社会学导论,首先,其中的理论框架有意从社会学的“宇宙大爆炸”——启蒙运动后“现代性”的出现作为起点,再不断地扩展,很多理论也是为后续理论铺下了论证的基础,甚至在了解理论前,对“理论”这个词也进行了社会学性质的阐释;其次,作者也提到可以有意将此书与一本传统社会学教材搭配使用,此书更多向我们介绍并抛出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再引出理论,以及将理论投入使用的方法,而没有过多对理论的支持依据以及论证方法进行阐述,因此,我在不断接收大量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学理论的信息流时,是在同步搭配互联网检索、中外相关理论的短篇论文,以及自己的读书笔记来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整理。所以《米拉的猜想》看似是一部轻松的社会学启蒙读物,但作为导论确是不断在引导读者去自发的思考和归纳整理,何况它足足涵盖了近30位社会学家以及80个社会学理论。快节奏和电子阅读泛滥的时代,仅于2021年10月发售第一版的《米拉的猜想》确实让我慢下来思考并有了主动学习扩展的动力。 但是此书的缺点也不容忽视,致敬前书《苏菲的世界》将理论服务于故事情节,却忽视了情节的系统性和趣味性,过于细碎和生硬,也能看出作者在理论阐述和故事情节之中的摇摆,这是难免的问题,使得阅读时有种脱离小说的分离感、又有种脱离教科书的尴尬;其次是部分的社会学专业术语翻译和一些权威文献有出入,也希望在后续版次中加以改进。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句话借鉴于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又或是海明威(美)、沈三废(中)(不断被后人借鉴或重构),是我在本书第三章描述到社会构建主义心理学时产生的思考,这也是我比较感兴趣并着重发散的理论,因为涉及到与另外学科交集就会很有意思。第三章米拉与心理学的研究生阿伦进行了不同专业对情绪和心理的激烈讨论,心灵主义使用内省法类比和研究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范式提倡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而米拉提出的社会构建主义,认为人类情绪、心理等现象不存在于人内部,而是人与人之间,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构建的结果,而这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必需品,比如劳动分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产生了信任的情感,信任又加固并提高了劳动分工的效率。 心理学这三类研究范式的变迁,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二元论的批判、对一成不变的社会学理论的批判,也导向了在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背景下社会的变迁性、复杂性,类似于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对涂尔干(Durkheim)社会本体论的革新,即研究对象从社会转向受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影响的复杂社会;又或是像马尔库塞(Marcuse)对佛洛依德(Freud)压抑性文明的批判,即高速发展阶段的文明,为人类享受爱欲提供了物质和时间条件。 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背景下每天都在增长,人与社会相互共生,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和社会产生关联,面对问题我们要有社会化的、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视角以及研究范式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检验、不断更新,再去改变人们的人们的观察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真正的理论改变世界。

《米拉的猜想》读后感(五):《米拉的猜想》读后乱记

当年那本外观绿油油、纸质印刷堪忧,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苏菲的世界》给幼小懵懂的我带来哲学入门的第一课(当然因为一直也没咋往里迈,现在还卡在门口哈哈哈)。 如今这本《米拉的猜想》算是为我打开了社会学的大门。社会学,一门看似因高屋建瓴而悬空虚幻,实则包罗万象且触手可及的学科。

由于阅读苏菲年代久远,我目前对其印象很浅,但彼时读书时的陶醉感却犹然可感——这本米拉,算是唤起一些old passion了。和前者相比,米拉故事性相对弱一些,理论性更强,阅读起来不快(软件显示我看了10 个多小时,其实我分了好几天才看完的),每章节末都会有像知识点概括一样的几个段落总结(正文言语之间带给人的启发可比单纯的文字总结生动深刻多啦)。

特别喜欢此类书中,能够随时从生活中感触,与周围人探讨,各方观点碰撞交融的情景。

大概也正是在理想化设置的书里,人们更能够在怀揣不同观点甚至截然相反论断的情况下,还可以单纯辩驳,求同存异,激烈讨论而不互相人身攻击了……(本来用的是“只有……才”,但是想了一想,现在除了这个二元性爆炸的极端互联网大环境,线下生活中也应该还是存在这样的讨论场域的,挺好,就是挺少)

“他们,或者说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倾听和理解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人。”

这本书原著英文名也挺有意思的: Dead White Men & Other Important People

2022.1.30

米拉的猜想

8.0

[英] 安格斯·班克罗夫特 [英] 拉尔夫·费弗尔 / 2021 / 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