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进化》是一本由[日] 远藤秀纪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一):失败的进化?

在进化论略受质疑的当今,我们是否还可以从进化的角度去看待分析人类的存在。动物同植物不一样,通过遗传分析发现,种子植物与被子植物起源历史中发生两次遗传物质倍增事件。一次是3.19亿年前 ,遗传物质倍增形成的多倍体导致了裸子植物向有花植物的进化;另一次是1.92亿年前,被子植物进化出单双子叶植物类型。人类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学去分析植物的起源和原始种,但是对于这种倍增的意义在科学的探讨上仍然是模糊的。这种倍增可以被定义为进化吗?进化的含义又是什么?

姑且定义进化是适应性的改变,人类进化到今天,作为哺乳动物的一类,为什么只有人类的幼儿需要经过一两年的成长才可以走路,而其他类型的哺乳动物一出生时就可以走路可以游泳,这种进化的机制为什么对人就不是适用了?

作为具有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的我来说,我对这种进化的说法是很保守的。回到这本书,逃不开说明文写作的文字堆砌和无趣,这是不可避免的。作者或者翻译也尝试避开这种写作囹圄,所以暂做欣慰吧。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二):听《失败的进化》

好久没听科普书了,感觉听着挺开心的。

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一个理念——进化就是生物设计的不断迭代。然后解读者在这里选择了很多生物史上的真实案例。比如,从一种“鱼”的化石里面,发现心脏的进化其实是逐步迭代的。比如,同样是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鸟类的翅膀进化自手臂,蝙蝠的翅膀进化自手指,而翼龙的翅膀进化自无名指。同样翅膀,但是却有不同的进化路径。

第二部分,全书终于讲到了书名的内容——失败的进化,其实书名的进化是特指人类的一个直立行走的进化,从一个方面说,直立行走可以说是人类所经历的最重要的进化:它解放了双手,还通过解放双手实现了大脑的迅速发展。它为人类带来的收益不可估量。但是,作者认为,直立行走本身,并不是没有成本的,这里的成本就是人类并没有完全适应直立行走因而付出的代价,其实,因为有代价,并不能说直立行走就是失败的,原则上讲,收益大于成本,这个进化就应该是成功的,但是作者之所以为书取一个这样耸人听闻的书名,就是为了提高传播度的。讲讲这些代价:1,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在直立行走之前,血液都是水平流动的,直立行走之后,血液就变得需要垂直流动了,心脏的负担更重了;2,更大的盆骨;3,更疲劳的肩颈肌肉。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三):人类的进化

作者先以解剖的角度来给我们介绍鸡的前肢带,鸡的前肢带相当于人类的上肢带,鸡在老祖宗的前肢带中相中了乌喙骨,而人类则选择了肩胛骨挑大梁,正是因为这样鸡和人拥有了差异分明的肩部形态。 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人类与动物的身体是由无数“小零件”组成的,而这些“小零件”都熬过了艰难的进化。它们都是经过了设计迭代、错误、失误、失败与巧合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这些小零件都建立在对于我们来说极其漫长的时间上,是1亿、3亿甚至是五亿的演化结果。

整体下来我觉得其实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完全的下定论,作者给我们介绍人体现在的器官时,基本都是通过解剖其他动物来引出,但是有很多东西是解剖所得不出来的。就像阿法南方古猿这些的化石真的太少太少了,阿法南方古猿虽然给我们留下来非常完整的骨盆化石但是他真的能证明是和智人拥有是将骨盆垂直立起的嘛,作者也说了学界尚有争论,早期猿人的骨盆与股骨究竟是呈怎么样的角度依然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所以这本书还是受一定的局限。但是这本书也基本将所能论证一些进化的例子都举例了出来能这么写出来成为一本书也挺不容易了。 包括像其实人和鸟的翅膀结构是差不多的,能飞的原因就是介绍羽毛其本质是由角蛋白组成的硬性结构,和我们人体的头发指甲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科普一下人类的进化历程,其实是想引起人们对于遗体科学的重视。想起《不平等的尸体》和《非自然死亡》里面关于法医解剖的描写和本书也差不多都是想告诉大家遗体的重要性。向这些解剖学者和法医致敬,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的,真的需要毅力和胆量。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四):生而为人就已经足够努力了

人不过就是一只偶然从树上跳下来的猴子嘛!

从哥白尼、达尔文、弗洛伊德接连不断地对人类自信打击之后,这个观念似乎或深或浅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但我现在之所以能在这里跟大家谈论进化论,全然是因为我可以用托举内脏的骨盆坐在办公椅上,可以用没有承重负担的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码字,可以用我那比猿猴大得多的大脑来好好想想下一句应该说些什么。

人类能成为地球上最具统治力的动物,从进化上面讲完全是因为偶然。大自然是我见过最没有目的性的事物了,它做的一切都是随心所欲地涂鸦。就像第一只上岸的鱼,它从来没有想过要到陆地上去生活,也没有为此做过任何准备。突然有一天这只鱼生活的水域干涸了,一大批鱼被晾在满是泥巴的滩涂上,巧的是它们中间有一只鱼曾为了在水中精细地控制游泳动作进化出了肉鳍,这肥硕的肉鳍是这样偶然地成为了后面陆上脊椎动物四肢的祖先。

五百万年前第一只从树上下来的猴子也是这样,它没有为成为人做好任何准备,但当时东非的树林就在气候的变化下萎缩消失了,变成了一片毫无遮挡的草原。这时一些恰好足底宽大、适合直立的猿猴,在第一次接触到地面后,开启了跨时代的意义。进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随机性地产生各种突变,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贯穿整本书的概念:设计迭代。只不过自然环境在不断地筛选这些设计迭代,让更适合环境的得以繁衍下去。造物主不愧是最懒惰的工程师,他从来都不去精细地打磨自己的作品,而是随意在设计图上修修补补,然后把这些迭代后的产品扔到市面上任他们被筛选淘汰。这种“不负责任”也让获得智力和直立的我们深受其苦。受够进化副作用折磨之苦的人类对此只能一笑了之并坦然受之,毕竟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恩赐,一切都需要有代价的,我们获得了直立行走的能力,获得了超高的智慧,必然就要忍受这些代价。这些代价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遗产,他们从大浪淘沙中的恶劣竞争中利用幸运的设计迭代活了下来,他们已经足够努力带给我们最好的了。

说回“失败的进化”这个主题,作者对智人的现在感到失望。我们优秀的大脑让智人得以借助各种工具来改造世界,我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忙忙碌碌,也可以闲暇之余去咖啡馆享受片刻欢愉,甚至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发达的医学技术与死神抗争,延长寿命。这些都是大自然在完成当初这场设计迭代时所没有想到的。我们已经超出了自然给我们设计的框架,甚至在不断地给自然强加框架去改变它。这种塑造自然的能力是之前的生物都没有做到的。过刚易折,过柔则靡,这是一个哲学讨论。过度聪明造成的愚蠢会扩张人类的贪欲,智人的下一次设计迭代该走向何处?作者给出的答案悲观又蕴含希望:智慧会带领人类走向末路,但设计迭代有无限的可能性,未来谁知道呢?

作者是位解剖学家,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引申出对进化史的科普和社会进程的反思,还蛮有情怀的。

《失败的进化》读后感(五):不成功?便成人吧!

1,当你吃秋刀鱼时你在想些什么

我是说真的,回想一下上一次吃秋刀鱼时你除了吃还有没有干些别的事情,比如在吃外卖时点了烤秋刀鱼可能在一边吃一边喝啤酒一边刷手机,或者和一群人吃的时候一边吃一边喝啤酒一边刷手机一边咒骂命运的不公,或者一边……(论写长评的真正原因),总之绝不会像作者这样在吃之前把鱼的外皮小心切开,先拿出手机拍照保留证据,然后再处理现场(“进了我的肚子”)。这拍下来的两张照片分别展示了秋刀鱼裸露的鳃和心,后来用在了本书讲解心与肺起源的两章。

别怪我上来就举这么似乎充满学究气的例子,作者自己就是以这种方式登场的。除了熟秋刀鱼,鸡肉的胴体乃至各种动物的尸体应有尽有,特别是动物的尸体,作者称为遗体,其实正是这里的主角,作者从自然了解到的奥秘几乎全是通过解剖遗体所得。虽然作者的学位、研究方向一类的跟兽医学什么的有关,但我觉得他的自我认同估计应该是“遗体解剖家”吧。同时,当他向你展示出自然的奥妙,比如最经典的听小骨的三块骨头其实是从鱼类耳后三块闲置的颅骨凑成等等这些从解剖与研究中得来的例子时,你也会觉得有趣,你就能明白他的热情所在,让人明白为何有人会以学术作为志业,非常感染人。

哦,我还有一句感慨:当我知道有人去野外或者专门去动物园“收尸”的时候我惊呆了,从没想过会有人要动物尸体,以为就草草埋掉,不会多看一眼,更别提拿来研究了!谁知道这竟是研究动物的专家最主要的获取渠道。作者对此也是爱恨交织。

2,进化还是演化?

本书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试着建立起类似于进化框架这样一种概念,所以常用“设计”“图纸”这样的词。这恐怕又要引起许多人的误会,免不了要说出进化是随机的,对生命设计的概念批驳一番,有可能争论逐渐往evolution的真实含义与合适翻译上回溯。

其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作者在1-1开头的叙述就知道作者绝非此意,也不可能犯如此低级错误,毕竟连道金斯的科普读物都出版这么多年了,这在学界早成共识。

这个共识,连同evolution的含义一起说就是:进化确实没必要翻译成演化,进化有方向,所以这些就是其图纸。所谓的随机指的是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在这个基础上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留下的不是强者,而是一众强者,形成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比如海里游的各种鱼都是流线型,甚至鲸鱼从地面回到水里也变成鱼的样子了,没进化成人鱼;天上飞的不管是哺乳类的蝙蝠还是鸟类都长出一样的翅膀,没进化出螺旋桨来。

带着这种观念阅读你就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了。作者在书里介绍的正是人体一些零部件的微观图纸。

3,就不让你知道你错哪了

好了,终于要说到人了!我当时的心情跟你们此刻的心情一样,差点以为作者是标题党。然而并不是,作者在最后一部分非常实在地说了骨盆、脊椎、大脑、血液循环等等一些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前面还夸了两个好的地方!我是来看这个的?rnm退..(删)但由于是压轴大戏,这里绝不让你知道。顺便说一句讲骨盆的时候对比了人科的几种猿类,这里也可以轻易看出大自然的趋同进化。

但这么多不成功阻止你得瑟了吗,让你收敛了吗,并没有,还是厚着脸皮先做个人吧。忽然想到神话里说人是神进化失败的残次品,原来神话是真的!

不说缺点了,想科普一下书中提到的人手的一个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我在看资本主义国家那些影视剧的时候仿佛常识,我们老铁却一脸蒙圈,殊不知你能666全得靠它,那就是人类的opposable thumbs,对生拇指,也就是说你的拇指与手掌与其他四指相对,这样才能握汉堡而大嚼,而不是只能如松鼠一样把饭团捧在手里看似在进食实际在卖萌。

以后别人再问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别再说使用工具了,其实猩猩也是可以的,答案应该更新了:只有人类有对生拇指。

4,推荐

再次推荐本书,不光能看到科学的魅力,还能看到喜欢科学之人的魅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