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100字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100字

《简读日本史》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一):极差的误导书

他能说「日本没有科举精英头脑没有被格式化」这种夹带私货的话,就是很欺负国人少关心日本国的历史。《武家诸法度》被无视了,武士传统被无视了,吉田东洋的血被无视了,白虎队等会津番士的血被无视了。 当然 书中的观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中日两国文化的本质不同。事实上,我们很难真的理解日本人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二):从它者看自己

就像需要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容貌一样,想要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也需要它者。

在以前,一提到日本,脑中闪现的都是那几个模糊的概念:集体主义,儒家文化,民族仇恨,武士精神…但一种文化往往难以用几个词语简单的概括,它是复杂的,它是一个民族与滋养它的环境历时历代交互所形成的,同时它也是弥散的,它弥散在这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弥散在这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海面之下。

而也只有透视它者的文化,才能在震撼中思索自己的生活,探索自己生活的可能性。

这本书只匆匆看了前一半,但其内容已经足以为生活的反思提供素材。日常生活中的性羞耻究竟源于何处?应该如何看待它?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之为人的那不变的本性又是什么呢?…

这时候就需要放下书本,到生活中进行思考。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三):0702

因对日本文化一直抱有好奇(或者说探索欲),同时也是出于对日本文学喜爱的爱屋及乌,每每能从纪实类影文中接触到一些日本的历史类或文化类知识,总是会多留一些心神。在读这本书之前已经积攒了许多对于日本文化的碎片,对看似对立的谦虚友好与极端好战,对外来文化迅速吸收等丰富而复杂的国民性格更加感到好奇,所以决心去多读一些系统性的书籍。 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此书有别于“正统历史书”,更多的是将作者的资料搜集整理,更关注中日对比,其中作者个人的见解较少,更多的是讲述与作为旁观者心态的稍加提点,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像班里的历史优等生的笔记。因此采用的语言也并不是很晦涩的,易于接受,也留有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也有一些点到为止,会让人忍不住继续问为什么。(当然这是对初学者而言,看短评中有许多纠错和不满的,或许会在深入学习之后对评分有所更正) 书中对之前个人比较困惑的点,比如幕府时代的历史,比如对于外来文化的迅速判断及吸收,比如极端好战,都有了一定的讲述。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日本人的性格优点与其背面的缺点都非常明显,且一同平摊在桌面上,这与中国人的纸牌式性格不太一样,中国人贯会把一些东西隐藏在后面,就和打牌一样,只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读的过程中不知为什么想到坂本的反复横跳,在两个极端中反复横跳,这与人很相似,不如说,社会本就是人组成的,人的本性也是社会的本性,并且社会能将人的本性根据环境放大,得意时自傲,自卑时谦虚,就好像人一样。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四):分析中日差异的简明史

作者主要从中日差异这个点切入,介绍日本史。从最早的神话开始,一直写到二战结束。全书风格简单易读,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一本历史爱好者写给其他历史爱好者的书。比较适合对日本历史不是很了解的初读者。 全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一是日本人独特的国民性是怎么形成的;二是中国和日本有什么不同,中日不同是怎么形成的。三是日本人怎么看待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以及日本为什么三度向大陆扩张。 通过梳理日本历史,作者重点解释了:1.日本人的团结性、协作性,是从哪儿来的?2.日本人在危机面前为什么转弯转得这样快? 作者的看法是:以上这些特质,与日本人身上的“集团主义”特质有关。日本人总是“抱团”式地生活,如同一群鱼,平时总是井然有序地朝一个方向游。如果你朝水中扔一块石子,它们短暂受惊后,又马上集体转向另一个方向。这种国民性格特点,一方面导致日本社会协调性强,转向迅速;另一方面,一旦领导层决策错误,也会导致日本人盲从集体,犯下重大错误,正如日本在二战期间经历过的一样。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作者在总结描述日本这些国民性时,总是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通过作者的描述,也确实让人感觉到,中国和日本其实差异还是很大的。 第四编 日本人的国民性,个人觉得写得尤其好。总结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等级意识、过劳死、匠人精神、强者崇拜、武士精神等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发展而来,有怎样的优缺点。(P.S.看完好像忽然对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的小说有了更多地理解。)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每章后面都有很多很多的注释。 正好之前读了《德川家康》的第一辑,少部分内容也有补充了解。特别是对织田信长的性格剖析等,还是很有意思的。

《简读日本史》读后感(五):顶N个公众号文章

张宏杰的书,可读性非常强,但看了一会儿,突然就觉得很不适。想了一下,还是作者的口吻,对于日本,溢美之词过多,对于中国,几乎尽是缺点。这种风格,对于被公众号文章格式化的思维来说,一时间还有点难以接受。在知乎上搜了一下,果然很多人骂作者的“私货”太多云云。

不过把它当作普通资料收集来看,心态就好了很多,至少里面大量的内容都是有出处了,个别个人观点或者个人发挥,也是比较容易选择性阅读的。

所以,我的感慨是:可能的话,还是少看公众号文章,看书效果好很多。

收获:

1、日本的地理决定了发展速度、国民性、社会演化等;

2、日本和中国形似而神不似,相差很远

3、明治维新前,日本人对自己的反思也非常深刻,但很快就转化为优越感了。可能哪个民族都差不多

我喜欢这段:

佛教主张四大皆空,因此佛教能帮助人破除死亡带来的恐怖,解开对肉体的眷恋,明心见性,“破生死关”。而佛教中的禅宗一路又讲究单纯、决断,更能帮助人“专注一念”。“因为在武士心中,哪怕是理智的微小浮泛也会阻止他前进,至于缠绵的情爱和物质的占有欲则是他在决定进退之际的巨大障碍。”武士在战斗之际只有抛开一切杂念,达到“空”的境界,即专注的状态,平时修炼的武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