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100字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100字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是一本由村井章介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一):「短评」作为整体:东亚海域史的关联性

村井先生的史学特点是克服单一民族国家的视角,将朝鲜半岛到江南沿海再到九州的东亚海域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研究,从东亚史的角度考察日本中世的形成与发展。在本书中,先通过“境界”与净秽同心圆的概念为我们勾勒出中世日本的边界观,以及对天竺、震旦的憧憬与对半岛的蔑视观,联系起一套“神国观”。接着,通过平清盛时代的宋日贸易来让读者了解一片跨越海域境界的区域与一群与大陆、半岛、列岛都存在关系的“境界人”来展现这一时期东亚海域的流动性;通过对高丽武人政权与镰仓幕府的比较研究来分析二者发展的历史异同;通过元日战争分析期间的神国观与朝鲜蔑视观;接受明朝册封的足利义满及南北朝-室町时代明日的经济联系与朝贡关系;从前期倭寇组成情况分析东亚海域中这群超越族群语言界限而组成的新群体以及对马这个日本边界在日朝关系中起到的一种“共同臣属”的中继作用。最后,在17世纪明清战争后的东亚变化中,东亚海域中的日朝越都以自己为中心发展树立的内外关系秩序,日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宽永锁国”进一步强化了对内管理都程度并重构了对外交流的格局,并逐步从中世的“无边界化”向近代边界意识发展。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随着东亚海域的潮水涨退,形成了近世日本内外的新格局。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二):日本人的骄傲自大竟然源于神国思想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并在这套思想体系的指导下,衍生了很多的政策或行为。细品东亚的中日韩三个国家,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秉承的是传统的“天下观”,强调“华夷之辩”,中原王朝是中心,周边是四夷;朝鲜半岛的王朝呢,近代以来也把自己当做“小中华”,至于日本人,秉承的竟然是“神国思想”。

神国,乍一听有点神话传说的意思,自古以来就有这种称呼吗,恐怕不尽然。而且中国的皇帝敬天,自称天子,而日本的皇帝自称天皇,连起来就是神国天皇,乍一听比中国的高大上好几倍,妥妥滴倍有面子。凭感觉,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村井章介在他的著作《中世日本的内与外》中,对日本的所谓“神国思想”多有提及,给了我很多启发。首先,日本因为地理位置,是相对封闭的,虽然和大陆以及朝鲜半岛有陆路和海陆的往来,但毕竟造船水平有限。尤其是9世纪,外部有强大的唐王朝和新罗,日本本土趋于自我封闭。

这种自我封闭下的国家疆域观,同“忌讳污秽”的观念密切相关。村井章介指出,平安时代的贵族对污秽的惧怕,甚至已经超出常识所理解的范围;比如,建筑物的屋顶落下了鸟粪,多么正常的一件事,都能引起轩然大波:如果某空间被污秽侵入,不经意间进入这个空间的人也会沾染污秽,与这个人接触的另外一个人,也会被传染污秽......

不管中国人如何理解这件事,但是在日本人看来,这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拓展到国家领域,本土如果是洁净的,外部威胁就是容易带来污秽的,由此诞生了一种“同心圆”模式,住在内部的、国家中心的天皇,其身体是最清净的,离他越远,就约成为先对污秽的空间。而新罗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知道真假),更让日本人无穷受用并时代接受。“吾闻东有神国,谓日本。亦有圣皇,谓天皇。必其国之神兵也,岂可举兵以拒乎。”

由此,中世的日本人认为,日本是神明灵力守卫的神圣空间,这种狂大的态度,在忽必烈多次征服日本未果之后达到了顶峰,因为拯救日本的不是自己的船坚刃利,而是台风,一个游牧民族领导者不熟悉的东西。这更加坚定了日本人自己认为被神明护佑的信心,也因此把台风称之为“神风”。

所以,近世的日本是封闭的,其臣民心态甚至优于大陆的“天朝观”。这种打了鸡血的心态,也催生了另外一种观念,那就是对朝鲜的蔑视观。所以我们也好理解,为什么日韩之间的仇恨那么大,韩国人为什么蜜汁自信,被长期瞧不起并且被长期侵略殖民,不敏感才怪。

到了近现代,日本脱亚入欧以及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让他们更加自大狂妄,直到现在,他们对历史的态度,仍然是亚洲和平的绊脚石。

可以预见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东亚的历史和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强烈的热度,中日韩在各领域的“三国演义”,还会一直热闹下去。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三):《中世日本的内与外》的通俗理解及中世日本的应激性

这是“村井史学”的入门作。我看完之后颇觉得浅显,想到这毕竟是入门著作,但又不禁惶恐,真的如此吗?再次思考和整理时,一部交流编年史已呈现于眼前,相信日后再引进村井老先生的更多著作会更完整地呈现他的宏观视角。而我就把自己的囫囵理解通过这次机会表达交流,看看是否抓对了“影子”。

据译者序的介绍,《中世日本的内与外》是“村井史学”的入门作,而作者村井章介老先生更是日本中世史、日本对外关系史、东亚海域史的权威性学者。不过,坦白说,此书出版前,可能大部分中国读者(包括我)除历史学专业的或者喜欢或研究日本史的人,大都对作者闻所未闻。对作者的简介网络上也少之又少,但是却发现作者的论文著作不胜枚举,是一位高产量学者,可惜大都没有翻译。由此可见,我们对村井先生的陌生也是实属难免。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如其名一样,主要讲述了从日本平安时期到战国时期前夕,日本的国内情况和东亚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发展对日本内部的影响。如果对照书中谈到的与中国各朝的交流,或许会对该书的理解容易产生共鸣,如与宋朝有关的真身佛系以及与宋的频繁贸易、作者对元朝的“蒙古袭来”的见解和足利义满向明遣使的事件等等。这样去看该书,可以减少我们对中世日本的陌生。同时书中也讲述了另外一条故事线,即中世日本与朝鲜半岛的各时期关系,虽然陌生但却可以增长知识。

中、日、朝的时代对应

那么,《中世日本的内与外》中,有一些新名词、新概念,虽然不少读者(包括我)是非历史学专业户,但我们没必要望而生畏。读完,我发现作者的几个概念我们可以通俗地、相似地去理解。

首先,在译者序和第六章出现的新概念—“境界人” (きょうかいじん)。虽然此概念是“村井史学”的核心所在,但书中对其阐述并不多,以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依努人、对马岛与济州岛等为例说明。“境界人”,按村井先生的归纳,应该是指因生活场所处于边缘且可跨越国境,从而导致国家归属感薄弱的人。这概念对于我们而言,新颖且颇具争议,同时“境界人”中的“人”,是日语习惯表达用词,相当于我们汉语常用的“者”,表达具有一定相同之处的人群。那么,在我看来,“境界人”的通俗的理解相当于以往“三不管地带”的居民或者是处于“无主地”且靠近“有主地”的人。只不过这样的通俗理解扩大到国家间层面。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古时,国界是流动、不稳定且模糊的,就如不能把现在已纳入日本领土的北海道这一常识代入中世日本,从书中第一章对日本东西南北界限的描述可知平安时期的日本国的范围在何处:“……请将日本四方的边界以外,即……北方佐渡以外……”,佐渡是指本州北部的佐渡岛,由此可见当时尚未把北海道纳入国家范围,但仍常与阿依努人贸易交往。所以中世日本存在不少“境界”。

同样,在第一章,作者谈到了更为有趣的“净—秽同心圆”,这种观念与国家疆域、神国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净—秽同心圆”就是指在相信日本国是有神灵庇护下,越靠近天皇及其居所越为净,反之则相对污秽,而这里的“秽”非仅指肮脏,亦指疾病、个人素质、鬼怪阴阳等等。这种忌讳污秽的观念,我认为这是对天皇的地位和形象神化,提高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这种观念,盛于平安时代(794-1192)。平安时代,阴阳道在日本得到建立,天武天皇更开设了阴阳寮。阴阳道与鬼怪之说相辅相成,阴阳师的活动加深了人们对鬼怪的信仰,同时,鬼怪又是“秽”的一种,天皇的居所则受到一群出色的阴阳师保护,这从而也推广和加深人们对“净—秽同心圆”观念的信仰。随后,“净—秽同心圆”的范围不断扩大,扩大到以当时的日本国为中心,越是异土之外越为相对污秽且得不到神明的庇护。不过,这种观念无法扩大到涵盖到中国,因为当时日本国仍臣于中国、学于中国,相当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离日本列岛更远,那岂不是更为污秽?这就自相矛盾了,这是“净—秽同心圆”的局限,但这观念仍中世日本不断封闭起来。

平安之世象

那么,接着就通俗地理解解说中所谈到的中世日本对外观的封闭性和独善性。封闭性,根据作者的说法,自然就是把国家封闭起来,对外交流实行强有力的管控,按最低限度地与外界进行交往,而不是“零交往”,这类似我们从明朝开始逐渐形成的闭关锁国。独善性,就是独善其身的意思,书中以三别抄反抗蒙古并有意请求日本帮助却被置若罔闻的情况为例,说明中世日本对外的独善性。不过限于书的篇幅和主题研究的范围,书中没有更完整地阐述日本封闭性的逐渐形成。同时,更值得思考的是,日本的独善性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封闭性是影响日本对外观中独善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之一,独善性的对外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还有更为重要和复杂的诸多因素影响,这在往后可以多加以思考、探索。

最后,从中世日本对外观的封闭性和独善性,还能看见中世日本对外的应激性。所谓的应激性,便是中世日本在外界的不断变化中做出一定的反应,并在做出应对时逐步走向封闭。如新罗人袭击日本贡品船,加深日本人对他国蔑视的同时也在不断加深其神国思想,而且朝贡对象的改朝换代,开始使日本贵族和天皇开始自上而下地封闭起来。又如日本成功抵挡蒙古的军事威胁,但是备战加速了幕府体制的专制,不满渐渐积累,导致国内发生动乱同时对外的管控变得更加严格。不管怎样,即便在中世,国与国之间并非完全孤立,也并非可以完全独善其身。外界的瞬息万变都会对其周边产生波及与影响,亦或轻微亦或剧烈,但这都是应激性。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还有不少新颖的视角,如用对比视角研究高丽和日本的武人政权、从世界史和比较的角度研究日本对“蒙古袭来”过度反应。虽部分研究较为浅显,但作为入门著作,值得一读。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四):难以完成的拼图

用两天时间读完了“甲骨文”新书——《中世日本的内与外》,为了加深理解,又侧重对部分章节重读。薄薄的一本书,本以为可以轻松畅读,但开卷即受桎梏。标明是中世纪日本史,但作者并没有对9世纪到17世纪的日本历史脉络进行线性论述,如果就是结构这一历史阶段日本的对外关系史,也显得零碎。六章内容是几乎单独的六个主题,因此整部书的内容也缺乏一定的逻辑连贯性。尽管译者在序中言明此书是为东京大学本科开设的日本史课程的讲义整理而成,阅读本书需要一些基本的日本史知识,本书中出场的大量人名、地名,可能是连日本人都没听说过,那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的确会因为其专业性而产生一定的距离。掐头去尾的专题论述会让理解断章取义,来龙去脉的缺乏也增加了一定阅读难度。但此书仍不失为敞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窗口,一些史实让人过目难忘。就自身目前的学识,只能看到书中呈现的是拼图一样的碎片,这些碎片让自己无法完成一幅完整的拼图。也只能选择一些醒目的碎片来增加自己的阅读兴趣。

神国与污秽:中世日本的“自闭”

据介绍,本书作者村井章介是东京大学教授,知名史学者,学说影响超越了日本史、亚洲史与世界史的界限,被称为“村井史学”。作为“村井史学”整体的基本立场,村井章介在书中指出中世的日本是“自闭的”(封闭性、独善性)。作者认为,自闭的对外态势和朝鲜蔑视观两个要素是中世日本对外观的特征。书中记载,9世纪时,由于新罗的威胁以及遣唐利好逐渐消失,日本国家内外均面临各种困难,于是日本人就形成了以下思维模式,即依靠神明的灵验之力维护庄严体面,通过在被守卫的空间里闭门不出,将与中国对等并对朝鲜半岛保持优越性的这种日本统治阶层所盼望的对外关系保留在观念之中。“这就成了日后贵族们对外观念的传统。”而且,匪夷所思的是当时日本人忌讳污秽的观念,这在当时对他们的意识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忌讳污秽观念其实质就是鲜明地区分内与外:内部=神国=清净,外部=异土=污秽,日本之内为清净神国,日本之外为污秽异土。“日本各处村庄隐藏的污秽疫鬼啊,请去距离日本千里之外的地方……——《延喜式》”。在9—10世纪,将日本的国家疆域视作由神明灵力守卫的神圣空间这一“神国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些侵入神圣空间的外部威胁被看作污秽之物。居住在日本疆界之外的虾夷和蒙古族被描绘成鬼一般的形象。切断内外往来,以保障内部清净的做法成了中世贵族基本的对外态度。对中世贵族而言,国境是将作为神圣空间的日本保护起来、阻断污秽的外部世界的影响的高墙。虚伪的中世日本贵族虽然惧怕“污秽”,但绝不妨碍他们获取海外产品特别是令他们赞叹不已的“唐物”,国家间外交可以停顿,民间商业活动确保频繁。中世日本统治阶层一边对“神国”保持自尊,一边对天竺、震旦充满憧憬,但把朝鲜视作本国的边境——“鬼界、高丽”,形成朝鲜蔑视观,日本神话中竟然有“新罗国大王日本国犬也”的记载。而这种现在看上去极近扭曲变态的观念,在当时由于关于世界的知识主要被统治阶层所垄断,日本统治阶层世界观的影响力在中世社会当中处于统治地位。正如作者所言,大约9世纪诞生的中世贵族的世界观是否影响着当今日本人的对外认识——“尚有反省的价值”。

佛像与神明:为了获得拔高“优越感”

中世日本在秉持虚伪的自尊和孤立原则态度下,至使正式国家关系为前提的遣唐使贸易没落停滞,取而代之的是民间主导的交易活动开始发展起来。上层贵族避免与同时代的宋朝建立官方关系,实质上却试图获取宋的文化物品和信息。983年,日本东大寺僧人奝然渡海入宋,觐见了北宋第二位皇帝太宗,向他介绍了日本国情,并于986年携带《大藏经》一部、释迦如来像一尊回国。这部世界上最早印刷的《大藏经》,为北宋建国后依皇帝敕命在四川雕造经版印制而成,一部就有5300余卷,现在全世界也仅存数卷而已。但悲催的是,这部《大藏经》与供奉经卷的法成寺一同被毁。奝然带回的释迦如来像是模造像,原是藏于宋朝都城汴京的寺院之中、在天竺按照释迦生前的样貌雕造的等身高立像,奝然见之感动,“仅我一人礼拜此佛毫无意义,我当仿造此像,让日本国的人们都有机会礼拜”,遂让宋朝匠人仿造。北宋雍熙二年(985),佛师张延皎、张延袭兄弟耗时不足一月便完成了佛像制作。佛像高160厘米,大约与真人同高,佛像内还制作了丝制的五脏。此像现藏于日本京都西郊嵯峨清凉寺,并被认定为日本国宝。这尊释迦如来像自舶来日本之始,就被视作无与伦比的灵验佛像,“上至天皇,下至万民,僧俗贵贱,无不为之垂首接踵,盛况至今不绝。”二战后还有更重大发现,在清凉寺释迦如来像体内发现了古文书、丝质五脏、经卷、版画、镜子、古钱等贵重供奉品,这些也一并被认定为日本国宝。11世纪后,日本各地还纷纷制作了大量的清凉寺释迦如来像复制品,其中20尊为日本国家级重要文物。这一切不仅仅表达了“在佛教世界边缘地区的末法浊世中苦苦挣扎的”中世日本对佛教中心天竺以及真正释迦如来像永留之地震旦(中国)的憧憬,更在于日本借此使自己站到比他国更高的位置,获得了优越感。因为有了释迦的无上福报,则更认定日本是神明守护的国家,日本可以成功地将自身置于特别神圣的位置。这算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吗?!

征讨与失败:蒙古袭来在暴风雨中败北

刚刚看完《成吉思汗:征战、帝国及其遗产》一书,蒙古铁骑踏上亚洲征服之旅方面尚未涉及,在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进攻日本的蒙古军踏上日本的土地其实只有很短的时间,而蒙古进攻高丽竟然长达一个半世纪。仅1231—1258近三十年间,蒙古军就对高丽进攻了六次。而书中记载的蒙古对日来袭,仅仅只有两次。文永十一年(1274),元军、高丽军总计三万数千人抵达对马岛西海岸,元军击破对马的防卫部队,一举吞下壹岐,当月二十日拂晓开始在博多湾沿岸登陆。在前所未见的武器和组织集团战法面前,日本军陷入苦战,不得不退入大宰府。但当天夜里,元军全员退回来停泊在博多湾的船上。半夜刮起了越来越大的暴风,元军轻易地撤退了。这是日本经历的第一次蒙古袭来,即文永之役。老天第一次帮助了日本人。在日本被叫作“弘安之役”的元军第二次征讨日本的行动比第一次规模大得多。与第一次征讨时的蒙古人、朝鲜人组成,以高丽为基地的四万东路军相比,第二次征讨主要由南宋人组成,以江南为基地的江南军有十万之数。4400艘船和14万人的大军于1281年7月27日占领了伊万里湾入口的鹰岛。但从30日起越发猛烈的大风,将大船队像树叶一般玩弄,船只破损,士兵溺死。日本军乘势发动了鹰岛周边的扫荡战,14万大军生还者不过三万数千而已。老天再次垂青日本人。第二次失败之后,忽必烈并没有放弃征伐日本,并制定了第三次征讨日本的计划,但由于江南的反政府起事和爪哇方面战况恶化,计划流产了。随着1294年1月忽必烈死去,日本远征也化为泡影。不仅仅在对日的征伐中蒙古人走背字、遇风暴、遭天谴,1284年忽必烈派往占城(越南南部王国)进行征讨的15000名援军、200艘船只遭遇暴风而溃败。1292年元征讨爪哇时,元朝海军也遭遇暴风,损失巨大。作者评析,无论在日本,还是在占城、安南、爪哇,元军虽然一度胜利,但最终未能维持战果。补给线延长的前线、不擅长的海战、兵士的主力是缺乏战斗意志的南宋降军,这三个状况合在一起,可以说元军的败北是必然的。但可笑的是,发挥了让元军溃败的重大作用的暴风雨却被解释为神意的彰显,“日本是神明保护的国家,无论何种外敌都不可侵犯”。而实际情况是,蒙古在东南亚的进攻与在日本的并不是相同的程度,从遭受的损害来看,“不得不说日本与东南亚各国相比是非常轻微的。”

篡权与册封:足利义满俯首称臣的目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即向四夷派遣使节,通告他们向明遣使,表明庆贺、服从之意。但在日本方面两次使节被杀后,第三次才成功说服日本九州的统治者向明派遣使节,并册封了当时的九州统治者怀良为日本国王。明向日本国王寻求的虽然也有一般性地承认明对对中国统治这一项,但重点是倭寇的禁止和镇压。当时在日本有此实力的就是君临大宰府、控制九州的怀良。而怀良接受册封的动机是想让九州地区从幕府的统治中脱离出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再者册封关系一旦成立,因为与明合法交往的名义仅限于被册封国的国王,国王就可以独自管理与明的贸易。这一点极具魅力。但也让围绕九州的战争超越了对一个地区的争夺,变成了对日本国王地位的争夺。十一岁就成为将军的足利义满成功地除掉了对抗势力,26岁位居人臣,他之上的人仅有天皇而已。在后圆融天皇死后,足利义满接替并开始居于“治天”的地位,而不是让后小松天皇接替,他成功篡权得到了上皇级别的礼遇。在明朱允炆即位后,足利义满即派使节到明,带着给建文帝的文书以及金千两、马十匹、扇百本等真正的“薄礼”。建文帝接收此文书后,立即将足利义满册封为日本国王。作者对足利义满接受诏书的描写极具画面感。作者写道,“他(足利义满)采取了可以说是卑躬屈膝的态度,应该是为了在众人环视之下展现保障其王权篡夺正当性的明的权威是多么高。”作者指出,接受皇帝册封日本国王的形式是为了开展贸易的万不得已的隐忍政策,日本国王不过是为了行使与明贸易权的头衔而已。对足利义满来说,接受明的册封是在国内完成王权篡夺计划时获得的来自至上权威的后盾支持;在对外方面,他意在摆脱自9世纪以后的传统孤立主义,意图在东亚国际社会中正式获取“日本国王”的地位。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即便是足利义满也完全没有在日本国内使用明朝年号或大统历的痕迹,“国王”也并未被视作取代天皇的日本统治者,日本人在心目中根本就没把明朝当回事!

一句话总结这本书:

现实的日本离我们很近,中世的日本离我们很遥远。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读后感(五):孤岛不孤——重看古代中日韩三国交流和碰撞

本书不是平铺直叙的讲述历史的脉络,而是默认读者已经具有一定的史学功底后,作者去输出自己见解独到的观点。风格类似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和钱穆的《中国经济史》。

日本是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的。日本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位中国的“暴躁小兄弟”,长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近代化过程中又接受西方思想转向军国主义,简言之是“穷则谦虚好学,达则野蛮侵略”。本书所探讨的是日本在9世纪~16世纪中叶,日本国内统治阶层思潮的变化和东亚中日韩三国国际大局势中的碰撞。正文虽然只有短短200页,但呈现了作者村井章介所代表的“村井史观”的精华部分。本书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历史系讲义扩写而成,所以并不是局限于通识类读物那样去赘述历史发展的脉络,而是试图向读者传达世界史框架下反思史学的魅力。“村井史观”的很多观点与日本主流教科书不一致,非常具有启发性。因为原著本身就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所以就不在重复文中观点,从几个角度去帮助读者解构本书。

什么是“中世”

拿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中国历史年代划分来说,通常按照生产关系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更常见的是按照朝代来分:从夏商周,至元明清。同时存在另外一种年代划分方式,即:

上古——夏商周及秦汉;

中古——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

近世——宋元明清;

这种划分方式比较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即能和西方历史中的古典时期、中世纪时期,以及文艺复兴后的近代时期相对应。日本古代历史的年代划分也是如此。常规是按照:旧石器时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武士时代(镰仓、南北朝、室町)、战国时代、江户时代等等,此种断代法颇为类似我国按朝代划分的方式,但也存在另外一种断代方法,即:

古代——11世纪末以前(旧石器、绳文、弥生、古坟、飞鸟、奈良、平安中期);

中世——11世纪末~16世纪末(平安末期、镰仓、南北朝、室町);

近世——16世纪末~19世纪中叶(安土桃山、江户);

因为本书作者村井章介立足于东亚大框架下的世界史,所以将“中世”的概念上溯至9世纪,即平安时代中期。

表格由笔者整理,因为只是为了呈现基本的历史脉络,省略了细节和对有争议部分的注解。

日本虽然在地理上是个孤立的岛国,但在文化上并不孤立。古代时期从朝鲜接收大量移民,同时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从图上可以看出,到了中世时期,日本正好经历了大唐王朝的衰落、五代时期的礼崩乐坏、北宋市场经济的大发展、蒙古铁蹄东征西讨、大明王朝重新建立中华正统的朝贡制度。中国就如同东亚地区的一块强磁铁,主动或被动的指引着岛国日本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安史之乱的冲击下,曾经如图腾一般神圣的盛唐忽然倒塌,引起了日本朝廷对武士阶层的警惕,对应本书第三章“镰仓幕府与武人政权”。北宋极度繁荣的市场经济导致了货币大量发行,对宋钱的过度依赖引起了日本公方的大讨论,对应本书第二章“陶瓷器、钱币与平氏政权”。蒙古的崛起在向西一路打到波兰和叙利亚的同时,也在向东方去征服朝鲜、爪哇(印尼)、安南(越南)及其日本,对应本书第四章“亚洲的‘蒙古袭来’”。读者尽可去书中去领略村井章介精妙的观点。

何为“境界”

“境界”是村井史观中一个核心概念。“境界”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边境、国界,但此处的意思是指两个国家领土相交部分上的一种“场”,而生活在其中并具有境界心态的居民被称为“境界人”。

虽然说,两国之间的国界是个客观事实,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极为复杂,人心向背也无法依靠地图上一条“细细的红线”去约束。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了北海道的例子,在第六章“中世的倭人们”中又论述了用“境界”去解读中世时期对马岛、济州岛的政治生态。我个人认为,第六章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横向展开了朝鲜的济州和日本的对马中混居的状态,纵向比较了朝鲜朝廷和日本朝廷对边境地区心态的变化。在此处多介绍一下对马岛的地理和历史情况。

对马岛地里位置正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中间。

夹在日朝之间的对马岛,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落后、粮食匮乏,整个的岛屿只有699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上海市崇明岛面积的一半。虽为传统上的日本领土,但由于远离日本本土,朝廷对他也是鞭长莫及,反而从经济上更为依赖对朝鲜的贸易。大量的倭人到朝鲜半岛南部移民并长期定居,形成了一片日本人聚集区,即三浦地区(荠浦、富山浦、盐浦),慢慢变成“恒居倭”,以至于朝鲜政府都无法介入这个区域的治理。与“三浦”相对应的概念,是北方由归化女真人(满族人)定居的“五镇”,即庆源、会宁、钟城、稳城、庆兴。朝鲜国王在对明朝的朝贡体系中扮演着附属国的角色,每年春节都会带领文武百官举行望阙礼,即向大明皇宫方向的遥拜仪式。而在内部,他又在朝鲜半岛上扮演着“小中华”的角色,享受着南蛮(三浦)和北狄(五镇)的朝拜。

1471年朝鲜官员申叔舟所著《海东诸国纪》中的地图,作者对于对马岛的理解和“境界”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依赖于此书。

根据《海东诸国纪》的描述,对马岛:郡八,人户皆沿海浦而居。凡八十二浦,南北三日程,东西或一日,或半日程。四面皆石山,土瘠民贫,以煮盐、捕鱼、贩卖为生。

与“境界人”对马岛民类似的是朝鲜的济州岛人。如今的旅游胜地,在中世时期曾是蒙古统治者的养马场。济州岛民穿和服、说日语,济州岛与对马岛同为倭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朝鲜统治者为了防止济州岛被日本彻底的同化,也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倭寇问题,对对马岛发起了进攻。这件事情在朝鲜方面被称为“己亥东征”,在日本方面被称为“应永外寇”。从这个角度上也能看出东亚局势之微妙。

结语

如果要总结中世时代的内与外的特点的话,可以认为当时国家权力分散,民间组织也同样弱小,各种势力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与外部交涉,使这个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外交状态,用作者村井章介的话来形容的话,就是“无边界化(borderless)”。村井提出“境界”的概念虽然具有争议,但在理解边疆问题上却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本书写成于30年前,部分已经过时的观点也通过丰富的译者注和后记做了修订,使得本书在当下语境中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扩展阅读

平安时代(岩波日本史 第三卷)

7.7

[日] 保立道久 / 2020 / 新星出版社

本书的内容是从8世纪到12世纪的平安时代。“平安”取自这个时期的首都平安京,即现在的日本京都,该时期上承飞鸟、奈良,下启镰仓幕府,是统治阶层从皇室、贵族转让于源、平武家的重要阶段。桓武天皇与藤原内麻吕通过共同妻子百济永继(朝鲜百济王族)的联姻,使得皇室与藤原北家血脉相连,形成极具日本特色的“摄关政治”(年幼天皇的辅佐者为摄政,成年天皇的辅佐者为关白),同时为了保证王统延续,壮年天皇会早早禅让于年幼的太子施行“院政制度”,以太上皇的身份执掌国政。平安时代绚烂的宫廷生活产生了无数影响后世的物语和和歌,清少纳言(枕草子作者)和紫式部(源氏物语作者)都是这个时期的宫廷女官。本书作者保立道久是研究平安朝的大家,对皇室、摄关家和源平武家的世系族谱做了全面的梳理,同时此书翻译的准确度极高,强烈推荐。

武士时代(岩波日本史 第四卷)

7.6

[日]五味文彦 / 2020 / 新星出版社

本书时间跨度为从12世纪源平合战至15世纪应仁之乱前,近400年的时间,覆盖镰仓幕府的崛起和室町幕府的衰落。皇室内部纠纷、皇室与摄关家的角力,都过度依赖新兴的武士阶层,武士代表朝廷在地方行使行政权力最终反客为主,架空皇权,天皇的废立由幕府一手操办。镰仓幕府虽然试图仿照朝廷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但终归只是个军事贵族的联盟,体现在幕府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只能“仲裁”,地方仍为高度自治。蒙古入侵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大的变量,将日本这个封闭的小岛国纳入了东亚的国际政治体系。由于抗元属于防御战争,并无新领土或者战争赔款用于赏赐众武士,加之天皇的煽动,不满情绪诱发了足利尊氏的倒幕运动。新的室町幕府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原有制度,一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下克上思想得到实践和传播,那将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般开启乱世。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套装

8.3

[日] 寺泽薰 [日] 熊谷公男 [日] 坂上康俊 [日] 下向井龙彦 [日] 山本幸司 [日] 新田一郎 [日] 池上裕子 [日] 横田冬彦 [日] 井上胜生 [日] 铃木淳 / 2021 / 文汇出版社

对于想快速入门中世日本历史的读者,推荐以上两本,即岩波日本史的第三卷和第四卷,正好覆盖本书所涉及的范围。另有讲谈社一套日本史套装,因为是新书,尚未度过,供读者自行判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