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于理性读后感1000字

死于理性读后感1000字

《死于理性》是一本由【美】麦迪逊·贝尔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于理性》读后感(一):为理性而死的人生

《反英雄史》是一套讲述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讲述他们不为大众所知的另一面。这一套书共讲述了三个伟人-达尔文、哥白尼和拉瓦锡。这一套书是向读者讲述大科学家,也就是教科书上那些让我们深恶痛绝的伟人,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他们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生活。这套书主要想传达的观念就是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英雄也不例外,只要肯努力,我们每个人又有机会拥有伟大的人生。

这本《死于理性(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讲述的是安托万-洛朗·拉瓦锡,他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我相信每个人都在教科书上看到过他的画像,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而言,出现在教科书上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这本书就是系统的为我们讲述拉瓦锡的人生经历,讲述他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以及最后为何被处死。

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拉瓦锡在科学史上的贡献,我们对于他的贡献最熟悉应该就是他提出了氧化学说,他命名了氧气和氢气,发现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他还有更重要的贡献,就是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确定一些度量衡的标准。拉瓦锡的这些成就足够让我们看到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本书的另一部分讲述的是他在政治方面的问题,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因为税务问题被处死,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对于拉瓦锡是否被人诬陷还是作为法国大革命的牺牲者没有准确的定论。拉瓦锡和法国大革命这一部分是我完全不熟悉的,但是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伟人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高高在上的,对于他们的生平大部分作品都倾向于赞扬和歌颂,对于阴暗的一面却很少有人提及,甚至有一些人想要极力隐瞒这一部分经历,但是只有两部分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现实中有血有肉的拉瓦锡。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也有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对于人类发展的贡献十分之大,享受人们的赞誉。但是在网络和社会如此发达的现在,国家和社会要如何处理这些投在科学家身上热切的目光呢,我们要如何保护这些科学家,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现代社会会把每一个人的生活变成公开的,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比较危险的问题,对于科学家更加如此。

《死于理性》读后感(二):名为理性的美德

每一个人的人生剖开来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拉瓦锡则是一本名为理性的书。

《死于理性》围绕拉瓦锡的生平描述了他的研究生涯与多种概念和规则的碰撞,我在读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他对于其他学派或者理论的想法。

对于other的看法,可以更加综合地看待一个人,也使得拉瓦锡这个人更加立体。就如《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围绕的并不是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成果,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上。一个人的经历反应的东西太多太多,人就像是万华镜里的小碎花,在三棱镜的反射下将自己五彩斑斓地展现给了窥探的人。

拉瓦锡在《死于理性》中就是那片小碎花。

他出身好,是个待遇优渥的包税官,生活节俭却依旧无法减少无产阶级的仇恨。拉瓦锡的生活里有许许多多的同僚,包括他聪明的妻子玛丽。那个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年代,拉瓦锡的信仰始终都是科学研究。他面对法国的旧制度,面对新型概念,都有身不由己和自己的坚持。拉瓦锡的背景如果放到现代……其实很难想象他在和平年代会不会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毕竟许多深刻的故事都发生在戏剧般动荡的时代。

关于法国大革命,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的认知里只有玛丽王后。她死在了断头台,没想到拉瓦锡也是同一时刻被讨伐的人之一。被讨伐理由都差不了多少,出身阶级官位,可正如拉格朗日所说:

“他们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头砍下来,但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一个来了。”

我翻阅了一下他的生平,拉瓦锡面对断头台依旧保持着严谨理性的态度,他与刽子手商量好,当他的头落地会尽量眨眼,请刽子手数一数他眨了几次。这个答案不知道他还有意识的时候听到了没有(不敢细想),但至少留给历史的版本上说是11次。

这样的一颗神奇的脑袋,再也没听说过,而现在也并不是一个会斩首示众的时代了。

如果没有法国大革命,我是很羡慕拉瓦锡的研究环境的,衣食无忧还能做着最喜欢的研究,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

书中也提到过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家室背景),他会有一些贵族特有的傲慢和偏见,然而直到合上书,我依然沉浸在他极致理性的温柔之中:

既然我将一切都听天由命,既然我将所有未输掉的事情都视为胜利,你为什么还要这么难过呢?

感到了一丝安慰。

《死于理性》读后感(三):《死于理性》:时代对人才的选择及人才对命运的反击

苏翊鸣在领取奖牌后与加拿大名将、滑雪界的偶像马克斯拥抱的一幕让不少人动容,这也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成功事例的讲解是榜样力量传递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因此,许多作家喜欢将名人的生平写成传记,供更多读者阅读。

来自美国、作品多次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家麦迪逊·贝尔就用其富有小说色彩的文笔,将“氧气”命名者、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天才的一生与其和生活时代背景纠缠不清的结局写成了《死于理性——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一书。

这本书从拉瓦锡的身份背景、时代风貌、主要成就及判刑处决几方面展现了他精彩的一生,尤其是在他关于化学研究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作者都给出了更多的关注及笔墨,让读者看到一个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付出的巨大努力。

1742年8月26日,未来将闻名遐迩整个法国的“天才”科学家拉瓦锡出生。那时候,他的家族已由一个多世纪前国王马房的小小“信差”挤身社会阶层的中层——穿“长袍”的律师。

和后来的昆虫学家达尔文一样,拉瓦锡也放弃了子承父业的安稳,通过兴趣和学习进入了科学领域。

他在21岁那年树立了进入法国科学院工作的目标,他知道,只有在拥有充足资金支持及“学术自由”环境下的法国科学院,才能实现他钻研化学、实现化学变革的梦想。

单从拉瓦锡后来的科研贡献来看,当时的法国应该早早为他铺平施展身手的空间,好让一辈子都崇尚理性,以理性引领法国科学事业不断发展的拉瓦锡为科学之城添砖加瓦。

但现实是,处于末落阶段的波旁王朝累积了大量腐败又目光短浅的权贵,由这些人投资建立的法国科学院难免陷入政治斗争中。

书本记载了拉瓦锡两次因“资历落榜”错失法国科学院科学家席位的事。

一次发生在1766年。在与同批提名的科学家中,拉瓦锡虽拥有一身盛名,且在化学方面的成就早已得到众人的肯定,但其最终因资历较浅没能入选。

另一次发生在时隔4年后的1768年。拉瓦锡在与“老资历”加布里埃尔·雅尔的竞争中,再次因资历较浅错失正式编制。不过,他得到了一个离正式席位非常近的“替补席位”——“编外助理”一职。

由此,我们可见历史上的法国社会对科学家人才选择“任人唯老”的弊端。

尽管大环境下是恶劣的生存规则,向来以理性著称的拉瓦锡却没让生命流逝在无意义的抱怨中。他坚持着内心对科学的热爱,在任谁都不看好的命运激流中与同时代的科学家们一同竞渡。

进入法国科学院并非拉瓦锡为自己科研事业做的唯一尝试。

科研需要资金,尤其是日复一日的实验。一个取得成功结果以前的实验就是一头“吞金兽”。那时,科学院院士每年的平均薪资也就2000里弗尔,远不够支撑已是巴黎中产阶级的拉瓦锡一家的生活。为了解决家庭生计,同时拿到丰厚的科研资金,拉瓦锡加入了深受诟病的包税总会。

就在他用母亲的遗产买下包税总会第一批股份几周后,他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编外人员”,这让院里的“元老级”科学家们对他的加入提出质疑。

若是拉瓦锡为了迎合“老头儿们”退出包税总会,也许,后来的法国就不会有如此一位因理性光芒四射的科学家,也就少了许多化学研究上的成果。

拉瓦锡顶住了外头的“风言风语”,他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现状与理想,将包税总会当成他的理想这朵莲花孕育的污潭。

在包税总会任职期间,他以1769-1770年间为绘制矿物地图而成行的考察经历为素材,向上级报告了零售商逃避烟草税收一事;又因多次发起关于天然硝石提纯、人工硝石生产等项目而促进了火药的发展。

拉瓦锡一生都在为自己科学上的理想事业奔忙,与同时代的各国科学家展开时间的赛跑,尽其理性与敏锐的天赋为取得科研成果而努力。

然而,法国大革命背景下混乱的社会环境终究没有给这个一生拼搏的科学家一个圆满的结局。

1792年,在类似“清算”前朝遗老的行动下,一大批与包税总会有关的人被抓去坐牢,这其中就包括了已辞职三年的拉瓦锡。

牢狱之中,大家都意识到了自己难逃一死。有两位曾经的同僚甚至向拉瓦锡提及服毒自杀的想法,拉瓦锡却说:“我不像你们一样执着于生命,我已经牺牲了生命。”

带着始终不妥协于罗伯斯庇尔等人恐怖统治的精神,拉瓦锡在被处决前看了他人生最后一眼风景——塞纳河畔的革命广场。

一代“天才”就此殒落,这是法国科学史上一笔巨大的损失。用拉瓦锡一位合作者的话说就是:“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只要一眨眼,可是这样的脑袋再过一百年也长不出来了。”

这是那个思想落后的时代的残酷选择,是不宽容的社会环境对科学人才所展示的不公。但是,正因为环境的恶劣,才更突显出拉瓦锡维护一生的理智与对科学研究的始终追随是多么难得。

今天的我们有了更开放更宽容的社会环境,我们能否像拉瓦锡那样早早树立一个追随终生的目标?又有没有勇气在万般险阻的探索路上排除万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呢?

希望看过书本之后,你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死于理性

8.9

【美】麦迪逊·贝尔 / 2021 / 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