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

《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

《红与黑》是一本由[法] 司汤达 / [法]让·保罗·昆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6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与黑》读后感(一):红与黑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比如我最近看的这本《红与黑》,小说中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爱情与地位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在每个时代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大概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作品可以一直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吧。

《红与黑》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展现了小人物在时代的巨浪中如何升起野心和欲望,又如何逐渐梦碎直至消亡的过程。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司汤达,出生于格勒诺布尔。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实践者之一,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代表作还有《阿尔芒斯》《巴马修道院》等。

在这本书中,虽然表面上讲的是主人公的个人遭遇,尤其是爱情故事,但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小说,有更加深刻的意涵。作者也通过塑造这些角色来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现实。

小说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其实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缩影。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在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多么显赫的社会地位,然而我们都会有梦想,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当我们谈到现实生活的时候,又可能有很多的无奈,有很多的意料之外,相比较而言,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的遭遇可能会更加波折。

“只要不为表面现象所惑,就能看出,巴黎的客厅里多的是像我父亲一样的老实人,或者像那两个苦役犯一样的精明鬼。 他们说得有道理:客厅里的那些主儿,每天清早起来,不会想到这揪心的问题:今天的晚饭怎么解决?他们当然可以夸耀自己的廉洁!一旦入选陪审团,自可趾高气扬,去重判偷银餐具的穷光蛋,谁叫他饿得发昏的呢。”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主人公也要迎来最后有些可惜的结局了。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也渐渐看清了一些事实。

这些自白一方面是向我们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于连拍拍自己的前额:“我在发痴,变得盔不讲理了。在这儿,在这地牢里,我是孤零零一个人;但活在世上的时候,并不孤单,我对人生的职责,有极强的识见………我为自己规定的职责,不论对错……就像暴风雨中可以依傍的大树,我有过动摇,受过颇缴。总之,我也是一个人……但我并没有给风暴卷走。

在最后关头,于连本可以主动认错,寻求法官们的宽宥,也许还有一线生机,然而他没有,反正以一种坦然与清醒的态度去面对现实。这大概是正确的抉择,也符合其人物形象。

合上了这本书,我一时心情有些复杂,不知是否是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遗憾,可惜,或许也有几分愤愤不平......

《红与黑》读后感(二):年少以为于连痴,中年读懂已惘然

年少的时候,阅读这本书的几页,窃以为于连是一个痴人。

他为了所谓的权势和地位,不惜牺牲那么好的女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他的心理。

就像一部电视剧里那个角色一样,他就想摒弃那个弱的自己,爬上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可惜的是,人力有穷时,命里没有终究无用。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赞同,人这一生,并非单纯的努力及可以的。

运、势、才、德等如果能够兼具,这个人才有大富大贵的可能。

很显然,于连并非这样幸运的人。

无论是多么厉害的人,只要错误地判断了形势,都会出错。

从整本书来看,于连的能力显然不足以在波涛诡谲的那个时期安身立命。

当时无数的精英都无法保全自己,何况一个区区的于连。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个人判断,成就了这本书的伟大。

一个人妄想用自我抵挡时代浪潮,显得如此唐吉坷德。

书中多次提到了《拿破仑回忆录》,更是隐含深意。

拿破仑一生抵达过山巅,戎马倥偬,却不得不困在一个小岛之上,过了余生。

于连虽然不可和拿破仑的功绩相比,可他的经历如类似,而且结局更加悲惨。

从艺术的渲染上来看,这种大与小的对比,更显得于连蚍蜉撼大树,可悲可叹。

可这种行为在当时绝非他一人所有,而是一个时代的通病,投机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只有理解这一背景,读者才能更体会于连这个角色。

而更令读者唏嘘的是,于连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和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从小,于连就体弱,不适合干家里的力气活。

所以,他不受父亲和两个哥哥的待见,能够出去工作,是他觉得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而当他陷入绝境的时候,这名父亲关注的仍然是儿子是否有存款。

很难想象,这样的家庭教育能够教育出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孩子。

于连的人生悲剧不是某一个层面造成的,具有的因素非常复杂。

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里,他的性格是非常多面的,也是非常矛盾的。

在面对女人,他是自卑且自大,既想要表现出自己强大的一面,又想隐藏自己骨子里的自卑。

面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他的行为也往往是如此。

于连认为自己拥有英雄情怀,其实不过是性格自卑上的一种遮挡。

在高山群峰之上,他放手高喊,以为有男人气概。

在故事的结尾处,他却痛恨自己有这样的气质,因为这些都不过是他的妄念而已。

实际上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人而已,既贪婪,又胆小。

从这一角度看,这本书又是一个反英雄主义的小说,一个英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起码不是于连这种自封的英雄。

总之,于连这个角色非常特殊,他既有可悲的一面,也有可怜的一面。

这本书愈读愈有味道,值得细品。

《红与黑》读后感(三):英雄主义式的红与宗教式的黑:23岁的于连为荣耀而生,为爱情而死

“我爱真理……但真理在哪里?……到处是尔虞我诈,至少是招摇撞骗,连最有德行的人、最伟大的人,也不能免俗。”

“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的《红与黑》以19世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以后的历史氛围为这部浪漫主义小说的故事背景,据悉这部小说的故事内容改编自法国1828年春天《法院新闻》所登载的贝尔德杀人案与拉法格杀人案这两个刑事案件。司汤达以贝尔德的生活经历为小说的框架,以被判处五年监禁的细木匠拉法格在法庭上的镇定自若的表现为小说的骨骼,当时他给这本小说起的名字是《于连》,不是《红与黑》,哈哈!

1997年电影《红与黑》

小说主人公年轻貌美的于连是木匠的儿子,饱受原生家庭之殇,他一心渴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跨越原有的阶级而出人头地,不再谱写乡下人的悲歌。司汤达借于连崇拜拿破仑的热情,渴望像拿破仑一样建立丰功伟绩的行径,来表达他对伟大的拿破仑帝国时代的留念,以“红”来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从而鞭挞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黑暗;当从军无门的于连选择教会的道路到最后被瑞那夫人的忏悔教士以告密信将其逼入死胡同,司汤达以教士僧袍的“黑”来象征猖獗的教会势力。

1997年电影《红与黑》

我觉得,其实“红与黑”所意指的涵义与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颇有些异曲同工之效,皆为一种现实中的幻影。对于连来说,处于无爱婚姻中的瑞那夫人是他的白玫瑰与黑,他们之间那心心相印的年下恋爱情,在蓦然回首之后,仿若宗教般静穆的虔诚;而侯爵小姐玛娣儿特则是他的红玫瑰与红,他们之间那一拍即合的头疼脑热爱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火热的激情退却后,余留下玛娣儿特对于连没有消散的深沉爱意与悲壮葬礼,即红与黑,英雄主义式的悲剧……23岁的于连为荣耀而生,为爱情而死,又何尝不是红与黑呢?

1997年电影《红与黑》玛娣儿特

20世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曾在其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里写道:虽说这场恋爱从表面诸方面来看实在是够悲伤、够荒唐的,但必须记住的是,真正的故事其实发生在那恋爱的人自己的灵魂里。因此除了上帝,还有谁能对这场或者任何一场恋爱作最终裁决呢?

1997年电影《红与黑》于连与瑞那夫人

这部小说中的于连与两个女主之间的爱情刚开始皆为其人生飞黄腾达的手段之一,但他没有像莫泊桑笔下的《漂亮朋友》杜洛瓦那样狼心狗肺、绝情绝义,他到底是个善良的人,他对两个女主的真情流露多于算计。虽说最后的故事结局,作者为了升华红与黑的故事主题,让于连为爱情而选择了殉难,但这着实让我为玛娣儿特愤不平,深感不适!

魏晋“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曾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于连说,“让蜉蝣多活上五个小时,看到了黑夜,自然就知道何为黑夜了。“我也一样,到二十三岁就死了。让我跟瑞那夫人一起再过上五年吧。”

1997年电影《红与黑》

1997年电影《红与黑》瑞那夫人

“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于连的悲剧,主要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矛盾,渴望幸福的个人在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成功之路上,总是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拦路虎让人不得不步入歧途。只有看清自己灵魂的人,才会感到坚强而果敢,不至于沉迷于幸福的迷狂,忘却谨言慎行的忠告。

1997年电影《红与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