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心红利》读后感1000字

《人心红利》读后感1000字

《人心红利》是一本由江南春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心红利》读后感(一):唐叔评20210130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内容的期望值很低。 我估摸着可能和之前的《抢占心智》八九不离十,不会有多少新东西的。 但读过之后,颇有惊喜。对江南春的佩服又增加了几分。 坦率说,这本书其实是分众广告的广告,最适合的受众是各家企业的老板。 是江南春给这些老板讲:为什么一定要投分众的广告,分众的广告与互联网广告、电视广告及其他广告有什么不同,通过分众的广告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直播及其他效果广告的问题在哪里,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如何协作……等等。 全书主线清楚,主要抓住“你把重心放在效果广告上,只会越来越惨。只有品牌广告才会让企业壮大,而且我有案例,还能给你讲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做”。 每篇文章都干脆利落,妙语不断,勾引的我不断折页,把书都搞成这样了。 不得不承认江南春确实是一位“洗脑”高手(中性词,非贬义)。 当然,好多篇里有重复的内容。 广告的本质在于重复——江南春。 如果抽得出时间,我甚至还想把书中精妙部分摘抄出来的,可惜实在是时间不够,只能拖后。 不过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保持冷静,防止被江董忽悠的不看价格直接抢分众股票。

我还推荐我儿子买了一本学习。

《人心红利》读后感(二):只适合想创业做消费品牌的少数人

两微一抖一分众,现在中国有名的品牌,几乎没有没在分众上投放过广告的,分众传媒可以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人心红利》是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关于品牌如何在极卷市场环境中继续增长的书。但是说实话,这本书挺水的,几乎还是《定位》理论那套逻辑,还有不少内容算是分众的广告。可能大佬就是想出本书吧哈哈哈~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几点都整理出来啦~ 1、首先江南春强调,市场已经变了:人口红利结束了,流量红利结束了,我们正在进入产能过剩、存量博弈的消费者主权时代。 2、企业如果做好品牌定位?江南春三点合一法:a、“逼死”老板,一句话总结品牌比竞品好的亮点;b、访谈销售冠军,从实际销售经验中获得定位灵感;c、访谈忠诚用户,从实际消费原因中获得定位灵感。 3、新消费品牌尽量做中高端产品。在中低端市场血拼,利润会加速下滑,生意只会一年比一年难做。 4、最有价值的两个消费人群:Z世代和精众人群。“白骨精”人群的消费特点有三爱、三怕、三缺。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缺爱、缺心情、缺刺激。 5、中国城市主流人群的消费升级,主要有4个方向,分别是:精神消费、知识消费、健康消费、智能化消费。 6、商战如何胜利?《孙子兵法》开篇五个字,“道、天、地、将、法”。 天——符合天时,顺应趋势; 地——谋篇布局,科学部署; 将——构建团队,精兵强将; 法——运营管理,合理激励; 道——得道多助,守正得人心。

《人心红利》读后感(三):人心不古,获利惟艰

上个月在经济观察报上看到一篇对江南春的专访,他介绍了“后流量时代”,他观察到的社会消费的趋势变化特点,我觉得观点提炼的还是很精辟的。后来就买了这本书来阅读,读完才发现,书的精华基本都体现在那篇专访里面了。我大概率判断,这本书只有最开始的一些宏观分析内容是江南春自己写的,其余很多篇章的内容应该是他手下的工作人员的代笔,因为前面的宏观分析内容相对来讲,观点清晰,信息量大;后面很多展开的内容,就是简单的描述,文字和逻辑上也稍显“粗粝”,很多内容又相对重复,可惜了开篇的大开大合和高屋建瓴。

我们社会变化的速度依然没有放慢,但经济整体上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增长阶段,按照流行的官方说法,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供给侧更加依赖“品牌”这个最大的流量池,否则获客的成本会持续走高;需求侧接收的信息更加多元和碎片化,传统媒体在无可避免的消解和失落,新媒体持续涌现,不断在分享消费者的“时间和心智”;

这种变化,做产品和品牌营销的广告公司会更加敏感,所以书内介绍的一些趋势让我还是很有收获。比如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在疫情期间,江南春认为这反而对分众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反而加大了电梯空间的抢夺力度,这种逆周期操作,就显示出一个企业家的战略判断能力。至于梯媒这种媒介,是否会维持既有的优势,我觉得江南春有一定“自卖自夸”的倾向,逻辑上也不是能够自洽。比如我们现在接触最频繁的就是“广告”,而广告的这种“反人性”在目前的形式和触达上还没有什么根本变化,争夺消费者“心智”的这个过程会愈加艰难,仅仅靠在封闭空间的所谓“饱和攻击”,就能树立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我觉得还不如小米那套“口碑论”营销方法更加有效。

另外,品牌的营销需要建立在坚实的产品基础上,如果脱离了产品的营销,有时候会反而会对品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就类似这本书,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他,受软文影响购买,但阅读完的体验与软文内容相比失色不少,反而会觉得这么大一个老板,出个书这种事情也有些“不靠谱”,反而影响了我对分众的印象。

《人心红利》读后感(四):中国市场风云变幻背后的商业逻辑

品牌之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江南春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直不懈思索中国市场形势的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变革中的中国市场。对他来说,2019年中国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品牌回归的大时代。95后和00后人口消费的兴起,曾出现许多淘品牌、网红品牌,它们通过流量红利迅速一夜壮大。而现在到了红利见顶,品牌决战的时刻。

江南春在后疫情时代出版的《人心红利》中预言,中国企业靠人口和流量获利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品牌呈两极分化,大品牌在市场上更具优势,而没有品牌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被逐步淘汰。品牌说白了就是在消费者心智认知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产品,赢得消费者心智是占领市场的根本,这即是江南春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含义。

江南春在《人心红利》中反思分众传媒应对危机的经验和方法,认为危机中蕴藏着机会,乐观者永远会看到事件中积极的一面,在危机中获得转变的势能。通过分析消费端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过去应对危机的经验,江南春给出了中国企业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可行解决方案和路径,不吝传授自己的品牌营销宝典。

一方面总结主流人群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的营销趋势,另一方面澄清分众传媒电梯媒体认知的误区,作者试图找到中国消费升级的推动力以及信息过载时代营销的大趋势。可以说“双微一抖”的内容营销和分众传媒为代表的场景营销成为这个时代品牌引爆的利器。而针对消费需求算准人心则是品牌算法的不二之选。

那么江南春的定位理论是如何算准人心的呢?他认为中国的主流消费者是Z世代和精众人群。书中指出据Z世代圈层消费报告,其实这类人群是新精致主义、新时尚主义和新健康生活的倡导者。消费升级意味着家庭至上、悦己主义、平衡生活和精致品质,消费趋势是精神层面、知识层面、健康方面和智能化消费。也由此得出企业定位于中高层次消费才有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疫情影响下,普通消费者更加理性,而中产消费者更加精致,书中也反复提到“精致”一词,来表征主流消费者更加本质的追求。商业社会自有它的逻辑,万变不离其宗,不变的是摸准时代的脉博,算准人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南春为中国企业把脉,无疑也是为分众传媒的未来作长远的部署,应该看到其定位的视角和定位的原理,都是基于商业社会的商业逻辑的。

《人心红利》读后感(五):从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到人心红利

本书有点像是分众传媒的宣传片,但所述却不无道理。在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走到尽头的情况下,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如何打造品牌势能、获取人心红利,江总像老师一样,在书中娓娓道来。 有两点与投资分众相关的内容,一是本书第三章,江总对多元化、给资本市场讲故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当你的价值观走偏了,是非走错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你来承担,所以叫'是非即成败'”。吃一堑长一智,未来分众肯定将更加专注。二是本书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数字化的成果,“使得电梯广告实现了在线可分发、数据可回流、效果可评估、投放可精准。”从而使得分众对广告主的价值可验证,势必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此外,毋庸置疑,江总是广告营销学的大师,对企业的认识非常深刻,试想如果江总来做投资,必定也会是位优秀的投资家。书中金句连连,部分摘录如下: 1、那些缺乏竞争力和差异化价值的中小企业,会因为危机而加速离场。没有差异化价值的中小企业,本来就会退出市场,疫情只是加速了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我们经常说要扶植中小企业,但真正值得我们扶植的必须是那些有差异化价值的企业。只要你有足够的价值,资本一定会发现你,并会支持你在弯道超车的时间点冲上去。 2、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3、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创新,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个是营销,通过打造品牌成为用户心目中的首选。一个优秀的品牌战略,一定是同时满足三个“点”:既能体现产品的优势点,又能反映产品与竞品的重大差异点,更能弥补消费者需求的痛点。 4、我认为每个企业家都必须问自己:“你到底为社会提供了什么独特的价值?你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消费者选择你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是什么?”所以定位理论在生产越来越过剩的时代,在消费者主权时代变得特别重要。这是中国市场能否摆脱同质化陷阱,走向创新发展的关键。 5、注定成功的产品有两种。其中之一是拥有不可逆的知识产权的产品。比如高通、华为、英特尔,这些技术企业每年投入很多经费搞研发,研发成果拿出来别的企业也根本学不会。这并不是因为有专利保护,而是因为这些研发成果是不可逆的。但中国的消费品市场上很难有这种不可逆的知识产权,企业要追求的是拥有另外一种产权,即消费者的心智产权。什么叫心智产权?比如,消费者想吃果冻就想到“喜之郎”,想买羽绒服就想到“波司登”,这些品牌就是获得了消费者的心智产权。这时候,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其他品牌,但是消费者的大脑中可以说已经没有其他品牌了。 6、追求确定性是这个碎片化迷思泛滥的社会的副产品,就好比市场不景气,大家追求短期投资回报率,减少长期品牌投入。最终的结果是价格战、促销战虽打出了销量,却打垮了自己的毛利率。同样的道理,流量广告投入越来越大,最终是为流量平台打工,遗落了品牌的长期建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