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摘抄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摘抄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是一本由许知远著作,一頁folio|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带函盒图书,本书定价:236,页数:15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一):虽然许知远很猥琐,但《十三邀》可以看看!

看书比看视频爽。总有些许人,可以给你答案。为什么那么不喜欢许知远,我记得是看陈嘉映的时候,为了打开话题,许知远企图从在青岛没有看到美女的角度,除了这个,还有他提问的那种尴尬,就真的很猥,可能是偏见吧,但就是这种观感。这有什么办法呢,不够140字不能发?建议看书吧,如果你也看不惯许知远那张脸的话,里面的嘉宾多数还是挺可爱的。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二):创作的核心永远是最朴素最简单的东西

《十三邀》尤其适合那些对艺术创作感兴趣的人读,你会发现创作的核心永远是最朴素最简单的东西。有时候知道这个心就定了。 许知远邀请的谈话对象都已经有相当高的成就,无论谈到什么问题,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自知。这种自知,以及对创作和对生命感受的成熟度,可以给其他人提供经验。而且他们的很多方法态度其实都可以套用进我们自己身上。 比如有一期徐冰说,什么叫“有效的作品”?有效的作品就是你的东西能够扩大别人的思维范畴,或者补充这个文明里那些有缺陷的认识,这叫有效作品。 徐冰本人是版画家,但他说的事可以适配所有行业,不只是徐冰,每一个被采访者都可以。也正因为能把这些提供给读者,给观众,所以《十三邀》才是“有效的作品”。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三):有删减,非采访全录

刚拿到朋友送的这套书时很兴奋。但翻了一下发现有删减又觉得有点遗憾。

个人不希望别人给我一个他整理的理解,哪怕是聊天的废话,我个人也希望一字不落的都有,总感觉很多琐碎的细节也是蛮有趣的,不希望被别人的筛选剥夺掉这点乐趣。

就像看十三邀视频,那个40分钟左右的剪辑版,远没有看全部访谈来的连贯,剪辑版在有些地方让人感到不明所以,有些地方会被剪辑误导,还有些嘉宾很可爱有趣的絮絮叨叨也受限于时长被剪掉了

这怎么也得够140了吧!!!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四):自我感觉良好的九斤老太

我觉得偏见其实是个褒义词,说难听点,其实是固执己见,是对新鲜事物的抵触而已。不怕有偏见,怕是已经放弃了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和接受。

固执己见像一道墙,会把人和后面的时代隔开,而原地踏步的人还觉得自己很酷,好像在对抗着什么神奇的力量。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九斤老太,口中不断嘟囔着: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流行文化三定律: 1.大多数我出生时已经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陈旧老土不值一提的。 2.大多数在我10-30岁之间诞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无法复制的经典。 3.大多数在我30岁之后诞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肤浅,幼稚可笑的。

时代的列车轰轰而来,呼啸而过,被抛弃的人,说不上可悲或者不可悲,但本人往往却意识不到。

印象深刻的三个: 1.是采访马东,感觉像是新旧势力及其实力的展现,两个在不同时空的人,好像没发生有意义的碰撞,新世界的话语,旧世界抗拒且听不懂,也跟不上节奏。说实话,我喜欢马东这样的,永远有保持新鲜感的能力,这点很不容易。 2.罗振宇的那个。有个细节,罗振宇喜欢《哲学的故事》这本书,许带过去的是最新的版本,其实罗希望见到他上大学时看的那一版,罗有个很细微的回应表达了这个意思。细节往往是魔鬼,做不好就是不伦不类。 3.李诞的访谈也很有意思,好像主宾被颠倒了,反而是采访者变成了受访者,说出了一堆心里话。

我是看过了采访罗振宇的那辑视频,然后开始读十三邀这套书,因为看文字的速度快,刷一个采访视频,可以看4-5人的文字版。第一本完整读完,后面没有尽读,挑了张艾嘉等18个人细细看了。

不过访谈节目的魅力源自视频,书缺少了现场的表情。十三邀的成功,一部分也来自对视频的剪辑、现场的调度、对话的场景,缺少了这些,语言好像变得无趣了。

也许对话很真诚,其实也没能逃脱“流行文化三定律”。再年轻的一代人,已经没有能力采访和对话了,就扒拉这些记忆中的人吧。

《十三邀:我们时代的头脑与心灵 (全四辑)》读后感(五):【编书手记】对话还重要吗?我眼见这时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彼此漠不关心停止交流

那时,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一档视频节目,值得出书吗?

已经以影像和声音形式定格的画面、姿态、言语,那些漫长、漫长的谈话,两个人彼此的对峙与交锋,值得以纸质书的形式重新呈现一遍吗? 那在2019年的年末,著名的访谈节目《十三邀》第四季开播没多久,我们拜访了许老师和他的十三邀团队,回来之后,便思考着这样的问题。 团队内部没有意见的分歧甚至撕裂是不可能的,面对着操刀《十三邀》纸质书出版这个大项目,或觉心存疑虑,或觉前路不清,尤其是市面上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并不算多,基本等于要自己摸索出一条新路来。无法否认许知远是一个充满号召力的文化符号,他选择采访的那些人更是。但,真的有人会把已经在视频上看过一遍的谈话买回家再读上一遍吗?说实话,我们并不那么有信心。 但,话说回来,把全四季《十三邀》的内容全摆在面前时,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四季里,许知远花了4年时间去对话了52个人,这52个人里,有李安有诺兰,有西川有唐诺,有许倬云有项飙,有我们的旗帜,有我们的灯塔,有我们的偶像与青春,也有我们所经过的时代。 所以,在某些书面前,没有“做不做”的疑问,只有“怎么做”的拷问。尤其当我们隔了一年的时光去回看它的编辑过程时,当初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更像是一种超出理性的直觉,超出经验的必需:2020年,在疫情全面爆发的春天里,我们决定把《十三邀》这套书好好做出来。

讨论项目用了一个多月,去做的决定只用了一秒。毫不夸张地说,在那段极其特殊的时光里,《十三邀》救了我——救了我们。因为在一个极度封闭同时极度撕裂,极为可怖又无限嘈杂的关头,人的心就像在晕船,你一定需要抓住一点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东西,你一定得锚定自己。

而我们抓住的东西,就是《十三邀》。这个项目太大了,需要编辑像潜入深海一样潜入进去:全四季,密密麻麻的上百个文件夹,里头不乏一些录音文件直接转成文字的原始材料——动辄十几个小时录音的原始材料。它同时又过于广阔:4年的时光,52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对话者,他们的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他们各自所代表的专业更是天地宽广,这就意味着繁星一样密布的专有名词。而这些专业背景和专有名词在从录音文件转为文字资料的过程中,必然意味着大量损耗和难以辨识。

比如,导演们很爱聊电影,作家们难免提到书名和外文作者名,考古专家许宏就一定会讲自己考古的故事,动用到大量考古界的专有名词。而在现实的口头交谈中,这些名词特别容易记错或者听岔,再经过一番录音和文字之间的转换,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让你无迹可寻。

记得我复审许宏的稿子时,对话中就出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词,“灰槛”。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反复查找资料。但因为缺乏考古学知识,仅通过简单的搜索联想和资料排查,完全破解不了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是辗转问到了学考古的朋友,对方才一眼看出来——不是灰槛,是灰坑。灰炕,是一个考古专有名词,指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因坑中填满灰色土壤,故称灰坑。

更好玩的例子还有比如许知远跟导演徐峥聊电影时的一段对话中,他提到过高中时喜欢的一部电影——“勇敢的辛巴”。当时,我和负责这部分书稿责编对着这个古怪的名字研究了很久,光是搜肯定搜索不出来的,这明显就是口误、记忆差错或者就是录音转文字时出现了差错。那么“勇敢的辛巴”到底是指那部电影呢?我们揣摩着。责编灵机一动:是不是《狮子王》啊!

“啊,《狮子王》啊。”我徐徐点头附和,“这么一想,好像也有点道理。中国首映时间跟许老师的高中也对得上啊。”

但,出于严谨,我们还是打算去亲自问一问作者本人。结果许老师一听就愣了,赶快纠正我们道:“是《勇敢的心》!”

原来是口语交谈中多了一个语气词“吧”,录音转文字就直接转成了“辛巴”。我们面面相觑,又好笑又觉得一阵后怕。做录音整理稿,最怕编辑想当然。一不小心就闹出《狮子王》的笑话。整个项目组于是又相互交替把书稿仔细筛查了一遍,任何一个存疑的名词、名字和知识点都不能放过。

也正是在不断筛查专有名词和知识点的过程中,编辑组给《十三邀》加上了大量的脚注。尤其考虑到它的读者群可以横跨好几个世代,我们会给李诞聊到池子和王建国时加上注释,也会在王小川聊起如同互联网时代遗迹般的“番茄花园”和“ChinaRen”加上注释——这也许隐含着一种贪心,我们希望,《十三邀》的读者里有60后也有00后,让那部分冲着许倬云老师来的读者,在读到李诞的访谈时不至于一头雾水,那部分冲着李宇春来的读者,在看完项飙的部分之后也能露出了然一笑。

同时,由于《十三邀》的编书、出书和卖书的过程都过于庞大而漫长,我们甚至会在做这套书的过程里遭遇某种意义上的“时代更迭”。比如,2021年2月吴孟达的骤然逝世,何尝不是港片意义上的时代更迭呢?

因而,《十三邀》里的“吴孟达篇”,也就成了他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个人专访。长达几日的漫漫的谈话,使得这篇访谈里收纳了超乎想象的漫长时光,而吴孟达本人的人生起伏,更是精彩如一出TVB大戏:谁能不爱吴孟达呢?他是我们好几代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记忆。他且还永远不当主角,他是时代的配角,他是小人物的代名词。他是香港的B面,如果是A面是繁华盛景。

他从童年时的漫长火车之旅开始聊,甚至记得下车时与姐姐一同拿在手上吃的糖。记得初抵香港时住的廉租屋,记得粤语残片里的人名。然后就是上TVB演员培训班,跟周润发等一干同学少年疯玩,在海里裸泳,然后就是跑龙套,拍电影,声名鹊起,醉生梦死。

这无数的旧日细节,在整理书稿时,我们几乎不舍得删,并还要以一种异常的热情去一一查证,给他提到的每一个名字加上脚注,仿佛自己有责任向后来者提醒:看,这就是岁月的鳞片,这就是他走过时代的路标。

所以,消息传来那天,第一个反应就是去翻出《十三邀》里的“吴孟达篇”拿出来的读。访谈的最后,文章在一个玩笑处戛然而止:“人生就是一场超大的梦。”他说。

“有时恍惚间醒来,以为自己还在那时的TVB培训班。跟他们在一起。大家一起去裸泳。”

然后他大笑道:“那可真是笑翻天。”

然后全文戛然而止,像我说的,一个时代已悄然更迭。

最后,说回那段伴随了我们将近半年的半封闭编书时光吧,为什么《十三邀》恰恰是那个最适合让人一把抓住的把手?因为它里头有大量的时间,有跨度长达一个世纪的回忆和反省,有太多人、太多在各个领域里最值得我们信赖的那些心灵,企图对个体、对时代、对失败与救赎,对成功和忧虑,对找回尊严和保持自我,一一进行回答,那种把自己的心和盘托出的、严肃的回答。

歌舞升平之时,我们嘲笑过这些关心“大问题”的人。综艺节目而已,有必要搞得这么严肃吗?大灾难降临之后,历史扑面而来,每个人都在经历自己的“严重时刻”,这种时候,你会发现,越严重的追问,在这个时候越有效。而越有普适性的回答,就越可以像一块补丁一样贴补在你的精神创口。

所以,提出“大问题”,回答“大问题”,在2021年依然重要吗?重要。2021,我们有了“内卷”的新困惑时,可以想一想项飙教会我们的事——重新发现附近;我们有了“躺平”的新口号时,也许可以看看许老爷子曾经给出的答案——关于人如何自救。在2021依然重要。

所以,以纸质书为证,我们终于证明了它不是“综艺节目而已”。证明它所记录下的那些许倬云的眼泪,项飙的真诚,白先勇的孤独,蔡国强的天真,是一定值得被反复阅读的对话和经验。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拥有更多维度的生活?《十三邀》给出的答案是:去对话。去跟我们时代中最杰出的头脑与心灵,对话。52场对话,就是52种人生,透过他们的眼睛,从他们站立的位置去观察,留意他们所留意的细节,体察他们所经历的人生。

而最终,编书也好,读书也罢,无非就是——让个人经验抵达个人,让时代回答救赎时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