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陶艺美学录读后感100字

陶艺美学录读后感100字

《陶艺美学录》是一本由张泉/主编 / 马岭/摄影著作,浦睿文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艺美学录》读后感(一):寻访陶艺之美的旅途

近日连绵不绝的加班让人不免心烦气躁,所以我俩一拍即合都决定去商场散散心。不得不说现在的商圈更新换店挺快的,新鲜感、时尚感扑面而来,逛着逛着发现了一家陶艺DIY店。说实话,类似这种陶艺店之前也零零散散偶遇过几家,但是从来没有自己撸起袖子制作一个成品,因为时间的问题,我们在这艺术氛围较好的店里慢慢欣赏这古老的传统工艺,然后离去。

衡水市怡然城H区斑马工坊

一说起陶瓷,我的脑海中第一闪过的就是小学英语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单词,是China和china的不同意思,老师认真讲因为陶瓷代表了中国,所以用陶瓷的单词来代表中国的单词。第二件事儿就是逛博物馆了,景德镇地陶瓷真的出现在很多城市的博物馆中,还记得故宫博物院各种精美的景德镇陶瓷,千年瓷都的它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陶艺。第三就是周杰伦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青花瓷》了。

景德镇陶瓷碎片(by-晨光)

前不久正好在阅读《陶艺美学录》,作者在2014年年末,踏上海峡彼岸的寻陶之旅。十六位大师,十六位宝岛陶艺工作者和茶道家,他们给了我们生活的艺术,他们对陶艺的热爱让我们忍泪盈眶,他们匠人般的工作态度让我们正能量爆棚,让我们感受到了在这繁荣喧嚣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丝静谧,在这商业浪潮冲击社会中的一点光明,所有的艺术和社会的碰撞都是需要磨合的,但是这也是所有的艺术与文化都要面对的事情。

第一次听到田承泰老师的名字是在《了不起的匠人》一书中,因为时隔久远,模模糊糊有些印象,只记得他是柴烧大师,还是丛雕刻半路转行到陶艺的。田老师认真学习如何配置釉药,比对不同树木树枝烧出的灰,然后还要考虑搭配比例、风力、温度、湿度、气压等影响因素,反复的实验终于迎来了春天,日积月累的经验给了他的作品最好的生命。如今第一位凭借柴烧作品登上大陆拍卖会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当代陶艺家,他依旧秉持匠人心态。

田承泰和他的作品

邱焕堂老师本来是一所大学英语系的教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出国进修,在校园里他邂逅了一间陶艺教室,看到老师和学生们在里面拉坯、盘条、上釉,看着众多陶艺习作,他爱上了陶艺,并且选修了陶艺课,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的作品在学校也一直被放在陈列柜中。回国后的他创建了陶艺教室,教大家学习陶艺,他自己也开始探索创作方式,一件件天马行空的作品就这样跃然出现眼前,奇形怪状的作品也得到了世人的欣赏。

邱焕堂

相比田老师和邱老师都有自己夫人鼎力相助,王宏祥老师凭借自己也获得了成功。16岁就开始做陶制品的他,起初也只是感兴趣。随着自己勤奋努力,他拉的碗从一开始没几个合格的,到最后全部合格免检,这是他的初步成功。高二的陶艺课也让他迷上了陶艺,退伍后的他一直没有放弃陶艺,自己深入研究,每次烧窑都是多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功了,无论是花器还是茶器,他都匠心独运,创新设计,让造型和实用两者融合。

陶艺,这现代美学的代表,我们随着作者的笔下,看到了众多爱陶艺大家,看到了无数的心血的成型,匠心坚守,书中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其他老师的故事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读者阅读传播,让陶艺的美给我们带来震撼和净化。

《陶艺美学录》读后感(二):原来当代陶艺名家是这样的,让我眼界大开。

“陶艺的水准也是社·会文化与审美水平的晴雨表。”

无论是日常器皿,还是典藏之物,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貌。陶艺的发展需要知识的积累、文化的滋养,以及足够自由开放的创作风气。

犹记得去到偌大的博物馆里面,惊叹于前人制作的陶瓷艺品,简直令我震撼,每一件陶瓷品都带体现了时代的风貌、文化、社会气息,无不是一段时代历史的印证。

每一个时代都有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才能见证如此辉煌的历史。

由张泉主编的《陶艺美学录》,很详细地介绍了当代陶艺名家的故事,若不是有幸得到这本书,我竟不知道陶艺竟如此之美,陶艺家如此之伟大。

这些陶艺家在强大的传统或者外来文化面前坚持独立的判断,在商业浪潮中保持清醒和冷静,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辈子都在追求美、探索美、传递美。

1 有志者事竟成—— 蔡晓芳

晓芳窑早已成为世界陶艺界的传奇。蔡晓芳掌握的釉之丰富与全面,前无古人,或许后也将无来者。

蔡晓芳自幼热爱书画,在他24岁那年,他决定投身陶艺创作,当时这是一个看起来前途难卜的职业。

1962年他参加了第一届窑业工程人员训练班,在训练班里面他一直专注于实验,一丝不苟,进步极快。一年后,经人推荐,他留学日本,在日本国立通产省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陶瓷部,师从陶艺家藤悦三和金冈繁人。日本老师只教一些基本的釉药配方,剩下的都要靠他自己去摸索了,配置釉药不能使用机器,只能用人工,稍微的配比差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在留学期间,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做了大量的实验。也让他体会到了陶瓷的奥秘和趣味所在,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在这个行业里面走下去的决心。

蔡晓芳在1975年创办晓芳窑,他希望烧出高温的作品,专注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整日思索着釉药配方,走路、吃饭、与人交谈的时候,都可能突然走神。有时候一个难题无法破解,他会朝思暮想,甚至做梦的时候都会灵感乍现。他会把这些灵感收集起来,回到工作室做实验。

将各种方案不厌其烦的逐一试来。那些技艺失传的珍宝,在蔡晓芳看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终将会与他们邂逅,他确信,有志者事竟成。

蔡晓芳的技艺在他日复一日的努力专研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他已经成功还原了很多千年前的瓷器。荷兰女王家族所传的罕见冰裂纹青花磁盘,王室只提供了几张参考老照片,蔡晓芳用自己精湛的技艺还原了荷兰女王的传家之宝,让女王啧啧称赞,众人惊叹不已。

蔡晓芳还应邀为台北故宫博物馆仿制五代、宋、元、明、清的陶瓷文物。他成功续接了中国千年的传统。

对于这些不菲的成绩,蔡晓芳都非常低调。他不侍物自傲,有的只是对这么多年的走陶艺质之路的笃定。他做的这些瓷器,虽然不语,但是却能照亮人心。

他用长达半世纪的坚持,告诉自己,也告诉我们,他的选择和坚持是正确的。其中遇到了太多的困难,都无济于事,因为热爱,因为坚定,也因为努力,时间自然会给他最好的回答。

米南德说:“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蔡晓芳在试验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失败没有将他打败,却是让他无数次去寻找方法,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 情感的传递者——陈九骆

陈九骆说:“陶是我的媒介,是我内在心境的投射,从中能看到我的悲和喜。”

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这些艺术家做的陶也不例外,每一个心境下做出来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仿佛每一件作品都会告诉你他此时的心情。

陈九骆真正开始做陶艺时,已经近50岁。

生意失败,太太离开他,从此陌路。他舍弃50岁生命之前所有的一切,上山做一个陶人。心中凄苦,见世间万物都是萧索,于是,就有了“樱瓣”“江雪”。

“樱瓣”是陈九骆的第一个志野茶碗系列,取名来自苏曼殊的诗句“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陈九骆将终将难以释怀的疼痛,安放在陶器里。

刚开始烧“樱瓣”时,因为技术不稳定,很多时候一整窑的瓷器都会被烧坏,他便要全部敲掉重新烧。这时候,他会在黑暗中发呆,或者是默默流泪,出去看电影之类的,然后再继续烧陶。

“赢瓣”两年之后,他烧了“江雪”。取名来自于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他对于自己性格和处境的审视,将自己的的情感和语言全部注入陶器之中。

其实,每一件物品都是有生命的,都是会能够表达的。它虽然不语,但是懂的人自然会懂。

之后经济和生活条件好转了之后,陈九骆又烧制出了“花语”和“桐花白”。“花雨”的釉面烧出斑斑点点的铁结晶,生出些姹紫嫣红开遍的烂漫意味。“桐花白”在白色釉杯碗口沿浮出些维维红色,如春天里白色油桐花红色的花蕊。此时,他的心境已经不再那么压抑。

后来烧出“山行”,陈九骆的心境已经完全通透,活得越来越明白。

他说,“山行”的难度不是在于烧,而是在于如何将情感融于器物之中,并且很自然地表露出来。

《陶艺美学录》读后感(三):火焰是一支画笔——读《陶艺美学录》

如果说火焰是一支画笔的话,那画布就是坯体,陶艺家就是画家,他们用自己的心做出不同的艺术造型,加上不同的釉料,再加上火焰的作画,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形状与颜色的陶艺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历经千年,一如当年初出窑,成为连接时间的纽带。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由浦睿文化出品的《陶艺美学录》,主编张泉走访多位陶艺大师,最后决定从台湾地区的陶艺出发,探讨当代生活美学。因此将此书命名为:陶艺美学录。

本书编者走访了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16位陶艺名家,探究他们如何走上陶艺之路,从陶艺出发,探寻当代生活美学。

书中介绍的一位陶艺大师——蔡荣佑,台中人,接触陶艺的时候已经32岁,是3个孩子的父亲,失业很久,投身于邱焕堂门下,成为邱焕堂第一位学生,他原是想靠陶艺来谋生,却没想到后来不仅谋了生计还修了身器,成为了著名的陶艺大师。

蔡荣佑之所以能成功,一是他原是卖画为生,有艺术美学基础,二是他肯钻研,不仅勇于尝试新的塑形方法,而且还学习配釉,到后来创办自己的陶艺工作室,第一窑就获得了成功,大家没想到,一个台湾的陶艺人能做出如此新奇的艺术造型,都以为是来自日本或者韩国的艺术家。

蔡荣佑初次作品拍卖成功之后开始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从土和釉药上着手,造型上创新,立志不模仿,历代有的陶瓷不做,其他国家和地区陶人做过的不做。发此宏愿,只为走一条艰难而漫长的创新之路。

其实这之于陶瓷是赋予了新的生命,古老的陶瓷艺术也焕发出新的光彩。

上图是陶艺家陈九骆的作品--樱瓣,取名自苏曼殊的诗句“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看了这个陶,第一感觉是孤独萧索,表面不是我们熟知的光滑平整,而是凹凸不平,表面布满了像虫蛀一样的点点,这其实来源于他的另一套作品”山行“虫蛀茶碗。

后来他又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烧法,改变烧窑时间,控制不同时间段窑内的温度和气氛,才将铁元素从釉料里拉出来,形成白釉上或深或浅的红色,如飘落的樱瓣,又似月白僧衣上沾染的美人胭脂泪,艳丽而哀婉。——这就是樱瓣的由来

陈九骆年近50岁才开始学做陶,他生意失败、太太离他而去,那些原来牵绊他的、他所顾念的,一夕之间都舍弃了他。那么,不如就去做陶吧,他先跟晓芳窑的谢武忠老师傅学习拉坯,又向艺专的吴毓堂先生学了配釉的方法后,就回家自己琢磨、看书做研究。后来他跑到三芝山租了一栋海砂屋,屋外杂草丛生,院墙塌了一地碎石,屋内墙壁斑驳,下雨时屋内也是泥沙俱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他静静地做陶,用做陶来排解情绪。

在这儿创造了“山行”、“樱瓣”、“江雪”这些不同于以往的陶瓷,这些陶瓷如他当时的境遇,落寞而孤寂。

后来,他的生活状况渐渐改善,作品也渐渐温暖起来,“花雨”、“桐花白”虽然半夜被冻醒,暗风吹雨入寒窗,但是他想到的,却是春日里盛开的桐花,他那颗被生活打磨得大悲大恸的心,已经被陶土与火光渐渐焐暖。

火焰是一支画笔,坯体是画布,他用火焰和灰烬,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方式。

田承泰,原是一位木石雕刻师,在不惑之年,决定要成为一个陶艺家,这一决定不寻常,做完之后,就是七年的冷板凳,朋友的劝诫他置若罔闻,家人的生计全靠太太的制衣店维持,七年时间,他用来钻研落灰的秘密,钻研每种不同的树木烧出的灰应用在陶器上的效果,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搭配比例,不同的风力、温度、湿度、气压、细微的差别会产生迥异的复杂效果。就这样,他沉迷于自己的研究之中,直到七年后,他揣着几件陶器,前往莺歌,寻找伯乐,这几件陶器,让陶艺店老板大吃一惊。他初露锋芒,崭露头角。

到了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果,他转做柴烧,一直到后来他从窑炉结构、烧窑方法上进行创新,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他就成为了柴烧领域的引领者。有人以为柴烧只能靠天意,事实上于他而言,柴烧并不神秘,它正不断地惊喜与失败中积累经验,不断地应变以及持续的思考,他总能创作出想要的作品。

看了这16位陶艺名家的故事,让我对陶器更加的敬畏,每一件精美的陶器其实都凝结了制陶人的所思、所想,甚至是他们做人的原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