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名的裘德的读后感大全

无名的裘德的读后感大全

《无名的裘德》是一本由[英] 托马斯·哈代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4.00,页数:6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一):评《无名的裘德》

看这本的时候同时在看《骆驼祥子》,以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本书却意外的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受罚后跳窗涉水的“具有伏尔泰精神”的淑变成在卧室门外指着圣经起誓说自愿补偿丈夫献身的淑,哈代实在知道如何教读者痛苦。更不提跟随裘德一生往返基督寺路上的孤寂,自始至终的孤寂,哎。anyway, 借用许子东教授总结祥子命运的话自我警醒:“合群是堕落的标志——哪怕合了无产阶级的群。”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二):失败者的赞歌(有剧透)

悲剧的原因 1 孩子们的死亡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淑的负罪感导致她离开。 跟孩子说话要小心。成年人能理解的苦痛对于儿童是不可承受的。而儿童的残忍决绝远非成人能想象。 2 社会环境 爱情可以不顾一切,但是婚姻就不行。他们婚后的生活颠沛流离充满艰辛就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做法不合常理。 看到某个评论说,生活在哪里就要做那里认为正确的事。所谓政治正确,普通人大都会选择随波逐流。但是裘德和淑,甚至裘德的老师还是勇敢地在最大程度上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至少他们的一生问心无愧。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三):评《无名的裘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帝、真主、菩萨什么的通通没有。圣人也没有,英雄也没有。没有善恶,没有高尚卑鄙。人类终究只是动物界中的一种,尽管其中一些人给这个族群加上了一些特殊性,仿佛我们可以支配这颗星球,归根到底,我们仍不过是一群动物,自然的法则在我们身上无情地碾过,把我们费尽心机编织的道德、法律、高尚和卑劣,匆匆地撕成碎片。

裘德、于连,两个在世路上闯荡失败的人,为何引起了广泛的同情呢?于连苦心背诵拉丁文圣经,用拿破仑来给自己打鸡血,最终也不过是搞到了两个上流社会的女人,一个贵妇人和一个千金小姐,作为他拼搏的成果,然后被判死刑。裘德背拉丁文,脑子里装了一大堆死了烂了的名字,也不过是做了十几年的石匠活儿,他费心念的那些书,一个字的用场也没派上过。本来这样的人物,是连埋骨之所也没人知道的。没有人记得世上有这种人。所幸有司汤达和哈代,他们为可耻的失败者树碑立传,而众多同样苦恼的高品味读者幸而可以赏识他们,所以我们才会知道:世上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但一个灵魂真正的伟大,却正因为这种无用功。在被贫穷、卑下欺侮戏弄时,在跟整个世界的虚伪、丑陋斗争时,耗费了所有气力还是彻底失败,甚至不能在尘世的污浊之海中泛起一丝涟漪,但我们还是怀着切齿痛恨,一百年,两百年……一直跟它们斗下去。终于不能撬掉它的獠牙,泼洗它的污浊,于是我们对着天空大声嘲笑,放肆而轻蔑。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四):不是书评

「字句叫人死」——哥林多后书 3:6

只有意志薄弱的人才会结婚;活在耻辱中,也比结婚强;虽然名声不好;但他还有一种无价的自由,思考的自由。婚姻就像挂在眼睛和耳朵上的挂毯;结了婚的人,还能看到什么,还能听到什么;在婚姻中,梦想被窒息,岁月会枯萎。——埃利亚斯·卡内蒂

人要糊涂下去才能活,不然人是没法活的。一个人要是想活下去,那他就得开始低头、堕落,把自己的梦想全部葬送掉。高尚的人,是活不久远的,高尚的人,为真理而生的人,都是在飞蛾扑火。或者说,稀里糊涂的苟活的人,这样的人活得最自在,最长久。人要是会思想,想要为真理而活,那他绝不会快乐,他要和世界做斗争,他的生命极易陨落,但他是真正活过的人。

哈代让我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婚姻观:结不结婚都无所谓,结婚只是完成一项法律,而在爱面前,在人的复杂情感面前,法律是不顶用的。被法律承认了的婚姻反倒是让爱变成了一种契约,爱不是契约,爱也不需要用契约来维持,所以婚姻里充满了虚假的契约和变质的爱,而道德这时候像病毒一样,开始感染每一个为了真爱和自由反抗的人,人的一生好像注定生活在被道德病毒感染的空气里,永远无法摘下口罩。

恋爱、结婚、出轨、婚外恋、离婚、复婚、真爱、假爱、形式婚姻、道德枷锁、分居,所有婚姻问题都被哈代提了出来,我真的建议那些对结婚不置可否的人可以来读读看。

(另: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

《无名的裘德》读后感(五):属于时代的悲剧

以前看过小说之后,很喜欢通过各种读书APP查看其他读者的观感,在里面找找心里认同,获取些整齐划一的观点,认为与众相同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认识。而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看到的,对于文学作品的看法,无所谓对错,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次读了《无名的裘德》之后,便不想再去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可自己,就先写下些自己的想法,“错”了就“错”了吧。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对平民男女的人生、爱情故事,小说里他们对人生、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人生和自由爱情的追求,被无情的现实一再摧毁,让故事充满了淡淡的悲剧色彩。裘德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从少年起,便开始做着超越阶级的梦,也做着几乎是异想天开的事,而阶级是不能跨越的,就像天不会开一样。平民最终也只能是平民,最多只不过是个爱做梦的平民。而对于婚姻与爱情的自由,也只能屈从于世俗大众的目光,屈从于当时道德礼教的规则。裘德和淑,就像两只小小的飞虫,在道德与宗教编制成的无形之网里徒劳的挣扎了几下后,便被这网所捕获,最终无所逃遁。 小说里主人公们的所想所行,以十九世纪末成书时欧洲人的目光看来,是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作品收到了当时正统观点的口诛笔伐。而同样的所想所行,在如今看来却是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的。十九世纪下半页的欧洲,宗教的影响虽然已经式微,但宗教基础上的道德观,依然牢牢控制着社会的主流思想,这种控制,自诩自由的当代人难以设身处地的理解。 因此发生在《无名的裘德》里的悲剧,其实是属于历史的悲剧,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在每一种历史背景里,都有独特的集体意识,独特的人文认同,独特的生存条件,这些独特让是非对错也独特起来,自由,便只能成为在许许多多独特性之间的缝隙里成长起来的自由,所以这种自由只能是扭曲了的自由,而若是不屈从于现实,那么则必然会被现实所摧毁,没有人能超脱于其所属的时代,也就没有人不是拥有着扭曲着的自由,这是属于所有人的悲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