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平淡之喜读后感1000字

平淡之喜读后感1000字

《平淡之喜》是一本由黎戈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淡之喜》读后感(一):黎戈的笔下有每个人都热爱的生活 | 《平淡之喜》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生活美学,凝聚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写,处处彰显出文字的质感、美感和生活体验带来的愉悦、满足、哲理。

这也是一本读书推荐,有关于作者阅读书籍的所思所感,眼光独道,笔触柔美,让读者未见就已经爱上。

所以说,黎戈是一个生活智者,化繁为简,平淡欢喜。也是一个文学诗人,开阔明晰,谦逊深耕。热爱是一切的开始。

《平淡之喜》读后感(二):平淡之喜的意外

记不清有几次了,从公众号上看到黎戈《平淡之喜》的推荐。从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名字,平淡之喜,给人平静而温暖的几个字。我想象着这本书一定会写些日常生活的平淡小事,柴、米、油、盐……一定少不了吧?

可是,等我真正读的时候,越读越发现,没有自己猜测的内容,总之,不是很对味。

前面的篇幅,黎戈很少写自己的生活,大多章节在写自己读过的书,读过的人,借由他人的经历总结自己的感悟,至少我读到102页之前,始终都是这样的感觉。

但平静的感觉是有的,喜欢的句子和认同的观点也是有的。

我感觉,黎戈一定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平静而温和。她从小饱读诗书,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不用操心琐碎家事,所以才能有一颗专注的心去研究各种美,树叶、花朵、图样、花纹、诗、词……可就是没有我喜欢的吵吵嚷嚷的市井生活。

但,当我读到《静惜》时,我惊呆了!这样一名岁月静好的女子,竟有一个时常家暴的父亲!

在《为了玫瑰,原谅刺吧》我又了解到,她婚后的生活也不平静。由于伴侣混乱的经济头脑,引发了家庭的巨大灾难。她没有细说,但从语句描述来看,这灾难一定不小,她定是经历了无法诉说的痛苦。这也解开了我在之前的篇章从未见提及伴侣的疑惑。

尽管有很多的没想到,但有一部分的猜测是对了的。

虽然她的父亲家暴,但因为喜欢买书,那些书架上的书也启发了她童年读书的爱好;她有一个能干能忍的母亲,给了她平静安全的依靠,得以踏实静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仔细琢磨,能成就她平静性格的,当归功于她的母亲。即使生活一地鸡毛,即使有个家暴的丈夫,她依然能够平静的对待孩子,尽可能给孩子平静的生活,一般人真的很难做到。

原生家庭的阴影没有影响到黎戈,她继承的是母亲好的方面,用同样平静的心和自己的女儿相处、交朋友,我很羡慕,但自知很难做到。

我忍着没有去百度黎戈,想着等多读几本她的书,再去具体了解她。

我想,文字是能够反映一个人的。

《平淡之喜》读后感(三):平淡生活里的平淡之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划溪的行走)

三十岁之后,对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的领域,逐渐从远方的恢弘,迂回至身边琐碎日常的小确幸。书架上多了《时间之书》《万物赠我浓情蜜意》(后来的抄袭风波姑且不论,只看内容)《平淡之喜》之类的慢文字。年轻总是活力张扬,想尽力超前奔跑,是没有耐心发现身旁呼啸而过的旅途风景的。

“生活不止远方的诗与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话都说烂,可是真是这样。向往诗和田野的目的,不是为了嫌弃自己平凡的日常,而是能拥有更包容的视角,去发现和感受占据生命中更多比重的,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里,那些动人的闪光,是它们组成了自己的丰盈生命啊。

疫情时代,往外走的机会日益减少。从不能出国,到谨慎出省,最后到出城都要先查验核酸报告。一直奉行一句话,“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要在路上。”于是有更多更多的时间,只能留在家里,阅读。

黎戈把读书和写作,比作一个人旅行,仿佛来到一个陌生之地,呼吸着与平日里不同的空气,看看不熟悉的事物,探索感兴趣的异域。再次回到现实之后,脸上也带着那些新鲜光彩映照下的微笑。读到一本内容新颖有趣的好书,打开自己思维和眼界的局限,从此自己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了,那种酣畅淋漓,无可比拟。

记得曾在某处看到一句话,说人至中年,还在阅读的话,就开始和身边人的圈子脱离,格格不入了。我觉得这句话实在过于狭隘,工作生活之外的时间,是鸡娃,是家务,是游戏,是运动,是躺平,都是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方式本就不可能相互交融。阅读只是其中一种。

如果一定要说副作用,那或许是对万事万物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这并不更高等,也不应该被鄙视。如果真的和身边人的圈子格格不入,那一定是人本身的问题,阅读不应该背锅。

其实近年来,全民对阅读的需求是在提升的。线下,大大小小的书店、图书馆都人满为患;线上,各种读书、听书的APP也层出不穷。然而在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的影响之下,一大堆标题党、拆书稿和评论解读,培养着大众梗概式阅读的习惯,也在滋养大脑的惰性,摧毁着独立思考和感受的耐心与能力。

黎戈说,照此来看,《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绿茶的悲惨下场”,《安娜·卡列尼娜》成了“一个出轨渣女的报应”。我也曾经参加过拆书稿的写作训练营,里面教授的也都是吸引阅读者关注的法则,例如无论文中有几条重点,都要尽力精简到三条,因为“三”是大众最能接受的数字,少了说不清,多了太繁复没耐心。即使是专业的评论和解读,也不可避免的掺杂了评论解读者自身的主观观点。

想起一个朋友,在聊起某个电影的时候时常侃侃而谈,末了加一句“我看了这个电影的讲解,其实我也没看过这个电影”。搞得我哭笑不得。讲解者让你觉得,他说的都很有道理,他的想法也都很正确。可是,我真正关心的,是作为我的朋友的,你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和感受,而不是别人嚼碎了再喂到你嘴里的所谓“精华”呀。

絮絮的记录自己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拍的好看照片,意外闯入的回忆,突然的领悟。这些是黎戈的散文集《平淡之喜》的主题,和我开公众号的初衷不谋而合。把公众号当日记。记录这个世界,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印记,以防垂垂老矣的时候,没有什么能记住,感觉一生碌碌无为。

如果恰好你也感兴趣,想要看一看,那真的太好了。

《平淡之喜》读后感(四):就这样简单而丰盛地活着

早起时窗外湿气氤氲,经历了扬沙漫天如黄昏般的浮尘天气后,已然不希求晴日和蓝天了,仅仅是阴雨天也变成了大自然的一种款待。窗户轻启,夜雨过后,杨树掉落了毛茸茸的穗子,黏腻腻地浸在积水中,而雨水却如同催化剂,让树穗散发出一股清苦味道。倚在窗边读完最后一部分,这本书是在深夜临睡前读完的,但总觉得无论如何也要留到清晨来为它做结。

坦白讲,黎戈是我阅读的开启者,从《时间的果》开始,慢慢萌生了对文学的热爱,也形成了每周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直到今天,阅读成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书是在去年十二月看到的,当时便欢喜得很,苦于没有电子书,一直未能读到,今年春天才果断下单,收到后是水彩晕染的湖水蓝外封,蕨类植物深深浅浅的绿色内封,锁线裸脊装帧,果然纸质书体验感就是不一样。

也许是期待很高,初读时有些失望,因为我好像找不到动听的篇名,或花枝颤动,或细心雕琢或出其不意的金句。而这一向是我对散文的某种执念,一定要有精致如诗歌般语句,也许这句话没什么实质性意义,但它足够美,足够触动我情思,才有所谓的文学感。

但还是略带着失落读下去了,语句虽平实散淡,但却慢慢感受到她生命的广度,夹杂在日常生活与阅读写作中的平淡之喜。我惊讶于她兴趣之广博,对所有美好之事的好奇与欣赏:研究敦煌装饰图案,喜欢忍冬纹样;去博物馆看古瓷展,看石窟佛像,看丝绸与轻罗;看瓶花谱,研究古代插画史;读园艺类书籍,去植物园和山里,观察树和各种花;不同季节用不同香水的感受;研究古代合香,香料方子,意可香,深静香;了解中国传统古典色,柳色、藤色、落栗色;记录那些好听的植物、花朵、雨的名字,比如多肉:千万重,雅乐之舞和观音莲、 雨:三时雨,月额雨,豆花雨,榆荚雨;读调香师的笔记,探索靠身体官能生活的人是怎么感知这个世界的.....而这本书,如同一个引线,又再一次为我打开了更多阅读的新世界。

直到书末读到她去山西省博物馆,看石窟佛像展,结束时写下的一段话,几欲落泪,在冷风中啃着发硬的面包,但内心却兀自喜悦丰盛着,那是我也曾有过的体验。我想这才是黎戈对我真正深远的影响,她从来不是高傲的作家,用精致雕砌的语言描绘让人艳羡的生活,她只是一个平常的阅读者,写作者。物质生活的贫乏,从来不能阻挡我们内心对丰盈和辽阔的追求。

她说:“读书写作的快乐,更近于一个人旅行,来到一个陌生之地,高原或海边,呼吸着密度与平日不同的空气,辨识着异地草木的种类和气味。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我读书旅行,不为考据研究,成为学者专家只是为了把自己投诸于广阔的世界,在小我的维度之外,置身于更大的时空。我想看看在我之上的蓝天,飞翔着怎样的白羽,在我之下的土地又是哪一种植物繁衍千年。我想知道在我之前,世界是怎样的,有过怎样的人,他们的哀矜与喜悦,痛苦与爱”。希望此生如她一般,阅读对我而言,也是一切。

“就这样简单而丰盛地活着”,简单却丰盛,普通人的生活应当如此。

《平淡之喜》读后感(五):生命活性

“人类亘古渴望光明和色彩,无论死亡的幽谷有多阴暗,也要顽强地在天地间,留下一点生命的璀璨。”

挑挑拣拣,在黎戈的文字中选出了“生命活性”四个字作为标题。这是一个活得非常细腻的人,除此以外,一时不知道怎么形容她。她看的书多且杂,她写的文字,像是举着放大镜观察生活、透着显微镜注视阅读对象之后,一字一句的精细,或者说精妙。她的文字有“醍醐之味”,她的笔迹透着“平淡之喜”,她的观察带着“眼之热情”,她的偏爱具有“生命活性”。这些,都是她值得被阅读的关键。

在她这本《平淡之喜》的书里,有许多是乍看平淡,细嚼却又流溢着“不小心发现了生活之不同寻常后”的小窃喜。对,平淡之喜的“喜”,实是“窃喜”的“喜”。

我采摘了如下许多小滋小味的小段落。

---

当看到隈研吾说“建筑不是一个孤立的房子,它是关系,是与自然的生动关系”时,我想,这就是文学啊。文学绝非耸立在精神地平线上以供大众仰望的冰冷的理论架构,它是温热生活溢出的汁液,是带有血肉和温度的活体啊。简而言之,是与生活的生动关系。

气味也与四季相合: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生。初秋,就会把夏天用的绿橘香水换成松香,尾调是甜甜的松脂味道,像穿过秋天盛大阳光下的松木林旅行,带着旅途中那种微甜的感伤,和旅人明亮的好奇心。穿香,就是穿过生命中的幸福瞬间。

食物除了有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之外,还有第六味,叫做“余味”,就是吃了还想吃的味道……我会想起烟尘之后的古中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也是这样的与土地息息相连的,循月而至的生活。

很少见到质地纯正、朴素带有拙意的温柔,大多数的温柔,都很人工,是笑时露出八颗牙的职业假笑、熟练的示弱,换取男性喜爱的技术化甜软、撒娇卖萌装可爱的萌化。而发自内心、来自心灵深处的笃定安宁的温柔,是很稀少的天然宝石。

当然,对我而言,更多的“颜施”,是来自书本。那些美丽的文字,是灵魂的脸。如果说,我没有被生命中粗暴的凌虐带来的创伤、戾气所覆盖,还能焕发出一点点善意和温暖,那是因为,我努力想变得更好一些,我希望,能配得上我曾经的栖息在纸上的那些优美、坚韧的灵魂。

木头的疤痕、竹子的竹节,都让我感觉在呼吸着的生命感。最动人的是,制成家具的木头,仍然有各自的秉性,随着时间过去,樱桃木会变成醇柔的蜂蜜色,白橡木会带着琥珀酒的色泽。房间里,一定要有实木家具,它们会跟着时间走,发出更加沉着的木色,让家的氛围更加踏实,像一件越来越贴身的衣服。

匠人不是学者,他们的智慧,是住在身体里的,也就是与手相连、通过动作流淌出来的,过于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没有涩感来得动人。

总会想起贝克的《游隼》,那是一个男人,用了生命最精粹和浓烈能量,长年去追逐他深爱的鸟,那也是一部笔触冷静而内心滚热的书,每一个内心的涌浪,都被稳稳托住、描述成文,像男高音毫不吃力地华彩吟唱:“游隼眼中大地,像船只驶入港湾时水手眼中的海岸。航行的尾流在身后逐渐消散,地平线从两侧漂流向后。像一位水手,游隼在一个川流不息的世界,一个到处都是尾流和倾斜甲板,沉没的陆地和吞噬一切的海平面的世界。我们这些抛锚停泊了的世俗之人,永远想象不出那双眼睛里的自由。”

一段佐野洋子的原话:“你要知道,一个人最好的地方,往往也是他最差的地方,优点和缺点是一体两面的,那些认为可以将优缺点分开的人,通常会摆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的姿态,挥动正义的大旗去打人却不以为意。又或者,这样分的话,就像用网孔很大的网子捞鱼,完全没有留意到网孔掉落的东西,也不想留着,但那些从网孔掉落的,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呀,才是人生的醍醐味。这才是人最有趣、不可思议、值得感激的东西。你若不好好品尝它,人活着就太没意思了。”

生命中,总还是有一些“左手时刻”。相对于右手,左手是我们软弱无力、羞于示人的那部分,是写坏的文章、搞砸了的工作、失控的一切。我们拼命地想把那偏离人生规划的部分,藏在衣橱里的那具骷髅,从记忆中彻底一键删除。恨一个敌人,或许还能获取某种战斗的勇气和能量,可是,憎恨自己,只会彻底地瓦解自我的力量。在所有伤害性的负面情绪中,羞耻感,是最销蚀一个人的。当右手嫌弃和逃避左手时,这种内部分裂,会让人彻底崩溃——我们爱一个人,必须把对方完整的整体来爱,对自己,也是一样的。

那种隔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隔岸遥遥相望的,回首中梦境里瑰丽的华美,我们常常在一类文字中看到,比如:曹雪芹喝着稀粥写着《红楼梦》里的茄鲞、唐鲁孙在台湾用近于半文白的工巧文字细描北平小吃、茨威格领着配给券怀想旧日奥地利精致的甜点、张岱落魄中以排山倒海之章节写昔日之繁华……最近看常玉的画作,也是这种带有迷梦感的“谪仙记”。而那种华丽的光泽,正是来自回忆的润泽。“回忆难回,所以才美”。

再谈谈梭罗,我对他的喜欢,是基于他完整的作品体系,也就是说,除了大名鼎鼎的《瓦尔登湖》,更因为他后半生写的《野果》《种子的力量》。梭罗的论道,其实是有点繁冗的,而他最打动我的地方,恰恰是他后期的身体性,也就是,他迈开双腿,甩开膀子,大步走向田野,顶着一个标本的收集器,沿着满脚的泥巴,去看6月28号开的花,去看某日又多长了几公分的草,去观察和体验。他也启动了美国自然文学的行动之风气。

那是生命的活性。就好比托尔斯泰,他是一个思维极其活跃、马力强大的人,最多的时候同时在写七篇小说(读他的日记时发现的),另外他还写日记。又比如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到半路,他突然心血来潮地跑去设计一个米兰香肠制造机,以至于画中使徒的那张脸久久地空白着。与此同时,他还要帮公爵制造城堡的热水系统,发明飞行器和最早的自行车等等。

这种生命活性特别强,能量很大、迈开大步拼命向前奔跑,把一切生命的枯叶都甩在身后的人,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当然也会老,会死,活性的物质,必然会镌刻时间的深度,而那正是生命的感人之处,一朵会谢的真花,比千年塑料花,美一万倍。死亡和衰老,正是活性的证明。

可我喜欢的,却是那个“大”中的“小”。比如中村好文,他是我特别羡慕的人,因为他身兼双重身份,既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也是一个有鉴赏力的建筑评论家……我并不觉得他写得好,而是喜欢那种活泼的生趣。他是真爱过日子,设计中也带着贴地的暖意:“我对市井生活感兴趣,喜欢住宅内外发生的日常琐事和生活机微。”他会给客户的房子配一把长着兔子耳朵的小椅子,因为看见了对方可爱的小女儿。大概是这些温柔的小角落,让我觉得亲切。与宏观大论的野心相比,“生活的内侧”也一样重要啊。

--

“我越是爱那优美的文艺,就越是爱那俗世的烟尘。”

以上内容,整理自图书《平淡之喜》。

------

一个无足轻重的文字星球:舒伯特的小旅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