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我边界》读后感100字

《自我边界》读后感100字

《自我边界》是一本由【澳】乔治·戴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边界》精选点评:

●“如果童年时的环境是令人愉快的,并没有过重的负担,而且比较简单,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平和安宁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杏仁体不那么活跃,这样,我们的神经元才会发育出来,大脑的潜能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如果孩子的生长环境充满变数,或者孩子总是被父母责骂,总是挨打(或者想一想一个在矛盾冲突不断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小孩子的大脑里就会出现很多压力荷尔蒙,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容易激动,非常害羞,个性内向,或者我们能够通过他们肾上腺素的释放方式,判断他们是容易树敌的人。”—简单平和愉快的生长环境更助于大脑潜能的发展,我自己大概就属于压力荷尔蒙从小分泌过多。

●认清“我”和问题之间的边界,构建自己的边界。避免被边界外的事引起过大的情绪波动。

●虽然没有太多新鲜的信息,倒是也温故了很多心理学小tips ; 重新理解了前不久别人对我说的“你让我感觉很有压力”这句话 。 也深刻理解到心理学知识总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自我合理化与个人边界的存在。所以如何把握“识时务”和“亲密有间”呢?这个可能得去其他书找答案。

●理论挺好的 有帮助 就是有点绕 绕来绕去最后还有点懵

●自我边界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有边界感才能让双方手舒服。观念决定方向,方向决定路线,所以人际交往的思维正确了,最终的人际交往结果就会非常好。很有用的一本书!

●本书从大脑的构造以及大脑产生的能量对情绪的影响、心理、社会关系、身体构造、相处模式以及日常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多角度去解析的一本书。 书的主旨是帮助自我意识到情绪的产生与如何管理和我控制,如何了解自我边界与他人行为的联系。 个人认为,大部分内容可以对自我行为及情绪起到调节和学习缓解的作用。但书中某些理论有些矛盾和偏颇。会给人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但是多数的交往规则的确可以规避很多无用社交以及处理消极情绪。 书的概念很简单,易懂易理解,图像解说也很有趣。在当下社会压力较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当今,它是一本不错的自我修炼范本,做到有教养、有修养、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边界尤为可贵。

●有教养的人,一定有强烈的边界感,懂得尊重他人和自己之间的边界。 边界的距离,怎么把握呢? 我们要尽可能准确理解别人的基础边界。 不同性格的人,边界不同。 比如说外向型的人,他们的界限感会相对弱一点,而内向型的人,边界感相对更强。 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具体如何把握分寸,也要根据性格来确定。 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不去侵犯他人的边界,也警惕那些以关系好,感情好为由打扰你个人界限的人,拒绝那些侵犯你个人边界的人。 在人际关系当中,尊重他人,维护好彼此的边界,是我们成年人最好的教养。

●新壶装旧酒,还是老一套,就标题看着吸睛

●概念很有意思,但是最后的方法已经能够预料

●心情好很多 又提起精神去反抗啦!

《自我边界》读后感(一):书籍缺乏逻辑性

感觉书的前几章部分(三脑原理)和后面内容关系不大。同时,书的逻辑性比较混乱,章节之间缺乏系统性。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想写的内容太多,感觉既没有说清侵犯边界的行为与改善方法,也没有说清被侵犯者的应对和改变方法。

对三脑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阅读,对于想要学习如何捍卫边界的人,真的不推荐。

《自我边界》读后感(二):《自我边界》:告别“糨糊“逻辑,科学地坚持自己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边界不清而造成的。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由自己负责,所以也应对我们每天遇到的事件做出的反应负责,这也就是自我的边界,掌握边界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情绪的掌控感,使人际关系变得更为流畅。 《自我边界:告别“糨糊”逻辑,科学地坚持自己》一书的作者乔治·戴德是澳大利亚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他以边界理论为支撑,结合心理学知识与治疗实践,与读者共同探讨“边界”的概念。全书重点关注那些令我们感到悲伤、以及产生压力的状况,通过大脑结构的知识,分析自我的力量与情绪释放之间的关系;探索通过合理的“边界”缓解负面情绪,告别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恐惧。“边界”让我们认识他人,并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所谓自我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2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自我边界》读后感(三):《自我边界》阅读感受与生活反思

这本书其实我看得并不太明白,我对边界的理解有两个:我们与人的边界,以及与事务的边界。

与事务的边界即那些让我们烦恼的事务是于我们身外的,它们不会攻击我们,不必为此焦虑,去解决即可。

关于与人的边界,我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太懂,我找不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个“界”到底在哪儿。我想邱雨薇在播客中说的概念更容易理解——这是你的责任,这是我的责任。

由此我对我的上一段关系有了两方面的反思,第一关于自我,我没有对自己负责,因为我当时对情绪非常不敏感,并且一味迎合对方,期望能改变自我的到对方的喜爱,但我那段时间已经非常不舒服了,我没有照顾好自己。而他做到了对自己负责,他要的是一段“开心”的关系,所以当这个关系没有那些开心时,他很精准地根据自己的感情观做出了决定。这让我觉得,我才是让自己受伤的加害者,他只是守护好了自己的边界罢了。这让我感到愧疚自责。

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对关系也是负有责任的,我们有维护关系,共同面临困难的责任,我承担起了这部分责任,而他并没有承担这部分的责任,他没有承担责任,怎么受伤的却是我呢?这又让我感到不公。

另外,我也想说一说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这本书的文风是有些让我不太舒服的,他常说“你可以选择…”,“这是你选择的…”,“你可以这样做…”,说我们的痛苦不能怪任何人,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这种说法让我有些愤怒,我暂时很难认同我的痛苦不是对方造成的这种说法。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被讨厌的勇气》时的状态(尽管我现在已经想不起书的具体内容了,但其中也有说到人与人的责任划分),我看这本书时,我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我觉得那些“选择”确实是我选择的,所以我很认同书中的内容。现在我看《自我边界》,我却觉得这本书说得太理想化了,要做到书中的那些“可以”和“自主选择”我认为是非常困难,加上这本书好似更偏重理论说明,较为缺乏实践指导,我尤其不太明白前期讲的能量和理智与“边界”有什么关系。也可能是读书时我不舒服的感受让我有些抗拒阅读这本书,所以也理解得不清楚。

《自我边界》读后感(四):摆脱圣母心:分清“我”和“他人”

亲子关系,伴侣关系,职场关系,同辈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各式各样的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引起诸如抑郁/不安,愤怒/悲伤等心理/情绪问题。

人际关系,指自我与他人,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互动中,“自我边界”是一个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焦点。《自我的边界》聚焦于此,展开详细说明了“不明确的边界,到底是如何让人陷入心理问题的”。

作为self-help自助类的书籍还不错,合计2小时就能看完重点,而且很实用。但当作者从进化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的角度,去向读者解释边界/各类情绪的生物学机制时,这些内容太过皮毛和老旧,没有多大价值。

|遇到问题时,“这是我的问题吗”|

个人边界不明确,导致我认为“我应该对所有的事情负责”,从而不堪重负。当“我”掌控范围内/外的事,都是“我的事“时,人就丧失了控制感,陷入到无限的不可预见性当中而感到压力。反之,尊重边界,则代表“我能掌控的只有自己”,于是我只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不关我的事。所以,当你把他人的问题视作自己的问题时,仔细思考再决定。

|分清边界,不代表冷漠|

分清边界,不代表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地,这要求我们尊重并尝试接纳他人的不同之处,真正开始沟通。具体来讲,事事大包大揽,最初会获得好人缘,但时间久了是会积攒“负面能量”的;负面能量引起负面情绪,让人丧失时间感和空间感,无法理性地处理问题,最终破坏人际关系。另外,沟通过程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可以接受你的想法和做法,你想怎样就怎样,不过我不会买你的账,因为这是你的想法和做法”,那么你们的沟通可以更进一步,这当然也可能让你们的关系分崩离析。然而,无论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就永远无法避开。

|深呼吸与想象,去改善心理状态|

通过深呼吸,去舒缓我们每天积聚的负面能量;通过想象发泄情绪,让大脑工作,达到生理上的情绪得到缓解。另外,思虑的作用,在于其引出的情绪,从而导致一个人不断地自耗。一种应对方式是:你可以将任何想法都当成“思维训练”,就像假装在看电影一样,就让它随机播放,然后观察,判断在哪个特定的点上你会变得激动,但不要真的让情绪激动起来,而是重新去睡觉。

《自我边界》读后感(五):自我边界 摘录

自我边界 乔治·戴德 27个笔记 PART 1 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有了这些对“边界”的理解和认识,一旦遇到困境,我们就能够区分什么是“我的问题”,什么是“你的问题”,而不会产生内疚感。这一差别就是“边界”理论的核心内容,有时候,我称之为“边界焦点”。 最重要的是,我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而你也为你自己的感受负责。更直白地说,接受者能不能接受不在于给予者的心意,而在于接受者的思想、感觉、期望和接受程度。 如果你打开心扉,让我进入,那么你就允许我来影响你,这样的话,我就能让你快乐。不过,其实,你的反应方式是由你决定的,你想要怎样,或者认为你应该怎样,那就怎样去做吧。 但是,如果你不接受我给你的任何影响,那么我对你说的话就会被遗忘,而我也不会继续做,这样,你就已经明白了“我”与“你”的边界,并且你会尊重这一“边界”。 如果我们认为某人让我们有某种感觉,那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允许他们这样的 没有什么人和物能够永远都让我们有某种感觉。我们对特定的行为和事件的情绪反应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性决定的,没有例外。 第2章 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导致的 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导致的 第3章 恐惧,是我们不言放弃的动力 不可预见性+没有控制权(无论是真正的还是你所认为的)=压力 第5章 在边界中寻找自己,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在边界中寻找自己,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尊重“边界”就意味着,我接受“我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这一事实。相反,我不能控制他人,他人也不能决定我的感受。我不能让他人为我的感受负责,也不能为他人的反应负责。 PART 2 在边界中发现自我的力量 记住,如果问题真的出现了,就一定有解决之道。就如我母亲常说的那样,“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当问题真正出现时,就回顾最基本的原则——我只为自己的行为反应负责,我不能控制自身以外的其他任何事物。 第7章 常见的“越界”行为 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呢?在我们自己看来,提醒能够让我们问心无愧,但实际效果都是一样的。我们试图说服他人接受我们的意见,如果他们不接受,就会产生矛盾。如果是某些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他人的赞同,我们就会觉得沮丧、觉得没有人认可我们,甚至觉得被背叛了。然后,我们就会中止与他人的友情,并告诉其他人,那个家伙有多讨厌,并且恶意诋毁对方。 下一次因别人的行为感到“不快”的时候,要记住,这是因为你先允许对方“越过”你的“边界”而造成的。你不能责备他们,只能承担允许别人“控制”你的责任。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越深,对他们的期待就越高,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知道他们会怎么反应。如果我们的期待没有成真,我们不仅会感到失望——如果我们期待的是他人的某种行为,那么他们行为的不可预见性还会让我们感到不安。我们对结果太过期待,以致已经忘记了彼此的“边界”,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底线和他人的底线。要记住,我们不能“让”他人对我们的行为做出某种反应——因此我们不能够准确预知事情的结果,或不能对结果有准确的预期。 当你对别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你评价的其实并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第12章 边界模糊,让人不舒服 “我有什么做得不够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没有什么不好。有什么地方不好就意味着需要改变。对一个人而言,“我有什么不好”就意味着他们要想变得更好,就会改变自己。 焦虑就是对某些可能已经发生或没发生的事情的恐惧和担心。这是我们在错误的环境下或错误的时间里,做出的正确反应。这个反应本身是不会错的,错的只是它发生的时间。试图摆脱焦虑就像是吞食物之前不咀嚼,这是不健康的行为。 首先,如果你的焦虑和恐惧事出有因,那么请先处理这个“源头”。 首先,想法不会伤害你,因为它们只是想法而已。其次,如果你能够产生想法,你自然也可以阻止它们。 事实上,只有你才能够停止你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记住,你头脑中没有小人在按开关,操控你的思想和焦虑,也没有任何人和事物能够让你产生任何感受,做出任何行为。这一点对你的思想和其他的任何一切都是适用的。你经历的事,都是你自己让它发生的,也包括你的想法 你胡思乱想的时候,头脑中的“程序”是杂乱无章的,而正常的情况下,你会意识到头脑中的多个运行“程序”,而且你也很关心这些“程序”。不要为混乱的思绪而烦恼,控制好自己的思想,让大脑放松。只关注重要的想法,让其他的想法进入“后台运行”的模式,不要关注它们。最终,胡思乱想的东西自然会消失的,因为你的大脑对你认为不重要的事情不会有兴趣的,那自然不用管它们。 因此,控制你的思想,让大脑做自己的工作,你只要选择自己的关注重心,留意到你意识中消失和生出的其他想法,但不要太过关心它们。注意:当你不再去想给你带来焦虑的事情时,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不想想这件事。你这样告诉自己的话,那你告诉你的大脑的信息是:当那种想法产生时,就遗忘吧。从逻辑上说,要大脑忘记某种想法,大脑首先还是要记住那种想法。这意味着它需要记住你命令它忘记的内容,因此你无疑就会一直记住它。如果你不再去想给你带来焦虑的事情,只有转换你的关注点,或者告诉自己暂时丢开这个事,以后再处理,这样你就给自己一段特别的时间。这样,让你产生焦虑感的事情也会受到同样的遗忘(或最小化)过程,就像你要带回家的牛奶一样——进入车道的时候,你才想起来。 不要担心他人的想法,只要控制你自己,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评判他人,这是你能够控制的东西,其他人对你的看法则不是你能控制的。 你可能对所有人和事都很认真,但你自己可能根本没意识到;你也可能认为无须感到局促不安,因为没有人会注意到你。这难道不轻松自在吗! 其一是理性的事实,其二是情绪反应。当我们将两者联系起来,并将它们视作统一体,那么,它就变成了所谓的焦虑的理由。将它们当作两种不同的事物,一种是事实,另一种是对事实做出的情绪反应,那我们就能够不受强有力的焦虑思想影响。 我可以保持理性,不动用情绪,深入思考所有的问题,甚至是我自己的死亡,例如怎样设计自己的葬礼,或写遗嘱——希望这不是我最后的遗嘱。我会用开玩笑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然而,如果一天后,我的医生告诉我,如果我要读书,我最好读短篇故事,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超然态度很可能会消失,我就很容易变得情绪化。这是正常的思想和“焦虑思想”的不同之处,它能让我们在不情绪化的情况下,思考任何想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感到心烦。如果你想要做到理性地看待所有问题,就请记住这个差别。如果你想思考什么问题,就请深思熟虑,但因思考问题所产生的坏情绪,不要理会。“不要沉浸在坏情绪里”这个想法对你有益。当你控制好了情绪时,再去想一想,你处理问题的时候,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事实上,你情绪越激动,你的行为就越不理智。 微信读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