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摘抄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摘抄

《如何看懂艺术2》是一本由翁昕著作,未读·艺术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一):艺术的精髓,博大精深,翁昕教你《如何看懂艺术》

艺术精髓,博大精深。

要问如何看懂艺术,首先我们得了解艺术是什么?

艺术包括:文学艺术、视觉艺术、图文设计、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表演艺术等。

它是一种价值体现。

那么如何看懂艺术呢?作者翁昕,写了一本艺术入门书籍《如何看懂艺术2》,让人们更加的了解艺术,《如何看懂艺术2》里面的内容通俗易懂,分析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故事,阅读起来没有难度,因为艺术源于西方,所以翁昕从艺术源头开始讲起,让人更加了解艺术。

一:中世纪艺术史

1235年,博纳文图拉.贝林吉耶里发表了一幅作品《圣方济各祭坛画》,他的表情、体态都十分僵硬,方济各像一张不属于画面的图片,身后的两位天使更为“敷衍”,人们认为这幅画画坏了,是一幅不被人欣赏的作品。

700年来(14世纪),乔托改变了艺术的技艺,他认为前人的方法太“规矩”,“群众演员”衬托的大致就行,没有点到为止的效果,乔托却要两者兼得,他要让画面想要传达的元素进行取舍,要面面俱到,刻重细节,所以他的作品含金量都特别高,在1967年,成交价已达到14000英镑。

中世纪的艺术复杂难懂,含金量高,每一幅画都有要传达的寓意,很多作品都印证着那个时代社会和地位,值得人们深思、考查。

说起艺术,人们大多数想起的梵高,达芬奇这样的人物,却还不知道中世纪还有乔托,奇才马萨才,安杰利科修士,菲利波.利皮这样的人士,他们都对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成为艺术家,师徒有门当

"十年如一日地闷在画室里创作"是艺术家门常有的事,无论现代还是以前,艺术家的成本都非常的高。

连拜师,都是一门技术活。在1467年,画家古宗内为了让儿子掌握线性透视这门技术,让儿子拜画家斯夸尔乔内为师,签订合同,并且承认师徒关系,接受情义方面的赠礼。

遗憾的是,根据后人们的观察,并没有发现古宗内儿子弗朗切斯科从乔内那里学到正确的透视方法的记载。

可见,拜师也是有风险的,拜错了师父不但没有学到东西,还可能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更可笑的是,曼特尼亚是乔内长期的学徒,他11岁便拜乔内为师傅,徒期6年,17岁出师之后便与师傅决裂,并毁损乔内什么都不会教,反而自己的作品被师傅盗用去挣钱。

后来师徒两人的作品均被传世,曼特尼亚的作画确实比乔内的成熟,无论技法和和特效都比乔内的高等一筹,我们不得不承认,师资的力量给人带来的巨大的影响,难怪人们经常要说,找师傅要找个好的,要找个有门当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生活多么的艰难,都不要误入子弟的去收人家的钱,要么有技法,要么有能量,必选一个,才能授予与人。

三:艺术品,重于价值,参考于内核

一件艺术品最有效的是它的价值所在。

艺术品是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时代的代表着,我们不光要看表面,我们要学习它的内核,参考它的内在价值。

一件艺术品摆在你的面前,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形状,它的外表,它雕刻了什么,如果你只看到这些东西,大可不必多说,你除了知道有这样一件物品的存在,其他的一无所知。

在旅游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解说员,甚至现在的博物馆,有很多的馆内解说员这一职位,是因为它的价值,有价值等于有收获,人们来到博物馆内,不单单是看一件物品,更多的是想知道创作者的心灵,它想表达了什么,它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寓意,才是真正想了解的东西。

现在很多的文物解说专家越来越受人追捧,例如:马未都,他著有节目,《国宝100》,在过去,人们对文物,对艺术的赏析的非常少,一是因为没有机会,二是看不懂。自从有了马未都的《观复嘟嘟》《国宝100》之后,他对作品的解释,让人们更加了解艺术,更了解文物,更加了解它的内核价值。

《如何看懂艺术2》介绍的文物,艺术作品都深深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观看他的作品,观看他的书籍,最主要想观看过去的艺术史,他的作品是怎么创作的,他的艰难之处是什么,它的涵义是什么。通过作者的讲析,看完之后,让我们对艺术又有了更加深层次地了解。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二):可靠的向导,入室的阶梯

近年来,艺术普及类读物不可谓不繁多,借着些许阅读经验,大体来讲分为几类。一类是艺术作品介绍寥寥,作者生平点到为止,却大谈自身艺术感受,以至于读者对艺术家和艺术品本身得到的信息甚少,得到作者的间接感受甚多,营养有限;第二类是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生平上挖掘爆点,一定要语出惊人,一定要抓眼球,艺术搭台,娱乐唱戏,给人增添点艺术趣味和谈资;还有一类是艺术史书的普及版,不带有太多作者的主观创作,按照时间、流派等把是艺术史做个简述,算是艺术知识的浅层普及;另外还有一些靠大量的图片,质量也未必高,选取也未必精,粗略的介绍画作和作者,做点复制粘贴的工作,算艺术普及已经牵强了。读这些书,也长知识,也有趣味,也各有功用。但看的多了,尤其是游历美术馆、博物馆看到的原作多了,再读艺术书籍,要求便不一样了,就要在基本知识的普及之上有更多的养分可吸取了。

初看到这本书,以为也是一部“好为人师”的书,你不懂,我教你。通常这样的书都擅长把大餐做成快餐,没多讲究,也有很多受众。直到翻开,由序言读到正文,欣然发现,这是一本很严整的艺术书籍。很显然,这本书被它的书名耽误了。直观地说,这本书应该叫《“艺术家”的诞生——文艺复兴,从佛罗伦萨到威尼斯》。

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这本书中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而这两座城市也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重要阵地。而“艺术家”真正从完成主顾订件的匠人上升到带着自由意志进行主观创作的艺术家,也是从文艺复兴中分化出来,被世人所认知。这场人文主义的伟大运动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恐怕如何夸大都不为过。所以可见,这本书的选题是认真的、严肃的,更是厚重的,是沉甸甸的。

这本书读起来既过瘾又充实,精致美味而且有饱腹感,主要源于内容扎实,结构严整。全书读完掩卷复盘,真的像是细细的品味了一幅中国的长卷,不仅是手捻长卷目不暇接,旁边还有讲解员娓娓道来,层层叠叠,洋洋大观。开篇有序曲,结尾有尾声,中间段落层层递进,把发展变化讲得清楚明了,这是时间沿革的横向结构。

每个段落中,有艺术家,有艺术作品,有艺术技法,有赞助人关系、师徒关系、艺术与教廷与世俗的关系等等,把艺术家和他所在的社会环境做了切面,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由来以及他的璀璨成就,这是讲述内容的纵向结构。

书中每一章节前面必有引述,在章节之间的连续上有节奏上的停顿,可以很好地帮助读者最快速的对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定性的认识,再带着这样的认识看细节,自然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感触。另外,每个引述后面必附有人物生卒年份表,把要讲的艺术家和他同时期相关的人物同时用时间轴画出,清晰明了,免了很多参照其他文献的麻烦。作者这样体贴,想必一定也曾有过同时翻看几本书相互对照理解的过程。这是作为书籍阅读功能中的立体结构。

其余如内容阐述的层层递进,美术作品印刷的对照呈现等,都很好的服务于将繁多的信息量有序的穿插起来,让读者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有更清晰的认识。

如作者所言,这本书除了艺术普及之外,还希望它能陪着读着真的走一趟意大利双城之旅,带着这本书真的来到那些伟大的作品面前。读到这里,我真的心生感动。多少次,在美术馆、博物馆中浩如烟海的展品中流连,目光是贪婪的,对着熟悉的艺术家一次次的遇见,但又有多少艺术珍品也许就在旁面因不自知而错过;有多少作品看是看了,但是因可以解读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以至相当于视而不见。

逛美术馆最大的成本就是当你站在艺术品面前却不知道它是什么而走过的成本。

这本书很可爱,因作者的初心,我相信,带着这本书游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会有相当的底气。这本书有美术历史的沿革,但不是美术史;有画家的生平掌故,但不是画家传记;有艺术作品的评价,但不是艺术评论。不是艺术大餐,因为艺术大餐在美术馆里,在博物馆里,在教堂里,确切地说,这本书给读者的是会吃艺术大餐的能力,是面对艺术品时不会眼神空洞的预习。

可以说,这本书是文艺复兴艺术史可靠的向导,同时也是双城游历的可靠向导;是学习美术史登堂入室的阶梯,同时也是帮助读者走进美术馆的阶梯。

另外,这本书的装帧、印刷、排版布局无不用心,诚意可见。

很幸运得见此书,更幸运的是,我尽管心向往之,但还未曾踏足意大利,对佛罗伦萨更是因向往而情怯,生怕没有做足功课而空走了一遭。这下可好,文艺复兴之旅终于有了些底气,这本书也一定会装进我的行李箱,来到伟大作品的面前。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三):带一本书去意大利

本质上来说,我属于表演型人格,通俗地讲就是个“小嘚瑟”,内心有着强烈的炫耀冲动。但是这些年读了几本书,懂得了炫耀并不体面的道理。这就矛盾了,炫耀和克制变成了一对儿斥力,搞得我抓耳挠腮。

我认识的朋友中,不乏文艺青年,其中“小嘚瑟”的比例着实不低,看着他们在朋友圈里炫耀各种艺术、文学、音乐、戏剧、旅行的碎片,我是羡慕嫉妒恨。总想着找机会扳回一城。

机会来了。十一的时候,我和爱人得闲去美国玩了一圈,这要不在朋友圈炫耀一番,岂不是锦衣夜行?当然,逼格很重要,那些街拍什么的就不炫耀了,炫一炫各大博物馆还是不错的。

走了几家地标式的博物馆,什么大都会啊、MOMA啊、盖蒂中心啊等等,在朋友圈狠狠地发了几轮九宫格。然后我发现一个困境,那就是我的知识储备远远配不上我眼前看到的景色。

我们走美术馆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先去导览台,弄一张中文简体地图,再租一部导览机,然后就按图索骥出发。地图上会标出美术馆的镇馆之宝都在什么地方,而我们呢,就跟着地图把镇馆之宝都看一遍,梵高的星夜、莫奈的睡莲、毕加索的妓女、沃霍尔的罐头、草间弥生的波点……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合影,走人,这美术馆就算是逛完了。

用美食博主洪七公的话说,这就叫牛嚼牡丹。因为你对你所见到的一切没有任何了解,等于是入宝山空手而归。陈丹青说大都会美术馆是他的大学,25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从那里毕业,而我呢,逛了一天就“退学”了。

如果知道这个真相,我那些文青朋友们或许不会羡慕和嫉妒,只有恨。那些他们心心念念,见到了会热泪盈眶的作品,被我这么合个影就给玷污了。说起来这不是炫耀而是愚蠢,这钱算是白花了。

每个人都知道,旅行前要做攻略,要让旅游物有所值。但攻略和攻略不一样,它可能是一篇旅游网站上的文章,也可能是一本书,甚至有人会为一次旅行准备一生。

英国社会学家厄里写过一本书,叫《游客的凝视》,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是:我们对旅游的期待和体验,不是天然的,而是构建出来的。旅游的整个过程,都是想象大于真实,并且那些值得看的景观,都是围绕这种想象才成为景观的。

这本书其实还是想说旅游是消费主义构建出来的一个概念,但我也想这种凝视背后,也有游客们的自我构建。自我构建同样很重要,它决定着旅游的质量。当你身临其境,你希望对景观的认知来自哪里?导游?导览器?还是你自身的知识储备?

罗振宇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当我们看到眼前的壮丽景色,是喊一声“靠,真美”还是喊一声“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绝对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体验。最好的旅游体验,自然不是去景点拍照打卡,而是像林达夫妇那样,带一本书去巴黎。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亡羊补牢。我经常为了储备卖弄的谈资而买书,但往往又束之高阁,没有兴趣去读。比方说翁昕的《如何看懂艺术》。本打算去之前就看这本书,但因为对书中所说一无所知,所以提不起兴致。人不大容易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接受新鲜事物,但假如略知一二,就有了兴趣,渴望知道更多。

作者翁昕有一个身份叫做艺术经纪人。按照以赛亚·柏林的说法,这是一位狐狸型人才。与之相对应的是刺猬型人才,在艺术领域自然就是那些艺术家了,他们拥有技艺和审美,但却很难做到博古通今。

而狐狸型人才,这要求他们触类旁通,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杰作从浩如烟海的艺术品中筛选出来。要么,去历史中寻找那些沧海遗珠,要么在当代艺术家群体里去寻找那些未来潮流的引领者。而这都需要他们对整个艺术史了如指掌。

而作为一个艺术经纪人,他的另一大能力就是怎样讲好关于一幅画的故事。你要把这幅画推销出去,如何鉴赏它,它又有怎样的背景,又有什么动人的传说,这都需要向客户娓娓道来。说白了,一位艺术经纪人,需要有能力帮客户认识作品的价值。

所以当我们想要了解艺术品和艺术史,构建游客的凝视,谁会成为更好的领路人呢?艺术家本人?艺术家常有而陈丹青不常有。艺术史家?那或许太枯燥了。对入门读者来说,艺术经纪人是最好的选择。这让我想到一个奇怪的类比,真正能够识别特异功能骗术的,不是科学家,而是魔术师。

如今,翁昕又出版了这本书的续集《如何看懂艺术2》,同样的有趣、耐读。翁昕甚至为我们提供了游历意大利的经典旅程:从英国出发,经过法国、瑞士到达意大利,先在都灵待上一阵子,然后花大把的时间停留在佛罗伦萨……之后,从佛罗伦萨前往帕多瓦、博洛尼亚和威尼斯,再抵达罗马,最后从那不勒斯离开。

这样的旅途,想想就让人激动。所以说,如果你打算带一本书去意大利,那么这一本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四):《如何看懂艺术2》:从故事和作品中读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提起意大利,我们首先会想到它是一个古老而又浪漫的国度,它的首都罗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还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等城市,它们的建筑美轮美奂,它们的艺术万紫千红,旖旎的风光让它们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直到今天谈到艺术时,人们依然会想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无论是画像还是雕塑,文艺复兴时代的杰出作品仿佛随时可以穿越时空,呈现在各个时代的文艺爱好者面前,几百年来都对西方的艺术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懂艺术,对那些名画不感兴趣。然而有一本书,它是由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把一幅幅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艺术作品串联起来,仿佛带你走完了一趟意大利之旅,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如何看懂艺术》。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部西方的译作,那么你就错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学者,他的名字叫做——翁昕。

出身于艺术世家的翁昕毕业于两所国内外顶级学府:中央美院和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丰富的艺术知识和专业背景,让他把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那些深奥的艺术作品,用浅显而幽默的语言生动地讲述出来,引领着读者轻松走进一个广袤的艺术世界。

01、艺术存在的价值来源于它所传递的理念

如果要追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有一位宗教奇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被一些史学家定义为“文艺复兴第一人”的、“方济各修道会”的创始人——圣方济各。

在圣方济各之前,天主教修道士大多比较封闭,依靠世俗的香火钱来支撑开销,但很多修道院因此悄悄积累了很多财富,修道士的生活也比较奢侈。

但是圣方济各改变了这一切,他主张道士们应该去云游步道、积德行善,而不是聚敛钱财。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力行,他穿着简朴,甚至把腰带换成了麻绳。

所以在贝林吉耶里的名画——《圣方济各祭坛画》中,圣方济各自甘贫苦的信仰也从他朴素的衣着中体现出来,创作者并不关注教主是否帅气,而是让他面带忧思、心事重重,看似他的灵魂正漂浮在象征圣光的金色中。

所以这幅《圣方济各祭坛画》的理念也和圣方济各本人很相近,强调了他清心寡欲的生活和积极布道的理念。有时候,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为了凸显美感,而是让读者领悟到它背后的深意与内涵。

经过这样一番解读,参观者是否对这幅看似并不怎么完美的画作有了新的认识了呢?

02、艺术就是给想象插上翅膀

讲完了这位撬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圣人,我们再来领略一下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的风采。

对于佛罗伦萨人来说,《圣经》里的大卫有着特殊的地位,而在经常被人提及的五座大卫雕像中,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最为著名,因为和之前的艺术家做所的大卫相比,米开朗琪罗的雕像与其它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

虽然在《圣经》中,大卫没有武功,全凭上帝的意志获胜,但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不仅外表英俊体格健美,而且目视远方表情坚毅,使得这座雕像不仅代表了佛罗伦萨人向往的理想气质,甚至成为了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精神象征。

不得不说,这部作品是米开朗琪罗超越原著充分展开想象的成果。除此之外,整个巴洛特时代的代表人物——贝尔尼尼所做的《大卫》像个箭在弦上的斗士,也另有一番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特质。

从这些不朽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之所以诞生在意大利,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给予当时艺术家们自由创作的土壤。正是古罗马城宽松的学术氛围和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成就了米开朗琪罗,就像有的史学家说的那样,米开朗琪罗只有在罗马,他才是米开朗琪罗。

03、让艺术架起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

回顾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所以能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当然是离不开艺术的交流与传播的。当年,利奥十世在位时,他熟知艺术可以为政治所用,在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会谈时,他甚至会带上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看到这些艺术大家,作为文艺复兴爱好者的法国国王,当时态度就缓和了。

而同样的艺术外交,还成为了威尼斯人用来和其他国家缔结友好条约的手段。比如15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曾经是威尼斯掌控的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听说穆罕默德二世非常喜欢意大利文化之后,就派出了绘画大师真蒂莱为其画像。

穆罕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对真蒂莱非常满意,赐予了他骑士封号和土耳其金项链。而真蒂莱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还有土耳其人的艺术风格,并且创作了很多土耳其当地的民俗小画,这些都为后来的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贯穿《如何看懂艺术》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本书通过一个个发生在意大利这片土地上的艺术故事,为读者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鲜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让读者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还能聆听作者分享的故事。

《如何看懂艺术2》读后感(五):《如何看懂艺术2》:一场艺术的旅行,一本艺术家的故事书

我们都听过那个故事:达芬奇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他的老师安排他对着不同的鸡蛋画,说每一个鸡蛋看起来相似,但是细看之下,无论是形状还是光影,均有种种不同,把鸡蛋画到极致,便可以出师了。

达芬奇听后,夜以继日,终于从画鸡蛋中领悟到绘画的秘诀,成为一代大师。

原来这个故事并不是真的,没有文献依据。但是这事并不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达芬奇的老师的确让他重复进行一项训练,只不过没有画鸡蛋这么夸张,而是让他画布料皱褶。

达芬奇就是在画布料皱褶中掌握了一种连老师都不会的技能,“渐隐法”绘画技术。掌握了这个技术之后,达芬奇的画技比他的老师更出色,《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用这个技术画出来的。

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我会知道得这么多?

因为我看了《如何看懂艺术2》这本书,书中为我们介绍了文艺复兴前后,意大利艺术家们的故事。

作者翁昕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回国后成为独立艺术经纪人,为中国藏家介绍并寻找海外经典大师名。翁昕围绕着艺术这件事本身,把冷冰冰的艺术家名讳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人,在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与境遇后,对于艺术你会有更多的理解。

艺术刚开始,并不像今天那样,是个高端大气的东西。

在文艺复兴前,艺术是为宗教和贵族服务的。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起点,艺术在这里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看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有许多教堂、雕塑、画作等等,这些都是逝去的大师们留下来的艺术。

如果我们没有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作品只能是赞叹一句,或者有不明白这样的也是大师作品的疑虑。

在文艺复兴前后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圣经里的故事来创作的。

《圣母子》

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上层阶级生活中的大事情都需要有宗教的痕迹出现。

我们知道,耶稣是西方早期人们最忠诚的信仰,他们的节日、婚礼、葬礼等等重大事项,通通都有宗教的参与。可以说在早期,不信教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文艺复兴前,我们能看到的画作和雕塑几乎都是以圣母玛利亚、耶稣、大卫等人物为中心的故事,在更早之前还有布道等主题的作品。

在《如何看懂艺术2》这本书里,有许多名家的画作,我们可以一边看着画作一边听作者讲故事,每一个名家的画作背后都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宗教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慢慢下降,艺术作品的形式便越来越丰富多彩。

从作品里只有宗教故事,到慢慢转向画其他人物、神话、风景,这些都有阶段性的变化,比如绘画,画作的载体由木板到教堂的门、墙、天花,再到画布,载体的不同意味着文艺复兴的脚步慢慢走来。

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家不叫艺术家,他们只能叫画匠、金匠师等等。

他们和今天独立自由的艺术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对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来说,只要开展工作,就必然受到当地行会的约束。行会的目标地努力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艺术家们都要加入某一个行会,并参加行会发布的工作或活动等等。

在1568年之前,人们会认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绝大多数在于它所用的材料,艺术家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则全部体现于那为数不多的“加工费”上。

《受胎告知》

而瓦萨里,第一个为艺术家写传记的人,他所著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让人们逐渐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珍贵。在他著书之前,保守的上流社会人士眼中,一本《著名艺术家传》就和《著名修鞋匠传》一样,听起来毫无意义。

在那个时代,艺术家的作品是要根据雇主的要求完成的,雇主需要艺术家画、雕塑什么样的人物故事,他们就得老老实实地完成,不得有一丝的偏颇。

为了完成雇主的任务,同时又要比别的工匠更有创意和符合主题,他们绞尽脑汁,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故事,创作出即合要求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从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两个人开始,艺术家在诠释主题时渐渐不受雇主的意见束缚。

委罗内塞在完成教会的一幅作品时,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最后的晚餐”这一个委托,加入了自己的元素。教会在当时依旧有处理异端的法庭,而委罗内塞机智地改变了画作的名字,使得它的主题在教会看来是合情合理的,教会不得不接受这一结果。

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运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而艺术家的作品,也得以从宗教中慢慢地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

我们在看从前的艺术作品时,会感觉画作、雕塑里的人物表情僵硬、动作死板,或者有“这样也是艺术”的疑惑。

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时间,艺术技法进步,有着无数大师的努力。

透视法是艺术家们在绘画中前进的一小步,在透视法出现之前的欧洲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准确在纸上描绘三维物体的形状,学会运用透视法的画匠的作品,人物开始显得立体,画面中出现了较为接近直观感受的光影效果。

到了达芬奇,他开拓了“渐隐法”,他发现画面要努力模拟真人的视觉感受,给人以朦胧感和猜想的余地。在他把人物的边缘画得逐渐模糊,乃至消失不见,那么可以避免人物表情僵硬,甚至传达出比肉眼观看真人时更意味深长的情绪。

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使用渐隐法来创作的,我们可以看到,蒙娜丽莎这个人物栩栩如生,仿佛眼前就有这么一个女子,丝毫不显得僵硬。

《蒙娜丽莎》

紧接着还有许多的技法,在艺术家们的悉心研究下创造出来,逐渐地,画作和雕塑变得越来越完美。

现在,我们在看到文艺复兴晚期及之后的作品,都会深深感叹“真好看”、“真震撼”,这些成就都是艺术家一代一代的改进得来的。

《如何看懂艺术2》就像一个导游,又像一个故事家,带我们了解那些艺术背后的故事。

当我读懂了这些故事,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再像个门外客一样,只会赞一句好看,而是真正沉浸在其中,感受到艺术的进步和带给人的震撼。

原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是个工匠,原来那些艺术作品都是雇主要求做的,原来从平面图一样的画作到有血有肉的画作经历了那么多人的努力。

艺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赏心悦目,更多的是感受历史的脚步。那些我们不曾经历的时代,通通沉淀在艺术和文学当中。当我们再次融入艺术作品中时,我们仿佛经历过那些时代,游历过艺术家们的生命中。

感谢作者带给我们的艺术之旅,让我们在有趣的故事中感受艺术,从无知到沉浸其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