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语讲析》读后感摘抄

《论语讲析》读后感摘抄

《论语讲析》是一本由周志文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61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讲析》读后感(一):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讲析

孔子之前,读书的目的在做官取禄,孔子之后,逐渐有了变化,读书在明理,而明理的目的,不全放在做官上面了。知识分子对自己有更高的期许,就是如曾子说的“仁以为己任”与“死而后已”,但这是最高知识分子才做得到的,一般读书人,能短期摆脱利禄之途的,恐怕也算难得。

王夫之言:“苟能于三年之中,无名利以分其心,则心渐清而道味渐出,由是而之焉,可期以造乎高明广大之域……乃当世之不至谷者,期之三年而不易得。道其将隐,而学其将废也乎?是可叹也夫!”所以此章整体,是感叹之言。

工作到了瓶颈期时,她用这句话鼓励我,”苟能于三年之中,无名利以分其心,则心渐轻而道味渐出“,”当世之不至谷者,期之三年而不易得“,她说你看即便是孔子这样的人也认为,三年不求名利也算难得了,但是三年无名利分心,才能入道,坚持一下,给自己三年时间。

她说你看,王夫之讲孔子这句真贴切,能安慰人心。

《论语讲析》读后感(二):独到见解剖析论语

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是一本时至今日都为人们诵读学习的精品。抛却其中颇有奥妙的为人处事之论,《论语》的精彩更在于让人品味其中蕴藏着的诸多哲理颇为后世之人以深切启发。

不同的人读《论语》自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跨越时空的浩茫,很多的人也许会因为或多或少理解上的歧义,对文言文掌握的欠缺而无法真正通透地领略《论语》的精髓。那么,我们不妨一同走入周志文的《论语讲析》学习一二吧!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那么依托颇有学术根基的周志文的解析,我们则能更精辟地,深入地感知《论语》之中的精妙之论。

家中的《论语》解读类书册不少,但是我总是觉得孩子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全面到位地把握《论语》的相关知识点。于是乎《论语讲析》自此出现了家中的书柜。不为别的,光就冲着作者渊博的学识自是有着对论语的独到讲解。“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人读论语有着不同的解析。但是我真切地知道越是有着深厚作支撑的分享更是会有独到的真知灼见。于《论语讲析》这本书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它的特色就在于讲解和分析的同步进行。尽管读者们足不出户,但是我们却可以在翻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聆听了专家级的高深讲堂。虽然这里只是纸面文字的呈现,但是我们却会在翻读的过程中领略到无声胜有声的精彩。

总体而言,本书的编排非常便于读者们的查询解读。以论语各个章节为先后顺序,我们依次可以读到论语的原文,相关的注解,现代文用语的翻译以及对应的作者进行的讲解剖析。相较于很多以往《论语》类分享的读本,这本书最为难得的所在自在于其每个片段之后的讲解分析。就字面意思理解,我们I常人往往可以比较简单地就字词有着对应的翻译分析。但是这个仅仅只是建立在表面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却未尝能够达到全面性通透地深入解析。那么有着这本《论语讲析》的到位分析让人无疑有着一种更多生动的顿悟。通过这些分析,我觉得无论是孩子和我又从一种更高的层次认识了解着《论语》很多平时容易忽视的部分。独到讲解的《论语》剖析让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悟!

《论语讲析》读后感(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从对《论语》的研读开始

传统文化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弟子规》《三字经》的学习和实践从小孩子就开始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在“追本溯源”上显然还远远不够。毕竟,《弟子规》《三字经》只是蒙学教材,顶多算是“二手”传统文化,精髓还得向“一手”学。什么是“一手”,也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其中当以《论语》为首。

《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作,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晚年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他的思想也在六经中有所体现,但都不能与《论语》中的“孔子”相比,也远不及《论语》最集中、最形象。想要与孔子“面对面”、近距离,就必须从《论语》开始。

关于《论语》名字的由来,一般的解释认为: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这个解释适用,但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需要澄清。比如“论”字到底应该读什么音,而读什么音就决定了这个字该作什么样的解释。这一点,在台湾学者周志文的《论语讲析》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释。北宋学者邢昺在《论语注疏》中引郑玄的解释认为“论者,纶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所以,“论”字音调为阳平无疑。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其中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弟子,甚至是其他一些人比如阳货等,在只言片语中却能够将人物的性格、神态等呈现出来,确实非常难得。当然,由于经过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事件,《论语》在西汉时已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现在通行的《论语》则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其中的一些谬误,周志文在《论语讲析》的“代前言”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还是有相当道理的。读《论语》的过程中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和辨别力。

总体上,周志文对《论语》的解读,基本是按照正文、“注释”“语译”以及“讲析”四部分逐章来评析,力争兼顾达意与传神,对初学者也非常友好。作者自身有数十年阅读《论语》的工夫和多年讲学积累作为根基,对《论语》的解析基本上是比较到位的。但有些提法,则是比较迥异于内地读者更为熟悉的释读习惯。比如对其中的“子曰”,周正文翻译成“老师说”——很显然,他认为《论语》说“子曰”时的“子”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的尊称,所以直接译作“老师”。实际上,内地通行本中,对此的翻译都直接就是“孔子说”。还有,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句中的最后一个“知”字,周正文翻译为“知道”;但内地的通行本中,一般认为“知”是“智”的通假字,翻译为聪明或者智慧。感觉后者应该更合乎本意。当然,这些都是学术争论,并不是原则性问题。

《论语讲析》读后感(四):杨渡:仁者,与世界共生

学生时代读古文经典,不免感到讶异。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还好,创意无限,总有人生感性的体悟。可一本《论语》,就一万五千多字,经过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的注解、申论、考证,加上明清科举考试,几百年学子反复研读,就像煮了两千年的老汤底,还能煲出什么新味来?

然而随着人生际遇的起伏,世事浮沈的沧桑,岁月如酒的酝酿,特别是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后,在孤寂中重读经典,竟有些新的体悟。

最近读周志文的《论语讲析》,倒是发现一点新的乐趣,许多是他的独到体会。例如在孔子谈《关睢》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节中,他引用了克罗齐的美学,认为审美必须有“美感距离”。与美的对象距离过近,情感全盘进入,大悲大喜,终究无法进入艺术欣赏的境界。但如果过度疏离,也无法进入艺术的感性之美。因此他认为,孔子此话是在谈审美的“不即不离”。

以克罗齐评说《论语》,而不走宋明理学的老路子,便有些新意了。那不是纯粹的注解讲析,而是以一个现代人的心灵,去阅读典籍,以现代的眼光,去注解古代的心灵,而产生的一种“与经典对话”的趣味。

或许是写作者的人生感悟更为深厚,周志文笔下的孔子和孔门弟子,更多一些人性的平凡与宽厚。像著名的“子在川上”,那一段“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历朝历代注解太多,为了赢过前人,愈后来的人难免强作解人,愈搞愈深,非深刻难解,不能见其精妙。尤其宋明理学家更搞得玄之又玄,以致于说成了近乎佛道的天道、天理、宇宙观诸如此类。倒是周志文“回到初心”,一把推开那些玄学,将之回归为人生的平凡时刻,人性的寻常感叹。就是人见到时间如河流的感伤。

是啊,人性之常,并不会使孔子变得渺小,反而更象是真实的哲人。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也是如此的千古一叹吗?

此外,像谈到孔门弟子子夏,就有一段颇有趣的解构。那段是说,司马牛感叹:“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于是安慰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但子夏在孔子死后不久,又死了儿子,他大恸不已,长哭以至失明。后世便有人责备他说,明明自己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怎么死了儿子竟至于哭到失明?周志文倒是帮子夏说话,认为他的丧子之痛是人之常情,而他所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是有大胸襟大气魄的。

有意思的是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援引希腊酒神与基督教信仰,作了有意思的分析。原文如下:“宋儒喜欢与人讨论‘孔颜乐处’,孔颜的乐处与西方所倡‘酒神’式的放纵性快乐不同,也与宗教圣徒那种崇仰上帝的喜乐不同。酒神式的快乐是狂喜、醉酒,是靠着燃烧与麻醉所得,而圣徒的喜乐则来自崇敬与荣宠之心,圣徒与上帝之间,是有层永远无法超越的障碍存在的,也就是说圣徒再伟大,也无法与上帝并列。圣徒之乐在于安于为圣徒,绝不试图取代上帝。酒神式之乐,在纯为放纵自我;而圣徒式之乐,纯在崇拜上帝,放弃自我。孔颜之乐的乐既异于酒神,也异于圣徒,这种乐更接近于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说,孔颜之乐,是知道某一种“道”之后,爱好它,爱好还不够,而是在其中得到一种体悟,一种快乐。那不是一种狂喜,也不是崇拜,而是融合。与某一种理念、思想、信仰、美感、音乐等,融合一体,内心得到真正的喜悦。

这样的体悟,其实已不是玄学、理学式的孔门,而是一种人生的感悟。

有些感悟,也唯有人生经验够丰富,对世界的观察够宽广,才能有所得。

我想起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时候,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希望美国通过联合国来解决。但美国一意孤行,谎称伊拉克有毁灭性武器,发动战争。那时,我忽然想起周朝之于春秋战国,它或许不是一个绝对主宰、支配全中国的力量,甚至因为中央权力的薄弱,而只能勉强维持一个以周天子为共主的架构。但至少这个架构,让春秋诸侯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因此得以维持平衡,减少了许多战争。

这就像联合国虽然制衡不了美国,但至少它可以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维持各国权力之间的平衡,最重要的是维护一种和平、共同发展的价值。

孔子与子贡曾争论周天子有没有必要在每月初一日,到祖庙祭祀,宣布该月的政府行事。每次的祭祀,都要杀一只羊,子贡比较务实的说,这个祭祀可以不必杀羊。但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体。”孔子要的是仪式及其背后的所代表的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意义。他维护的是这个礼所代表法统和秩序。

而联合国,其实像周天子,对世界强权有时根本不起作用。然而,因为联合国的存在,至少各国还可以在此开会,共同决定某一些国际的秩序是否合理,某一些侵略,是否合宜。它能维护的,或许不是具体的权力关系,而是一种价值。让世界仍有是非,仍有一个“价值秩序”,而不是只有弱肉强食。若只是弱肉强食,世界就进入战国时代了。

从当代的国际冲突,开始反思到孔子“礼”的思想背后,所存在的深刻意义。这也是当代阅读的另一种收获吧。

特别是在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后,逐步升级为全面战略打压。然而美国所施用的手段,几乎都与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公平交易规则相违背,却一意孤行。美国前总统川普甚至发动对欧盟、东亚国家的制裁。所谓“单极主义”、世界霸权已无可置疑。

然而,全球性的疫情却打断了所有的国际交流、正常的经济贸易。最先受疫情影响的中国,因为从疫情中最快复甦,经济重建,反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当全球富国争抢疫苗,甚至以禁止疫苗出口为手段,试图垄断全球疫苗供应,夺取灾难财的时候,中国的疫苗不断输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穷苦而缺乏疫苗、却深为病毒所苦的国家。

这让我想起孔子所说的“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理念。如果全球的疫情无法解决,即使富国都有疫苗解决内部安全问题,但由于有无数贫困的地方仍处于瘟疫困顿,全球仍不能解封,这个世界是无法复原的。唯有“已立立人”,世界才能会好起来。

在疫情中,安静阅读,重新思索,我方始明白,《论语》可以具有当代性。当世之世的阅读,已不是对《论语》有更多的注解,而是用一种现代人的眼光,提升我们的体悟。

在疫情的困顿孤寂中,愈发觉得,这世界多么需要“仁者”的胸襟。唯有仁者,能与世界共生。与世界共生,每个人的生命才能有安全、安心的安顿。

或许“大同世界”的理想在现今的全球局势中,仍是一个乌托邦。然而,有一个恒常的价值,人才能够耐得住眼前的困顿,看到前方的光。不是吗?

本文首发《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又可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论语讲析》读后感(五):周志文:在幽微角落谛视人生

书评人 罗不特

或许是因为个性孤凉,不善交际,写了多本书,而且都很不错,却没有什么名气。我说的这个人是台大中文系退休教授周志文先生。最近,他的《记忆之塔》《家族合照》分别由北京三联书店、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加上之前在山东画报社付梓的《同学少年》,构成了这个“老灵魂”的回忆三部曲。

《记忆之塔》写的是周志文先生二十岁之后的台湾经验,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书中对台湾的教育与社会做了很严厉的批评,火力十足,完全颠覆了学院派散文温柔敦厚的传统。有朋友读后评价,书是好书,惜怨气过重。我反而觉得周先生针砭时弊,襟怀坦荡。

《家族合照》涉及家庭内外,个人隐私的成分比较多,亲情带来的创伤比较重,整体氛围尤显压抑和悲哀。

想我眷村的兄弟姊妹

周志文1942年生于湖南辰溪,就是沈从文笔下那个山明水秀的湘西,但他的故乡无疑是台湾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因为他从童年经少年到青年都住在那里。乱离岁月,他不到四岁就失去了父亲,依附军眷身份的姐姐到了宜兰乡下,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眷村。但周志文的身份比较尴尬,他并不是登记在案的眷村居民,而是一个“黑户”。

不只如此,他的家庭也很复杂。在《家族合照》中,周志文告诉我们,他身份证上的籍贯是从母而来,而不是通常情况下那样随父——多年之后,他才对亲生父亲略有了解。母亲有两次婚姻,生了十个子女,结果只保住了五个,而周志文是唯一的男孩,加上幼年失怙,所以他从小是在女性的环境中长大的。这对他的性格养成自然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比这更大的“孽缘”是,大姐、二姐是母亲跟她第一任丈夫生的,而三姐、“我”及妹妹是同父母所生,然而“我”与她们数十年来的关系却是若即若离。大姐生性善良,两度结缡,一生坎坷,从来没有过过舒泰安适的生活,几乎是母亲身世的翻版。二姐天生外向,活泼大方,有着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奈何时世艰难,终老之际罹患失心疯,令人不胜欷嘘。在这样零落的家庭背景下,周志文养成了离群索居的习惯,常常自陷孤独,有时会自伤自毁,敏感、敏锐由此而生。

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处境,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疏离与孤独,给周志文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他可以,也习惯在幽暗的角落,以卑微的身份,在众声喧哗中静静观察、默默体悟。还是张瑞芬教授说得好,“这种‘浮生’哲学与艺术家思维,取镜异常低调,叙述极其耐心,像小津安二郎或侯孝贤的电影,榻榻米一角电风扇沉默地吹着,时间如同静止了一般。”于是,在周志文的笔下,他们那一代人的童年特别漫长。由于这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太平山林场附近的眷村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灰败的阴影,使得他的回忆别有一番风味。

《家族合照》涉及家庭内外,个人隐私的成分比较多,亲情带来的创伤比较重,整体氛围尤显压抑和悲哀。相较之下,《同学少年》虽然也是灰色调的,但背景苍茫,雾霭氤氲,“完全像梦境一般的迷离”,散发出一抹淡淡的乡愁,是惆怅、忧伤和寂寥。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外省小孩在台湾乡下的成长史,见证了时代的多义性与一个成人‘内在的小孩’(inner child)”。应该还是性情孤僻寥落的关系,对他人来说一个微小的举动,可能会在少年周志文的内心勾起阵阵涟漪,甚至激烈的震荡。所以他才颇有感触地说:“不经意的事反而重要,一件事看起来很短又无声,但不应忽略,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呢。”《同学少年》中的不少记忆碎片,就是这种情怀的流露。

周先生是古典乐迷,这三本回忆性质的书中就有不同篇幅的体现。我们不妨以此为例,梳理一下他记忆中的乐声,借此体察他的幽人性情。周志文大概是天生喜欢音乐,但他的家庭毫无音乐成分,只能在收音机、同学家里聆听。《遥远的音符》一文谈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他带来的震撼,开首那三长一短,三长一短,然后高低音像回音似的相互应答,终于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音乐洪流,生命之帆由此昂扬奋发。周志文表示,这首交响曲对他影响很大,而这得感谢同班同学陈启智无意中的引领。《散落与连结》讲了三个跟音乐有关的小故事。其一是幼年听黄自的《天伦歌》,其二是在高中学长目屎阿欉家里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里的管弦乐合奏《爱之歌》,其三是上学路上和着雨声倾听基督教长老会教堂牧师娘客厅里传来的《天方夜谭》组曲。这些聆乐经验零散且不成系统,但就此在他的脑海深深扎根,大浪淘沙之后“所幸那些音乐依旧存在”。

由此一瞬而得享永久。周先生在《空山松子落》里深自喟叹:“我的这群同学都是台湾社会芸芸众生中的一部分,一生平凡,默默无闻,很少有特殊成就,他们存在于世,有点像深谷中的花开花落,无人关怀,无人知晓,但对那棵寂寞的花而言,那短暂的开落却是它真实的一生。”可告慰的是,尽管同学少年多微贱,不论物是人非还是物非人亦非,终究会因这吉光片羽而留存而闪耀。

一个人的台湾经验

1961年,周志文考上了东吴大学中文系。能够走出山野,驰骋学海,这时的周志文“对未来充满了意志与憧憬”。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记忆之塔》写的是他二十岁之后的台湾经验,自然会涵盖台湾社会转型期的诸多变化。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书中对台湾的教育与社会做了很严厉的批评,火力十足,完全颠覆了学院派散文温柔敦厚的传统。有朋友读后评价,书是好书,惜怨气过重。我却不这么看,反而觉得周先生针砭时弊、襟怀坦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先生自己坦承的心路历程。中学时代被孟子那种刚正奇倔的气息所染,成天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高一初读胡适时,五雷轰顶般的震撼,加上当时在学校耳闻目睹的丑闻,感觉胡适所言切中肯綮:中国社会是一个虚伪的、充满骗局的社会,骈文、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等,都是“罪孽深重的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然而,随着阅历的积累、思考的深入,周志文发觉晚年胡适整天周旋在“中研院”迎来送往的酬酢之间、青年时期那种直陈腐败、意气风发的胡适之体再也看不见了。

到了外双溪,周志文感到大学的实际情况跟“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简直有天渊之别,课程乌七八糟,校园乌烟瘴气,根本不像一所大学。面对这副光怪陆离的场景,当时学界流行的存在主义自然而然进入了周志文的视野。而且,萨特与加缪的文学在他身上发生了奇异的救赎的效果。

回首大学岁月,周志文说:“我在东吴读了四年,我一直记得东吴的事是因为我在那儿所受的伤很重,当然我后来摆脱了那些痛苦,但那些受伤的记忆一直在心中挥之不去。”就这样,带着受伤的记忆,1965年周志文从大学毕业,随即入伍服兵役。次年退伍,到桃园的一所天主教中学任教。周志文在振兴中学服务了八年,遇到过几个有趣的人,比如范神父、沙究、老秦,他们的人生际遇都不算太好。而人生入戏,戏如人生,周志文后来深情款款地说,他们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曾契入他的生活,他们的死,代表他一生的那个部分算是过去了。

时光年轮转到了1974年。他考取了台大中文系,得以亲炙郑因百(骞)、台静农、屈翼鹏(万里)等大师的教诲,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台大学术空气比较浓,环境宽大,周志文收获不菲。

1981年寒假是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通过了台大的博士考试,但未能拿到台大的全职,他开始跌入繁复的思考之中——辛辛苦苦读学位,到底是为了什么?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之学不免要誉于众,其实都是在追求世俗的浮光掠影。在这种纠结反省期间,周志文于1982年春季拿到了淡江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淡江生涯。后来他移席台大,教了十五年书,直到退休。

这看似顺遂的人生,其实也是波折起伏。“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林林总总,既有闻人轶事、学界掌故,也有他数十载人世历练的反思与省察。要看小道八卦的,可以读《蒋经国的后人》;想了解战争对台湾社会影响的,可以细读《战争进行中》;渴望欣赏学林风景的,可以亲近《台大师长》;留心台湾新闻媒体演变的,可以从《报业》开始思考。文字不咸不淡,神情亦庄亦谐,周志文还是那个周志文,坚持他的独孤美学,坚守他的边缘逻辑,坚定地同情幽微角落的弱者。

权且抄一段话,以为本文结尾:“什么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尤其在我们地时代。他必须认真地选择自己的价值,选定后就朝着这个方向走,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恍惚之间,我心头冒出一条人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