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锦集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锦集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是一本由(美) 塞缪尔·阿贝斯曼 ( Samuel Arbesman)著作,湛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88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2019-5-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一):生物学思维,向生物学习

1.本周读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完后低于预期,泛泛而谈、没有深入,全书围绕复杂系统展开,理解复杂系统可以从生物学思维出发,从细节开始理解部分整体,而物理学思维会抽象掉一些细节,导致无法理解。 2.抽象的方法会忽略细节,细节会出问题 3.复杂系统形成的4个原因: 吸积、交互、例外情况、稀有事物(和例外情况差不多意思) 4.有些事情/模块/部分,是可理解的,有些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5.当人面对太多信息时,束手无策/无法处理是正常现象 6.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虽然人的大脑认知能力总体上是有限度的,但还在于开发的程度怎么样 7.只要系统足够复杂,必然会出故障,至于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故障无法预测 8.接受生活中的混乱,习惯面对杂项 9.接受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0.物理学思维是一种通过统一和简化去抽象思考的方法。物理学思维通过抽象会忽略一些细节,丢失一些信息。 11.生物学思维更愿意接受多样性,倾向于陈列大量事实,不在意这些事实能否用一个统一理论来解释。注重细节、强调多样性。 12.这两种思维方法适用于不同系统,通常是互补的。 13.面对复杂系统,保持谦卑和好奇,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二):中文標題好、翻譯上乘的一本科普小冊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跟山雞還在吐槽書名的翻譯:好好的一個‘Overcomplicated’,怎麼就變成「生物学思维」了呢?為此真的要跟譯者賈老師道個歉:書名非常貼切,翻譯也是上乘,讓人不滿的地方不多,例如:明明Arbesman在p7闡明了‘complicated’和‘complex’的區別,翻譯也區分了「龐雜」和「複雜」,為什麼在後文中,‘complicated’又譯成了「複雜」呢?這實在不該,還很可能誤導讀者。除此之外,能看出來賈老師特別喜歡加戲,我對照中英版同時閱讀時,發現賈老師在中文版中加入了許多轉折語(如p90「有一个有趣的反例」在原文中是不存在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紕漏在p73:引文中的‘Thomas Jefferson’誤印為‘Thomes Jefferson’,「托马斯·杰斐逊」也誤印為「托巴斯·杰斐逊」,這很明顯不是翻譯的問題(賈老師不該連Thomas Jefferson都不知道),而是出版社的問題,校對上連續出現了2個大錯誤。

首先,Arbesman這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一句話就能理清楚: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文明中出現了越來越多龐雜的系統,要理解這些系統,我們(普通人)需要拋棄過往的「物理學思維」(指抽象化等),轉而利用「生物學思維」(指反饋、交互、級聯等方面的探究)來理解這些系統。

為什麼要區分龐雜和複雜?在初讀本書時,我還以為這2個詞單指客觀上的問題:龐雜系統是元件的簡單堆疊,而複雜指的則是元件之間有交互,有反饋,有級聯的系統。但隨著讀到本書的後半部分,我逐漸明白Arbesman說的「龐雜/複雜分歧」是在指主觀理解上的區別。龐雜系統是「我們面前的一堆雜物」,是「我們看到的元件堆疊」,而當我們擁抱所謂的「生物學思維」,就能理解這些元件堆疊的相互作用。「龐雜」在理解中轉變為「複雜」。

這非常重要。Arbesman這本書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為了科普舉出的許多例子。拿TCAS(空中交通指揮控制系統)來說,作為幾十年堆疊產生的系統,TCAS最開始的應用邏輯和代碼已經很少有人能看懂,而如果不研究代碼之間的交互,單純從堆疊元件的角度觀察這一個系統,我們最終會宣告失敗,不能理解為什麼飛機突然相撞,交通管制突然失靈。沒有「生物學思維」,龐雜系統就衹是龐雜系統,衹是作者所說的‘kluge’。

因此,短評中有些書友認為這個中文標題不恰當,認為書衹是在講複雜系統,跟生物學沒關係。我認為這些書友或許沒有理解Arbesman的呼籲,甚至沒有看到這本書的後半部分。

另外,這也是我看到的第一本由湛庐出版的好書(翻譯 + 原文)。感謝賈老師。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三):这本书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一些翻译过来的书,常常被评论说“一个简单的事,非要啰里啰嗦写一本书。”有些大概是吧,有些却是评论者没有看到作者的论证体系,仅仅得到了一个结论而已。

这本书本来只打算随便翻翻。但是可读性很强,一页一页也就看完了。

六章,前四章阐述什么是复杂系统,“复杂”如何发展,为什么会复杂,对人们有什么影响,人们又是如何认识这样的复杂。

两章讲主旨,生物学思维是什么样的,和物理学思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需要用生物学思维来理解复杂系统。

了解西方逻辑体系后,大概就能体会到这些人写书的结构性,也就不会轻易做出最开始的评论了。我没法一章一章分析结构,只是个看闲书的家伙,看得多了才会积累出一些感觉。

但是可以注意一下第一章对复杂系统的定义,complicated和complex是不同的概念,complex包含的有cascade。用人话来说,单身汉的房间是complicated庞杂,杂乱,却不一定complex复杂,捡起一本杂志丢进垃圾桶,并不会引发其他事物发生改变。一堆木柴却可能是复杂系统,抽走哪一根这堆柴会塌?

很多时候复杂系统存在“黑箱”,这头输入一个指令,那头出来结果,中间发生了什么是人类无法理解的。输入的指令稍有不同,结果差之千里,我们也无法知道为什么。早年学过一点点编程,对这一点感受深刻。

此时具有“抽象”倾向的物理学思维就有点不够用了,人类大脑的局限性也限制了理解力。扭头看看生物学界,好像也面临同样的复杂体系。单是DNA的种种,就够几辈人去解迷。那么生物学研究者怎么做的呢?

一点一点来。没有理论框架,只有不断发现的新奇。接受各种不同,包括错误。记录,分类,像挖宝一样的去认识自然界。

物理学,看过科学史的大概就知道,看到现象,提出假设,验算实验寻找支持,以建立理论与公式。然后大家发现所有这类现象都符合公式,天下太平。

生物世界比物理圈复杂。有层级,有历史且还在继续演化,不断会出现异常和错误,而且有时错误会导致系统崩溃,有时候却安然无事(最优化容限)。

突然想到了股市。多少人多少年来想研究出一套“大一统”理论,用于预测股市变化,皆败。根据历史数据根本无法预测未来,“过度耦合”总是因为过度抽象而出现。各种信息作用于股价,有些仅仅造成个别波动,有些却是灾难。

层级。复杂系统肯定不会是单纯的分形系统,整体不等于个体之和。对不同层级,需要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认识。

不放过一次偶然发现,深入研究,从异常和错误中学习。意识到系统各部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很复杂,但无法在简单抽象化过程中被忽视。

就像同时在看的其他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开车心理学。暴力发生频率和规模的变化,交通系统,都是复杂系统,人们如何研究因素A与结果B的关系?列出所有相关因素和历史数据,找到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用统计工具去掉其他因素造成的历史波动之后,因素A与结果的相关性大于0,才能得出“两者有关系”的结论,却仍无法像物理学家一样说因素A会产生结果B.

所以这样一本书,研究复杂系统需要生物学思维,对日常有什么用呢?

手机出问题了,重启。

投资炒股,学习研究收集信息,风险仍旧存在。

开车出行,导航说路A拥堵,换不换去路B。

公交换乘,挤这辆还是等下一趟。

天气预报和早上出门的感受不一致,信谁?

想到“冗余”这个概念。复杂系统里常常有无法理解看上去没有什么用的部分。DNA里有大把的没有显性的片段。生活中总是预计出多余的时间和钱,永远有plan B,大概应对这个复杂世界的永恒方案。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四):生物学思维是理解复杂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在如今的年代,人类的技术,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

人类所制造的人工系统与自然世界之间的亲密关系都意味着,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其影响不仅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将波及地球的每个角落,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超出地球本身。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呢?

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塞缪尔·阿贝斯曼,用《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悉复杂世界的思考方式,他告诉我们不必害怕复杂世界。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01.

书中作者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出了故障,所有飞机被迫停飞。同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计算机系统也遇到了问题,所有交易被迫中止。《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也崩溃了。接二连三的系统问题令无数人惊慌失措,但是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位安全专家在评论该事件时所说的话可谓一针见血:“这些都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出错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很多是我们目前完全无法理解的。”事实上,对于这些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说我们根本无法尽知其出错方式,其实已经是在有意地轻描淡写了。这些情况不只附着在我们缺失的经验中,它们已充斥了我们的整个生活。

英国作家乔治威尔斯在1945年,说过一句话:“人类的思维已经无法应对它自己所创造的环境了。

现如今,人类社会越加越复杂多变了,人类的技术,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在很多情况下,就连当初构建、每天使用和维护它们的人也无法完全理解了。

运用原本的思维,已经不足以应付我们所将面临的复杂局面,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02.

生物学,确实称得上是和哲学最接近的学科之一,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现象其实都可以运用生物学的理论加以解析。金山网络CEO的傅盛在深刻理解到生物学思维的重要性后,告诉我们:“生物学是一门能打通很多跨界知识的学科。相比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更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的底层规律,其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

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而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规律,解释生命本质的一门学科。

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活”的世界观。生物学思维和物理学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而复杂的技术系统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因此用生物学思维理解技术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生物学,正在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人都该懂一些生物学,拥有一些生物学思维。

所以,认识复杂系统的正确态度就在于: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要努力克服我们的无知;一旦理解了某个事物,也不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就如同美国数学家、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斯蒂芬·斯托加茨告诉我们的一样,塞缪尔·阿贝斯曼利用幽默、富有洞察力的例子帮助我们破解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秘密,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读后感(五):【(没什么用的)笔记】

本书旨在说明为什么系统会过于复杂,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掌控过于复杂的系统。

复杂系统的标志:微小的变化通过网络被级联放大,并引发反馈过程,同时敏感地依赖于系统的初始状态。

抽象(abstraction):在创建复杂技术时,最强大的方法就是人们常说的“抽象”(abstraction)。从根本上说,抽象其实就是,将系统中某些不必要的组件细节隐藏起来,同时保留组件与系统进行高效交互的方式和能力。

当我们构建出越来越复杂的系统之后,在系统及其子系统运行的不同层级之间就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跨界交互现象。在充满交互的网络中,常常会出现被复杂性科学反复提及的“涌现”(emergence),也就是某种层次上的交互最中导致其他层次上的交互出现了预料之外的现象。

原因1:吸积

行星系由一团旋转的尘埃和气体凝聚而成,这种星星点点的累积过程,就是“吸积”的过程。而在技术的增长过程中也是类似的吸积作用。吸积过程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人们常说的遗留代码(legacy code)或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s),即过时的机器和技术。

原因2:交互

任何一个计算机程序都是也一个大规模的互联系统:不仅会作用于自身,还会与其他程序相互作用。交互过程,包括许多意外交互在内,有时会因编程语言本身的原因加剧。高度互联的系统动态,即信息的流动和各部分之间的交互,变得异常复杂和不可预测。

原因3:必须处理的意外情况

必须处理的例外情况,也就是所谓的“边界情况”(edge case),若不处理,技术系统就会出现漏洞。边界情况各种各样,从闰年问题,到如何编写数据库软件来处理特殊的人名。

原因4:普遍的稀有事物

因为语言具有非正式性,所以使用者在面对作为规则集合的语法时,多半只会深表认同,而不会严格遵从。当一个语料库拥有某种语言的全部,或近乎全部的文本时,罕用语就会变得让人头疼。

作为一个类别,而非一个单词,罕用语在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其实是相当大的。将它们抽象画会导致模型的严重缺失,从而使程序变得不完整。为了避免“遗漏”,我们需要建构出可以处理例外情况和边界情况的复杂模型。

人类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系统的运行方式完全不匹配。

我们的大脑无法解析多层次的递归,我们能处理的递归深度通常不超过三层。

观察是“理解”的第一步

生物学家通常更愿意接受多样性,并倾向于陈列大量事实,而不在意这些事实是否能用某个统一理论来解释。

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生物学思维的三个原因:

1、生物系统通常比物理系统更复杂

2、生物系统有别于物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物系统是有历史的

3、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似性可以通过高度最优化容限模型来进行分析。

注重细节,强调多样性的生物学思维,为理解杂乱的额进化系统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