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精选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精选

《脑海中的声音》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费尼霍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一份科学研究报告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的赠书,让我开始热乎乎的试读。

本身围绕着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们大脑里常常听到的声音,究竟是以何种机制出现的。对有的人来说,脑海里的声音是朋友,对有的人来说,它却是敌人。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内心的声音是什么作用,一边看一边觉得,我平时和自己自言自语也是make sense的哈哈哈哈。我真的很爱自言自语!

作者以一次在地铁上大笑为开端,开始好奇旁人要怎么听到脑海中的声音?语言能传达脑海中的想法吗?

随后,他一边讨论脑海中的声音,一边我的脑海里在重复我读到的东西,有那么一瞬间搞得我晕头转向。书里提到的很多东西,都略有耳闻,但是这是第一次把这些碎片化的推论集合在一起,做一个深度的研究。

P.S.写作风格本身是很学术的风格,提供了很多的具体例子以及推论,从而衍生出很多具体科学的讨论。内容本身很学术,但是章节的安排让它看上去像一部小说,对Charles Fernyhough来说chapter breaking有点太不专业了,这点让我有些失望。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希望他能战胜自己脑海中的声音

这本书还没开始阅读时我不知道到底是讲什么的,翻开看了前面的介绍我也不太清楚到底要讲什么。 直到看完第一章的三分之二,我越看越烦躁,因为感觉就是一堆废话,作者而且好啰嗦,感觉一直在讲废话说不到重点。 然后就感觉他要说的,无非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脑海里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话,反正意思就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吧。我就觉得这个有什么新奇的吗?似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谓心理思想,心里思考,这些都是很日常的正常行为吧? 看到后面第一章快结束时才看到重点,作者抛出了一些例子。比如精神病人,抑郁症患者头脑中总会出现的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对于他本人来说是有攻击性甚至是觉得是陌生人在对自己说话,完全不是自己会去想去做的一些命令或者话语。比如脑海中不断会有人一个声音在对他说,你就是屎,你永远一事无成。或者命令他去做一些犯罪的可怕的事情。

我突然也想到身边的一个例子,活生生的,就是毛姐和船夫!我觉得何传福毛姐就是这种,精神病人脑海里一般就是这样的,不断的有声音在命令和船夫化身毛姐去网上干那些犯罪的事情,真的太可怕了。

我觉得有机会我一定把这本书推荐给何传福看看,让他知道自己到底病的多严重。早点给自己下药,早点康复不要到处去害人。希望他能战胜自己脑海中的声音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一个奇特的研究角度

看到这样一本书会被大家报名“豆瓣鉴书团”申请阅读,感觉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公众眼中的心理学,与学术中的心理学相差太大。

在大众心目中,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个名称,充满了解梦、推理、性……等等。

而学术性的心理学,则是枯燥的理论、实验、数据……。而且这几年的诺贝尔奖的医学、生物学的得奖项目实际都与心理学有关,会推动心理学的科学性发展。

所以一个没怎么接触过心理学知识的人,如果真的去看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书籍,我的脑海中总是一副要疯的“画面”。感觉会浪费了一本好书。

=============================================================================

特别想先谈一下这本书本身的“形式”感受,因为这本书的纸张感觉可能是这几年来接触过的质量较好的那一类了。开本不大,但字数很密。

感觉这种装订质量的书籍很不“讨巧”,毕竟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书,都是装订好看,纸张质量一般,文字较大,并排列稀疏。整本书看起来很厚、开本很大,价格也很贵,但实际上整本书的内容并不多,质价不符。

而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的“密集度”,让人感觉出版社真的是十分有良心了,有点像过去的教科书,价格便宜,内容多。做书太实诚了。好奇这样的书是不是成本很高?——这个感受在近期阅读的书籍相比较,太强烈了。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读后感

看到书名《脑海中的声音》,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有关幻听的书,而幻听几乎总是被视为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虽然“幻听”是心理健康体验的要素之一,但本书内容更广泛,涵盖了心理功能的许多方面。

在研究我们脑海的声音的过程中,作者详细阐述了思考本身的行为,即思考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许多人会发现自己在问“我要这样做吗?”,有时回答是,有时不是。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是否能听到脑海中所念的文字?

“脑海里的声音”对人生的某些阶段至关重要吗?

在写作时,我们是否必须保持沉默,以免干扰脑海里的声音,从而有助于我们计划写作?

有创造力的人是否比其他人有更多脑海中的声音?

人们听到什么样的声音?有些人觉得他们来自人内部,另一些人感觉来自人体外部。有些声音是可以识别的,但有些是完全陌生的。

声音对我们有帮助还是和会损坏我们的健康?无论怎么样,作者都认为这些不等于疯狂。

天生聋哑的人是否仍会听到这些的声音,如果是,他们听起来像什么?

作者从学术和专业的角度提出并试图解决了这些以及其他问题,同时给出了一些实例。这本书将挑战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即我们怎样思考,以及“脑海的声音”如何丰富,如何贫乏,如何有用,如何因人而异。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这本书是兼顾了文学性的学术论著,可惜二者没有很好的融合,章节重点难以把握。翻译也差强人意。

不过,对于那些想了解人类思维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探究竟。

《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脑海中的声音》读后感

——唤醒内心深处的声音

首先感谢豆瓣鉴书团提供提前阅读本书的机会。

本书作者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Fernyhough)是剑桥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为杜伦大学兼职心理学教授,其研究聚焦在认知、情感和精神病等心理学领域。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众多专业的心理学实验和相关评论,将大多数人都曾注意到但从未深入思考过的那种出现在“脑海中的声音”进行了相对透彻的解读,让读者对此种心理现象有更加丰满、专业和深刻的认识。

初读此书时,它便激起了我内心中早已被自己熟知却从未引起重视的种种与“脑海中的声音”有关的心理现象,使之都浮现眼前。对于作为高中教师且善于思考的我,这一感觉尤其深刻。譬如我经常在游泳时、在上班路上走路时,都在思考着如何使下一堂课的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我的学生常常出现有道题他明明想选C,却意外地在试卷上写了B;我上课的语速不算快,这会不会导致我的学生在考试中也以这种相对和缓的速度去思考和答题,进而影响考试效果;有的学生在自己完成作业时,其效果明显比和我一起讨论时表现出的效果要差;我经常告诫学生,考试时把想到的东西都写下来,不要记在脑子里,以便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进行其他更有必要的思考……对于喜欢阅读的我,依然被这本书点到了关键之处。譬如阅读中文著作与阅读外文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有着极其不同的体验;先看过书,再去看据该书拍成的电视剧或电影时,总会觉得影片缺少了原著所呈现给读者的某些感觉……

当把这些分离的片段感受串联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些感受都来源于一件事,那就是“脑海中的声音”。一边游泳一边思考时,脑海中在用声音对自己说话;学生在做完某道选择题时,会在脑中“告诉”自己选C,然后按照这个声音去写答案(当然偶尔可能会出错);学生在想问题时,可能按照我的说话方式和速度在思考解题方法;而学生与我讨论问题时,这种原本只在脑海中发出的声音落实到了嘴上形成了声音从而刺激了听觉的形成,这是否有助于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暂时提高?当完成一道复杂问题时,把已经确定的结论写下来,而不是用声音的方式记在脑海里,便会使脑海里的声音不那么嘈杂,从而有助于接下来的思考。对于中文著作与外文翻译著作、原著与翻拍的影片对我所造成的感觉之间的差别,是否也是因为他们激起了我脑海中的不同声音,进而出现了不同的感觉?

再进一步,作为一名曾经是自然科学的博士,我会进一步想到,心理学到底该如何去进行实验设计,怎么去排除那么多不可控的因素,是不是存在谁说谁有理的可能性?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本书要讨论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是的,《脑海中的声音》这本书在促使读者想起一件又一件自己早已意识到,但从未深入思考的事情,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遗憾的是,翻译稍稍晦涩拗口,作者本身的行文也略欠逻辑,导致阅读中抓不住重点的时候常有发生。

当然,瑕不掩瑜,有空有此方面兴趣的朋友们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