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发条橙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条橙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条橙》是一本由[英]安东尼·伯吉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条橙》读后感(一):你我都要拒绝成为“发条橙”

人对于所谓“善恶的选择”完全取决于人自身的意志,取决于在共同体内每个人都主动自愿的约束自己,来实现社会普遍利益,这实质上是一种契约精神。而主人公由于屡犯恶行,被所谓的“权威”强行洗脑而被迫选择善行,不仅会扭曲善的本质,还会加剧人类本性对于恶的行为倾向,这岂不是陷入了另一种恶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过:“一切占统治阶级的思想都是统治者的思想。”因着,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其目的,把人当成“发条橙”,当成没有理性,只能被动选择“善”的工具,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发条橙》读后感(二):善?恶?还是当一只发条橙子?

断断续续看完了书,发条橙似乎借亚历克斯和监狱的实验讨论了善恶——没有选择的善是善吗?还是说转人为木石?

找回恶的能力的亚历克斯似乎成为了更好——好字存疑,更有利生存下去的人。而叛变的政党本想利用亚历克斯,最后却锒铛入狱,间接让亚历克斯找回了污脏但本真的思维。

反动党是善吗?他们想改变社会、他们善待过亚历克斯,但他们视牺牲者的福祉为草芥——反而愈惨愈好、愈有力。

政府是善吗?他们杀死了恶的、也是本真的亚历克斯,他们将社会搅的臭气熏天,以压制来杜绝,却因为息事宁人又将恶的权利还给了他。

《发条橙》读后感(三):先承认有恶

先承认有恶,善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自由意志是自己有选择权的意志,不是被迫,不是条件反射,可以选择好也可以选择坏。有自由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而不是上帝手中把玩的有着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只是上了发条机械运转的甜橙。

《发条橙》的背景是在作者写作的未来,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过去,但从宏观角度来讲,它也预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多人都失去了一部分的自由意志,没有下班自由,假期自由,住房自由,财务自由等等。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对的,我们被调教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放在了该放的位置上,只有少数人有选择权。

小说主人公亚历克斯有一天突然长大,在没有外力推动,没有药物作用的前提下选择了善,他最终重塑了自己,开始了新生活。但我们能否有这样的一天呢?

《发条橙》读后感(四):昏沉

书中的一些社会批判,规训啊,虚伪啊,黑白颠倒啊,暴力啊这些的。现在也没心情继续说下去了。说多了有些麻木和老套。向来如此,也将会如此。 读书就是体会,享受阅读的过程。对情节的翻转的诧异。对人物态度的纠结。这本还是挺好,读完也没形成啥观点,还是一片混沌,有些空白。 此时我状态也不好,头脑昏沉,意志也消沉。对一切也感到一片混沌。然后消磨时间,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倒也是相得益彰。大概这个词。哈哈哈。 我是看齐泽克讲电影,里边有发条橙电影的片段。打算看这个的。还有贝多芬的九交。那段时间也听了好多遍。卡拉扬版的。 对于阿历克斯,我也不喜欢。一种道德上的不喜欢?我也觉得这个道德扯淡。 此刻就是瘫在床上。没心起来。在这里憋字。这种状态和这个书的内容碰撞出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我还说不来。 就这样吧。总得来说,小说或者这人生。不就是这样的混沌,乱糟糟。

《发条橙》读后感(五):A CLOCKWORK ORANGE

在读《小说的艺术》的时候看到了这本。每一个部分的开头很突出,“接下来去干啥,嗯?”。不管他是个年纪轻轻的混子还是监狱中的囚徒,非常明显的,他一直在考虑接下来要做什么。老实说,我觉得阿力克斯被实验纠正也好还是被再次治愈也好,包括他经历背后的政治阴谋,都不那么吸引我。原因很简单,这些情节太夸张太有戏剧性,并不能够像那些罗织的情节那样给人压迫感。这种处境没有让我勾连到自身,作者喊着,“嘿,来看我的新实验!”。读这本书没什么门槛,对读者很包容,读者不需要接受一个很复杂或者反常理的规则。 至少中文版本是这样。

我没有去校对过翻译,但是阅读下来我觉得这个翻译应该是挺有水准的。内容忠实度上我并不那么清楚,但是可以确信的是,译者呈现了语言之间的反应——青少年使用的纳斯,阿力克斯刻意使用的晦涩古老的表达,还有小说正常书写的语言,这三者之间有一种反应,这是让我震惊的地方,相比较之下情节都逊色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