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100字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100字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是一本由[日] 玉木俊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一):可以用来读着玩的简单历史或经济史

十二个章节,160页。主要从古代到现代选取所在年代是如何通过当时促成其经济发展的事物来看这个国家如何强盛起来的。

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是亚里士多德

哈雷和牛顿是朋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还是哈雷督促和出资帮他出版的

费马是个法律专家,他写的定理说他有很好的证法,地方太小写不下,不写了(我关注的点就是不一样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二):日本人写的历史

书一般,适合速读和闲读,说个闲篇:看历史书,如同看中美日剧(用好剧比较,烂片都一样不提),中剧通俗易懂语言贴切但细节不够严谨(主题先行),美剧细节严谨讲究逻辑结构(但可能主题荒诞),日剧特点是细节展开(不可能宏大叙事和概括),细微处让人思考。本书从罗马时代到近代,没有编年也没有总括,只是提出了十几个历史问题,还挺开脑洞。日本人写的历史,讲究从小处入手,近年很多中国学者也在学习。例如: 东西方交流早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之间就开始了(公元前3500),因此“优秀的古希腊文明影响落后的东方”是不成立的。(中国人从来就比日本自信) 大航海时代”这个词是日本的拉丁美洲史先驱增田义郎先生最先使用的。实际上,英语中的说法是“The Age of Great Discoveries”(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人最开始想去的并不是亚洲,而是非洲,欧洲人瞄准的,并不是亚洲的香料,而是非洲的黄金。欧洲的海运发达,带来了贸易优势和经济增长,这成了形成信息和金融控制的基础。从长远来看,这就是大航海时代最大的意义。 数学家费马的概率论奠定了保险业。 英国是消费税对比法国的土地税,法国土地税让纳税人感受深引起反抗。(中国的盐铁论早就有了) 战争胜利的关键是筹措战争费用的能力,英国人利用金融能力比法国借的钱多,赢得了战争。 成为“霸权国家”依靠的金融和信息处理能力。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看完本书想起的一句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当然,本书仍是以国家为单位,分析经济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本书作者以经济学家的身份从经济学角度发现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打破了以往故事性解说历史的常规,让人感觉别具一格,十分新颖。 作者也做到了“从新的视角出发,对了历史做出解释”让“所谓有趣的历史,就是因为有了优秀的历史叙述,才变得多姿多彩。”让读者不禁认同他的观点——当今的历史学,与其说是国家的历史,不如说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消息。 本书从十二个章节介绍了东西方重要的历史,其中欧洲,非洲,亚洲,美洲的国家都有涉及当然,西方国家的历史占绝大部分,尤其是英国。在分析时,作者运用了地图,图片,表格等方便读者理解,让经济方面的数字对比更直观。 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对英国崛起的分析和与法国的对比,不难发现作者对英国的认同甚至赞许。其实英国的霸权主义与现在美国的霸权主义,有一定的欺负弱小的倾向。 读完本书,我也有一些感受: 1.我觉得作者是不是有意忽略淡化了亚洲的经济历史,尤其是中国的,毕竟四大文明古国中两河流域涉及了,非洲埃及涉及了,印度涉及了,唯有中国只字未提。难道日本历史教材真的对侵华战争淡化了甚至掩盖了?不然,当时落后的中国被日本气压侵略十几年之久,肯定会是本书很好的素材吧。 2.全书缺少一张世界地图。因为我在读的时候总会想,这个国家/地区/城市在哪里?地理位置如何?等问题。 3.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虽然七个字,却揭示了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结论。近代中国,遭受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沙皇俄国及日本的两次侵略。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回忆和沉痛教训,也适用于任何体制的国家,适用于解释国家兴衰荣辱的历史。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四):点缀经济学,轻松世界史

说到经济学和世界史,是不是大家都想敬而远之,觉得一定很难读?按大致的印象来说,这两个方面的书籍都给人刻板以及厚重的印象。然而这本世界史却有点意思,算是我读过最轻松的世界史了!打破一般历史书的印象,给人轻盈灵动之感,如凌波微步一般在人心头划过,留下你想要的知识。

这本书的特点:一是轻薄。每天上下班路途上带着都不会觉得沉重,非常轻。二是精炼。全书仅由12个小篇章构成,串连起了经济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第三,也是我觉得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别致。其实作者是一位日本的经济学家,他从经济学家的独特视角出发,把一些推动世界史进程的经济发展突破点,结合最简单直白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呈现出来给我们读,也是难能可贵。

花了一周的上下班时间我把这本书阅读完毕了,这本书与其说是世界史,更准确些可以说是从欧洲史、英国史出发的世界史,同时也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变革的世界史。书中12个小篇章顺着时间线的顺序,找到12个不同视角开启了不同的世界史浏览之旅。

由于不了解,所以读完这本书还收获到不少“冷知识”呢!比如对于“大航海”起源的重新思考。大航海中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以及绕过非洲好望角开拓印度航线的葡萄牙人,他们为什么会开始大航海呢?我们都知道,这些发现都是意外的重大发现,但重新思考本质起源,作者就带我们读者从经济发展开始探究,发现原来欧洲人会有这样的卓越发现,都是因为想要去获取非洲大陆的黄金!原来的原来,是金钱财富的力量和渴望,推重了世界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呀!

还有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原来还是现代人寿保险制度的奠基人;咖啡馆可以成为金融交易的最早聚集地;小小的棉花经济就改变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格局;被垄断的电信系统如何造就一个国家的逐渐强大……这些有趣的冷门小知识可不是光看目录就能够了解到的哦,只有把整本书读完,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世界历史就是这么神奇而又自然的顺应经济发展而走过来的。

会心一笑,或者频频点头,都是阅读这本书时我常常出现的状态,或许这本书书写的只是世界史的冰山一角,但它仍旧是一本值得阅读的有趣的好书。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读后感(五):世界史也可以这么说

作者说本书的目标是把历史生动有趣地讲给别人听,作为一个历史白痴,我一口气看完本书,可以说是很信服作者了,他做到了,确实很有趣。印象中,一般主流的讲世界史,没我们中国什么事儿,而作为一册通俗的世界历史趣事读本,作者适当加入了世界时间的日本、中国的同期发生的事件加以说明,增加了其易读性。本书作者以商贸活动往来的角度分析,同时加以历史文献碑文或者其他历史研究者的资料和观点做支撑,视角新颖但也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基本需求的事实,因此可信度较高。读者作为兴趣阅读,接受多元的分析思想,这就够了。 “亚历山大大帝能够快速进攻,得益于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波斯以通往印度河地区的东方通商之路为基础而修建的道路网“ 让我想到要想富,先修路。作者提到“在大发现时代,世界强国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最开始想去征服的并不是亚洲,而是非洲,非洲的黄金。” “撒哈拉沙漠在过去和现在都环境险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撒哈拉地区也曾有茂密的草原,还有供商人往返的贸易路线“ 这些都给历史研究者以新的思路和方向去拓宽历史的厚度。 “鸦片和奴隶贸易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版图扩展中占据了重要角色,相比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更多的是葡萄牙商人“在我们印象中还以为英国的枪炮最厉害。 讲到奴隶贸易,竟是因为甘蔗的发现,欧洲人对糖的依赖越来越多,而从地理上,劳动力体格上,大量奴隶被完全当作商品运输到巴西种植劳动力,而直到世界很晚时间,奴隶制度才被废除,而它的影响,至今都还存在。 人说读史可以明鉴,知兴替,我倒是没能力从中为国家献计献策,但至少对脑袋中固有的那么点知识有新的认知,从而也可以借鉴到对处理工作和生活的事件中。有时候从正统的路径出发可能就忽略了旁支的影响力,或者有的事情是在我们假设一定情况下才推导出一个研究方向,然我们的假定又凭什么就认为是主要的事实基础。有时候读历史也容易让人产生过分的英雄主义情节,比如对人物的重要性分析或者解读。而且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似乎先入为主的是政治主导,而商业经济,艺术人文,科技宗教等都是为它服务,或者围绕着政治,读了这本书倒是让我对此产生了更多的联想,政治为什么不能是商业的辅助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