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豆腐的读后感大全

豆腐的读后感大全

《豆腐》是一本由朱赢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豆腐》读后感(一):一本吃透豆腐的书

我喜欢吃豆腐,小葱拌豆腐、肉沫炒豆腐、麻婆豆腐、白菜粉条炖豆腐……

·

刚刚看到这块《豆腐》时,我的眼前便为之一亮,脑海里却浮现的是怎么吃掉它。我从来没有想过,豆腐也能出本书,还这么有意思。

·

这块看似寻常的《豆腐》,其“营养价值”却非常丰富。1000多页的《豆腐》,由200多位知名作家、诗歌爱好者共同书写。

·

无论你是喜欢「冻豆腐」还是「豆腐脑」、「豆皮」还是「豆腐干」、「麻婆豆腐」还是「臭豆腐」,这里总有一款合适你。

·

古往今来,喜欢豆腐的大有人在。我们很熟悉的大宋美食博主苏轼,就曾赋诗一首:「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

不止古人,我们现代人也喜欢拿豆腐调侃作诗:「你可以炸我、卤我、炖我、煎我、酱我、炒我、熬我、拌我、熏我、烧我,甚至切我、剁我,但绝.对不可以爱我,因为,我还没有,准备好。」

·

时至冬至,外面刮着北风。随手翻开一页豆腐皮,上面写着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看着看着,我整个人都觉得暖了。

·

我很负责任的说,这不仅是一块有内涵的「豆腐」(其中收录了与豆腐有关的诗词、小品文、民间故事、戏曲童谣、名家水墨画、珍贵老照片以及书法作品等);更是将传统与现代、趣味与创意相结合;呈现出一块「豆腐」蕞美的状态。

《豆腐》读后感(二):呵,豆腐!推荐一本有趣的书

发现这本书之前,从没想到原来书也可以做的这般有韵味,有趣。

一块《豆腐》,四四方方,表面仍保留着制作过程中粗布留下的质感。

看到它的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跟着妈妈到豆腐作坊买豆腐的记忆。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备上好多豆腐。新出锅的豆腐,在氤氲的蒸汽中出锅,一层竹板做的底层加上粗布盖住。

刚出锅的热乎,是最好的吃食。

过年的豆腐,大家都是一屉一屉的买。

拿回家以后,有的趁热吃,有的切成块做冻豆腐,有的下有炸成豆腐片,存起来,后面了可以配着做面条,熬菜。

过年的这些豆腐,可以一直吃好久好久。

眼前的这块《豆腐》,勾起我回忆的豆腐,四四方方,白白嫩嫩的豆腐,竟是一本书。

哪有这么小,这么方正,还这么厚,这么豆腐的书啊。

满心的惊奇带着满心的欢喜。

翻开这块《豆腐》,这纸也是头一次见了。

薄如蝉翼,滑如丝绸,有点那个意思了,抱歉我不是专门研究纸张的,没法专业地介绍纸张的由来了。

在这透明丝滑的纸张上,印着几行或几段文字,单面印刷,没有双面重影的遗憾,甚好。

文字的间距很大,纸面的留白也多,看起来就很舒服了,不是密密麻麻的那种紧张局促。让我确定,这本书适合休闲。

在一个闲适的午后或斜阳,坐在躺椅上,手边摆一桌木茶几,可以用淡淡的棕木原色。

桌上一小炉的茶壶,正好开到妙处,水汽缭绕,茶香四溢。

放一碟小菜,看一眼闲书。

没错,豆腐。

它最好的阅读顺序,就是随手翻来,随心随性。

不要多,只那么几页足以。

然后文字的墨香伴着茶香和太阳的暖香,香喷喷的引人欲睡。

豆腐的性子是最随意的。

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

好咯,就这么清清白白的做一块豆腐吧。

可硬可稀,可厚可薄,宜香宜臭,做的就是这身清白。

清白的是心境,

清白的是一生。

《豆腐》读后感(三):敢问客官,这块豆腐您要怎么吃?

书名:《豆腐》 主编:朱赢椿 类别:普及读物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初见时,只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方方正正像极了“卤水豆腐”;翻开内页柔软、透亮,跟“锦州豆腐皮”有的一拼;看到封皮上绿色的贴纸,刹那间仿佛闻到了“小葱拌豆腐”的清香,那可是我最中意的一道菜。你就说吧,谁还没有一道爱吃的豆腐菜。

豆腐是黄豆的孩子,黄豆妈妈经过浸泡、碾磨、蒸煮、过滤、点浆、搅拌、成型等多道工序,才生出了豆腐宝宝。妈妈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爱子身上,白白嫩嫩,有营养又好消化,成为了老少皆宜、贫富共享的美食。

靠手工做的豆腐,多少人曾经养活了一家老小,也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豆腐,并不像想得那么简单,也并不是: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硬了是豆腐干、放臭了是臭豆腐。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稍差一点,都会影响成品的口感。

漆黑的小山村里,最早亮灯的一定是豆腐坊,凌晨3点钟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豆腐坊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一大盆泡好的豆子,在石磨的一圈一圈中,变成了生豆浆,经过两次过滤,煮透才能点浆,做出豆腐。

小时候,不爱吃豆腐,总觉得味道寡淡,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觉出豆腐的美味,原来人生的经历也是可以佐餐的味道。只是平白看着书,根据作者的描述,仿佛就尝到了各式的豆腐佳肴,不禁口舌生津、腹中作响,真是丢人啦!

从前食物匮乏,豆腐可荤可素,深受喜爱,现在食材种类丰富,却并不见喜爱豆腐的人减少,大概也是因为豆腐温柔的气质决定了吧。跟肉炖,满身肉香比肉嫩;跟鱼做,鲜味入口没有刺;跟蔬菜做,衬托颜色味道鲜,整个就是餐饮界的好队友啊。

北方的冬天,最爱的还是酸菜锅里,一块块充满蜂窝状的冻豆腐,咬一口像海绵一样充满了汁水。就像那首歌“……翠花,上酸菜……”想必酸菜里一定会有块冻豆腐吧,那就是远方游子对故乡深深地眷恋。

人人都想拔尖,都想出类拔萃地过一生,可是大多数人都以失败告终;食材也是一样,山珍也好、海味也罢,每一样都特色鲜明、回味悠长,可是真正常出现在餐桌上的,却是那些家常食物,老话说的“青菜豆腐”保平安,确有道理呀。

做人也要这样,如果你有鲍鱼般的美味,那就请经受住高温的考验,做出一盅香飘十里的“佛跳墙”,但是如果只有豆腐的资质,就不要好高骛远,静下心来把握当下,做自己最好。

一块豆腐,做成“麻婆豆腐”麻辣鲜香,让食客鼻头冒出汗珠;一块豆腐,哪怕就是“小葱清拌”也要留得清白在人间;一块豆腐,入肉、入鱼、入食蔬,都不会让你失望。哪怕是变身,成为“豆腐皮”依旧可以卷一切美味;成为“霉豆腐”依旧可以香倒一片人;成为“臭豆腐”依旧有人追随……

这就是小人物的一生,朴实无华却惹人怜爱,放下心来就做一块豆腐吧,不论你想吃什么味道的,都会让你满意,营养、美味、软糯、好吸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