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1000字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1000字

《乌托邦年代》是一本由[法] 让-克劳德·卡里耶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一):乌托邦——人类做过的一个梦

毫无疑问,这是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惊喜的一本读库小册子。

这本书是以一位电影编剧和导演的视角,对1968年-1969年做的一个横切面。卡里耶尔,一名亲历者,冷静的旁观者,或者说,置身事外的参与者,似乎更能将我们带到那个传说中的乌托邦年代。战后秩序已然重建,对立的的意识形态将世界割裂,和平似乎远未到来;经济开始复苏,尚未催生出一个个虚华的泡沫。年轻人开始以一种年轻的方式,志在必得地改造这个世界。枪与花朵,性、大麻和摇滚乐,嬉皮士,代表了温和的反抗,叛逆,自由的表达方式和对身体的放逐。他们的武器,结果却成为将他们残忍杀死的武器。一些人在二十七岁时死去,一些人逃走,留下来的,被嘲笑,被改变,或者余生叹息。但是,一定还有人,仍在喧嚣的街角,拨动吉他的音符。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二):年轻人建立的理想国——1968年的乌托邦

一位拍电影的欧洲人对乌托邦的认知真的很超前,让我了解到了1968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大家那年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理想主义色彩的乌托邦,是年轻人对未来世界不切实际的憧憬和渴望,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中产家庭的青年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反抗社会带给他们的无形压力,也是在那动荡的年代,在战争恐惧的笼罩之下彻底被激化了内部矛盾,不得不迫使那些年轻人们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从而在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群反抗“规则”的斗士———嬉皮士,他们的初衷是美好的思想也是前卫的,可惜的是,这场运动不到几年终究还是失败了,却对未来的年轻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不禁感慨,乌托邦到底是什么?那个年代的乌托邦真的在全世界彻底消失了吗?还是这一切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开始?因吹斯汀!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三):槛内槛外的乌托邦年代

#在那里,金钱不会高高在上,爱情会自由自在地在街头徜徉。#

这是剧作家让-克劳德·卡里耶尔1968年-1969年在风暴中心的生活:纽约-美国嬉皮士运动,巴黎-法国五月风暴,布拉格-“布拉格之春”政变。37岁的他对迎面而来的一切都顺应而充满好奇地去经历,较之投身其中的年轻人多了一点距离和冷静的观察。作者电影语言似的叙述方式,带来十分强烈的画面感和浸入感,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并不防碍读者形成自己的评价和感受:历史从来不曾离去,而正存在于当下的生活。

卡里耶尔将自己的生活(操刀的电影,认识的朋友),个人对过去的不确定和感受(这个运动对身处其中的中年人的影响),历史事件(越战,嬉皮士运动,马丁路德金遇刺,五月暴动,布拉格之春)流行事物(人体绘画,爵士乐,服装,性解放,毒品流行),流行社会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和三喻文化),凡此种种以经历的琐事或历史事件剪辑成流畅的文字场景,于细微处见宏大。

卡里耶尔执笔编剧:《白日美人》、《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布拉格之恋》。

另可将《飞越疯人院》再看一次,在了解米洛斯·福尔曼的流亡经历之后。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四):是个法国人,n'est-ce pas?

作者是在国内并不大名鼎鼎的编剧,但是他的作品还都挺有名的——和布努埃尔、米洛斯等导演合作的那些。

作者是个法国人——这是个不算坏的偏见,书里充满着他的日常哲思,基本上都是用一种观点来看问题,继而推翻自己的观点,继而又推翻。譬如谈五月风暴,觉得有些超现实主义,有极端分子之忧;又说这些会埋在缝隙里,以后慢慢地显现出来,产生剧烈的改变。

我挺喜欢这个翻译的,译得很有文学的美感——有种在念法语时的字正腔圆感。

整本书谈到作者在 1968 年,拍一部越战相关的电影,先在纽约,经历了“花的力量”、嬉皮士运动,逃回巴黎,遇上五月风暴,终于跟着米洛斯回布拉格,又遇上悲惨的布拉格之春。

全世界的青年好像都在 1968 年想要进入乌托邦年代,在美国的青年们宣扬虚无、性、毒品;在法国的青年们鼓动工人一起反 gov 又有些社会主义的理想;在布拉格的青年们,只想把苏联赶走,但却被苏联的坦克碾过——加之剩下的二十年。

想起读库老六说这本书赶在 2018 年是因为 50 周年纪念,想蹭个热度,但 1968 却并没有人关注……

这本书里有些故事蛮好玩的,譬如裸体作画,譬如伊凡·帕瑟用了三天学会了英文,譬如 taking off 这部反映了嬉皮士的电影胶片丢了(好遗憾)。

《乌托邦年代》读后感(五):随感

由于懒惰,险些错过了这本好书。虽然由于自己的能力问题,很多话语感觉像是隔着蒙雾的毛玻璃一样,看到了,但是并不清晰。不要紧,仅仅是作者亲历的上世纪60年代三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描摹,已经让读者过了瘾。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巴黎的“五月风暴”,美国的嬉皮士运动。

恰好看过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及本书作者编剧改编的电影,对布拉格之春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苏联的坦克轰隆开进布拉格的时候,苏联代表的“乌托邦中的乌托邦”如何自证美好?或许,此时再回顾一下昆德拉的代表作,除了男女之间的爱恨,对作者所属的国家命运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巴黎的“五月风暴”发生在1968年,恰好半个世纪后,2018年法国再次出现了民众大规模反政府的行动,虽然起因各异,却仍感岁月轮回。“禁止被禁止”,巴黎的学生喊着反右的口号,却最终和理论上应联合一体的工人们大打出手,哑然收场。纽约的嬉皮士,除去摇滚乐并未多提,作者用了长篇福描写性解放和滥用毒品。能读出来,当时标榜着“性解放”的滥交,在作者看来或许只能算是丧失了性的美好和神秘,软性毒品(或许是指大麻一类药效较轻微的毒品)也尚可接受,但是硬性毒品对美国年轻人的毒害,不能被任何借口所原谅。

或许又要扯到翻译的问题,每每读到作者抛开具体事例抒发感情的时候,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借用比喻,总是感到灯光炫目,一个个铅字组合在一起仿佛失去了自己本身的含义,合上书我并未记得其中只词片语。恐怕翻译质量之外,更多的还是自己日常习惯浅阅读,追求轻松刺激,对这类应该深刻领会的文字尚且缺乏快速掌握的要领。临睡前,在脑中回想,抛开那些抒情不说吧,作者对乌托邦是个什么态度?

书的末尾他用一个流浪歌手的形象比喻乌托邦,私以为作者对待这个问题非常辩证。首先,对于上世纪60年代他亲历的三场乌托邦运动,对布拉格之春给予了肯定,认为这是捷克人民反对苏联乌托邦的进步行为,并对之后捷克的命运非常同情。对自己祖国发生的“五月风暴”,他更多觉得是一场学生发动的闹剧运动,反对消费社会?恐怕作者不会赞同,电影繁荣不正需要消费主义的支持?所以他强调,“自由”也应包括“消费的自由”。至于嬉皮士运动,上文已经提到,对所谓“性解放”和毒品,他都是摇头若拨浪。但同时,他也没有完全否定这种对乌托邦的追求,他认为乌托邦的存在有其积极意义,那就是帮助我们认清现实社会的不完美。或者应该说,乌托邦就适合活在想象中,是一个理想但是不要妄想可以在真的实现的社会(有点类似数学上极限的概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怀有憧憬,指认处现世的裂痕,努力去修补完善。盲目推崇和全盘否定乌托邦的做法都是作者不赞同的,他更像一个中立派或者说中国儒家所说的中庸派,各取一点,杂糅而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