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是一本由[美]艾美 • 赫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读后感(一):对比了繁体译本,感觉简体版:更难读

[繁體版]人只看得見自己想要的世界。——亨利·大衛·梭羅

[简体版]我们只会找到,自己所寻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因为买不到繁体版《看出关键》,于是乎开始搜作家名字来找简体版,看到书名《洞察》,觉得应该就是这本了,把目录和小部分能见的内容对比完,个人感觉简体版相对来说更难读。

也参考了一些豆瓣书友们的评论,决定不要读简体版了。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读后感(二):洞察幽微的观察力是怎样炼成的

“你只是在看,而不是观察”,福尔摩斯的名言指出了大多数人是“睁眼瞎”的事实。

视觉是人类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但近视、短视、盲视症状却随处可见。

这本书通过对大量西方艺术作品案例的分析,教会我们怎么观察一幅画,一是保持敏锐(杜绝习焉不察——楼梯共有几层?);

二是注意细节(巨细靡遗、毫厘不爽地挖掘每一个细节——洪承畴狱中掸去锦衣上的灰尘,让皇太极知道其爱惜羽毛、贪生怕死的弱点,摸清了底牌,为成功劝降奠定基础,以及应该出现但未出现的事物——书中举的例子,光滑桌面贵妇人手中戒指的倒影去哪里了);

三是保持客观(杜绝主观臆测——两个奔跑的人,一个白人警察,一个是黑人,大多数人认为是警察在抓坏蛋——事实上在黑人是便衣,溢出画面边框的还有一个逃跑的人才是坏蛋);

四是抓住重点(做好价值排序——1.古董猫瓷器的猫眼是玛瑙,那么猫身可能是黄金;2.战地某处出现名贵品种猫,可能此地就是敌军的指挥部,因为只有高级军官才能养得起这种猫),从而读懂画作传达的核心信息。

将这种见微知著、洞彻先机的洞察力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侦查、反恐、谈判、沟通等领域,就能见人所未见,无往而不胜。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读后感(三):听《洞察》

听《洞察》 这本书的英文原文叫做《visual intelligence》,视觉智慧,这个话题还比较有意思,而且解读者对于本书的解读是以福尔摩斯为例子来讲的,的确比较生动。但是本书的后半部分,有点奇怪,为什么讲起了沟通的问题?这跟视觉智慧有啥关系?有些文不对题的感觉。 作者先从一个故事开始,一个医学院的教授,给他的学生们出了一道题,让学生们不和患者交谈,仅仅通过观察,判断患者所患疾病。他自己通过观察一个老年妇女的脸部的伤痕,判断出这个老妇人会使用短烟斗抽烟。然后,再让其他学生继续做这样的联系,以此来锻炼大家的观察力。而那句经常出自福尔摩斯之口的经典名言——“大多数人都在看,但很少有人在观察。”其实是这位医学院教授的口头禅,而这位医学院教授的众多弟子之中就包括了柯南道尔,他就是以他的老师为原型,创建了福尔摩斯这个角色。 听着很神奇的开场故事,的确很吸引人。作者介绍了如何才能拥有福尔摩斯这样的观察力,包括3个要点: 1,不要带有偏见,偏见就是预设之见,假如有偏见,就相当于被蒙蔽了双眼,自然也就无法有出色的观察力; 2,转换视角,站在别人的视角上,才能看到别人能看到的东西; 3,关注缺失的事物,不仅要看有什么,还要看没有什么,就如同说不仅要听人说了什么,还有听人没说什么。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读后感(四):《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 [美]艾美·赫曼

在很多书中发现耐心这个词语,写作需要耐心,观察同样需要耐心,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书本如副标题,讲述观察和沟通的基本技巧。

思维过程:专注→分析视角→优先排序→清晰表达

①让自己专注于所看到的事物。放慢速度,我们需要时间才能意识到细节、图形以及关系。作者特别提倡参观艺术展启用观察能力,在看画时问自己三个问题:你认为在这幅画里发生了什么事?你认为画中人物和物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幅画引出了你什么样的问题?

②不断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要给正前方的东西下定论,必须时刻保持角度变换。寻找和整理客观事实——人物、事件、地点和时间。

③优先排序能让我们更加专注,更加有效率,而且更加果断。

当我们在观察看到了什么的时候,同样也要注意到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信息,尤其是那些预料中本该存在的事物。意识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和了解到我们知道的东西同样重要。

④“几乎准确的词汇”和“准确的词汇”之间的差别之大,就像是萤火虫和灯之间的差别。

为了确保我们的沟通是客观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始终选择客观的词语,就一定不会有错,有一些永远安全的客观词,表达包括数字、大小、声音、立场、方位、材料、地点和时间。不要说“太多了”,而是给出实际的数量。不要说“大”,而要在自己的描述中给出一个测量法、估测或者参照物。

KISS原则,“Keep it short and simple”,也就是保持短小又简单。

交流秘诀的三个R:重复(repeating),重新命名(renaming),和重新构筑(reframing)。

玛丽·波平斯的著名建议:“一勺糖会让苦药好咽下去。”给你的语句点缀一些糖,有助于对方更好地接收。

《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读后感(五):一本很有意思和对现实生活有帮助的书

一个好的沟通者必须是一个好的观察者。

我是一个对社交没有兴趣的人,可是我的沟通能力还不赖,这有赖于我的观察力和洞察,而我的洞察则来自我看问题的视角,所以当我看到艾美.赫曼的这本书《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艺术》的时候,有一种默契感,作者以在博物馆观看著名油画为引子,把如何看待艺术作品的故事开始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告诉我们做一个积极和善于观察的人,去提高生活的品质和感受更多内在的价值。

简单地来说,这是一本如何把“无用”变成“有用”的书。说“无用”是因为作者本人是艺术史专家,给人的感觉那里似乎是一些与现实功利社会无关的世界;而说“有用”,是因为作者除了艺术史专家的身份,还有法学背景和对神经科学的研究,这使得她可以跨领域去联想迁徙,进而把从艺术作品欣赏里的洞察力移植到生活中,移植到商业中,移植到破案中,这就是“有用”。

这本书总共四部分,赫曼用评价、分析、清晰表达、适应四大部分来贯穿整部书的写作,循序渐进,如何德要领的观察、如何发掘表象之后的事物到,以多视角全局分析到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如何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表达那些难以启齿的真相,最终克服固有偏见和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去适应各种不确定性。我们的学习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世界的同时也造成了我们更多的思维定势,我们的观察能力大大被钝化,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本是一种生存本能,却因此在文明的现代社会变得成为一种奢侈的技能,我们对自我偏见的过滤恰恰又导致了新的偏见,明白什么偏见,何时听从内心的召唤,服从本能的判断,何时适当自我纠正,反其道而行,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背后本质的东西,来更充分视角看待生命本身,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功课,要花一生的时光去努力完善自我,与内在的自己沟通,与外在的社会沟通,这不只是生存的必需,也是更多维度欣赏生活的必需。

博尔赫斯说,美在等候我们,如果我们足够敏感。我想一个更开阔的世界在等候我们,如果我们可以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所以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各位,愿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如同William Blake那般来打开自己的“知觉之门”,看清事情本来的面目,体验那无穷无尽的广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