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捡来的瓷器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捡来的瓷器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捡来的瓷器史》是一本由涂睿明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2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一):三本书,入门瓷器欣赏。

去年以来,采买了陶瓷书籍二十余本,唯有三本能够反复读之,取其精华。

三本书,入门瓷器欣赏。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下) 马未都 2008年出版

简单的语言,亲身经历的故事,大量的图片,能够激发对瓷器的兴趣和初步了解。

《 陶瓷简史》 有泉 2018年出版

从瓷器起源、发展、工业技术、化学反应等更深次层面介绍瓷器,文字风格也是一大亮点。

《捡来的瓷器史》 涂睿明 2018年出版

查漏补缺,就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文风也很独特。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二):从一块残瓷,窥见历史

小时候家家户户用的碗,几乎有点统一,类似青花大碗,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而不知道从何时起,陶瓷工业逐渐发展,白瓷碗出现,逐渐代替了这种看着有些粗糙又带有年代感的碗。仿佛就在几年之间,所有的碗都实现了更新换代,成为了一个个精致、光滑的白瓷碗。只有每逢红白喜事时,在宗祠用餐是,才能看到这种青花大碗。

而这些年,随着日本、韩国美食剧的涌起、宜家的宣传,又让大家的餐具发生变化。日剧中简单带着东方韵味的餐具,宜家简洁、实惠的北欧风味的餐具,又逐渐取代了我们日常的碗具。

很难在看到精致的、带有传统美的瓷器。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让瓷器不断更迭。

要想看到具有历史痕迹的瓷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捡来的陶瓷史》中,生活在研究瓷器得天独厚的环境。随从这城市的改造,作者更加能随地遇见“宝藏”,接触到来自于遥远年代的瓷器。

一块碎瓷片,在外行人看到,可能只是废品,但在懂行的人看来,却像块宝。在这本书中,作者每获得一块碎片,就如如获至宝。每一块碎片后面,包含着一段历史政治、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的变迁。物因背负着历史,携带着故事而变得栩栩如生。

跟其他史书相比,这本书虽说是瓷器史,但更像作者的私藏笔记。让人感受到,作者每遇见一块瓷器,便穿越时空,寻找瓷器的历史,将瓷器的故事携带给我们。内中行文流畅,加以生动的故事、详细的资料,让不懂行的读者,与瓷器更近一步。

除内容中,我极为学会书内中瓷器的图片,精致、精美,让人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国瓷器的美与历史。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三):前月浮梁买茶去”

这本书很容易读,通过瓷片带出瓷器的历史,可以作为一本瓷器的入门书,虽然是入门书,但里面也有很多的知识点。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才疏学浅的我以前一直没有把浮梁当成一个地方,这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的,这里又再次看到,特别的亲切,浮梁古县衙是到景德镇没有去到的一个地方,以后有机会可以去一下,毕竟曾经也是一方大县。

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原来是元代发现高岭土后的工艺革新,李希霍芬为高岭土命了名,但他没有到过高岭,因为虽然他当时打算去高岭,但需要多花三天时间,而且当时高岭土的质量已经不如祁门所产(对,你没有看错,就是祁门红茶的那个祁门),所以他直接去了祁门。

御用瓷器不合格就地打碎的规矩,成化一朝之后就已经不再执行,所谓不计成本、严格挑选仅仅是在明代早期。

景德镇青白瓷要做到薄而透异常困难,需要对瓷土进行更为精细的淘洗与加工,胎壁一薄,胎体的硬度就要高,就要调整瓷土与高岭土的配比,而每一次调整,釉料以及烧成的温度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欧洲工业起步后,通过反复的试验,以化学配比反复试验才在1709年制作出了第一件硬质瓷,某种程序上,中国的先人们也是在这种反复试验中才做出了这么美的瓷器,也许的确如法国传教士殷弘绪于1722年写给奥日神父的信里所言,“中国人不知硝酸和王水的用处,他们的发明都是极其简单的。”但其过程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科学在后期占了上峰。

锦上添花的锦上原来是一种名为扒花的工艺,在高温烧制的白瓷上附上一层颜色釉,烧制前,用针状工具在这层颜色釉上细细地刻画花纹,完成后,再入窑进行二次低温烧制。

获益良多。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四):瓷器的产品发展史

私以为,瓷器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今天,很难想像谁的家里完全没有瓷器制品的,即使不锈钢,塑料等材料也能做出碗碟勺盘,但总是比瓷器少了些温度。作为产品,必须在功能、性能、美观、价格等方面都满足需求,才能大规模推广。

公元1004年,宋真宗在位第七年,换上了真宗皇帝的第二个年号:景德。

宋代的制瓷业,各个窑口都是依赖本地的优质资源。景德镇当年的青白瓷也不例外,随着本地优质瓷土消耗殆尽,制磁颓废之势不可挽回。

青花瓷烧制的困难,是要同时解决胎、釉、青花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景德镇得益于高岭土的发现和苏麻离青的进口,解决了青花瓷的技术难题。元代也因此开启青花瓷时代,而同时,景德镇以外的窑口,都被这道技术门槛坚决挡在了门外。

成化时代,青花瓷不但在成形工艺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清华彩绘也有了新的发展。此期间,青花瓷的绘制,出现了“分水”技法。从此青花瓷的绘制分成了两道工艺:勾线和分水。之后勾线又进一步细分,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都各自分离。分工渐渐行程。

大航海时代极其之后,皇帝个人品味要求、民间活泼的创造力与海外旺盛需求,瓷器这种产品迎来了又一高峰:青花瓷地位稳固,彩绘瓷紧随其后,珐琅彩应运而生。窑业发展也行成了完整庞大的产业链:分工、配套、规模放在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

康雍乾年代,因为皇帝的导向,瓷器的审美和公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和所有产品一样,盛世之后,必定走向衰败。因为皇权的绝对领导,民间活力丧失,而同时西方也突破了制瓷技术,1930年,中国瓷器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从此中国瓷业走向衰败。就连我自己近期买的几件瓷质茶具都是舶来品。

窑火未断,希望仍在。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如何重振瓷器的辉煌?工业化当然是必须的。但是审美、创新、品味也许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捡来的瓷器史》读后感(五):小瓷片有大乾坤

自从喜欢做饭以后,我对餐具也开始了各种挑剔。饭菜在准备阶段,要先琢磨一下用哪件餐具来装,所有的纠结、端详、选择就为了一个赏心悦目。

这应该也是和平年代的甜蜜烦恼和经济富裕的感官享受了。

正如整个瓷器的发展史。

无论清新淡雅的青白瓷还是是闻名世界的青花瓷、无论是让人惊艳的斗彩抑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郎红、曾经世人趋之若鹜的瓷都景德镇……这一切的美好与孜孜追求,似乎都离不开安稳的现世和繁荣的经济,而这瓷器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的荣辱史,毕竟,中国几乎是最早出现瓷器的国家。

中国的瓷器领先世界多年,新品层出不穷,其他所有国家难望其项背。越是经济繁荣,人民越能够休养生息,这样才衍生了各种审美和各种新的烧瓷技巧。所以,瓷器史的大多时代,都让人心旷神怡。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这在整个时代的审美上有所体现,而这种什么又被景德镇活灵活现地刻画在了瓷器上,这样才有了大气的青花和巧致的青白;也才有了清新的青白和繁复的斗彩。甚至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足够权力的人,也能够对制瓷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就像我们在看《国家宝藏》时对于乾隆的调侃。

说历史一直向前,其实是不够严谨的。我们的历史也曾多次出现反复,我们的制瓷也曾出现倒退。这与战乱与经济密不可分,也与后来某些时代的保守的思想意识和对于材料的依赖不无关系。所以,在西方工业革命也使陶瓷崛起后,仍然沉溺于精雕细琢的中国风手工制瓷已然开始伴随中国历史由盛而衰了。

《捡来的瓷器史》,写的是瓷器史的发展,腰封上说“工艺是骨架,历史、文化与美学才是骨肉”。多幅精美瓷器的图片和娓娓道来的文字构成了丰腴的骨肉,让人读之悦然。

折角的部分有这样几处:

29页贴着树叶的瓷器,或者说是陶瓷,这是汉代的技术,放至今日,仍然让人为古人的审美和奇思拍案叫绝;

131页,关于《长物志》的介绍。这里的“长”应读去声的zhang,让我想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裳”,这也是阅读中的一个小趣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