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魔都》的读后感大全

《魔都》的读后感大全

《魔都》是一本由[日]村松梢风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都》读后感(一):上海游乐场

村松梢风到上海来的目的是寻找人生的新阶段,看了书后没有总结出他要寻找的到底是什么。村松梢风在国内出版的作品只有两部,还是编译,不是很完整。对于作家的整体风貌和思想并不能完全把握。

村松梢风写到的上海是中国文人不屑写的庸俗和混乱,从以他者眼光看到的真实的城市状态。文中思想的东西涉及较少,吃喝玩乐的小市民形象但是很有一番趣味。总体来说文笔不如大正其他文人,但是观察角度更为深入和体验生活。

《魔都》读后感(二):1923 in Shanghai

之前去过一次上海,感觉与文中所写的魔都已经非常不一样了…

在当时,一定要去欢乐场、各种找乐子才能体会到那是真实的上海,村松完全体会到了这一点,于是他给我们讲述了找女孩子、跑马、跑狗等我们现在都无法体会到的事情,描述了一个魔幻的上海。

除了最后收录的文章里对中国的卫生的探讨让人非常不舒服以外,其他还是蛮可以接受的。

他说的一句话特别好,大意是此时的上海因为有租界的存在,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地方,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看,他是非常乐意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地方存在的。

《魔都》读后感(三):Shanghai in 1920s

读了这本100年前日本人写的上海游记,算是终于懂了“魔都”名称的由来,结合对现在上海的印象,忽然觉得现在的上海和“魔都”这个称号相去甚远。 在英语中,首字母小写的“shanghai”是一个动词,与首字母大写的“Shanghai”(上海市)不同,一个人若被以欺骗、胁迫、暴力相向而到船上做工则称为被shanghai了(即shanghaied)。

可见,在上世纪外国人眼里,上海是个罪恶都市。原因在于,多个国家政府都驻扎于这座城市,管理混乱。一个犯人犯了罪,逃到另一个国家的管辖区就很难被追责。1920s上海成了那个时代各个国家公有的大都市,各个国家的人争相涌入这座城市,充满了自由和堕落。具有无产阶级意识的人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后的都市。他们说,上海灭亡之日,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灭亡之时。

1920s的上海又是个欢乐之都,娱乐场所远多于同时代的好基友东京。村松梢风多次把上海和东京对比,得出的结论都是“上海才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村松梢风还描述道上海的卖春女有多么多、赌场有多么热闹、跑马跑狗的观众有多么多、通宵的舞厅有多么热闹等。 中国现在很多城市发展的有些趋同。通过看外国人对上世纪中国各个城市的描写,忽然觉得现在的城市规划对于曾经各具特色的各大中国城市而言是场灾难。 王晶用一部《追龙》生动写实的还原了英统时期的香港。一百年前的“魔都”,估计在大陆很难出现一部描绘其曾经模样的影视作品。现在的影视作品的主旨非要紧扣爱国、家国情怀,而不去描述真实丑陋的人性。

1920s的Shanghai就像个衣着暴露的风骚女子,毫不忌讳的向世人显露她的妩媚。后来,Communists来了,他们让她从良了。可世人仍然记得她曾叫“魔都”。

《魔都》读后感(四):魔都?魔窟?

“魔都”不仅仅是在网络世界上,因诸多“魔幻”、宏伟的景象而走红的对上海的戏称,而是近代以来真实存在的别称。《魔都》是村松梢风上个世纪20年代为日本报社供稿的文章合辑,记录了数次来上海的见闻,他也并没有解释“魔都”一词的具体起源,这可能是一个早已被制造出了的意象,只是说——“来过上海的人往往称之为魔都”。

在日本人村松梢风的精神深处,将中国视为东亚文化历久以来的核心和原点,充满了思慕之情。他对中国的感情也处于矛盾的变化中,一方面既对中国的现状报以同情和怜悯,另一方面又为中国人的无知和迟钝而愤恨、鄙夷,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到了后期由于中日关系的变化,又成为日本当局的同调者。

在彼时的世界里,“魔都”并不是褒义,它等同于“魔性之都”,村松甚至将之形容为“魔窟”。由华人区、法租界、公共租界组成的上海,面积仅是当时东京的三分之一,却比东京多住着六十万的人口,这是一个混乱、拥挤的城市。在村松梢风的观感里,上海是一个罪恶丛生的现代大都市,满大街都是娼妓、强盗、乞丐、黑帮、毒贩,越繁华的地方越危险。它是一座真正的不夜城,欢乐场,跑马场、歌舞厅、赌场、妓院、鸦片馆通宵达旦,它们全都是合法的存在,没人任何一方有更高的权力去管理,一切都充满了淫荡和欲望。

1920年代的魔都汇聚了世界上30多个不同国家的人,占据各自的区域生活,看似共同管制着这样一座史无前例的国际大都市,呈现出一种畸形的“民主”。他甚至这么夸张地写到:“具有无产阶级意识的人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后的都市。他们说,上海灭亡之日,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灭亡之日。在某种程度上,上海或明或暗地显示了世界人类的最后图景”。

《魔都》读后感(五):明亮的上海,阴暗的上海

在变化之中,才能找到我们今时今日的位置。

其实是一个作品选集,《魔都》一共分了四辑:辑一选自《魔都》;辑二选自《支那漫谈》;辑三选自《新支那访问记》;辑四依然是选自《支那漫谈》,每一辑中收录村松梢风不同著作中的几篇文字。概括来说这本书讲的都是1920年代的上海,也许是因为中间隔着遥远的时代,所以阅读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畅、亲切,但也许正是隔着时代,所以这本书才更有一读的必要——那些改头换面的街道、建筑、吃食,那些几经更改的地名、路名……时间带来的是变化,而在变化之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今时今日的位置。

徐静波老师在《译者前记》中阐明了编选、翻译这本书的两个目的:其一在于它的史料价值,其二则是表现日本人的中国观的一个侧面。

读完这本小书时,我想,徐老师的目的是达到了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选集的最重要或者说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中国人及中国广袤土地上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历史艺术的。

书中的大多数记述都是比较客观的,村松梢风也在很多篇目中毫不吝啬对中国的赞美,以表达他对这个国家的仰慕和喜爱。当然,其中有些篇目中似乎也透露出让人不快的优越感,在这样的篇目里,作者又将本国的和中国的做比较,主观上愿意认为本国的是优于中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包车》一文。书中还在这一章的标题下做了解释说明:“这篇文章有些描述明显带有那个时代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有些表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我们也可从中看出当时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的认知,请各位阅读时加以鉴别。”我反正挺纳闷的,这句说明文字难道不是读者阅读这本书之前应该达成的共识,或者说是这本书的阅读基础吗?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再专门加以说明呢?

想了一想,是怕读者的神经过于敏感了吧?毕竟加了不算多,但万一不加,又万一有有心的读者觉得被冒犯了,那就很不妥了。嗯,大概就是为了免责做出来的多余的解释吧,这个社会有很多无可奈何的多余解释,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越来越庞杂,也越来越无用。想起男朋友那条被网友狂怼的微博里说的“从骂声中找出一两点有用的东西可太难了”,深以为然——那可不太难了嘛。

书的最后是两篇游记,一篇《苏州游记》,一篇《西湖游记》,刚好是之前也去过的地方,读起来就亲切多了,作者一行人当年住的“欣欣旅馆”、游的“刘庄”等古典建筑如今是都已经没有的了,但还好白堤还是那个白堤,断桥还是那个断桥,灵隐寺也还是原来那座巨刹。现在的中国,旅游胜地那些建筑哪还是以前的建筑啊?但还好还好,灵隐寺的翻新工作并不失败,算是我去过的古迹景点中相当成功的了。

关于这本书要说的也就是这些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