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精选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精选

《我的创业史》是一本由刘强东 口述 / 方兴东 访谈、点评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一):流水账

父母言传身教,跑船,运煤不偷煤,自幼埋下诚信的种子

人的潜力是被逼出来的,上大学时家庭负债,自己必须额外找钱,抄信封 社会学不好找工作,转学编程赚外快 开餐馆亏,找正式工同时兼职编程 有勇气魄力执行力,中关村站柜台卖货,那种亲人恋人不理解的孤独心境 竞争对手促使从批发转向零售 非典促使线下转线上 为了多年员工,不关门,再融资 扩品类,it 百货 图书 大家电 建物流 企业家是孤独的,很多关键决策少有人支持,比如中关村站柜台,两次转型,扩品类,自建物流,做出决策背后的依据是亲临一线,深刻的行业洞察,也必须有坚定的执行力 守法公正透明,不卖假货,数据夯实,对投资人公开经营数据 守承诺,说话算数,即便没有签协议 适时放空自己,沙漠越野,两次进校读书 平台做大了,自成一体,可衍生其他盈利点,京东金融,云计算 国内营商环境恶劣,当当,苏宁,阿里为了对抗京东掐货源,知识产权保护弱,好东西一出模仿者众多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二):几点记录

1.从中国互联网几位创始人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年少时期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开始体现领导力或独特之处,打破藩篱。

2.刘强东年少想要做官,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这个名牌大学的专业,对他的生涯中没有正向作用,只是让他感受到危机感,开始学习编程,自食其力。

3.创业初期从开一次创业开饭店开始,就没少被骗。最终靠着口碑、质量取胜逆转。

4.人大名牌大学生没有选择留学,进修,进外企,而是去中关村摆摊创业,选择了最让家里颜面无光的一条路,当年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5.京东从批发转为门店零售,最终转为电商,行业中已经有了很多大象。

6.与当当的图书大战,也面临着2选1的困境。最终凭借着京东平台销量大增逆转局势。而今,与天猫在服装品类二选一的被动,同样是平台竞争力的问题。

7.现在京东的市值在400多万亿美元,在丑闻事件之后,比高点市值跌去了一半。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三):谈谈刘强东

这本书是我在动车站偶然碰到的,车还没来,在车站的书店闲逛,偶然翻了几页,感到非常精彩。我一向对传记类的额图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这些人物的成长历程,在重大问题面前所作出的选择,都非常值得思考。回来后,趁着假期,利用Kindle迅速的看完了这本书。

(一)

书中的一句话核心的话,印象颇深“走正路、做好人,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无论刘强东创办什么企业,他都坚持走正道,不偷税漏税,体恤员工等等行为令人钦佩。人生在世,很多时候为了蝇头小利,会走入歪门邪道。这样做得后果走不长远,而且还会带来许多问题。

“”什么是正道成功?所有的业务都完全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的商业都是符合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全额缴税,不卖水货假货,不偷逃员工的五险一金,不去行贿,也拒绝别人向我行贿”

想想我现在的公司,都不体恤员工,连个公积金都不缴,入企业要谨慎啊。

(二)

至于谈到人生意义,他说“老实说,我真没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坚持,看准路子坚持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很简单,希望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人一辈子也就几十年,生命也只有一次机会,我永远不可能再回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不能像今天这样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了,那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点有价值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短暂生命,仅此而已。”

人的一辈子真的很短,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做出自己感到价值的东西,也不枉来人间走一趟。我不知道有没有来世,毕竟没试过。能够找到自己一辈子要忠实的事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且能够朝着这个目标踏踏实实去学习努力,才是一生应该有的价值。而我,还在寻找。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40岁左右才开始成立小米,他也是为了完成人生最后的理想。

人生的意义实在太复杂,但是也许很简单。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四):看书确实是最快捷的了解一个人了

这两天读了林肯和卡内基的自传后再读这本书,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读起来没有那么累。

一开始还是蛮有兴致的,刘强东小时候还有他自己离家出走的那段经历到创业之前最早期的那段经历都让人很有看下去的欲望,而且不得不佩服他,那么小的一个年纪,就敢一个人之身出门到上海,在那样的一个年代,这个魄力,我觉得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

再就是大学期间他的认知确实不同寻常人,而且敢于创业,他的勇气,其实还是蛮可嘉的。

不得不说有些成功人士,他的成功因子在他幼年或青少年时期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潜伏在骨子里的一些性格跟特性都可以决定这个人到底能不能成功。这些品质我是觉得都挺难能可贵的。

再者创业的时候,其实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有这样的一份勇气,并且在被员工欺骗之后负债之后还能再次创业,我就觉得这个真的也不是一般人拥有的勇气。

然后到京东成立早期到资本融资前期这段经历其实感觉浓墨不是很重,就没有特别细致的讲到他是怎么把这家公司做起来的,到后面就直接讲这些资本大鳄给他融资,后半段的内容就已经进入到资本市场,他接触的圈子也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再到后面的故事,就觉得脱离现实,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层级了,所以跟前期看的那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来讲,后面这些部分已经我个人是觉得已经超脱于我们普通人的范畴了,可望不可及。

对京东并不是特别了解,刘强东这个人被大众所熟知,确实应该也大部分归功于奶茶妹妹吧,再者对他的印象就是这几年的一些私人负面信息吧,导致对这个人其实没有太正面的感觉,看完这本书之后,反而觉得他身上还是有很多难能可贵的一些品质的。

《我的创业史》读后感(五):刘强东和京东的故事

这本书是当年的互联网知名人物方兴东的互联网口述历史的系列中的一部。全书前半部是刘强东口述他的幼年时期、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成长和几次创业,还有京东的演变,其中不乏一些美化和宣传;后半部分是刘强东展望京东未来。

京东名字是怎么来的?刘强东曾有个女友,名字里有个京,他把两人名字各取一字,就成了京东。

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因为平时网上购物用一些京东。这本书就是京东网上买的。说实话,他们的物流快,但整个购物体验比较同质化,虽然刘强东一直强调这是京东的命根子,与亚马逊、天猫并没有很大区别。

京东是如何成功的?肯定少不了刘强东本人的投入。他从小立志出人头地,大学期间就做生意,上班后不久就辞职到中关村自己摆摊卖刻录机;另外也的确足够聪明,有足够的韧性能百折不挠抗打击。当然,时势造英雄,也是他在正确的时间做里正确的事,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成也给他创造了大环境。他想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想赚钱的资本家就给他机会。他似乎也很喜欢各种社会名誉,像Trump一样,bad press is better than no press,反正是免费的广告。他利用大量农村子弟做自己的快递,也是在用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自己的价值。

书里也提到了京东的管理(京东集团貌似有十几万员工了)。首先要简单,不能太复杂;流程简化;

团队8150原则:每个高层管的人不能少于8人,少了就砍掉这个职位;不能多于15人;基层管理不能少于50人;

一拖二原则:新来的领导带的人不能超过两人,如果有,只能在其他部门任职,避免拉帮结派,或者以后这个领导走了,整个部门一下子完了;这个有点意思。

24小时原则:下属交上来的申请上级24小时内必须明确批复,不能拖。

人事决定由上级和N+1决定,HR只是辅助。

价值观与能力原则: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

333原则:ppt不能超过3页,开会不超过30分钟,同一议题争论不能超过3次。

备份原则:每个职位必须有备选方案,否则不能提拔。没有人有所谓的安全感。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