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100字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100字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是一本由[美] 阿迪娜·霍夫曼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一):看不见的耶路撒冷

如果只对建筑的形态感兴趣,这本书可能会让人有些失望。如果还对建筑背后存在的隐喻着迷,这本书会让你欲罢不能。规划和建设耶路撒冷,除建筑师个性,地域特征和审美意识方面的考虑,还受种族、宗教、文化多样性,及政治形态、技术限制、物力约束的影响,当然还有官僚主义。建筑后面的意识形态纷争非常有意思。

本书的叙述方式有点像纪录片脚本。尤其是第三部“伟大之城在何处”,让我想到纪录片“寻找小糖人”。本书作者在街道、建筑、可能相关人士、图书馆、档案局间穿梭,像侦探一样寻找建筑师斯派罗·霍利斯的踪迹。这种寻找方式的本身就非常让我着迷。

斯派罗·霍利斯是耶路撒冷老城的一抹幽灵,确切地说,他是耶路撒冷建筑史上的幽灵之一。有趣的是,在作者探寻的过程中,斯派罗·霍利斯的形象非但没有立体、清晰,反而虚无化,和背景耶路撒冷湮晕成一片。这段是本书写作的特色。

话说个人蛮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除知识点,我对他人构建大脑中历史场景的方式感兴趣。顺便比较他人和我想像间的差异。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二):读书与旅行

才读完三分之二,两个建筑师。去耶路撒冷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锅浆的《耶路撒冷三千年》。落脚的青旅POST hostel ,楼是奥斯汀哈里森的作品;隔壁就是盎格鲁哈里森银行旧址(现在貌似是LEUMI Bank)这是埃里希孟德尔松的作品;被基督教青年会的高大塔楼吸引(纽约帝国大厦设计师之一亚瑟哈蒙的作品),却忽略了对面大卫王耶路撒冷酒店。。。这些当时都一无所知。

阿兰德波顿在他的《旅行的艺术》写到: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我倒觉得我懵懂的耶路撒冷之行绝非毫无价值——这本语句华丽(拗口)的书,因为有那趟旅行,对我来说就变成活的了,读来兴致盎然,尽管也不时会悔恨交加。有了珠子,零零碎碎,很多蒙着无知的灰尘,但回来以后可以慢慢儿打磨,慢慢滴串成项链——这个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派生出来的书单,还有《为你,耶路撒冷》《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我的一生》《牛津通识读本:犹太人与犹太教》。。。书单里一定少不了《圣经》

读书,旅行,实实在在的事儿,不鸡汤。

书会继续读完,耶路撒冷也想再去。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三):新城

耶路撒冷以天主教之都而闻名,这也是我唯一能把这个城市记住的契机,有关于这个城市的历史我一直想找机会了解一下,它的文化必然与其他城市不同。耶路撒冷分为新城和旧城,如今的样貌和从前大不相同,人们喜欢它也大都是喜欢它如今的样貌。喜欢一座城市,我认为需要有两点打动自己的内心,一是城市的格局样貌,二是文化底蕴,耶路撒冷则同时具备了两点。当地的建筑风格与我们常见的有很大差别,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那些建筑的美,但是了解了创作的初衷与其设计感所在,就知道这个城市到底美在哪里了。

书中讲述了三位参与建立耶路撒冷新城的建筑师背后的故事,由此多角度展现了其特点,在这条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困扰,这也是与当下的社会背景仅仅挂钩的。我对一个城市的喜爱程度,直接取决于它的文化底蕴,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是在这里起源,毋庸置疑会有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尤其在这个欢迎所有犹太人定居的地方,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又带来了新鲜的文化,所以它如今的样貌综合性也很强。

可以说这几位建筑师就是艺术家,他们在建立这座新城的时候是享受的状态,通过他们不同的理解建立了不同理念的建筑。不过话虽如此,我依然不是很喜欢这种建筑风格,但是通过这本书我理解了背后的缘由。其实这几个人是没有什么大联系的,可是历史正是因为有原因才能够连续地进行下去,作者以这三位建筑师来拼接这段历史也是很新颖的一种手段。这本书中讲述的都是城市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作者能够整理出这些史料可见花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只有真正生活在当地的并热爱那个城市的人才会看得更透彻。

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于耶路撒冷了解之路的捷径,这个外表就能够看出历史痕迹的城市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探索,尤其是那些对宗教有着特殊信仰的人们更是应该了解一下这里的背景。通过城市能够接触到更深的文化,古人的思想和他们的创造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他们手中的产物能够看出需求与发展进程。这座城市能够以如今的面貌呈现出来,是经历过很多磨难的,后人们更应该去珍惜。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四):耶路撒冷的建筑记忆

假期读物1

——

耶路撒冷作为三大宗教圣地,谈及时却绕不开政治、战争的话题。这样一座辉煌而包容的城市,在炮火中依然迷人的城市,它又是由谁建造。这一问题甚少有人关心。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呈现出无限魅力,却同时将那些建造者遗忘在过去。从这本书《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跟随作者阿迪娜·霍夫曼,我们将会看到宁静或战火中的耶路撒冷裹挟着的建造与破坏。

阿迪娜·霍夫曼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建筑师,其中前两位埃里希·门德尔松及奥斯汀·哈里森以传记形式介绍,神秘的斯派罗·霍利斯则由作者主视角进行寻找。尽管写作方式不同,作者的笔触是一致的冷静,因所记录的是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以及圣城所处的巴以相争的境地,不可避免的,文字间流露出遗憾和唏嘘。

一战后的德国对犹太人的种种恶行使得德国流失了大批的科学艺术工作者,门德尔松便是其中一位。他人的眼里门德尔松古怪、刻薄甚至傲慢,然而对于建筑艺术,他却坦率而热忱。辗转英国,并等待着以色列召唤的门德尔松仿佛赤子,他直率的性格和他整体中呈现动态的建筑风格如此相悖,可尽管战火频发时局艰难,他始终秉承原则进行最纯粹的创作。战争中不得已离开耶路撒冷的门德尔松,他等待并渴望着的却永远离开了的灵魂归宿,即使身为读者的我们也感受到他的无尽遗憾。另一位伟大的巴勒斯坦建筑师奥斯汀·哈里森,相较于门德尔松一生中的激烈冲突,他更为沉稳平和。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对和平有着更切身的憧憬和渴望,他将这种愿望融进建筑艺术,极富耐心和热情的创作,使得哈里森成为巴勒斯坦官方建筑最重要的缔造者,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馆即他的作品。不同于前两位的盛名,斯派罗·霍夫曼更像一位幽灵。他的建筑也不同于前两位的宏伟,似乎更专注于小规模的设计,风格灵巧而奇妙。由阿迪娜·霍夫曼的视角,像一期追踪溯源的纪录片,根据仅存的照片和文件,追寻他未知而神秘的生平。

尽管三位建筑师的性格和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同在战火中的圣城的他们却都对和平充满希望。

哪里有愿与政治相提并论的艺术呢。

《直到我们建起了耶路撒冷》读后感(五):建筑——耶路撒冷的灵魂

很久没有这样一次性完整的看完一部非虚构类的作品了。提到耶路撒冷,便总是给人一种神圣却又混乱的矛盾之感。 她的神圣是由于这里是三大宗教的圣城,而混乱也是因为她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而有关于它的著作无非尽是围绕着这三大宗教去讲述它的历史,它就像被三个孩子争夺的玩具,全都视其如珍宝却又使其遍体鳞伤。 翻开这本书,感到本书并没有延续一贯对耶路撒冷所描写的套路,作者阿迪娜-霍夫曼从建筑的角度切入对耶路撒冷这座世界圣地进行新的诠释,从这座城的美与丑到她圣身的每一处残垣与瓦砾,都记录着她的一生。 犹太人的那部经典《塔木德》中曾这样形容过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都在耶路撒冷。”而此书便在告诉我们这里的美,不仅仅只是美在了她的神圣与精神,也美在了她的外表,她的一石一砖一瓦,她的每一寸土地美在了她的名字耶路撒冷。 一站后1920~1940年在英国托管下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三个不同的信仰与原则的建筑师如何打造了一座新的耶路撒冷。他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医生在最好的时期为耶路撒冷号脉、开刀、缝补、医治。是不是出于巧合,还是偶然中所蕴含的必然,书中所讲述的三位建筑师埃里希-门德尔松,奥斯汀-哈里森,斯派罗-霍利斯,分别来自不同的信仰与地域。门德尔松一位典型的德国犹太人,哈里森则是英国委托的建筑师,最后最神秘的人物霍利斯则是一位阿拉伯建筑师。 我们跟随建筑师的眼睛,去观察这座废墟之上的城市,一座被不同的势力占据又收腹多达44次的城市之下是近三十米深的废墟。当门德尔松看到这座城市中犹太人的土地丑得让他感到羞耻,却又可以让这位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师大展拳脚,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门德尔松的理想并未能如其所愿。但其所流传下的建筑却带着他的理想扎根于此。相比较于门德尔松而言哈里森的命运就更坎坷一些,由于没有门德尔松那样世界级的声誉,哈里森就只是默默的听从安排以至如今他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仅管事到后来总是不尽人意,但不得不说哈里森的坚持是成就这座新城的关键。在书的后半段以至结尾作者霍夫曼讲述了她跟随着不同的人与不同的建筑,追寻着一个神秘的名字霍利斯,他在这座圣城留下的记号,在一点点揭开他与耶路撒冷的神秘面纱。 仅管书中的排版有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图片缺少标注等,但其独到的视角,探求了耶路撒冷与其建筑的过去与产生。虽然我们无缘看到这三位建筑师所构想的耶路撒冷的真正样子,但我们可以追寻通过他们的坚持群呈现的一座世界最美的城。又几十年来对圣城的争夺无处不在警醒世人,人类应该如何面对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