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合之众》读后感锦集

《乌合之众》读后感锦集

《乌合之众》是一本由[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开始不堪卒读,感觉写得太烂了。一是勒庞对人民群众的蔑视与我所接受的“人民群众是英雄”的教育不搭调,二是行文极差,不论证、不说理,简单粗暴、各种口号,直接灌输结论,把读者当笨蛋。 这本书写于100多年前,畅销不衰,成为名著,勒庞用这本书本身验证了自己的理论,他说的有道理。 对照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商鞅的《商君书》看,更有意思。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乌合之众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是对的。但是.......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很有用,很有用就是有价值。他被西方主流学术体系摒弃的原因是书中很多观点过时了,但是书中的本质内核并没有被摒弃,而是被其他群体心理学吸收修正了。这本书成书于19世纪,其实,在当时还是非常符合那个时代背景的。但是近两个世纪过去,世界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体心理学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在西方,这本书渐渐的沉寂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三):个人在群体丧失独立思考,但也会创就英雄主义热血的历史

在群体中,有意识人格会消失,无意识人格会得势,思想和感情会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存在暗示的观念可被立刻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此时,个人不再属于个人自己,而变成为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更不客气得说,成为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一个孤立的个人可能是有教养的,但在群体中,可能会变成一个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不过,群体虽然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从感情和由其激起的行动来看,群体可以表现的比个人更好或更差,表现的结果取决于个人在群体接收到的暗示是什么性质。群体虽然经常是犯罪群体,但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也正是因为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选择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个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们都只会选择冷酷无情的方式去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多少他们的记录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四):有参考价值,亦有局限性

唉,看这本书的心路历程,5分→4分→3分→2分→3分→4分。作者对于群体特征的描述我基本认同,除了认为即便由专家组成群体也会与平民群体表现出同样的无意识状态。 但是这本书确实不能称之为科学,他基本没有论证,全是断言,连有说服力的例证都没有,全是他听说怎么怎么样。第二卷前面还一副“我懒得举例子,但为了避免你说我胡说八道,所以我勉为其难给你举一个例子”的嘴脸。而且他的例子除了我不熟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的历史,就是希腊神话、街头传言,也没什么代表性,他举的所有例子以及引述别人的话我都看不懂在表达什么。还总是把一件事重复来重复去,外国人写书的这毛病那个年代就有了吗。还老是说什么“我的上一本书证明过了,所以我懒得再证明一次了”,那我买这本书是买了个预告片吗,我估计他上一本书可能也是这种奇葩论证法。难怪他之前融不进去巴黎学术圈。 从第二卷第三章开始观感突然提升了,也可能是我放弃找他的论证过程了。一些总结性的概括还是比较精妙的。 另外就是勒庞的种族主义立场,范可的导读里面解释了当时语境中的种族其实类似于文化的概念,后面也能看出来勒庞所谓的种族确实不是今天的用法,但我还是觉得作者在种族上的观点太极端了,他也没有论证,一直在张牙舞爪地向我重复这一观点。这本书是在亲身实践给群体灌输观念的方法中的断言和重复吗? 政治立场上,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就不吐槽了,对于群众运动和暴力革命的观点倒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视野。 这本书的翻译不错。不过是哪个天才想的把《论自愿为奴》赋到这本书后面

《乌合之众》读后感(五):我独昏昏

我独昏昏,这句话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我总觉得大家都很聪明,感觉自己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个体突出的智慧、学识,在群体当中就没有了冒头的可能。

群体的行为是潜意识的,是不经过思考的,只保留了一些最基础的特性,如信仰或者文化亦或者民族价值观。所以,它抛弃了个人的理性。

为什么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又会和个体的表现大相径庭呢?

罗翔老师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张三。

群体的力量在于释放出你体内的张三,你不是一个人在做这个事情,你的背后是整个群体,群体分担了你个人的责任,并且它给了你平时你并没有的勇气和自我蒙蔽的强大。

在群体中,你被洪流裹挟前进,你一度以为你做的事情是你的职责所在,你并不能抛弃群体独立思考你行为的合理性。

即使我们作为理性的个人,我们也很难在群体中做出建树。因为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没有人在竞选的时候逆着民众的意思展开演讲从而赢得选票。在没有文字内容存档的情况下,政客们总是说着符合民众想法的话。因为害怕群起而攻之,有识之士选择缄默不言。时间一长,群体的力量侵蚀了他们的思想,最终沦为“乌合之众”。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群体心理是什么?

但是,我从中读出了,若想成为自由的灵魂,向内不断挖掘自己,我们还是需要适当的独处,审视自己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