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精选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精选

《北京法源寺》是一本由李敖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8-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法源寺》精选点评:

●历史教科书上的几段小字扩写,关乎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

●「视尔梦梦 天胡此醉 于时时处 人亦有言」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绝不是清宫秘史类的无聊小说,以史为据,塑造的人物也尽量不凭空捏造。讲佛家的思想是先出仕再入仕,去普度众生,拯救黎民苍生;讲谭嗣同的死是变法的终结,是革命的开始,是向死而生;讲康有为由曾经的先知沦为时代的后卫,成为博物院古董店的价值。讲梁启超可以从那个时代出来,与时俱进,‘不惜与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讲西太后集团的本质是反动的、无能的、低能的,他们自己做不出来的却拦着不需别人去做。亲眼所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亲耳所听的也可能是以讹传讹,亲身经历的兴许是自己思想的错意。对人对事,我们总是要知其一,更要知其二、三、四。一是自己最直白的感受,却不一定是不正的事实,因为我们都是情绪化的动物。

●今年终于买到了这本书,很多年前无意中翻开一页,瞬间被吸引。

●血海真源

●李敖自己说是“以具象的古庙为纵线,以历朝各代史事人物为横剖,探讨了生死、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想想一本书探讨如此多的主题要怎么展开。 --大量的对话描写。透过对话来辨析和论证,淡化情节,并不是一本可以轻松消遣阅读的书,虽然不是我偏爱的类型,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拓宽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毕竟我所知道的仅限于高中历史课本上的一两页。

●对谭嗣同有了全新的认识,要再去一次法源寺呢!

●nice作品 但作为小说来看会觉得作者ego太大屁话太多

●李敖为戊戌变法诸公尤其是康有为、谭嗣同和梁启超代言,思想性很高,不太重视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是一部很特殊的历史小说。全书最精彩的是康、谭、梁彼此之间或分别与他人进行的近十次对话,对话精彩地阐述了变法诸公所思所行的根由,为读者理解那段历史那些人物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启发,尤以结尾时康有为与李十力那一次对话为最佳,如没有这一次对话,恐怕评分就只能打三星了。在小说行文过程中,李敖对法源寺、北京城、故宫乃至太监、奶妈这样的简单概念都有详细解释,可以理解为他的预期读者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其他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读者。

●作为小说,只能说一般般,作为近代史补充读物,算不错的。历史在循环,百年过去,革命党已成守旧派,袁世凯再登场,但谭嗣同、梁启超销声匿迹了。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一):大师之作

这是一部介于历史与小说之间的一部政治意味浓厚的非典型小说,几乎可以说政治是此小说的主脑,历史是作者援引的材料和生发政治感慨的对象,至于小说笔法的运用则更好地复原了历史精神,做到了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最大的理解。穿插于人物对话之间的历史掌故和社会风俗的描写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物对话政治辩论的紧张、凝重氛围,从汉至宋,由元及清,朝代不可谓不广;兴衰存亡之叹,改良革命之争,问题不可谓不大;忠奸善恶之思,生死知行所悟,思想不可谓不深。李敖打破了小说的一贯写法,可见其才力和野心,唯部分人物对话语言过于直白,稍显粗糙,然瑕不掩瑜。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二):无题

这种叙事风格还挺奇特的,再加上历史的题材,让读者在虚虚实实中对那段历史更好奇了。看完后不禁想去查查书中描写的那些人、那些事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有一点,感觉是很多男性文学作品中共有的一个问题,就是自我意识太强了。文中有很多人物内心世界的描述,大段大段的,在我看来显得有点过多,看似作者想把自己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强加在读者的身上,或者有些干扰到读者对人物的自我认识。人物的性格不一定非得通过这种手法来进行塑造,何况他们还都是真实存在在历史中的人物。

大师的才学当然无人能比,岂容我在这大放厥词,退了退了。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三):二刷《北京法源寺》

终于又一次深夜读完《北京法源寺》。多读了两年书,多了两年人生阅历,能读懂的地方多了很多,冲击力也小了很多。开篇康有为与佘主持的对话、谭嗣同就义和康有为最后与小和尚的对话依然荡气回肠,百年孤寂之感少了很多。

书纸版本李敖的后记是印象最深的部分。他说“百年孤寂,又复重演”,读到这里觉得李敖确实写出了自己人生的感受,自己也读懂了李敖的心声。这种孤寂之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康有为最后的感慨,清朝觉得他太激进,民国觉得他太保守。这大约也是李敖的心声。最后一句“今印此书以归故国,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我想说的是,身为讲汉语的人,以读到每一部精彩的汉语小说为荣耀。因为文字里的历史、情感、道德感和价值观都是自己基因里的一部分,我以此为荣。

李敖用二十万字的小说曲折委婉地表达几页后记里的白话。越来越体会到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四):只怜春色城南苑 寂寞余花落旧红

两天看完这本书,看完心里并不平静,再写几点感悟,才算是没白看,勉强在书里找到这个标题,感觉还算是应景吧。

第一次去法源寺的时候,完全不了解它,不知道它曾经是悯忠寺,只是追着寺里的猫拍来拍去,现在使劲想想,也只能模糊记得这寺不大,人不多,初春去时,树上刚生了新芽,是个很清净的所在。

第一次知道李敖的时候,是我初中看康熙来了,有一集蔡康永问小S采访谁的时候比较紧张,S好像说了李敖,当然也没有找那一集去看,只知道是个写书的罢了。不过现在看完这本书,也没有更了解他。

这书实际上是一本小说,但是可能无限靠近史实,不过那些主要人物你来我往的争论,那么具体,我都要以为作者也参与进去了,他的一些想法我不能苟同,甚至觉得矛盾。但是瑕不掩瑜,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这三个人在这本书里仿佛活过来了。这三个人我只在历史书里见过,还有照片,可是也没有看完这书让我印象深刻。

其实我最不喜欢说宿命论,那有种翻不了身的无力感,可是又不得不说,在大变局时代,每个人的宿命似乎是定了的,谭嗣同是这样,康有为更是如此。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五):“契阔四十载,今印此书以归故国,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

十三年前,高二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的书摊上花十块钱买了这本书。当然是盗版的,我老家那个小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当时买不到正版书。

当时百家讲坛正热播,十五六岁的男生又正是对历史、英雄人物感兴趣的时候,花了大概两天囫囵吞枣的看完了。当然没看太懂,权当是把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一下。

十三年后再读,已经能分清历史小说和小说的区别,李敖头顶的光环也不那么亮眼了,耐着性子把议论文似的大段关于历史观、佛学、唯心论和善恶观的对白读完,似乎比当年理解的深了三分。

单从这本书看,李敖所学甚杂,佛教经典史料掌故乃至明清两代儒学学案都是信手拈来,虽然有很大的炫耀嫌疑,但的确为此书增色不少。无怪乎他那么狂,的确有几分狂的资本。

单从文学角度讲,这是一个极度阳刚的故事,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出场,豪迈悲壮的气氛,在谭嗣同杀人成仁的过程中达到了顶点。

谭嗣同死了,死在120年前。如今两个甲子过去了,在满屏幕“精致的利己主义”传播下,号召牺牲奉献的,恐怕会被群嘲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被洗脑的韭菜”,是否还有愿意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舍身成仁的人存在?

二流的小说如今竟能引起比十三年前还沉重的感慨,是谁的悲哀?

顺便说一句,十三年后当当出版的这本正版《北京法源寺》,错别字比我当年买的那本盗版还多,如果没有那个金刚钻,还是不要揽这个瓷器活。从上次的三言二拍到这次的几本书,当当出品,必属次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