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存在的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存在的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存在的艺术》是一本由【美】艾里希•弗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1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的艺术》精选点评:

●1、存在的艺术;华而不实;八卦闲聊;不劳而获;抗拒专制;不渝;清醒;觉悟;专注;思定;精神分析和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分析的方法;占有文化;占有哲学;占有心理学;17、从占有到幸福。占有还是存在?充分利用生存条件,充分实现潜质;让理性或经验指导,了解什么样规范有利于实现幸福,运用理性理解人的本质。从贪婪(各种形式)以及错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爱、理性和生产的能力是一个自身的心理力量,只能不断实践才能成长至一定的深度,随共享和使用增加。机器将自己的力量赋予人类,让他以为自己是巨人。意识、意志、实践、忍受恐惧和新的经历,对个人成功转变都是必要的。在某一点上,内在力量的能量和方向发生变化,个人的认同感也会改变。重占有的人的座右铭是我即物我,突破自我后是“我即我行”(非异化的活动),“我就是我”。

●让我们假设人就是人,他与世界的关系是健全的。那么只能用爱交换爱,信任交换信任。如果你喜欢享受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如果你想影响别人,你继续是那个真正能对他人有促进和鼓励作用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特定的表现,和你意志的对象相符合,和你真实的个人生活相符合。

●不渝,清醒,觉悟,专注,思定。

●以存在主义的方式去爱去生活!

●读《爱的艺术》的时候很看不上弗洛姆,读《存在的艺术》前半部分的时候忍不住拍大腿,弗洛姆啊弗洛姆,我该拿你怎么办?“清醒”“觉悟”“专注”尤佳,一些论述还是比较精准的,后面太混乱了。#40

●存在的艺术,不啻为对后工业主义、消费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一种甚为清醒的认识,以及随之而来克服“占有”倾向的能力,用不渝、清醒、觉悟、专注和思定,一种自我分析的方法而进行的实践。

●比较浅,没有铺开谈

●我就是我!

●关注思维,关注自我感觉,关注他人和世界。

●3小时读完,待结合占有还是存在二刷

《存在的艺术》读后感(一):我所感所悟

存在的艺术 对我来讲,这本书是有难度的。 薄薄的131页,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好吧,最后是象征性地看完了。似懂非懂。有时候会在想,不都是一样的字吗?怎么换一下排列方式就变得那么难了呢?

《存在的艺术》读后感(二):所感所悟•下

存在的艺术

七:清醒

我们的梦常常是创造力的表现,而白日梦则意味着精神懒惰。

(这句话有点意思。对我来讲,白日梦代表着不劳而获,可不就是精神懒惰吗?可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但我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难解。)

八:觉悟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觉悟”为何给人自由:一个人能否在世界上牢牢立足,取决于他认识现实的准确度。对现实的认识越不准确,人越会感到丧失方向,越没有安全感,因此需要寻求偶像,通过依赖偶像来找到安全感。相反,如果认识越准确,他就越独立,越能自主。

(有时候会经常想起刚上大学的时候,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就那种很迷惘的感觉,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是突然兴之所至,一下子立下好几个flag,然后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下去。现在想想,可能是在逃避那种陌生感,以暂时的精神愉悦消耗时间,在沉沦与悔悟的双重压制下,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存在的艺术》读后感(三):随便写写

我算跳了弗洛姆理论的大坑,人大出版社的每一本读起来都感慨良多。

人类有两种生活目标,一种是以占有的多寡来衡量幸福,另一种是以存在为终极人生目标。学习存在的艺术有许多障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八卦闲聊。

如果一个和尚想聊天,他必然会寻求能够远离尘世喧嚣、深居简出的聊天,通过对话,和尚能够安心宁神,获得心灵的平静。反观日常生活的琐碎话题,多的是八卦娱乐,政治丑闻,人类喜欢八卦,但是往往在八卦中迷失自我。和尚对上述闲聊嗤之以鼻。通过闲聊人们才能知道自己存在于此,然而这种闲聊实际上只是个人的独白,有句常识般的话如此写道:引起一个人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谈论他自己。

关于另一个障碍,“避免痛苦”,我从未觉得“学习”是无痛人流,付出的心血和最后的收益往往不成正比。只是我低估了这种“痛苦”,它时时刻刻存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总之,如果想要继续前行,就得做好在无限的痛苦中时刻保持清晰的状态。

还有一个障碍是“抗拒专制”,个人的自由在当今社会被专制所压制。由于心感无力,人类企图追求“个人”自由观,即毫不限制的绝对个人自由,于是便有了许多“一时兴起”的行为。譬如打炮、深夜宵夜、喝奶茶、看剧。而这种行为与整体人格和目标都没有结构性的关联,大部分人对其的回答是“为什么不呢?”,也说明了其事实是心内被动与逃离无聊的混合物。因而一个人的内心越是无力,越缺乏真实的意愿,越会屈从于心血来潮的愿望,、。反观自身,大概就是想不出方案出门吃喝,不想写作业出门吃喝,不知道干什么出门吃喝吧……吃喝不是我主动而真实的愿望,但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践行存在的艺术,首要一点便是全心全意的专注状态,称之为清醒也好,不渝也罢,总之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积极状态。现代社会很少有机会让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若没有时不时分心,人类会发疯。也有很多观点认为“集中注意力很费力”,然而事实往往与之相悖。与其说是觉得费力,不如说是不愿面对可能会令人失望的现实吧。身边有太多如此的案例,无需枚举。

作者还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实践技巧,“每天都感到清晰真实”,这正是我期望的生活状态。虽然心灵之旅时有折返,却不会中途告歇。因为我十分赞同弗洛姆的观点,于是这种观点即刻变成了我的实践活动。每一天都感觉时间在变慢,能够记忆起来的东西增加,大概是所谓的明明白白吧(笑)。

《存在的艺术》读后感(四):十一月十七日

我明白弗洛姆说的道理,但很难说清楚我对他的态度。弗洛姆的形象在我看来几乎是个脚下生长出根茎的苦行僧,连接着真实与博爱的大地;同时他又那么激烈而严肃地批判不专注、闲谈、自恋与消费主义,刻薄顽固得像个父亲。我知道我对他的态度来自于我过往的偏见因而对他不公正,但我还不想改变。

除了第五章第一节在着重谈论精神分析(自我分析)之外,其他部分更像是某种通俗的心理社会学批评或者冥想手册。

弗洛姆并不认同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在他看来力比多只不过是深受唯物哲学影响的弗洛伊德理论表达的一个假想载体,人的身体中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可识别的生理机能。如此一来弗洛伊德理论中核心的性欲冲突被剔除了(或者说被驱逐出理论的核心地位),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的本质在于其揭示了人内在互相冲突的倾向,通过意识到受压抑的冲突,来达到人内心的解放。

弗洛姆时时提醒人们要警惕的是人对于自由的逃避、对偶像的崇拜,这一批评同样指向经典精神分析:父亲般权威的分析师角色向病人提供抽象的理论诠释重构症状的源头,而这种重构带来的理解和领悟却可能使病人与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更加疏离,由此导致的只能是病人对承担自我生命责任的拖延与的神经症症状的虚假解除。弗洛姆提出的精神分析实践是所谓“超越治疗法”,目标是“通过充分的自我意识来达到自我解放;获取独立和自主;具有爱的能力;具有批判思维,破除幻想;去生存,而不是占有”。弗洛姆把它称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尽管后来为了避免学派化而摒弃不用),该理论认为人类生存的具体境遇和社会结构更关键,激励人类的激情本质上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人类的“第二天性”,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这和欧文亚隆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的风格很相似,而且某种意义上存在主义甚至比人本主义更“人本”一些。欧文亚隆关注的是人类本身更普遍的生存境遇(死亡、孤独、无意义),弗洛姆除此之外更强调对社会结构与时代性的观察与觉知,因此弗洛姆的目光相对而言更全面,或者说更涣散。这是目前的观察。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还要再看看。

令我感兴趣的是弗洛姆提到佛教禅宗的一个观点,人的个体性假而不真,越是深层次体验自己或其他人,就会越清晰看到自己以及其他人普通性的一面,而不再局限于个体特性。我现在做的事,或许是拂掉灰尘和光环,看见和承认普通性。

《存在的艺术》读后感(五):To be or not to be?

(一篇老师要求的读书报告)

To be or not to be? 在这里我将be理解为存在。 “一个人在哲学上的命运,便取决于他年轻时在哪个哲学家的作品中下过功夫。伟大的哲学著作无所不包,只需一部就能让人进入整个哲学的疆域。”豆瓣上的一位哲学人如是说。从庸常生活进入哲学的状态,于存在本身而言似乎并非壮举。不过于我而言,这意味着我的哲学生命刚刚开始。过去的十七年间,我经常陷入某些精神危机之中(或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总之,我尚未意识到思考所谓人生意义的急迫性)。究其原因,仅依靠单薄贫瘠的语言和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并不能带来艰深的思考。身处哲学的疆域之外,面对未知的神秘领域,存在主义或许将是引领哲学渗入我生命的一根导管,极细极疏,却能够与我的某些脉络巧妙吻合。 《存在的艺术》是卞老师推荐的读物,读起来轻快有趣,并不需要洗手焚香的所谓仪式感。用几次地铁通勤的时间便可以读完。不过,读完此书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常读常新是大多数哲学著作青春永驻的终极奥义。在此之前,我对存在主义的了解程度也仅限于加缪和汉娜·阿伦特,前者曾经说过自己并不属于存在主义哲学家,后者的思想我也只是仅仅了解过一些诸如“平庸之恶”的基本观念。在《存在的艺术》中,弗洛姆提出了阅读大师作品、禅修、瑜伽等方式,意图摆脱人类的内在束缚。我上学期艺理论文写的是杜尚,因而不免会涉猎铃木大拙。铃木大拙的禅宗与弗洛姆带有禅意的“苦修”,存在着某些隐秘的关联。弗洛姆在书中也提到过铃木大拙的“观禅”,引用过美国出版的佛教书籍,这似乎对于我学习中哲提供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道路。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弗洛姆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在他看来似乎颇有疗效。“每天早上必须经过三十分钟的自我分析"--相对体力劳动,类似面壁的冥想何尝不是一种苦差。坚持自我分析,提升的或许不是这种技法的本身,而是与繁琐生活相对的坚定姿态。有趣的是,弗洛姆并未在各种定义之间转圜许久。与其纠结于定义甚至意义,他更提倡的是一种超越前者的“我即物我”的状态。成为哲学系的学生,相对于已经开始阅读康德和叔本华原典的同侪而言,我对于哲学的探索未免过于滞后,有时也不免焦虑急进。不过,哲学思想并非是是了解愈多,幸福越深。更有可能是理解越来深刻,越能感受到哲学纯粹性之外的痛苦与撕裂。从占有到幸福,并非只有一条康庄大道。对我而言这不是弗洛姆鸡汤式的劝解,而是一种真诚又恳切的安慰。 “如果一个人有意志和决心同他的自恋、自私决裂有勇气承受间歇性的焦虑他就会初次瞥见喜悦和力量。”在过往的学术道路上,我一直沉溺于某些微不足道的成就。尽管知道前路未知,却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与自负。拥抱荒诞残酷现实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无论结局如何,真理的彼岸始终在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