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得其乐》读后感精选

《自得其乐》读后感精选

《自得其乐》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得其乐》精选点评:

●前面大半部分以散文为主,最喜欢的是后半部分的《跑警报》《鉴赏家》《猴王罗曼史》和《吃饭》这四篇。人生几何?自得其乐。

●小时候读不了散文 长大了喜欢散文超过小说 更愿意待在别人描画的真实世界吧

●自得其乐,挺好,可能随着年龄渐长,越来越趋于这样的一种心态和状态了。

●羡慕西南联大的一切:买头毛驴来上学、夹本书拿个饼茶馆泡一天、警报来了淡定煮莲子的各色同学,还有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闻一多,接近人物写作的沈从文,吃炸酱面的吴宓……羡慕那个时代的自由和底蕴,以及将食堂有老鼠屎沙粒的糙米饭,戏称为“八宝饭”的葱茏幽默感。

●像是听着一个老人拉家常~

●平实,读起来很安静 写事比写人好 回忆联大的人比较碎片

●中国文学

●好书!汪老的文字平实,不矫揉造作,但引人深思!

●写字 画画 做饭,明明是最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中乐趣。 「自得其乐」「自报家门」「水流云在」 这本书真的挺好的,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还有那个时代的历史,都很有趣。 ❤️与人好好相处,与己认真生活。

●最好睇最后一章,联大跑警报真系好有趣

《自得其乐》读后感(一):其乐融融,处处皆情

作为一名文学大师,汪老的作品往往以其文字的清新恬淡,写意的自然流露吸引着众多读者。从我的阅读角度出发,我觉得作者的作品创作其实也往往是其个人真性情的某种侧面的情感折射。正所谓见字如见人,读文感其情。读汪老的文作,我们往往可以获惬意放松的心境。

《自得其乐》这部散文作品以其淡薄通透的味道让我感慨万千。在这本书中,它汇集了多篇汪老采撷生活美景,释放热情生机的灵魂感悟。没有高深的语句,有的是那小清新下的真实生活写照。于润物细无声的基调中,书外的我除了见证着汪老充满着热情的生活,也感染打动着我对于生活的激情。兴致盎然地投入,自得其乐于细微的点滴,生活之中其实无处不在地充斥着精彩,只待着你我用心的观察和发现。

生活本不是田园牧歌,但是汪老的态度永远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味道。正如他所持有的人生态度:“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德找点乐子,像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德,干嘛呢!”透过《自得其乐》这本书册,我们可以从文字的字里行间感知这般放松自我的心态。书画自怡悦,随笔写生活;活着最要紧的,兴趣要广一点;人生如戏,我投入的却是真情;所见草花鱼鸟,都是对生活的喜悦;世间许多事,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几大章节版块的内容分享着有关于汪老对”快乐“的解答。在汪老的眼中,乐事无处不在。

作为如此出色的一位文人,汪老平和的心态总能让他发掘很多我们常人无法发现的美。在发现的同时,他更是时时地将这些美好融入内心,转化为文字,展现于你我的面前。他是一名出色的文字工作者,他同样也是一位艺术的大师。正如书中曾有提及到在被批斗的艰苦时间,他依然可以视若不见地将对美好的追求传递于画面,排解愁苦,寻找艺术王国的美好和绘画的乐趣。原本生活中的阴翳顺势被画画的乐趣冲淡----

不可否认,通篇文字之中我们可以随处采撷到汪老对生活的热爱,对乐趣的解读,对美好生活的点赞。因为有一颗时刻跃动着寻觅快乐的年轻之心,《自得其乐》让我们可以拥抱快乐,幸福无限。

《自得其乐》读后感(二):知足常乐, 怡然自乐

生活总不完美,没钱的羡慕有钱人,认为有钱人啥也不用想,没什么事是钱搞不定的,但有钱人却又羡慕没钱人的清闲自在,所以各人各有各人的烦恼。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说不完的累与苦,哪有人的一生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得偿所愿呢?

人生想要轻松快乐点就要学会淡视那些不完美,放大那些可能的完美,要有一颗热爱这个世界的心 ,那么世间一切都很美好!

生活本不是田园牧歌,但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却在他的散文集《自得其乐》中始终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自得其乐》便是这样一本让人读了心情愉悦,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解他在生活中发现的许多美好乐趣。

自得其乐是作者在写作时的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写作能充实生活,是最好的休息,把写作前的心情和写作后的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但汪老又说写作并不是一天到晚地写个不停,写完之后还有一些业余爱好。比如他年轻时爱唱戏,学各种戏曲,后又学吹笛子再后来就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写了练字的缘由以及对它的喜爱,练字画画作者都自成一派,最有意思是做菜竟然喜欢逛菜市场,并且称他是有生活气息的,朋友来时喜欢露一手,并且喜欢钻研厨艺颇有建树,兴趣广泛,颇为有趣。

虽爱好广泛,但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且做得从容有趣,信手拈来,却又非常谦虚,称自己的书法,画画只可自怡悦,甚至还特地做了枚印章,摒弃一切功利之心,却依旧很多人慕名求取。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可在汪老的笔下形成妙趣横生的文字。他懂得美,寻常人物,器物,草木,光影,都能找到美感,更懂得在美中享受那份自在。将平生故事与感悟娓娓道来,他留给世间的只有一种生活态度,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少俗虑,兴致盎然地生活。

汪老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在汪老眼里草木有情,食物有情,猫猫狗狗有情,我们活在一个天地有情的世界里。

《自得其乐》读后感(三):乐吾乐,以及人之乐

文人总是能在点滴之间识见大海的恢弘、蓝天的深遂,然而作为文人的粉丝,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 感受到不应该是自卑,为什么我不能见风落泪、睹月伤怀,而是在阅读中实现自我人生与外界风物的统一。不管你身处泥泞,还是位居庙堂,总有一些人是你不愿见的,一些事是你不愿做的,一些消息是不愿听闻的,但是四季的变迁、日月的轮回并不是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需要的是沉潜下来,以《自得其乐》的心态去迎接可能的悲伤与喜悦。 我们无意于在散文中表达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只是这种文学体裁更利用真情的抒发、品质的提炼!向来喜爱散文,不仅在于其结构是形散而神不散,而在于能说出自己真正的心声,不像应用文写作只会喊高调、定规矩,令人就如同社会这台机器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甚至还要成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回到汪曾祺生活的年代,并不是风和日丽,而是风起云涌,能在大风大浪中保持一份镇定、一份安逸,是何等的不容易! 文人,如果说成职业,并不是有大段大段的时间看书读报,而无须为自己的三餐去烦恼,只是他们更多地从事的是脑力劳动,通过对风俗人文的追思、历史考据的辩解去认识自己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地位,也许渺小得如一粒沙尘,无拘无束的同时也是风吹浪打,不要说是成名立说,就是让自己被后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孙记住,也是一种艰难的努力。《自得其乐》中谈及了沈括的幽默,其实沈括算不得文人,不能被其代表作《梦溪笔谈》所误导,其实他是一位很求实、很开拓的匠人,此外如建文帝的下落,历史上自有公说,只是汪老对于莫衷一是的说教提出自己的见解,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时总需要文字的抚慰,如是而已;当然说起自己的家人,包括父亲、母亲、姐姐、兄弟等,那白驹过隙的相处总是恰到好处地拔弄起乡愁,我们太不珍惜在一起相聚的时光,总以为我们生生世世一起走,但是在各奔东西的那一刻,你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 关于家乡的文字,总是能挑逗七巧玲珑心,谁不说家乡好,那里有自己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在汪老的笔下,却是小手工技艺者对匠心的坚持,一锤一斧地敲出了物什的模样,也融入了日月无声的怨叹,也许当一位位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离我们而去时,我们此时已多半走上了新的人生征程,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沧桑感,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你珍惜当下!

《自得其乐》读后感(四):自由自在,方能顺其自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直比较喜欢陶渊明的诗,因为他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尤其是在现代这个生活压力比较大的年月。总想的有一天能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在也没有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感觉这就是一种奢望,现实里不会有的。 当今天拿起汪曾祺的这本《自得其乐》的时候,我发现那样的生活其实离我并不是很远,好像我一伸手就可以得到一样。 这本书写的比较清淡,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好像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汪老先生的一些爱好、朋友、性格、生活平平淡淡。他的不平凡之处就是他的平凡之处,字里行间透露这一种超凡的气质。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比较佩服的就是汪老先生对于生活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能以一颗平淡的心坦然处之。就好像是一杯白开水,也能喝出美酒的滋味来。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经历过,赶上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在大革命那一段黑暗的历史中,有很多人一提起来可以说是咬牙切齿,嘴里蹦出来的就一个字,恨。很多人在那个年代把许多的东西都丢掉了,包括自己的一些爱好或是技能。而从汪老先生的这本《自得其乐》里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景色。一种不管遇到什么环境,永远不消沉沮丧,守护心中热情和生机,少俗虑,兴致盎然的生活态度。 《自得其乐》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汪老先生对于生活是一个不拘小节同时又非常细致的一个人。说他不拘小节是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任何事情都看的比较开,在逆境中也能活出味道来。说他细致是他的生活方式,尤其他的爱好广泛。琴棋书画、遛鸟逗狗、唱戏听歌,活的是花样百出精彩至极。 我比较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有就是花鸟鱼虫之类的都是我的最爱。所以每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总是早早的起来,去逛逛早市。在那里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有提笼遛鸟的老头,有哼着小曲的老太太,稀奇百怪的东西,各种各样的花鸟。每次去我的心都特别的安静,我喜欢热闹也喜欢宁静。在人群中看尽世间的百态,有时候再喝上一碗羊杂汤,听着周围的人讲着早些年的事,这是我每个星期最高兴的事。 世外桃源其实就是生活的一种态度,你感觉他是他就是,你觉的生活在地狱那,哪里都是地狱。

《自得其乐》读后感(五):快乐其实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近段时间工作压力有些大,加上一些家庭琐事实在闹心,不免产生了想要逃离职场的念头。偶尔与朋友同事聊天时说若是允许提前退休,绝对立马走人。此话自然只能是痴心妄想,毕竟我未到不惑,距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同事往往还会反问我一句,“那么早退休,你呆在家中干什么呢?没几天就闲出毛病来的。”

年龄尚且不够这一点自然我是无可奈何,不过“闲”这个字似乎却是不会的 ,生活中处处都有事情可做,处处都有乐子可找,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让自己忙碌起来,并且十分享受的乐在其中。

这几年收了不少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书籍,从美食到戏剧,从人生经历到世间感悟。透过汪曾祺先生的这些文字,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对于生活那份强烈的热爱以及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极大满足。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并非是一帆风顺,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坎坷波折。汪曾祺先生自然也不例外,那么他又是如何将这生活过的是如此有滋有味的呢?在新近读的这本《自得其乐》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现在的人生活的很累,很难找到快乐,其中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压力太大。我们总觉的时间不够用,总是不想花费时间去做一些短期内看不到成效并且很麻烦的事情,总觉得花时间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是一种浪费。但其实就是这些现在看似浪费光阴的事情才会带给我们快乐,当你真正沉浸在其中时,快乐会不自觉的涌上心头。

画不用非要画的能够好到装裱起来去送人,自我欣赏玩玩便好。书法练字本是遣兴,不用非得成名成家,何必自寻烦恼呢?书不一定非要读什么文学巨著或是科学文献,只要看得有意思,随手抓一本杂书来看也有不少的益处。花鸟鱼虫、戏曲名剧、甚至是柴米油盐,只要你用心去观察感悟,肯动手去做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快乐。

就算是你真的什么也提不起兴趣来做,那么静静的坐着总还是会的吧。汪曾祺先生就常常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在沙发上一坐就是一个小时。任凭脑海中浮想联翩,待想得成熟了,或写一点儿文,或读一点书。这也是一种生活中的快乐。

烦恼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快乐其实也是一样的。生活中想要找到点快乐其实还是很容易的。老天爷不会如此吝啬难为人。哪怕你真的是什么乐子也找不到,那么读一下汪曾祺先生的这本《自得其乐》也还是蛮有一些意思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